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上海外灘的橋叫什么橋(上海外灘的河叫什么)

时间:2024-06-03 12:01:29 编辑: 来源:

到好奇,為什么外灘會取這個名字呢?它的名字由來是什么,下面就來分析一下吧。

其實在以前外灘并不叫做外灘,而是叫做黃浦灘,因為上海有一條黃浦江,黃浦江也可以稱作為是上海的母親河了,而在古代上海也并沒有黃浦江,那個時候最大的河流是吳淞江,當時江南地區的雨水非常多,所以到了明朝的時候,當時朝廷把吳淞江的支流給開發了,形成了今天的黃浦江,于是上海的母親河就這樣誕生了,而上海真正的發展還得等到晚清的時候,晚清的時候因為上海開埠了,所以大量的外來資本進入了上海,當時的上海被譽為是遠東第一大都市,也是亞洲重要的金融中心。

在以前外灘這邊還不是市中心,當時的人在這里都是抓螃蟹抓魚的,都是灘涂地帶,所以說和現在城建面貌沒法比,但是等外國金融資本進入以后,這里就成為了上海最具有影響力的金融中心,相當于現在的陸家嘴,后來就用外灘這個名字代替了外黃浦灘,其實現在大多數上海的年輕人也不知道外灘這個名字的由來,大多數都是聽父母說起的,如今的外灘也不僅僅是一個金融中心,還是上海非常著名的旅游景點,每年來到外灘欣賞上海美景的人可謂是人山人海。

上海外灘在什么路

上海外灘位于上海市中心黃浦區的黃浦江畔,外灘全長1.5公里,南起延安東路,北至蘇州河上的外白渡橋,東面即黃浦江,西面是舊上海金融、外貿機構的集中地。

上海辟為商埠以后,外國的銀行、商行、總會、報社開始在此云集,外灘成為全國乃至遠東的金融中心。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8月,外灘隨交還上海公共租界于汪偽國民政府,結束長達百年的租界時期,于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擁有正式路名中山東一路。

擴展資料:

建筑風格

20世紀,由于建筑技術的發展和經濟實力的增長,外灘出現了多層和高層建筑,式樣五花八門,諸如英國古典式、英國新古典式、英國文藝復興式亞細亞大樓、上海總會、浦發銀行大樓(原匯豐銀行大樓)、恰和大樓等;

還有法國古典式、法國大住宅式、哥特式、巴洛克式、近代西方式、東印度式、折中主義式、中西摻合式等,呈現世界各國建筑共存的局面。

因而,北起蘇州河外白渡橋,南至中山東一路金陵東路的這一片建筑群,被譽為“萬國建筑博覽”。這些古典主義與現代主義并存的建筑,已成為了上海的象征。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