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國際貿易的產生與發展簡述(國際貿易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

时间:2024-06-01 07:49:05 编辑: 来源:

/p>

從15世紀開始到16世紀中期,西班牙先后用武力占領了除巴西和圭亞那之外的整個中南美洲。

西班牙殖民者一方面掠奪美洲現有的金銀財富,另一方面使用奴隸進一步開采金銀。

由于西班牙殖民者對美洲土著居民的殺戳,造成美洲種植園勞動力短缺,于是西班牙又大量從事奴隸貿易,將非洲黑人販運到美洲從事勞動。

在葡萄牙占領非洲,西班牙占領美洲后,荷蘭于15世紀末16世紀初也加入了殖民擴張。

荷蘭主要從葡萄牙人手中爭奪殖民地。

到16世紀中期,荷蘭基本上占領了原來葡萄牙的殖民地,其勢力甚至超過了西、葡兩國。

為了壟斷殖民地貿易,荷蘭成立了規模巨大的“商業公司”,其中最著名的是荷蘭的東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

這些公司依仗著 *** 授予的特權,從殖民地獲得大量珍貴物產,然后運到歐洲以高價出售,獲得暴利。

當時的東印度公司在支付龐大的軍事行政開支之后仍能分給股東20%到160%的紅利。

繼葡、西、荷之后成為殖民大國的是英國和法國。

英國人從16世紀末開始遠征印度,貿易中的驚人利潤強烈地 *** 了英國 *** 與商人,從而也開始了瘋狂的殖民擴張。

到18世紀中期,英國先后戰勝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以及法國,占領了從北美、西印度群島、亞洲和非洲的大片土地,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

英國和法國分別于1600年和1664年建立了“東印度公司”,從事在亞洲的殖民貿易。

法國還同時建立了“西印度公司”從事在北美的殖民掠奪。

英國從印度大量收購香料、棉織品、絲織品以及其它貴重物產和農副產品運回歐洲高價出售,同時在北美建立奴隸制種植園專門生產煙草、大米、藍靛和棉花,為英國提供糧食和原料。

北美的奴隸大量來自于非洲。

英國從1562年就開始販賣奴隸。

1588年,英國又成立了“皇家非洲開發者貿易公司”,專門經營大量獵捕黑人運往美洲作為奴隸的貿易。

僅在1680年后的100年里,英國運往其在北美殖民地的奴隸就超過200萬。

這種殖民貿易給英國帶來了巨大的利益。

據統計,在17世紀末,英國貿易所得利潤年平均為200萬英鎊,其中種植園貿易60萬,與非洲、遠東、歐洲的貿易60萬,有將近三分之二的利潤來自于殖民貿易。

地理大發現以及由此帶來的西歐殖民擴張,雖然殘酷,但在客觀上極大地推動了洲與洲之間的貿易,從而初步形成了一個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

當時的貿易流向基本是:(1)歐洲向美洲出口制造品,主要是紡織品、金屬制品、家具、家庭用具、酒和其它消費品。

(2)從非洲輸往美洲的主要是奴隸。

奴隸貿易不僅為歐洲人獲得巨額利潤用以購買美洲和亞洲的商品,也為在美洲生產商品和原料提供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

(3)從美洲流向歐洲的商品主要是在殖民地開采的黃金和白銀,生產的煙草、棉花、糧食、海洋產品和糖等。

(4)歐洲從亞洲及東方各國進口的主要產品仍然是香料、絲織品、茶、咖啡等。

17世紀后,遠東的紡織品成為歐洲大量進口的商品之一。

盡管地理大發現以后,世界貿易已從單純的互通有無變成了以牟利為主的商業行為,但決定貿易流向的仍然是各國的自然資源和各自固有的生產技能的差異。

各國主要出口本國特有的產品,進口本國不生產的東西。

這段時期國際貿易的主要方式是暴力控制下的殖民貿易。

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

問題一:國際貿易產生的根本原因 國際貿釘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形成國際貿易的兩個基本條件是:

(1)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2)國家的形成。

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產生出用于交換的剩余商品,這些剩余商品在國與國之間交換,就產生了國際貿易。

問題二: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 國際貿易作為一種經濟現象,也屬于歷史范疇。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并伴隨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而發展。國際貿易的產生必須具備一定的前提條件:一是要有可供交換的剩余產品;二是國家或政治(社會)實體的形成。從根本上說,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擴大,是國際貿易產生和發展的基礎。

問題三:中國與美國之間的國際貿易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中美都是世界影響力強的國家,美國是超級大國,中國是經濟大國。

在這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中國制造征服了世界,美國不可能與中國斷絕貿易往來。

主要原因是美國需要中國的人多,不管是因為人多造成的廉價勞動力還是龐大的市場;中國有錢,美國需要中國購買并持有美國國債。

中國需要美國的高新技術,只有跟美國加強了經濟聯系,加強美國對華經濟的依賴程度,美國干涉我國內政就有談判和制裁的砝碼了。

中國要想發展經濟就得跟世界上的任何一個獨立的國家發展合作。

所以只有通過加強與美國的經貿合作,才可以維護中美經貿關系持久發展的基礎、提升中美經貿關系持久發展驅動力,加強中美經貿合作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強發展平等、互利的雙邊經貿關系對中美關系全面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問題四:影響國際貿易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在經濟全球化和加入世貿組織的背景下,提高我國外貿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己成為關鍵。為了最大限度地獲得貿易發展的動態利益,更好地通過貿易發展戰略來促進產業結構的良性調整,提高貿易商品的國際競爭力,我國應充分利用WTO賦予的各種許可的措施,制定并建立我國面向21世紀的對外貿易發展戰略,實現我國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的轉變。 一、引言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國在全球范圍內的經濟融合,它是世界生產力發展的結果,其推動力是追求利潤、取得競爭優勢和謀求經濟的發展。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大大加強,導致經濟全球化的直接原因是國際直接投資與貿易環境出現了新變化。在21世紀,經濟全球化己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大趨勢。經濟全球化可以帶來整個世界范圍內的經濟發展和資源最優配置,這一點對于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具有尤其重要的意義。可以說經濟全球化為中國實現經濟發展和趕超發達國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 同時,經濟全球化作為無法回避的客觀現實,中國只有積極參與才能求得生存和發展。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是實現經濟現代化的需要,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是在更大范圍和更深程度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需要。進入世貿組織后,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將進一步發展,故在21世紀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也會與日俱深。中國將面臨新的發展機遇,也將面臨國際激烈競爭的嚴峻挑戰。二、WTO與國際貿易的發展潮流 (一)國際貿易的歷史發展潮流。考察國際貿易的變遷歷史,一國對外貿易的產生、發展都是在其國家干預、保護下而進行的,國際貿易過去沒有、將來也不可能離開國家的干預而存在。那種認為國際貿易是在自由的市場經濟中自發產生、發展的觀點是沒有歷史依據的。經濟學家卡爾?博蘭尼論證了這一觀點。他認為從起源上說,對外貿易具有冒險、勘探、狩獵、掠奪和戰爭的性質,而非以物易物的市場交換關系。同時對外貿易也絕非意味著雙向的和平關系,即使它共有這樣的內涵,通常是根據互惠原則建立起來的,而不是市場交換的原則。 (二)WTO與國際貿易發展。WTO是一個調整國際經濟和貿易關系的國際經濟組織。它通過規定各國 *** 所應承擔的主要契約義務,來規范各國對外貿易立法與規章的制定和實施。WTO大大拓展了多邊貿易體制規范的范圍,將長期游離于GATTs規則和紀律之外的主要貨物貿易領域--農產品貿易以及紡織品與服裝貿易拉上了自由貿易之路,還擴展至服務貿易、知識貿易和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并加強了約束能力。無論是贊同或是反對WTO者,大都傾向接受WTO的角色就是要推動自由貿易。支持者自然認為WTO是在促進貿易自由化,是為了打破貿易障礙和建立一套自由和平等的競爭規則。批評者盡管對WTO有極大的保留,但在論述的層次上,卻往往未能擺脫將WTO當作為自由貿易推動者的迷惑。

簡述世界市場的形成過程及其影響

世界市場應該理解為各國進行商品交換的場所,領域和各國交換關系的一個總匯。而不能只局限于“地理”概念。

世界市場形成的主要因素反映在三個問題上:(一)生產力的發展(二)國際分工的加強(三)需求關系的明確化。世界市場的形成,是一個逐步的過程,并且是一個綜合的過程。

(一)生產力的發展

生產力的發展拓寬了人類活動的空間,能夠不斷滿足人們的需求,同時也擴大了人與國家的需求。這種需求歸根結底是對資源的需求,這種資源是多樣性的。活動區域的拓展,活動范圍的擴大,逐步擴展到全球,這與世界市場的形成是同步的。

(二)國際分工的加強

從“一方水土”的地物差別到相對穩定明確的國際分工,這促進了區域貿易的發展和世界市場的形成。貿易,分工,市場古已有之。人為因素在不斷改變地物差別,這種改變的過程就是貿易發展的過程。人為干預不是彌合或取消地物差別,而是強化了這種差別。同時強化的過程又是建立各地聯系的過程。隨著新航路的開辟,人為干預因素越來越明顯,逐步在世界范圍內建立起了各地聯系,逐步加強了人為聯系。同時逐步建立起了以歐洲為中心的全球內的聯系,初步意識到了國際分工的必要。開始打破了原有的貿易模式,打破了原來的市場平衡。破舊立新,打破了舊的,斷續的,間接的,不充分的貿易模式,建立新的,直接的,快捷的,充分的新的貿易模式。新的市場,新的國際分工,出現新的平衡。隨之出現了很多新的現象,各地原有的平衡被打破。歐洲的平衡被打破了,葡萄牙和西班牙,荷蘭,英國相繼崛起。地中海貿易區域每況愈下,大西洋貿易區域日新月異。新平衡的形成,歐洲中心初步確立,大大促進了歐洲生產力的發展。世界的經濟重心開始轉移到歐洲。美洲和非洲的內部平衡也被打破了,土著居民幾千年來沿襲的生活方式,社會模式也被瞬間打亂。美洲成了他們的原料產地和金銀來源地,非洲成了他們的勞動力產地。國際分工趨于明確,也變得單一,地區依賴性增強。

世界范圍內的各地經濟聯系日漸形成了一個明確穩定的環境,這與世界市場的形成也是同步的。

“世界工廠”,有經濟意義,更有其歷史意義,這是世界經濟史上的一個重大現象。這使得生產和原料既分離又統一;生產和銷售市場的分離與統一。貨幣可以自由兌換,建立了世界范圍內的經濟循環。同時世界性的經濟危機說明了其背后的世界市場“牽一發而動全身”。

(三)需求關系的明確化

歐洲對香料和黃金的需求很早就開始了,但一直沒有得到滿足。隨著歐洲對貿易的需求不斷擴大,當需求受到限制和壓抑時更激發了渴望的熱情,一旦條件具備,將呈現出“迸發”的態勢。開辟尋求香料和黃金的道路,國王支持,教會支持,社會中人群追捧,成為舉國上下關注的焦點。由于自然環境的影響和受農業發展的限制,葡萄牙和西班牙走在了探索未知世界的前列。從一開始是滿足當前的需求,繼而滿足儲備的需求,最后滿足控制的需求。從滿足當前需求到滿足儲備需求,便加強了殖民掠奪。隨之出現了貿易新特點:控制海上貿易通道,建立據點,進行大規模的海外商業運作,出現貿易戰爭。

貿易戰爭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