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外貿企業數量及分布(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對國際貿易有什么影響?)

时间:2024-06-01 11:34:42 编辑: 来源:

oo10是一個總部位于新加坡的電商平臺,同時也面向中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香港市場。買家和賣家都只需要在該平臺上進行一次身份注冊,同時買家可以在交易結束后再進行付款。

      35、樂天(Rakuten)是日本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在售產品超過1800萬種,用戶數量超過2000萬,同時還有美國的獨立站點。

      36、Shopee是一家面向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臺灣、印度尼西亞、越南和菲律賓市場的東南亞電商平臺。其在售商品超過1.8億。商家可以方便地在線注冊或通過手機應用注冊。

      37、Snapdeal是一家印度電商平臺,超過30萬的在線賣家銷售近3500萬的產品。但平臺要求賣家必須在印度注冊企業。

-----------澳洲

      38、ebay澳洲站,出售產品范圍包括汽車、電子產品、時裝、家居和園藝產品、體育用品、玩具、商務用品和工業品等。是澳大利亞最受歡迎的網站之一,澳大利亞超過一半的非食品類網購銷售額來自eBay澳洲站。

      39、亞馬遜澳洲站,在澳大利亞市場擁有很大的品牌知名度,平臺推出至今流量一直處于上升態勢,第一批加入的賣家擁有先發優勢。亞馬遜已經在澳大利亞為賣家提供FBA配送服務,這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國際賣家在物流方面的困擾。

      40、Trade Me是新西蘭最受歡迎的網站和最大的電商平臺,擁有近400萬的注冊用戶。據估計,新西蘭85%的人口都有Trade Me賬戶。新西蘭Trade Me創立于1999年,創始人是山姆.摩根。服裝和鞋類、家居和生活用品、玩具、游戲和運動用品在Trade Me上最受歡迎。

      41、GraysOnline是大洋洲最大的工業和商業在線拍賣公司,擁有超過18.7萬個活躍客戶和一個涵蓋了250萬客戶的數據庫。GraysOnline產品類別非常廣泛,從工程制造工具到葡萄酒、家居用品、服裝等應有盡有。

      42、Catch.買粉絲.au是澳大利亞最大的每日交易網站,在2017年推出自己電商網站,Speedo、North Face和華碩這些大牌已經入駐。Catch主要是個折扣網站,定價良好的賣家比較容易在平臺上獲得成功。

      43、JB Hi-Fi成立于1974年,它是一家主營電子產品和娛樂消費品的實體零售商,平臺上銷售包括視頻游戲、電影、音樂、軟件、電子產品和家用電器、手機等等。自2006年以來,JB Hi-Fi也開始在新西蘭壯大。

      44、MyDeal于2012年推出,2015年被德勤(Deloitte)評為澳大利亞增長速遞第9快的科技公司。MyDeal是澳大利亞消費者最喜愛的網站之一。企業要進入MyDeal,需要擁有10個以上的產品。大宗商品賣家,如床墊、椅子、乒乓球桌等,比較容易在該平臺獲得成功。

      45、Bunnings Group是一家澳大利亞家用五金連鎖企業,經營Bunnings Warehouse。該連鎖店自1994年以來一直由Wesfarmers擁有,并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設有分店。Bunnings于1887年在西澳大利亞的珀斯成立,由兩位兄弟從英格蘭移居。

      46、Cotton On是一間時裝連鎖品牌,于1991年由澳洲人Nigel Austin創立,全球擁有超過800間分店,分布于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及美國等地,旗下子品牌包括Cotton On Body、Cotton On Kids、Rubi Shoes、Typo、T-bar及Factorie。

      47、Woolworths是一家經營超市的零售公司,和Big W等品牌同屬于澳大利亞Woolworths集團旗下。Woolworths在其網站上銷售雜貨以及其他各種家庭用品、保健品、美容產品和嬰兒用品。

-----------非洲

      48、Jumia是一家目前擁有23個國家的獨立站點的電商平臺,其中五個國家已經開通了國際業務,包括尼日利亞、肯尼亞、埃及以及摩洛哥等。在這些國家里,Jumia覆蓋了8.2億的網購群體,成為非洲非常知名的一個品牌,同時也是唯一一家得到埃及國家許可的電商平臺。

      49、Kilimal是一家面向肯尼亞、尼日利亞和烏干達市場的電商平臺。平臺入駐的賣家過萬,潛在消費者多達2億。該平臺僅支持英文產品銷售,以方便賣家在三個地區統一售賣。

      50、Konga是尼日利亞最大的電商平臺,擁有上萬個賣家和5000萬用戶。賣家可以將產品存儲在Konga的倉庫中,以便更快地交付給客戶,其運營體系和亞馬遜類似。

      51、I買粉絲nic是一家面向年輕消費群體的時尚電商網站,每日上新商品近200件,擁有數量龐大的50萬Facebook粉絲,社交媒體Instagram上有超過8萬追隨者。2013年,I買粉絲nic營業達到3100萬美元。

      52、MyDeal是一家澳大利亞電商平臺,在售商品超過2000個類別,總數超過200000件。賣方必須通過平臺產品質量檢查才能入駐售賣。

-----------中東

      53、Souq成立于2005年,總部位于迪拜,當時隸屬于中東領先門戶Maktoob旗下。覆蓋電子產品到時尚、養生、美容、母嬰和家居用品等31大類100萬種產品,擁有600萬用戶,并且每月能達到1000萬的獨立訪問量。

      54、Cobone是中東地區最大的每日交易公司,注冊用戶群增加到200多萬用戶,為買家提供酒店、餐廳、時裝品牌店、醫療診所、美容會和購物商場從50%到90%的優惠折扣產品和服務的商務模式。

      55、MEIG成立于2013年,是中東地區領先的電子商務集團,旗下電商平臺包括Wadi、Helpling、Vaniday、Easytaxi、Lamudi以及Carmudi等,采用在線集市的模式向用戶所提供超過15萬種商品。

      56、Noon總部將位于沙特首都利雅得,為中東家庭提供2000多萬種產品,覆蓋時裝、電子產品等,欲成為中東地區的“亞馬遜”和“阿里巴巴”。

如何開始做外貿

外貿就是和老外做生意,掙老外的銀子。一般的操作流程過程如下:

1)和老外談生意,接訂單――

2)備貨:下訂單到工廠生產或采購――

3)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局檢驗貨物(這個叫“商檢”)――

4)向海關申報出口(“報關”)――

5)把貨物運輸出國,交給客人(“貨運”)――

6)從客人那里收錢結匯(“收匯”)――

7)向外匯管理局申報(“核銷”)――

8)向國稅局申報(“退稅”)。

在這里邊,很多工作是交給專門的機構去做的。貨代幫你“報關”和“貨運”以及買保險,銀行幫你“收匯”,工廠幫你“商檢”,所以你只要集中心思跟老外談生意就可以了,但是你也要了解一些這些流程,不光有配合的問題,里邊還有費用問題。

第一步、和老外談生意接訂單

這里有四個內容:a,客人怎么來?b,報價怎么報?c,合同怎么簽?d,錢該怎么付?

a、客人怎么來?

有幾種辦法,主要的有,一,網上吆喝,找買家。二,參加展會,攬生意。相對而言,網上找客人費用低,成交率低;展會費用高,成交率高。還有其它找客人的辦法。

網上一邊找客戶一邊發布信息,在中文的貿易平臺上,你招來的都是國內的貿易公司,但也不要都放棄,說不準有的還有用;要上國外的貿易平臺,若是你的郵箱里有Enquiry,說不準你的生意來了。

Hamburg、Sindefingen。。。。多了去了。若是有老外前來詢盤,你就可以跟老外當面外討價還價了,這就是要報價了。狗狗比較喜歡跑展會。怎么樣,哪位愿意讓狗狗做你們的代理商。哈哈~~

小提示A

尤其是在網上找客人的業務人員,你給客人的mail 等信函是被快速閱讀的,如何吸引人和得到回復,那你的mail必須符合當地的特色,比如說你按歐洲人的標準來寫,那將是被認為你在了解歐洲,是“買粉絲urtoisie”(禮節)。同時信函不要寫得太長或太短;不要忘了寫自己的職務和名字;不要忘了很多老外對中國是一無所知的。

小提示B

跟中國人一樣,老外也看重著裝,對于去歐洲參加展會的外貿人士來說一定要注意。歐洲人對這點非常重視,特別是法國英國意大利,觀念是根深蒂固。雖然他們嘴上從來不說,卻會把你的著裝和你的產品聯想起來。比如說,狗狗雖然平時穿的象丐幫弟子,但在這種場合下西裝只穿深色的(黑色的是喪服,不能穿滴),襯衫是白色,淺藍,淡粉紅,領帶和襪子也是深色的,而且領帶的圖案是保守的。我看到過國內的高級人士穿著實在不敢恭維,穿西服居然還穿白襪子,領帶上居然有自己公司的logo。。。那個做派就更不談了,沒品,老土!

小提示C

b、報價怎么報?

報價里有什么內容呢?貨物的成本+其他費用+利潤。

以一單服裝為例,貨物的成本就是采購服裝的價錢(如果是讓工廠生產的話,就是采購面輔料的費用+付給工廠的加工費用)。 其它費用就是運費(價格條件里有說明)+雜費+報關費用+公司日常開銷費用。。。等等。 利潤就是自己掙的錢,有兩部分組成:從老外那里掙滴+國稅局的退稅。所以在搞清貨物品名、型號、數量、包裝規格、交貨期、付款方式及柜型等等之時,要搞清報價里還含有哪些東東:

一、匯率

外貿交易一般以美元來結算的。現在的美金對人民幣的牌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