02 壟斷性貿易公司什么時候出現(列強侵略中國時 在通商口岸開設洋行 壟斷性經營進出口貿易 具體是怎樣)

时间:2024-06-03 06:20:30 编辑: 来源:

需的原材料,其中充足的資本對成為“世界工廠”至關重要。二是對外開放的市場環境。一國經濟融于世界經濟,并參開放,開放帶來資本、技術的自由流動,只有開放的原材料、工業品甚至技術市場才能保證 “世界工廠”的正常運行。三是金融撐。金融是“世界工廠”得以發展的重要推進器。有了強大的金融力量,“世界工廠”才有雄厚的基礎,同時也更有可能引新的能力。“世界工廠”必須能夠有效地推動技術創新,將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五是政府有效的支持政策。鼓勵生產產業扶助等政策有助于確立“世界工廠”地位。二中國制造業整體還不是“世界工廠” 不能否認,過去 20 多年的中國經濟增長,主要依賴于制造業的成長。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制造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維持在四成以上;財政收入的一半來自制造業;制造業吸納了大量的就業人口; 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制造業的出口一直維持在近 3/4 的外匯收入。無論是從制造業占國內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的比重,還是擴大就業、保持社會穩定等方面來看,制造業的主體和支柱。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里,中國經濟還得靠制造業牽引。盡管中國已成為制造業大國,但問題是中國生產的產品,品種少、檔次低、附加價值和技術含量低。我們認為,雖然發表的白皮書第一次提到中國正在成為“世界工廠”,國內也有認同的聲音,但目前中國還不是“世界工廠”。 說“中國是世界工廠”還為時過早,其主要理由有以下幾個方面。 —— 中國的 GDP 突破了萬億美元大關,經濟總量躍進世界第 6 位,但是在世界經濟總量中所占的比重僅有 3% 略多一點。了 5000 億美元,躍居世界第 6 貿易大國,但是在世界貿易總額中所占的比重僅有 3.2% 。 2001 年進入世界 500 強排名的中國企企業中沒有一家是真正的制造業。

法實現積累、無法持續發展,那么企業過去所有的努力不就僅僅是前期的市場培育和推廣而已。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的結論: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工廠”的提法還為時尚早。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