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外貿價格怎么定(外貿報價公式到底是怎么計算的?)

时间:2024-06-02 05:22:52 编辑: 来源:

={ { { 1-[退稅率/(1+增值稅率)]} *人民幣含稅收購價}+利潤}/現匯買入價

或:

FOB={ { 1-[退稅率/(1+增值稅率)]} *人民幣含稅收購價}/[現匯買入價*(1-利潤率)]

做外貿,怎么報價?

外貿報價技巧-影響買家回盤因素

經常聽到有做外貿的朋友抱怨,給買家報了價格后就杳無音信了,是自己價格報錯了還是買家根本沒有看到自己的郵件?

報價在外貿洽談中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如何有效的報價吸引買家回盤,是關系到后續是否可以拿到定單的關鍵,總結以下幾點可以影響到買家回盤的要素:

一、外貿報價速度:

快速的報價速度,說明這家供應商隊這個產品很熟悉很內行,對產品的材料耗用,人工費等等胸中有數,也許他正在做這款或者類似產品。最好,摸準采購商的上班時間,報價過去,這樣買家打開郵箱第一眼就注意到你。

反之,很長時間報不出價格,一兩天甚至兩三天還在吭哧吭哧的說不出個所以然,這很可能表明這個供應商對這種產品不了解不熟悉,對原料、工藝、人工都無法準確核算。即使過了多天報出了價格,那也是他四處打聽來的。

二、外貿報價構成:

精確地報價應該是有幾個部分構成的:原材料價格和用量、人工費、包裝運輸費、管理費稅金利潤。

能夠細分為以上幾大項報價的人,表明他既懂工藝,也很坦誠,不隱瞞不欺騙,明明白白的賺錢。 采購接到這樣的報價,便于分項審核各項的正確性、合理性,并可以根 據其它類似貨品的分項構成來對比,還詢問其它人,最終判斷這個報價是否合理。發現哪一項不合適,可以針對該項進行洽談,而不是泛泛地說“太貴了”,最后形 成了像自由市場買菜那樣的,沒有任何事實依據的討價還價。俗,且無效!

對于籠統地只報總價的供應商,這個總價中的分項構成不明確,即使總價不高,但也為以后的合作埋下隱患。

比如,某產品的主要材料是黃銅,用量是1公斤,目前黃銅價格是55元/公斤,供應商報價材料費60左右是合適的。當市場的黃銅價格有大的波動,比如漲價超過10%,供應商提出產品要相應漲價,是合理的。如果跌價超過10%,采購提出降價也是合理的。

如果不細分,則當原料漲價的時候,供應商提出產品也要漲價。但是,漲多少是合理的呢?這又造成了供需雙方反復洽談,浪費時間也影響感情。

三、外貿報價的高低

產品報價是否恰當,關系到買家對我們專業度的判斷,所以對不同市場不同產品不同客戶報出最恰當價格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分析買家的真正需求點,如中東國家客戶對價格關注度比較高 的,可以報比較低的價格,但一定要留有還價的空間,國為這種市場的客戶有討價還價的習慣。如果歐美國家客戶,目前也是喜歡價格比較低但質量又高的產品,建 議是把自己產品分等級,分別報價,報價時一定要注明交易條款,讓買家知道一分價錢一分貨。

其次,作好市場跟蹤調研,及時收集國內甚至東南亞一帶同行價格,然 后依據最新行情報出價格,買賣才有成交的可能。對于正規的、較有實力的外商,這些外商一般在香港、中國大陸都有辦事處,對中國內外行情、市場環境都很熟悉 和了解,這就要求我們要對信息靈通,隨時關注最新的市場動態。

四、外貿報價的有效期

很多產品,原材料成本占產品成本的比重很大,當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 的時候,產品的總成本也隨之變動很大,甚至把合理利潤給“吃掉”了。所以很多有經驗的供應商的報價都注明“本報價的有效期10天(1個月)”等。因為從報 價到下單到供應商買材料,期間要經過好多環節,較長時間。萬一這個時期內原料價格大幅變動,會影響雙方的合作。看到標明了有效期的報價,意味著這個供應商 對原材料市場有密切關注,并且供應商愿意賺自己應該賺的錢,原材料的錢不是他預期的利潤來源。

不標明有效期的報價,當市場原料波動,供應商要漲價的時候,采購方肯定覺得這供應商是“奸商”,不講信用,說了的不算數,造成了供需雙方的誤解。

奧道中國認為,成功外貿報價涉及的因素很多,要做到外貿報價游刃有余、得心應手,必須結合自身的產品、行業、客戶等因素總結分析,在實踐中思考,才能不斷尋求突破。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