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國際貿易中指示性標志圖片(關于歷屆世博會的標志的資料)

时间:2024-06-01 17:21:04 编辑: 来源:

預示了工業化生產時代的到來,所有的展品均代表了現代工業的發展和人類的無限想象力。因此倫敦博覽會被確認為現代意義上的首屆世博會。水晶宮博覽會成為二十世紀科學與進步的巨大推動力,它的成功使以后的世界博覽會與奧林匹克運動會一樣成為全球規模的盛會,世界博覽會因此被譽為“經濟、科技與文化界的奧林匹克盛會”。

首次確立主題的世博會:1933年芝加哥世博會

社會生產力水平越高,社會化生產的專業性就越強,社會生活的一切活動就變得更加有序。世博會在經歷了近百年的演繹之后,1933年美國在芝加哥舉辦了主題為“一個世紀的進步”(A Century of Progress)”的世博會。這是第一次有主題的世博會,要求參展者圍繞一個共同的題目設計和創作自己的展品。會上展出的多是百年科技的成果,引人入勝的當數絢麗的霓虹燈景,而引起轟動的則是航空技術、有空調設施的新建筑等科技新成就。使人們看到了一個世紀以來科技的巨大進步,倍受鼓舞。從此以后,每一屆世博會都確定了一個極富意義的主題。

[編輯本段]世博管理組的介紹

負責協調管理世界博覽會的國國際展覽局徽標際組織是國際展覽局,英文簡稱為“BIE”。國際展覽局成立于1928年,總部設在法國巴黎,其章程為《國際展覽公約》。該公約由31個國家和政府代表于1928年在巴黎簽署,分別于1948年、1966年、1972年以及1988年5月31日作過修正。

國際展覽局(BIE)的宗旨是通過協調和舉辦世界博覽會,促進世界各國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的交流和發展。國際展覽局的常務辦事機構為秘書處,秘書長為該處的最高領導,現任秘書長是洛塞泰斯先生。

[編輯本段]國際展覽局成員國

截止2009年12月31日,有156個。名單如下:

歐洲地區(30個)

奧地利、比利時、白俄羅斯、保加利亞、捷克共和國、丹麥、芬蘭、法國、德國、英國、希臘、匈牙利、意大利、摩納哥、荷蘭、挪威、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俄羅斯、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瑞士、烏克蘭、愛爾蘭、冰島。

北美洲地區(17個)

加拿大、安提瓜和巴布達、巴哈馬、巴巴多斯,伯利茲、哥斯達黎加、古巴、多米尼加、薩爾瓦多、格林納達、海地、墨西哥、尼加拉瓜、圣克提斯與內維斯、圣艾森特和格半提內斯、圣盧西亞、特立尼達與多巴哥

南美洲地區(8個)

阿根廷、哥倫比亞、圭亞那、秘魯、蘇里南、烏拉圭、委內瑞拉、巴西

非洲地區(11個)

阿爾及利亞、馬達加斯加、摩洛哥、納米比亞、尼日利亞、塞舌爾、南非、坦桑尼亞、剛果、突尼斯、烏干達

亞洲地區(19個)

孟加拉國、柬埔寨、中國、印度尼西亞、以色列、日本、韓國、老撾、黎巴嫩、馬來西亞、蒙古、阿曼、菲律賓、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泰國,、朝鮮

大洋洲(4個)

澳大利亞、瑙魯、帕勞、新西蘭

[編輯本段]舉辦城市選舉規則

世界博覽會是由一個國家的政府主辦,有多個國家或國際組織參加,以展現人類在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領域取得成就的國際性大型展示會。其特點是舉辦時間長、展出規模大、參展國家多、影響深遠。

自1851年英國倫敦舉辦第一屆展覽會以來,世博會因其發展迅速而享有“經濟、科技、文化領域內的奧林匹克盛會”的美譽,并已先后舉辦過40屆。按照國際展覽局的最新規定,世界博覽會按性質、規模、展期分為兩種:一種是注冊類(以前稱綜合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6個月,每5年舉辦一次;另一類是認可類(以前稱專業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3個月,在兩屆注冊類世博會之間舉辦一次。注冊類世界博覽會不同于一般的貿易促銷和經濟招商的展覽會,是全球最高級別的博覽會。

國際展覽局是專門從事監督和保障《國際展覽公約》的實施、協調和管理舉辦世博會并保證世博會水平的政府間國際組織,截至2002年11月,有89個成員國。1993年5月,國際展覽局正式接納中國為第46個成員國。根據選舉規則,國際展覽局成員國無論大小,各擁有一票的選舉權。在第一輪投票中,如果某候選國城市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選票,該城市將成為下一屆世博會的舉辦城市。如果第一輪投票中沒有任何一個候選國城市獲得所需的選票,則將進行第二輪投票,但在首輪投票中得票最少者將不再參加角逐。在第二輪投票中,獲得三分之二以上選票的候選國城市當選。如若仍沒有城市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選票,則繼續按照上述方式進行第三輪投票,直至選舉出2個得票最多的城市。最后的角逐將由這2個城市進行,其中得票較多的獲舉辦權。

[編輯本段]世博會的申辦程序

一·申請

按BIE規定,有意舉辦世博會的國家不得早于舉辦日期的九年,注冊申請應在開幕日之前五年(這也是主辦國政府開始通過外交渠道向其它國家發參展邀請的時間)向BIE提出正式申請,并交納10%的注冊費。申請函包括開幕和閉幕日期、主題,以及組委會的法律地位。BIE將向各成員國政府通報這一申請,并告知他們自通報到達之日起6個月內提出他們是否參與競爭的意向。

二·考察

在提交申請函的6個月后,BIE執行委員會主席將根據規定組織考察,以確保申請的可行性。考察活動由一位BIE副主席主持,若干名代表、專家及秘書長參加。所有費用由申辦方承擔。考察內容是:主題及定義、開幕日期與期限、地點、面積(總面積,可分配給各參展商面積的上限與下限)、預期參觀人數、財政可行性與財政保證措施、申辦方計算參展成本及財政與物質配置的方法(以降低各參展國的成本)、對參展國的政策和措施保證、政府和有興趣參與的各類組織的態度,等等。

三·投票

如果申辦國的準備工作獲得考察團各項的支持,全體會議將按常規在舉辦日期之前八年進行投票選擇。如果申辦國不止一個,全體會議將采取無記名方式投票表決。

若第一輪投票后,申辦國獲三分之二票數,該國即獲得舉辦權。若任何申請均未獲三分之二票數,將再次舉行投票,每次投票中票數最少的國家被淘汰,隨后仍按三分之二票數原則確定主辦國。當只有兩個國家競爭時,根據簡單多數原則確定主辦國。

四·注冊

獲得舉辦權的國家要根據BIE制訂的一般規則與參展合約(草案)所確定的復審與接納文件,對展覽會進行注冊。注冊申請應在開幕日之前五年提交給BIE。這也是主辦國政府開始通過外交渠道向其它國家發參展邀請的時間。注冊意味著舉辦國政府正式承擔其申請時提出的責任,認可BIE提出的標準,以確保世博會的有序發展,保護各成員國的利益。BIE在收到注冊申請時,將向舉辦國政府收取90%的注冊費,其金額按BIE全體會議通過的規則確定。

[編輯本段]世博的分類及級別

世界博覽會分類簡介

按照國際展覽局的規定,世界博覽會按性質、規模、展期分為兩種:一種是注冊類(也稱綜合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6個月,從2000年開始每5年舉辦一次;另一類是認可類(也稱專業性)世博會,展期通常為3個月,在兩屆注冊類世博會之間舉辦一次。注冊類世界博覽會不同于一般的貿易促銷和經濟招商的展覽會,是全球最高級別的博覽會。認可類博覽會分為A1、A2、B1、B2四個級別。A1級是認可類博覽會的最高級別。中國申請的上海世博會屬于注冊類世博會。

A1級世界園藝博覽會主要規定

根據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規章的規定:

①A1博覽會必須包括含園藝業的所有領域;

②最小展出面積:50公項(50萬平方米),其中建筑物所占最大面積為總面積的10%(不包括用于室內展覽的建筑面積);③展覽面積用地面積的至少5%應留給國際參展者;

④至少有10個不同的國家參展;

⑤財政保證金:20,000瑞士法郎;

⑥A1級博覽會每年不超過一次;

⑦每個國家每10年中不能舉辦一次以上A1級博覽會,舉辦時間最短3個月,最長6個月;

⑧免費提供場館對不發達國家提供資助。

『歷屆世博主辦城市和主題』

1933年美國芝加哥 “一個世紀的進步”

1935年比利時布魯塞爾 “通過競爭獲取和平”

1937年法國巴黎 “現代世界的藝術和技術”

1939年美國舊金山 “明日新世界”

1958比利時布魯塞爾 “科學、文明和人性”

1962年美國西雅圖 “太空時代的人類”

1964年美國紐約 “通過理解走向和平”

1967年加拿大蒙持利爾 “人類與世界”

1968年美國圣安東尼奧 “美洲大陸的文化交流”

1970年日本大阪 “人類的進步與和諧”

1974年美國斯波坎 “無污染的進步”

1975年日本沖繩 “海洋-充滿希望的未來”

1982年美國諾克斯維 “能源-世界的原動力”

1984年美國新奧爾良 “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

1985年日本筑波 “居住與環境 人類的家居科技”

1986年加拿大溫哥華 “交通與運輸”

1988年澳大利亞布里斯班“科技時代的休閑生活”

1990年日本大阪 “人類與自然”

1992年西班牙塞維利亞 “發現的時代”

1992年意大利熱那亞 “哥倫布-船與海”

1993年韓國大田 “新的起飛之路”

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 “海洋——未來的財富”

2000年德國漢諾威 “人類-自然-科技-發展”

2005年日本愛知 “自然、城市、和諧——生活的藝術”

2008年西班牙薩拉戈薩 “水與可持續發展”

2010年中國上海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世博名言』

“唯有自然才是真正的工程師”——英國園藝師約瑟芬·帕克斯騰

“我們國家從此擁有了自由的象征!”——美國格蘭特總統

“我們人類的祖先竟然是杰出的藝術家。”——西班牙索圖拉

“以最小限追求最大限” ——巴克敏斯特·富勒

“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這是精神上的,也是技術上的。” ——阿姆斯特朗

“原子被放大了一億五千萬倍,愿人類合理利用原子能”——安德·沃特凱恩

『世博會名詞』

招展、招商、會徽、會旗、口號、會歌、世博、展期、BIE、招客、海報、創意、

平臺、實體、經驗、融合、網絡、展示、申請、考察、投票、注冊、規模、性質、

世博會、參展國、贊助商、國際館、主題館、自建館、合建館、租賃館、企業館、

志愿者、專線車、中國館、世博園、世博村、綜合性、申辦國、考察團、舉辦權、

參展商、注冊費、展出館、世園會、回顧展、世博網、中國紅、主題區、貿促會、

自建館、實踐區、代表性、主辦國、內展館、綜合館、舉辦權、注冊類、認可類、

戰略伙伴、世博票務、國別檔案、儲存信息、世博會歌、參展合約、參展邀請、

樣板組團、參展國家、經濟招商、國際園藝、參展費用、展臺設計、參展類別、

自行布展、霓虹燈景、航空技術、城市時代、發展理念、成功實踐、創新技術、

參展成本、巴黎公約、參展機構、申博報告、主題體現、展覽主題、中式創意、

創意之館、創意商機、中國元素、共建時期、國際招展、招標信息、地方展館、

創意行業、亞洲廣場、非洲廣場、歐洲廣場、美洲廣場、慶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