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簡答(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簡答論述精選(續1))

时间:2024-05-23 11:41:44 编辑: 来源:

供過于求的關系作用,最終導致本幣貶值。 本國貨幣貶值后,本國出口增加,進口減少,于是IS曲線向右移動,直至國際收支恢復平衡。最終平衡點移至E’’點,在這一點,國民收入水平提高了,利率與國際均衡利率相等,結果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導致了產量、就業的提高和利率的上升。如果實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則結果正好相反。短期內,緊縮性貨幣政策會提高利率,降低國民收入水平,并導致資本大量流入,國際收支出現順差,于是本幣升值,凈進口增加,IS曲線左移,直到國際收支恢復平衡,達到更低收入水平的均衡點。

至此,我們粗略地分析宏觀經濟變量變動與國際貿易之間的關系、變量變動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渠道,以及宏觀經濟政策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與對外貿易政策緊密相關的國內有關經濟領域——宏觀經濟政策對國際貿易的影響,不同經濟管理領域間的關系密切而且錯綜復雜。當然對國雅貿易產生影響的國內經濟領域政策不只限于宏觀經濟政策,其他諸如基礎設施及其服務管理的有關政策、國內市場結構及其干預政策,以及經濟組織機構的管理等政策都會對國際貿易產生影響。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簡答論述精選(續1)

16、試對李斯特保護幼稚產業理論學說作一評價(4)

積極意義:①保護幼稚產業理論把經濟發展看作一個規律性的歷史過程來研究,強調國際貿易中國家、民族的長遠利益,強調各國應根據各自國家的國情和經濟發展水平選擇對外貿易政策。

②認為國家生產力水平直接關系到國家的興衰存亡,而建立高度發達的工業又是提高生產力的關鍵,因而有必要對國內處于發展中的、有前途的,但遭遇到國外有力競爭的產業部門采取適當的保護。

③強調保護的過渡性和有選擇性,強調貿易保護是達到發展工業、發展生產力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認為隨著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提高將逐步降低保護,最終走向自由貿易。

④對美、德當時經濟政策的形成產生重大影響。

缺陷:①對生產力的理解比較含糊,對影響生產力的因素分析也很混亂。

②以經濟部門作為劃分經濟發展階段的基礎歪曲了社會經濟發展的真實過程。

③保護對象的選擇缺乏客觀具體的標準。

17、簡述資本主義自由競爭時期自由貿易理論的主要觀點 (4)

①自由貿易可以形成互相有利的國際分工。

②擴大國民的實際收入。

③自由貿易可以阻止壟斷,加強競爭,提高經濟效益。

④自由貿易有利于提高利潤率,促進資本積累。

18、簡述二戰后貿易自由化的表現形式。 (4)

①大幅度削減關稅

A、在關稅與貿易總協定成員國范圍內大幅度地降低關稅。

B、歐共體(歐洲經濟共同體)實行關稅同盟,對內取消關稅,對外通過談判,達成關稅減讓協議,導致關稅大幅度下降。

C、通過普遍優惠制的實施,發達國家對來自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進口給予普遍的、非歧視的、非互惠的關稅優惠。

②降價或撤銷非關稅壁壘

隨著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一些國家程度不同地放寬了進口數量限制,擴大了進口自由化;放寬或取消了外匯管制,實行貨幣自由兌換,促進了貿易自由化的發展。

19、簡述二戰后貿易自由化的主要特點 (4)

①美國成為戰后貿易自由化的積極推行者。二戰后美國成為世界上大的經濟和貿易國家。

②各國經濟的恢復與發展為戰后貿易自由化建立了物質基礎。

③戰后貿易自由化是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日益加強的條件下發展起來的,因而帶有濃重的政府干預色彩。

④各種區域性貿易集團、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建立都是以貿易自由化為宗旨。

⑤戰后貿易自由化發展不平衡。發達國家之間貿易自由化超過它們對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的貿易自由化。區域經濟貿易集團內部的自由化超過集團對外的貿易自由化。不同商品貿易自由化程度也不同:工業制成品的貿易自由化超過農產品的貿易自由化,機械設備的貿易自由化超過工業消費品的貿易自由化。

⑥戰后貿易自由化促進了世界經濟的迅速發展。

20、簡述貿易自由化作用評價(4)

①戰后貿易自由化推進了世界經濟和貿易的高速發展。

②戰后貿易自由化確立了各國貿易政策發展的總趨勢。

③戰后貿易自由化為國家貿易、經濟,為可通過協商、協調獲得發展提供了先例。

21、簡述管理貿易、自由貿易與保護貿易的區別 (4)

管理貿易是介于自由貿易與保護貿易之間,屬于有組織的自由貿易。它是以協調國家經濟利益為中心,以政府干預貿易環境為主導,以磋商談判為軸心,對本國進出口貿易和全球貿易關系進行全面干預、協調和管理的一種貿易制度。

管理貿易不同于自由貿易,管理貿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由競爭,國家之間的貿易活動夾雜了許多人為干預因素。

管理貿易不同于保護貿易,保護貿易只關心本國的經濟利益,而管

理貿易則是在尋求整體利益平衡的前提下,在兼顧貿易伙伴經濟利益的同時,追求本國利益的化。

22、簡述管理貿易實現的機制和途徑 (4)

①通過國際會議對貿易進行意向性的管理

②地區貿易集團通過條約、協定和建立超國家機構對地區貿易進行管理③通過多邊政府協定和組織對參加方的貿易關系進行管理

④通過具體的商品協定和生產國組織對具體商品的產、銷、價格進行管理

⑤通過標準化對國際貿易行為、商品規格、質量進行管理

⑥通過雙邊政府貿易協定或協議協調和管理雙邊貿易關系

⑦各國政府加強對貿易活動的宏觀干預

23、簡述管理貿易政策評價(4)

①管理貿易是在戰后貿易自由化大趨勢下,面對新貿易保護主義的壓力而出現的貿易體制。其目標是在自由貿易的原則基礎上,協調相互之間的貿易關系,均分貿易利益,促進各方發展。作為一種新的貿易體制,它將對世界經濟貿易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具體表現在:

①純粹的自由競爭讓位于有組織的自由競爭或不完全的自由競爭。

②自由貿易政策與保護貿易政策將讓位于管理貿易政策。

③國家之間經濟利益的連帶性和包容性增強。

④國家的經濟實力成為參與國際競爭、參與國際貿易利益分配的主要籌碼。

24、簡述新貿易保護主義的特點(4)

①被保護的商品不斷增加

②限制進口措施的重點從關稅轉向非關稅

A非關稅措施的項目日益繁雜

B非關稅措施的利用范圍日益擴大

C非關稅措施的歧視性增長

③貿易保護的重點從限制進口轉向鼓勵出口

④貿易保護日益制度化、法律化。

25、簡述壟斷時期的超保護貿易政策的特點 (4)

與自由競爭時期的保護貿易政策相比,超保護貿易政策有著自己的特點:

②不再是培養自由競爭的能力,而是鞏固和加強對國內外市場的壟斷。

③不是防御性地限制進口,而是在壟斷國內市場的基礎上對國外市場進行進攻性擴張。

④不是保護代表先進勢力的一般工業資產階級,而是保護大壟斷資產階級。

⑤保護政策的措施不僅有關稅和貿易條約,還有其他各種獎出限入措施。

26、試述凱恩斯主義的貿易保護理論的理論依據 (4)

凱恩斯在批判傳統經濟理論的基礎上,以有效需求不足為基礎,以邊際消費傾向、邊際資本效率、靈活偏好三個基本規律為核心,以國家干預經濟生活為政策基點,把對外貿易和國內就業結合起來,創立了保護就業理論,其追隨者又充實和發展了凱恩斯的觀點,從宏觀角度論證了對外貿易差額對國內經濟的影響,主張國家干預,實行獎出限入的政策,最終形成了凱恩斯主義的貿易保護理論。

①投資乘數原理:認為一國投資量的變動與國民收入的變動之間客觀存在一種依存關系,由投資而引發的國民收入變動往往幾倍于投資量的變動,其倍數的大小則取決于該國的邊際消費傾向。

②對外貿易乘數原理:一國出口和進口的波動會對國民收入的變動產生倍數影響,國民收入的變動量將幾倍于出口與進口的變動量。

27、試對凱恩斯主義的貿易保護理論進行評價 (4)

①凱恩斯主義的保護貿易理論是用以說明發達國家如何通過實施保護貿易政策,實現國內充分就業,提高國民收入水平,以保持其在國際經濟貿易中的地位。

②對外貿易乘數揭示了貿易量與一國宏觀經濟以及各主要變量,如投資、儲蓄等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在某種程度上指出了對外貿易與國民經濟發展之間的某些內在的規律性。

③從理論上,凱恩斯主義的保護貿易理論沒有多少新意,與其他理論相比更側重于政策方面,即理論的實用性,因而成為發達國家推行超保護貿易政策的理論依據。

④該理論沒有考慮到國家之間貿易政策的連鎖反應,一國的獎出限入勢必會招致其他貿易伙伴國的報復,從長期看,會對一國經濟與貿易產生更為嚴重的負面效果。

⑤對外貿易差額對一國經濟發展積極作用的發揮只有在世界總進口值增加的條件下才能成行。否則依靠降低出口價格來維護出口擴張的做法無法長期對國民經濟增長奏效。

28、簡述發展中國家保護貿易政策特點(4)

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戰略或發展方式總體上看,可歸納為兩種模式:一是外向型發展戰略,二是內向型發展戰略。由此圍繞發展戰略而采取的貿易政策也可以分為兩大類:進口替代政策和出口導向政策。進口替代貿易政策指為保證替代進口的實現,達到保護、扶持和促進本國工業發展的目標而采取的貿易政策。出口導向貿易政策通過鼓勵出口來推動本國經濟的發展。

29、簡述普雷維什的保護理論(4)

普雷維什的保護理論,是發展中國家貿易保護的理論依據。其理論主要分為兩部分:即“中心 - 外圍論”和“貿易條件惡化論”。

中心 - 外圍論:普雷維什將世界分為中心國家與外圍國家,即由發達國家構成的中心體系和由發展中國家構成的外圍體系。它們是兩種不同的社會經濟結構和技術結構體系,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處于不平等的地位。外圍國家在經濟發展中缺乏自主性和獨立性,經濟結構單一,在技術進步利益的分配中處于被動。

貿易條件惡化論:普雷維什認為初級產品的貿易條件有惡化的趨勢,外圍國家以生產和出口初級產品作為國民經濟支柱,因而在與中心國家的貿易過程中處于不利的局面。

基于上述分析,普雷維什認為傳統的國際分工與貿易理論只適合用于中心國家之間,而不適用于中心國家與外圍國家之間,外圍國家只有實行保護貿易政策獨立自主地發展民族經濟,實現工業化,才能擺脫在國際分工與貿易中的不利地位。

30、簡述戰略貿易理論的基本論點及其最終結論(4)

①布朗德——斯潘塞的“以補貼促進出口”論點

②克魯格曼“以進口保護促進出口”論點

③“戰略支持產業的外部經濟效應”論點

綜合上述戰略貿易政策理論的論點,戰略貿易政策理論的核心是政府通過干預對外貿易,扶持戰略性產業的發展是一國在不完全競爭和規模經濟條件下獲得資源次優配置的選擇。

世貿組織的建立對國際經貿發展有何影響?

世貿組織的宗旨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和大幅度、穩步提高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擴大貨物和服務的生產與貿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