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外貿依存度低的利弊(一個國家的對外貿易依存度是越高越好,還是越低越好?)

时间:2024-06-01 08:32:05 编辑: 来源:

。經常項目貿易順差主要源于凈出口的增加,是中國對外貿易、特別是出口迅速增加的結果,凈出口增加使得國內總需求擴張,國內總需求擴張促進了國民經濟增長。二是凈出口的乘數效應擴大了經濟增長的規模。經常項目貿易順差主要是凈出口增加的結果。凈出口的增加具有外貿乘數效應,在外貿乘數的作用下,經 濟增長的規模數倍于凈出口額,大于經常項目貿易順差額。其次,資本項目貿易順差直接推動經濟增長。一是資本項目貿易順差直接增加總需求,推動經濟增長。資本項目貿易順差源于資本凈流入的增加,大部分是外商對中國的直接投資增加的結果。資本凈流入增加了國內的總需求中的投資需求,投資需求的增加直接推動國民經濟增長。二是外商直接投資的乘數效應擴大了經濟增長的規模。在外商直接投資乘數的作用下,經濟增長的規模數倍于外商直接投資額,大于資本項目貿易順差額。 2.貿易順差增加了外匯儲備,增強了綜合國力,有利于維護國際信譽,提高對外融資能力和引進外資能力。1994年以來,除1998年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資本項目有逆差外,中國的國際收支一直保持貿易順差。伴隨著貿易順差的增加,外匯儲備也在快速增長,外匯儲備2003年底已超過4010 億美元。外匯儲備的增加,一是提升了綜合國力,使中國在經濟全球化中處于較為有利的地位。二是表明中國有良好的國際償債能力,在國際市場進行融資時,能夠較為容易地以較低成本取得各類貸款。三是對中國進行直接投資的外商,對其利潤匯回該國有安全感,這些外商愿意 更積極注入資本,有利于中國引進外資。 貿易順差

3.貿易順差有利于經濟總量平衡。經濟總量平衡不僅與儲蓄投資有關,還與外貿有關。當財政有赤字時,在儲蓄完全轉化為投資的情況下,需要通過增加進口彌補財政赤字,以保持經濟總量供求平衡,那樣,容易出現財政赤字和外貿赤字并存的雙赤字現象。當財政有赤字時, 在儲蓄沒有完全轉化為投資的情況下,需要減少進口或增加出口(即增加凈出口)來彌補財政赤字,以保證經濟總量供求平衡。中國的現實是儲蓄沒有完全轉化為投資,從1998年以來,連年實行了積極的財政政策,財政赤字逐年遞增,因而貿易順差的增加,特別是凈出口增加部分地彌補了財政赤字。以貿易順差彌補財政赤字,不但有利于國民經濟總量平衡,而且避免了雙赤字現象。 4.貿易順差加強了中國抗擊經濟全球化風險的能力,有助于國家經濟安全。連年的貿易順差使得中國外匯儲備增加,使得中國成為國際上的債權國。因而,中國不僅有足夠的外匯滿足對外經濟貿易的需要,而且增加了中國對外清償能力、保證對外支付,還有利于應對國際金融風險,提高了國家抵抗各種經濟風險的能力。 5.貿易順差有利于人民幣匯率穩定和實施較為寬松的宏觀調控政策。一是貿易順差使得國家有充足的外匯干預外匯市場,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二是國家有充足的外匯調節國際收支,執行主動的對外經貿政策。三是貿易順差增強了積極財政政策的效應。由于中國各級地方政府都努力地招商引資,因此,中國資本流動性實際上比較大。在資本流動性實際比較高的情況下,貿易順差加強了積極財政政策刺激總需求的效應,促進了國民經濟較快發展。

編輯本段弊端

1.貿易順差使得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加大,國際貿易摩擦增加。 貿易順差使得國內外匯市場上的外幣供給大于外幣需求,必然產生外幣貶值的預期和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因此,貿易順差產生人民幣升值的壓力:貿易順差越大,人民幣升值的壓力越大;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又加大了外資流入和貿易順差的擴大,進一步增強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貿易順差加劇了國際貿易摩擦。中國貿易順差增加,就意味著與中國進行貿易的國家有逆差,逆差國就會利用WTO的規則,限制中國產品進口,保護該國產業。在加入WTO后,由于中國與美國貿易順差比較大,使用反傾銷最多的是美國,中國是被反傾銷最多的,居WTO成員方第一位,并且中國被反傾銷案例的數量在逐年增長。 2.貿易順差弱化了貨幣政策效應,降低了社會資源利用效率。外匯流入隨著貿易順差的增加而增多,在固定匯率和外匯結售匯制度下,中央銀行要以人民幣購買外匯,貨幣的投放隨著外匯流入的增多而遞增。隨著大量的人民幣被動地投入到流通領域,中央銀行的基礎貨幣賬戶更加受制于外匯的流入,不但削弱了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效應,還導致物價水平上 升。貿易順差與國內居民儲蓄相結合,導致社會資源利用效率低下。貿易順差引起的大量外匯儲備高達4000多億美元,同時,國內居民儲蓄高達11萬億人民幣,兩者相加約有14多萬億人民幣。這14多萬億人民幣沒有形成有效投資,是經濟社會中的閑置資金,與這些閑置資金相對應的是生產資料和人力資源的閑置,社會資源利用效率低下。因而,中國出現了經濟增長和失業增加并存的現象。 貿易順差

3.貿易順差提高了外匯儲備成本,增加了資金流出。在國際金融市場上進行外匯操作總是有風險的,最明顯的是匯率風險。中國實行釘住美元的固定匯率,每當美元貶值和美國國內出現通貨膨脹,中國外匯儲備都隨之貶值,造成外匯儲備的損失。貿易順差越大,需要到國際金融市場上運營的外匯越多,國家外 匯儲備的成本越高。貿易順差增加了資金流出。在結售匯制度下,由于流入的外國資金都要轉換成外匯儲備,外匯儲備主要是儲備美元、歐元的債券。貿易順差越多,外匯儲備越多,外國債券越多,資金流出也越多。這兩方面形成了內在的矛盾:貿易順差引導外資流入,出口越多和外國直接投資越多,資金流入越多;貿易順差導致外匯儲備增加,外匯儲備越多,資金流出越多。 4.貿易順差異致經濟對外依存度過高,民族經濟發展空間狹窄,出口結構難以調整。 5.貿易順差影響了國內金融業利率市場化進程。 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貿易順差意味著國內貨幣供給增加,自2003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經濟正面臨通貨膨脹的壓力,為了防范通貨膨脹對經濟的消極影響,中央銀行不得不維持現行的存款管制利率和 貸款浮動利率,從而推遲了利率市場化的進程。

編輯本段對策

請問貿易逆差和順差對于一個國家的利弊分別是怎么樣的?

貿易逆差的利弊如下:

一、利

1、適當逆差有利于緩解短期貿易糾紛,有助于貿易長期穩定增長;

2、逆差實際上等于投資購買生產性的設備,只要投資項目選擇得當,既可補充國內一些短缺的原材料,還能很快提高生產能力、增加就業以及增加經濟總量;

3、逆差能減少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減緩資本凈流入的速度;

4、短期的貿易逆差有助于緩解中國通貨膨脹的壓力,加大中國貨幣政策的操作空間。

二、弊

1、貿易順差將帶來越來越多的貿易爭端;

2、貿易順差雖然增加了外匯儲備,但從資源效用最大化的角度看,是資源未被充分利用;

3、持續高額順差導致人民幣升值預期,進而又導致資本凈流入增加,資本凈流入增加又進一步導致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4、巨額的經常項目的順差,會轉化為貨幣大量投放的壓力,成為通貨膨脹率上升的重要因素。

貿易順差的利弊如下:

一、利

1、貿易順差促進經濟增長。首先,經常項目貿易順差刺激經濟增長;

2、貿易順差增加了外匯儲備,增強了綜合國力,有利于維護國際信譽,提高對外融資能力和引進外資能力;

3、貿易順差有利于經濟總量平衡。經濟總量平衡不僅與儲蓄投資有關,還與外貿有關;

4、貿易順差加強了中國抗擊經濟全球化風險的能力,有助于國家經濟安全;

5、貿易順差有利于人民幣匯率穩定和實施較為寬松的宏觀調控政策。

二、弊

1、貿易順差使得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加大,國際貿易摩擦增加;

2、貿易順差弱化了貨幣政策效應,降低了社會資源利用效率;

3、貿易順差提高了外匯儲備成本,增加了資金流出;

4、貿易順差異致經濟對外依存度過高,民族經濟發展空間狹窄,出口結構難以調整;

5、貿易順差影響了國內金融業利率市場化進程。

貿易順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國出口貿易總額大于進口貿易總額,又稱“出超”。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