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國際貿易的主要支付工具和方式(國際結算的方式和工具主要有哪些)

时间:2024-06-13 01:50:07 编辑: 来源:

買方只有在賣方按指定地點交貨時才承擔付款責任。在這種情況下,賣方交貨和買方付款互為條件。這種原則普遍適用于以實物交貨為特征的各種買賣合同。例如,工廠交貨合同、目的港船上交貨合同 ,等等。作為一種支付方式,常見的“交貨付款”條件是交貨付現,指買方在賣方交貨時即付現金。如合同中沒有其他規定,交貨付現一般是買方在接受貨物后,通過銀行將貨款匯交賣方。 交單付款 作為一種原則,指買方在賣方按合同規定交付合格的裝運單據,即承擔付款責任。在這種情況下,賣方交單和買方付款互為條件。賣方只有在買方付款或承諾付款的條件下,才交出代表貨物所有權的物權憑證(提單)和其他貨運單據;買方只有賣方交付合乎要求的單據時,才予付款或承諾付款。貨物所有權一般是在買方付款、取得單據時轉移。作為一種支付方式,常見的交單付款條件是交單付現,即由買方在賣方交單時即通過銀行匯付現金。 記賬 記賬又稱專戶記賬。賣方將貨物裝運出口后,即將貨運單據徑寄買方,貨款則借記買方帳戶,然后按約定的期限,定期進行結算。結算時既可規定由買方將帳款通過銀行匯交賣方,也可規定由賣方開具匯票向買方收款。實質上記賬是一種賒銷交易。賣方要在交貨若干時日后才能收回貨款,所承擔的風險較大,一般也難于向銀行取得資金融通 。所以這種方式多半是應用于出口商與其分支機構或有特殊關系的客戶之間的貿易。 托收 指債權人將金融單據或隨附有關貨運單據委托第三者收取款項或取得債務人對匯票的承兌的行為。在國際貿易上,托收一般是指出口人將金融單據等委托銀行向進口商收取貨款的行為(見托收)。 信用證 一種由銀行作出的有條件的付款承諾。在國際貨物買賣中大量使用的商業跟單信用證,是銀行應進口人的請求和指示,開給受益人承諾在一定期限內,在受益人遵守信用證所有條件下,憑指定單據,支付一定金額的書面憑證(見信用證)。

外貿的支付方式有匯付(Remittance)和托收(Collection)。

匯付的種類有1.信匯(Mail Transfer,M/T)

2.電匯(Telegraphic Transfer,T/T)

3.票匯(Demand Draft,D/D)。

用得最多就是T/T.

托收:1.付款交單(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 D/P)

又可分為即期付款交單(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 after sight, D/P at sight)和遠期付款交單(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 after sight, D/P after sight).

2.承兌交單(Documents against Aeptance, D/A)

當然首選T/T, D/P at sight 在貿易中也常用。

小金額的訂單,也可選用paypal。

希望能幫到您。

簡述國際上通用的結算工具主要有哪些

國際結算的工具主要有:

1、票據。包括匯票、本票和支票。

2、單據。包括商業單據、官方單據、運輸單據、保險單據等。

(1)匯票,是由出票人對付款人開發的一種票據,要求付款人于一定時間內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給收款人。

  (2)本票是一國的進口商(出票人)對他國出口商開立的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的付款票據。

  (3)支票是進口商對其存款銀行發生的一種書面通知,他國出口商憑票可向該行或其國外分行(或代理行)提款。

基本方式:國際上統一使用的結算方式可分為兩大類:其一是收付雙方不由銀行提供信用,而通過銀行辦理結算手續,如匯款和托收;其二是由銀行提供信用,使雙方得到銀行信用保證和資金周轉上的便利的結算方式,如信用證 。在國際貿易結算中,信用證是最主要的結算方式。

國際結算方式

國際結算方式是通過貨幣收付,結清國際貿易和非貿易交易中產生的債權債務的具體方 式。在非現金結算制下,按結算工具的傳遞方向和資金流動方向的不同,國際結算的基本方式可分兩種:

(1)逆匯(Honour of draft)亦稱“出票法”。即由債權人主動簽發票據,委托國內外匯銀行通過其國外聯行或代理行代向國外債權人收取一定款項。由于結算工具(如票據)傳遞方向與資金流動方向相反,故稱逆匯。國際貿易項下信用證、無證出口托收及非貿易票據托收結算均屬逆匯。

(2) 順匯 (Remittancl) 亦稱“匯付法”。由債務人(付款方) 將款項主動提交國內外匯銀行委托該行通過其國外聯行或代理行將款項匯付給國外債權人(收款方)。由于結算工具 (如支付委托書等) 的傳遞方向與資金流動方向相同,故稱順匯。銀行辦理一切匯款業務均屬此類。

國際結算的方式和工具主要有哪些

就現在國際形式一般而言,絕大部分進出口商結算都是通過匯款結算、托收結算和信用證結算(當然還有國際保理和福費廷等等,但是用的范圍較小)。

①匯款結算方式

此種方式風險較大,結算的基礎是商業信用,局限性大。一般適用于同一個總部的分公司或子公司之間的貨款結算,或是形成了長期良好信用合作關系的進口商和出口商之間。雖然手續最簡單,銀行手續費最少,但資金負擔不平衡。資金負擔完全由某一方承擔,在貨到付款的情況下是出口商,在預付貨款的情況下則是進口商。結算過程中,雙方均無法獲得貿易融資。

②托收結算方式

托收也是基于商業信用的結算方式。采用托收方式結算利于出口商節約費用,控制成本,但無法控制進口商因破產或倒閉而無力支付貨款的風險;或者是貨物發運后進口地貨價下跌,進口商不愿承兌或付款交單,就可能借口貨物規格不符合要求或包裝不良,要求降價;而且在拉美地區習慣上把遠期付款交單按承兌交單方式對待,即進口商承兌遠期匯票后,就立即交單給進口商,出口商很可能面臨財貨兩空的風險。

對于進口商而言雖然可能面臨付款或承兌后憑提單提取的貨物與合同不符或者貨物為次貨假貨等,但在出口商備貨和裝運階段,進口商不必預付貨款、占壓資金,支付貨款后可立即取得單據并處置貨物,獲得短期資金融通。

因此,托收是一種有利于進口商而不利于出口商的結算方式。

③信用證結算方式

此方式是由銀行在一定條件下承擔確定的付款責任,因為銀行的介入有效地解決了賣房擔心不能及時收回貨款和買方不愿意預支貨款的矛盾,增加了出口商和進口商的交易安全性,收到了極大的歡迎并隨之有了長足的發展。因此,一般初次交易的雙方或者交易額較大的情況下,進出口商愿意選擇信用證方式。

但是近些年來,由于信用證手續復雜,費用較高以及單證不符點無法避免等諸多原因,導致其在全球使用比例下降。以我國為例,出口信用證使用的平均比例僅為三成左右,但進口信用證比例遠高于出口信用證,而且我國每年使用信用證涉及的結算金額是所有結算方式中最高的。

國際貿易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的區別

支付工具:貿易中常用的是匯票,信用證。

支付方式:匯付,托收,信用證,等。

其實怎么去區別很簡單,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工具,什么是方式。我想你困惑的不是這個理解問題,而是不知道如何去歸類這些專業名詞吧?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