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上海外國語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招生人數(上海外國語大學翻譯學與英語專業有什么區別啊)

时间:2024-06-02 08:16:03 编辑: 来源:

或本民族考生。其學術研究專業性強,招生人數非常有限,因此其報考人數也相對較少。

7、中國古代文學:

專業簡介:中國古代文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魅力的一個組成部分。這個專業以古代文學發展的歷史、文學體裁的演變、歷代作家作品、文學流派、文學現象、典籍、文論、各個時期文學承前啟后的關系等為研究對象,因而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古文功底和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熟悉某一段歷史階段的文學發展情況。

研究方向:先秦兩漢文學、魏晉隋唐文學、宋元文學、明清及近代文學、分體文學史、古代文論等。

就業前景:近年來興起的“國學熱”使中國古代文學專業重新煥發活力,此專業招生人數較多,畢業生多從事教學、文化宣傳、學術科研、新聞出版采編等方面的工作。

報考熱度:★★★★

很多古代文學專業的研究生認為,選擇這個專業是因為興趣,而不是它的實用價值。事實上,從近幾年的形勢來看,對古代文學的興趣似乎已經成為整個社會的取向。這使原本熱度穩定的古代文學專業越來越火,2007年北京大學的錄取比例高達3∶100。

8、中國現當代文學:

專業簡介: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注重學理研究與現實問題的緊密結合。它主要是對20世紀以來的文學理論與文學思潮予以重審,對現當代文學的歷史發展、思潮流變、文學群體、作家作品進行深入研究,探討文學與鄉土文化、啟蒙文化、政治意識形態之間的聯系,以開闊的視野,結合新興的研究方法,將傳統的文學研究置于不斷加劇的“現代化”和“全球化”進程中來思考,以此來認識和回應當代社會巨變所帶來的新的文學、文化問題。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的中國現當代文學為國家重點學科。

研究方向: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兒童文學、戲劇影視文學、科幻文學、民間文學、當代文化與文學研究、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思潮、中國現當代文學與鄉土文化等。

就業前景:一般就職于企業、高等院校、文化單位、新聞出版機構。

報考熱度:★★★★

由于現當代文學招生人數多,時代感強,知識涵蓋時間段較短,便于入門和復習,成為眾多跨專業生的首選。加之本專業繼續深造的空間廣闊,該專業的報考人數一直居高不下,近兩年的情況尤為突出,2007年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的錄取比例分別為6%、9%和7%,其熱門程度由此可見。

二、漢語言文學系可以選擇的跨考專業

1、哲學

眾所周知,文史哲不分家。學習中文專業的,勢必對古代的哲學,具體來說是中國哲學有所了解,再加上同樣不考數學,復習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

哲學專業是培養具有一定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素養和系統的專業基礎知識,能運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分析當代世界與中國的現實問題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的學科。

他們具有一定的哲學理論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口頭與文字表達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具有較高外語水平的理論研究人才以及能在國家機關、文教事業新聞出版、企業等部門從事實際工作。

2、法學

漢語言文學專業和法律專業都是文科類專業,中文基礎知識的學習為法律知識學習奠定了基礎。法律知識有很多繁雜的理論和概念,這需要很好的領悟能力,文學領悟能力極高,善于跟文字打交道的中文學生應該是不在話下的。

法學專業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法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法學思維和法律實務的基本訓練,具有運用法學理論和方法分析問題和運用法律管理事務與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

3、新聞學

漢語言文學專業和新聞學的專業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似的,新聞學也是很多漢語言文學專業跨考的第一選擇。

新聞學是研究新聞事業和新聞工作規律的科學。新聞學是以人類社會客觀存在的新聞現象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研究的重點是新聞事業和人類社會的關系,探索新聞事業的產生、發展的特殊規律和新聞工作的基本要求的一門科學。它研究的內容是新聞理論、新聞史和新聞業務。

4、心理學

隨著競爭加劇、生活節奏加快,心理健康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市場急需大批心理醫生、心理買粉絲師,同時一些人才中介、企業買粉絲和人力資源管理的單位也極需這方面的人才。心理學已逐漸上升為熱門專業。學漢語言文學的同學們轉考應用心理學的話好處還是很多的!

心理學包括基礎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其研究涉及知覺、認知、情緒、思維、人格、行為習慣、人際關系、社會關系等許多領域,也與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家庭、教育、健康、社會等發生關聯。心理學一方面嘗試用大腦運作來解釋個體基本的行為與心理機能,同時,心理學也嘗試解釋個體心理機能在社會行為與社會動力中的角色;另外,它還與神經科學、醫學、哲學、生物學、宗教學等學科有關,因為這些學科所探討的生理或心理作用會影響個體的心智。

中文類專業及主要院校簡析

一、專業及就業

1.專業概述

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文類是文學門類下的一個專業類,它包含漢語言文學、漢語言、漢語國際教育、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古典文獻學、應用語言學、秘書學等專業。其中招生人數最多、最知名的是漢語言文學專業。

漢語言文學就是一般意義上的中文專業,它是中文類的核心專業,包含了語言和文學兩個領域,偏重于文學。

漢語言文學專業主要有師范類和非師范類兩個培養大方向,雖然在培養方式和方向上有所不同,但專業課程上是相近的,主要有文學概論、語言學概論、美學、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論、外國文學、古代漢語、現代漢語、民間文學概論、計算機及應用、寫作等。師范類漢語言文學專業在實踐教學環節中,更重視教師職業素養的培育和教學能力訓練。

一般考中小學語文教師資格限定在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漢語言三個專業。

漢語國際教育就是對外漢語,專門培養具有較深漢語言文化功底、熟練掌握英語,日后能在國內外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師資,或從事對外文化交流工作的實用型專門人才。這個專業在中國語言文學類中是比較熱門的專業,有一定的發展空間。

其他漢語言、古典文獻學、應用語言學等專業在本科招生中并不多見,有的只限定在研究生階段教育。

中文類專業畢業生的主要去向是各級教學科研機構、機關企事業單位、新聞媒體、出版單位、廣告公司等,從事的崗位有科研人員、教師、記者、編輯、秘書、文案、策劃、宣傳人員和管理人員等。

2.就業情況

據陽光高考信息平臺數據顯示,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規模為85000-90000人,全國就業率區間為90%左右,報考碩士較集中的專業有學科教學(語文)、中國古代文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等。

漢語言專業畢業生規模為1500-2000人,近兩年就業率區間在70%-85%之間波動,報考碩士較集中的專業有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規模為3500-4000人,就業率區間在70%-75%之間,報考碩士較集中的專業有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中國語言文學、民族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等。應用語言學專業畢業生規模為50-100人;古典文獻學專業畢業生規模為150-200人,2017年就業率區間在75%-80%之間,報考碩士較集中的專業有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史等。

總體來講,中文類專業優點是就業范圍廣、適應能力強,劣勢是知識結構單一、偏平,專業特色不突出,缺少比較優勢,特別是由于部分開辦中文類專業的學校門檻低、參差不齊,一般院校的本科畢業生比較飽和,基本無專業優勢可言。

同時,中文專業畢業生就業呈兩極分化趨勢,優秀的學生通常都具有較強的文字運用能力和教學科研能力,以及較廣博的文史哲知識基礎,受到各級教學和科研單位、黨政機關、新聞媒體出版單位、各類企事業單位的好評,能力普通的學生知識結構不太適應市場需求,專業水平有限,只能從事相關工作崗位,極容易被其他專業學生替代。

二、主要院校簡析

中文類是一門歷史悠久的學科,據統計,目前全國開設中文類專業的高校多達600余所,綜合性大學、人文社科類高校基本都設有文學院或中文系,院校遍布本科一批、二批,生源結構落差大。

擁有中文專業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的院校有:北大、北師大、南大、復旦、川大。擁有中文專業國家二級重點學科的院校有:武大、華東師大、華中師大、南開、中山、浙大、北語、民大、安大、陜西師大、首都師大、南京師大、福建師大、內蒙古大學、新疆大學、山東師大、上海師大等。

擁有中文雙一流學科的院校有:北大、北師大、復旦、南大、華中師大。

同時,近20年來,不少理工科院校也開設了中文類專業,正是這種中文專業超常規的“蓬勃發展”,造成了畢業生水平參差不齊、就業狀況高低不均的狀況。

所以,在選擇大學的中文類專業時,需格外擦亮眼睛,有歷史積淀、教師教學資源是選擇中文專業院校的重要標準。應重點優選綜合性大學和師范類名校,如: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等老牌綜合性大學,以及北京師大、華東師大、華中師大、南京師大等。另外,藏書書目也是參考標準之一。

1、南京大學

南大文學院是我國近現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建立的中文系之一,本科現有漢語言文學和戲劇影視文學兩個專業。是首批一級國家重點學科、首批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科研條件優越,實力雄厚,院圖書館擁有30多萬冊藏書和諸多特色書庫。在川以人文科學實驗班招生,含招收漢語語言文學和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等專業。

2、北京師范大學:

北師大文學院前身是中國語言文學系,創建于1902年。是全全國首批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中心進行的四次學科評估中,中國語言文學排名中2次排名第一,兩次排名第二,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目前,文學院擁有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重點學科,民俗學二級學科國家級重點學科。本科教育設漢語言文學和傳播學兩個專業。目前,文學院正積極籌辦海外中文學院,創新海外辦學的平臺和載體。在川提前批以人文科學實驗班招生。

3、四川大學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是川大歷史悠久的學院。現有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藝術學理論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中國語言文學為目前四川大學文科中唯一的國家重點一級學科,共開設漢語言文學、漢語言、漢語國際教育、編輯出版學、戲劇影視文學等本科專業;省內分提前批漢語語言文學基地班和一批次中國語言文學大類(文理都招)招生,含漢語語言文學和漢語國際教育專業。

4、山東大學

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前身是1901年山東大學成立之初的文學科目,學院擁有中國語言文字學研究所、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所,首批入選國家文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學院現有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學、廣告學三個本科教學專業。在川以中國語言文學大類招生。

5、華東師范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是國內有影響力的中國語言文學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是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