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外貿企業訂單驟降(建國以來總共推行了多少次地攤經濟?)

时间:2024-06-03 09:00:37 编辑: 来源:

p>

回顧建國后地攤發展的歷史,其實不難發現地攤是最早的城市和農村市場形態。我國關于流動攤檔經營管理的相關政策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如圖1)。而進入80年以來,地攤更是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建設的第一種大眾參與的商業形態。無數后來的財富神話都起源于地攤,今天許多商業巨擘也都或多或少地經歷過練攤的歲月。

但是這種“古老”的商業形態逐漸被城鎮化與市場經濟發展所“拋棄”。隨著第一批創業者原始積累先后完成,最早的金融市場雛形也形成,零售、餐飲等商業經營場所的規范性、安全性被逐漸重視。原先“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流動攤檔不利于打造品牌,也不利于產品差異化。所以隨著某一行業市場結構日趨完備,競爭日趨激烈,越來越多的經營者選擇固定場所“落腳”。這種固定場所往往具備良好的基礎設施,日曬雨淋都能照樣營業,而且還能給顧客以“安全感”。再后來,政府決定將經營場所納入為工商注冊的必要條件之一,包括個體經營者都被要求要有一個固定的經營場所。流動攤販變為“無照經營”的代名詞。城管開始巡檢街面,驅趕流動攤販。而少數幾個不方便設立檔口等固定物業出租做經營場所的地點則選擇了變通的方式,形成了書報亭等“固定”攤販。再往后,地攤這種商業形態逐漸被城市邊緣化。

當然也有“反復”。2008年金融海嘯,廣東等沿海城市的外貿企業遭遇訂單驟降,許多工廠無奈只得用貨品抵工資。那時候不少企業員工自己都按揭買了小排量汽車,一段時間里沿海城市出現了只有夜晚才會出來“經營”的“后備箱攤檔”,所販賣多是外貿廠的“大牌正品A貨”,從運動鞋到箱包無所不包。不過沒過多久,攤販們就無貨可賣了,因為他們白天的東家——外貿工廠發現內銷“工廠直銷”模式更為有利潤。再后來就有了類似廣州火車站附件皮具城這種廠家直銷集散地的爆發式增長。

舉例說明金融危機對國際市場營銷的影響

外貿景氣指數明顯下滑

當前,美國次貸危機引發了全球金融風暴,并正在形成經濟危機。在這一外部經濟環境下,紡織企業兩極分化的局面加劇。困難企業壓力加大,資金周轉更加緊張,多種原因致使10月份紡織品外貿景氣指數明顯下滑。

輕紡城面料市場外貿訂單明顯銳減。據了解,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10月份輕紡城服飾面料外貿生意下降很快,出口訂單與去年同比減少一半左右,輕紡城市場外貿生意遇到了2000年以來最困難的時期,多數市場經營戶和貿易公司都面臨出口業績下降的狀況。

生產企業外貿訂單出現萎縮。除輕紡城市場經營戶和貿易型公司外單減少外,生產企業外貿訂單也出現萎縮。由于歐美市場需求出現萎縮,一些紡織印染企業外單比去年同期大幅減少。一些企業家擔憂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可能只是剛剛開始,未來市場的不確定性給企業帶來的影響會較大。

四家龍頭民營紡織企業及關聯企業關停,亟待救援。作為紹興縣經濟支柱的紡織業突然步入危局,浙江華聯三鑫石化、浙江江龍控股集團、紹興縣夏履鎮金雄輕紡集團和紹興縣齊賢鎮五環氨綸實業集團,在紹興當地都是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公司,有些甚至是在國內同行業中的龍頭企業,因全球金融危機及融資負擔較重、超速發展致使企業財務負擔加重,陷入困境。據了解,華聯三鑫、江龍控股、金雄集團、五環氨綸四家企業正在重組進行中。

紡織品出口價格指數小幅下跌

出口滑坡,紡織業盈利空間驟降。國際原油價格在震蕩中明顯比上月下跌,聚酯原料銷售疲軟,價量下挫。化纖行業產銷低迷,出口下降,廠家價格連日下滑。面料出口快速下滑,服裝單月出口亦有下滑。受美國需求下降和經濟疲軟影響,紡織面料和服裝出口下降明顯,致使紡織品出口價格和數量急劇回落。

美國出臺紡織服裝新規,使出口企業雪上加霜。10月中旬,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局(CPSC)宣布了美國市場進口紡織服裝產品的新規定。按此新規,不符合美國安全條例的進口紡織服裝產品不僅要銷毀還要被重罰,這對于紹興部分紡織服裝出口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受此影響,國際紡織服裝大眾產品訂單,外商不斷壓價,使得出口價格指數呈小幅下滑走勢。

外需不足,市場疲軟。美國市場因次貸危機演變成全球金融危機,美國大客戶購買力繼續下降,對美出口總體呈下滑走勢,美國市場對中國紡織品需求明顯減少。歐盟經濟亦受全球金融危機和高匯率、高通脹影響,市場問題嚴重。今年歐洲的服裝企業,已將打折提前了兩個月,這說明目前的銷售情況并不理想。

今年對傳統轉口市場,比如我國香港地區和阿聯酋、新加坡、巴拿馬出口也出現了下降趨勢,尤其是對目前第三大出口市場我國香港地區的出口,呈明顯下降趨勢。綜上所述,國際市場對口客商大眾紡織品壓價成交較為明顯,價格指數呈小幅下滑走勢。

企業利潤微薄力保國際市場

針對國外紡織品訂單不斷壓價的新情況,紹興紡企為了不讓生產停滯、不讓市場丟失,采取保市場、保生存的辦法。如有的企業為了防止停工和訂單流失,即使利潤微薄也勉強接單;有的生產企業為了緩解資金壓力,除實行限產外,還采取降價措施,千方百計回籠資金。一些企業家表示,小企業關停歇業可以理解,但大企業即使沒有利潤、甚至虧損也要撐下去,否則就會丟掉國際市場。

預計11月份出口景氣指呈小幅攀升走勢。

從11月1日起,我國部分紡織品、服裝等商品退稅率從13%提高到14%,提高了1%。此次出口退稅率上調,紹興市約有3700家企業受益。如果按9月份的出口額測算,預計紹興市出口企業可新增退稅1.8億元。此次出口退稅率上調,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紡織企業的經營壓力。

國家今年接連兩次上調了出口退稅率,看到紡織、服裝行業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在今年宏觀形勢下,受全球金融危機、國際市場需求減少等因素影響,經營遇到困難而做出的政策調整,也顯示了國家對于穩定出口的信心。

部分規模型紹興紡企和輕紡城前店后廠式布業公司因產品轉型升級,最新研發的創新創意花型面料備受對口外商關注,國際市場營銷仍有拓展空間,因此,推動出口景氣指數呈小幅回升走勢。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