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上海外國語大學出國留學培訓基地(本科外國語大學有哪些)

时间:2024-05-26 02:21:27 编辑: 来源:

, 1952午下半年,全國始行統一招生,同時開始院系凋整。根據教育部指令,我校東方語言文學系師生并入北京大學,只設俄語專業。9月,學校改名為上海俄文專修學校;11月,又改名為上海俄文專科學校,學制為3年。10月,經過全國第一次統考的應屆高中畢業生正式入學。至1956午6月,學校先后招收7期學生共3998人,已畢業2087人,在校學生1900余名(含研究生),教師241名,其中蘇僑教師90人,中國教師151人。

1956年6月,國務院批準我校增設英、德、法語專業,學制定為4年,正式改名為上海外國語學院。1957年,山東大學等院校的學生轉來我校學習。1958年,根據教育部關于全國外語院系調整方案, 上海第一師范學院外語系英語專業并入我校。同年,我校開辦夜校部,設英、德、法、俄4個語種,第l批學員2200人入學。與此同時,我校接受上海市委財貿部和上海市外貿局的委托,開設外貿外語系,設英、德、法、 日、阿拉伯、西班牙等6個語種。1961年初,上海外貿學院成立,我校外貿外語系6個語種的師生全部轉入該院。1962年, 上海外貿學院停辦,其外貿外語系師生并回我校,學校重新恢復外貿外語系建制。

1963年9月,國務院批準我校為全國重點高校,直屬教育部領導。同年,由我校和上海市教育局共建的附屬外國語學校招生開學。1964年,增設出國留學預備人員培訓部。同年8月,上海外貿學院復辦,我校外貿外語系再一次轉回陔院。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開始,我校被迫停課。1968年8月,軍宣隊、工宣隊進駐學校。1970年開辦試點班招收學員32名(設英、德兩個語種)。1972年2月,根據上海市教育局決定,上海外貿學院并入我校。同年5月,學校恢復招生,學制3年,從全國17個省、市、自治區招收新生入學,至1976年前后共收5批學生2542人。1972年10月,在我校設在安徽風陽縣的“五七”干校開辦外語培訓班,設英、俄、德、法、日、阿拉伯、西班牙等7個語種,連續3年共收上海地區應屆高中畢業生600余名。

1976年10月,“四人幫”垮臺;1977年恢復統考招生,11月,進駐學校的工、軍宣隊全部撤離。1978年,學制恢復為4年,并開始招收學位研究生,學校各項工作逐步走上正規。同時,上海外貿學院復校,有關人員轉回該院工作。

1978年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為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學校于1979年恢復出國培訓部,成立出版社及各類研究機構、圖書資料中心和外語考試中心。同年,我校和徐匯區區政府共同創辦分校(今為上海大學國際商業學院)。

自80年代起,學校為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需要,在辦學體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總的目標是把單科性的專業外語學院逐步改辦成多科性應用文科類的外國語大學。1994年,經國家教委批準,學校正式改名為上海外國語大學。同年,我校被列為國家教委和上海市共同建設的首批學校之一。1996年,學校通過國家教委“211工程”的部門預審。

東方語學院是在阿拉伯語系的基礎上于 1997 年組建而成,學院現設阿拉伯語系,韓語系,波斯語專業和泰語專業,其中阿拉伯語言文學專業創建于 20 世紀 60 年代初期,于 1986 年被批準為碩士授予點、1998 年被批準為博士授予點。研究生教學設有 3 個研究方向:阿拉伯語語言研究方向、阿拉伯文學研究方向和阿拉伯文化研究方向。該專業于 2001 年 9 月被批準為上海市重點學科,下設阿拉伯學研究中心;韓語語言文學專業建于 1994 年 ;波斯語語言文學專業和泰語語言文學專業,均增設于 20 世紀 90 年代末。學院在建設和發展過程中積極適應社會的實際需要,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和課程設置的調整。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