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外貿企業稅收專業化管理優點有哪些(誰可以給我 東財10春學期《中國對外貿易》在線作業一(隨機) 的答案,分就是你的,不一定100,60后就行)

时间:2024-06-02 08:51:50 编辑: 来源:

競爭為價值規律發揮作用開辟道路

B、兩國各有一種商品的國內價值低于國際價值

C、生產本國具有相對優勢的產品

D、兩國要達成分工協議

E、兩國都要出口剩余產品

20、 李嘉圖的比較利益論的合理內核是:

A、勞動價值論

B、世界主義經濟學

C、增值價值學說

D、貨幣學說

21、 不同種商品國內價值和國際價值的差異在程度上的不同,稱為()

A、絕對差異

B、比較差異

C、國別價值差異

D、國別價格差異

22、 現代比較利益理論的動態發展理論有:

A、產品生命周期理論

B、產業-貿易結構理論

C、雁行理論

D、產業內貿易理論

23、 研究國際價值的現實意義有:

A、為我國對外開放的經濟政策和平等互利的方針提供科學依據

B、為建立自由貿易區提供理論依據

C、為我國發展對外貿易關系服務

D、有利于推進國際經濟秩序的改進

24、 按照西方古典學派和新古典學派從比較優勢理論出發,發展中國家應該:

A、不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

B、小范圍的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

C、按時間段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

D、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

25、 對于國際不等價交換的含義,我國理論界的解釋包括:

A、按國際價值交換就是等價交換

B、按國際價值交換形式上等價,實質上不等價

C、既有等價也有不等價的情況

D、按國際價值交換仍不等價

E、自由貿易條件下的國際交換,形式和實質上都不等價

26、 自力更生的基本含義是()

A、根據本國的具體情況,確定自己的經濟發展道路

B、充分依靠本國人民的勞動和智慧

C、把立足點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礎上建設社會主義

D、積極吸引外來資金

E、一切依靠自己的力量,拒絕外援

27、 明確提出“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加強國際經濟技術交流,是我們堅定不移的方針。”是在:

A、1982年將對外開放政策正式寫入我國憲法

B、十一屆三中全會

C、1981年11月,五屆人大四次會議

D、十四大

28、 對外開放的主要內容有:

A、大力發展對外貿易

B、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

C、積極有效地利用外資

D、積極開展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

E、發展多種形式的互助合作

29、 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所處的地位為:

A、調劑余缺的輔助地位

B、重要的戰略地位

C、一般意義的主導地位

D、特殊意義的主導地位

30、 社會主義國家在正常政治關系條件下,積極發展同世界各國的貿易經濟關系,可以促進()

A、和平友好的政治關系

B、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的和平共處、平等友好

C、文化溝通

D、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

E、經濟擴張

31、 改革開放后,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大大提高,2004年我國外貿依存度已達()

A、40%

B、30%

C、55%

D、60%

32、 對外貿易經濟效益是我國開展對外貿易的()

A、主要設想

B、根本出發點

C、一般要求

D、基本措施

33、 我國利用國際分工必須堅持的原則有()

A、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

B、平等互利的原則

C、符合我國國情的原則

D、經濟效益的原則

34、 我國發展對外貿易首先要考慮的因素是()

A、國際市場條件

B、國際價格規律

C、貿易利益

D、國民經濟發展利益

35、 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經歷了()的步驟。

A、沿海地區的首先開放

B、沿周邊地區的全線開放

C、沿江地區和其他內地的縱深開放

D、全中國全面開放

36、 目前,我國沿周邊國家的對外開放地帶已設立了()多個國家重點口岸。

A、20

B、30

C、40

D、50

37、 下面哪些屬于我國對外開放發展的新趨勢:

A、對外開放從順向推進向雙向推進發展

B、開發區建設從個體向群體發展

C、國際經濟合作從單一化向多元化發展

D、對外開放從經濟方面向經濟與文化相結合的方向發展

38、 二戰結束后,許多發展中國家認為實現現代化的核心內容是:

A、綜合國力的提升

B、人民收入的提高

C、實現工業化

D、實現農業現代化

39、 實現工業化的的主要措施是:

A、完善經濟體制

B、制定適宜的貿易戰略

C、制定合適的經濟發展戰略

D、完善市場體制

40、 按照安妮。克魯格的分類,貿易戰略分為:

A、進口替代

B、進口導向

C、出口導向

D、出口促進

41、 世界銀行從41個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采集了數據資料,將貿易戰略細分為:

A、堅定外向型

B、一般外向型

C、一般內向型

D、堅定內向型

42、 通過采用鼓勵或保護措施,發展以制造品為主要的生產和出口,這種戰略稱之為:

A、初級內向型

B、次級內向型

C、初級外向型

D、次級外向型

43、 堅定外向型貿易戰略的內容包括:

A、對商品的進口和出口采取中性的貿易政策

B、對對外貿易的限制程度較低

C、偏重于進口替代

D、保持匯率的穩定

44、 一般內向型對于本國市場的保護率比堅定內向型的保護率高,這種說法:

A、正確

B、不正確

45、 在一般外向型戰略中,進口貿易的實際匯率相對于出口貿易的實際匯率: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沒有任何聯系

46、 堅定內向型貿易戰略的內容包括:

A、堅決實行進口替代,強調發展本國工業

B、對本國市場有較高的實際保護率,保護的商品范圍很廣

C、普遍實行直接的貿易限制和許可證制度

D、高估本國貨幣的對外價值

47、 根據世界銀行針對41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實績所做的比較,采取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的國家和地區要比采取內向型經濟發展戰略的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

A、慢

B、快

C、相等

D、二者沒有聯系

48、 在發展經濟學中,貿易戰略等同于工業化戰略,通常包括:

A、進口內向型

B、進口替代

C、出口導向

D、出口外向型

49、 進口替代產業實現保護下發展的基本手段是:

A、配額管理

B、許可證管理

C、高關稅

D、匯率高估

50、 出口導向戰略下的首要政策采取:

A、出口信貸

B、出口信用保險

C、出口補貼

D、周期性的貨幣貶值

51、 我國于()實現了早期的初級工業化。

A、20世紀初

B、20世紀30年代

C、20世紀50年代

D、20世紀70年代

52、 上世紀70-80年代初我國的出口貿易收匯的主要來源是:

A、工業制成品

B、農產品及礦產品

C、技術輸出

D、服務貿易

53、 圍繞我國對外貿易戰略模式的選擇在20世紀80年代展開的討論,大致形成的觀點包括:

A、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戰略應該按照與我國有相同或類似體制的國家的戰略進行

B、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戰略應以進口替代為主

C、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戰略應以出口導向為主

D、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戰略應采用進口替代和出口導向互補的綜合性模式

54、 我國對外貿易戰略模式選擇中最具代表性的觀點是:

A、進口替代

B、出口導向

C、進口替代與出口導向的綜合性觀點

D、中性戰略

55、 分析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戰略應以進口替代為主時考慮的國際市場因素包括:

A、資源自給率較高的國家較適合采用進口替代戰略

B、實施出口導向必須以國際貿易中自由貿易為背景,但貿易保護主義的勢力仍很強大

C、經濟生活的國際化要求

D、發達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從客觀上阻礙了產業結構在世界范圍內的調整,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面臨挑戰

56、 出口導向戰略的優點包括:

A、有利于提高企業素質

B、有利于在國際競爭壓力下促進國內市場機制的形成與發展

C、有利于促進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

D、有利于改善我國的國際收支狀況

57、 認為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戰略應采用進口替代和出口導向相結合的綜合性模式的主要理由有:

A、戰略的選擇應首先適應我國的具體國情

B、沿海地區的部分工業部門競爭力較強可實行出口導向為主的發展戰略

C、內地等幼稚工業部門可采取進口替代予以保護給予充分的時間發展 D、兩種模式相結合有利于取長補短

58、 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主要特征有:

A、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低

B、經濟效益低

C、資源配置效率低

D、經濟運行的質量低

59、 我國經濟增長方式主要以()為主。

A、集約型

B、增長型

C、漸進型

D、粗放型

60、 從產業政策的角度,認為一國可以實行進口替代與出口導向相結合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