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導師(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導師名單)

时间:2024-06-03 16:18:01 编辑: 来源:

211工程,即在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由國家立項在高等教育領域進行的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重點建設工作,是中國政府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大舉措。其中,一部分重點高等學校和一部分重點學科,接近或達到國際同類學校和學科的先進水平,大部分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上取得較大成績,適應地區和行業發展需要,總體處于國內先進水平,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

985工程,1998年5月4日,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提出“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985工程一期建設率先在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開始實施。

985和211的區別

定義不同

985大學即參加“985工程“的大學,即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

211大學即參與“211工程”的大學,即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

實施時間不同

1999年,“985工程”正式啟動建設。

1995年11月,211工程正式啟動。

涵蓋大學不同

985大學都是211大學,但211大學不一定是985大學。

建設內容不同

“985工程”建設任務為機制創新、隊伍建設、平臺建設、條件支撐和國際交流與合作等五個方面。

“211工程”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學校整體條件、重點學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三大部分。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是一本還是二本

1、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是一本還是二本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是一本大學,該校是為適應新中國對外貿易事業快速發展需要而建立的高等院校,是原對外經濟貿易部(商務部前身)所屬的4所高校之一。

2、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簡介

學校以“誠信、寬容、博學、務實”為校訓,堅持“以學生為本、以學術為魂”的辦學理念。現有松江、古北、七寶三個校區,占地面積1000余畝,建筑面積28.6萬平方米。

學校現有教職工10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800余人,國家級、省部級高層次人才近70人;正高級職稱教師100余人,副高級職稱教師300余人;博士生導師20余人,碩士生導師400余人,博士學位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60%以上;在校生13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9000余人,碩士研究生近3000人,留學生1500余人。

學校設有國際經貿學院、國際商務外語學院、金融管理學院、法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會計學院、會展與旅游學院、統計與信息學院、貿易談判學院、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部等13個二級學院(部)。學校與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政府聯合舉辦一所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學校——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附屬松江實驗學校。

學校設有33個本科專業,有19項國家級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其中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門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和3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學校實施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建有2個上海市級卓越人才培養基地、3個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全英語實驗班和1個經濟學創新實驗班。學校1個項目入選上海高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項目,2個專業入選上海市屬高校應用型本科試點專業。2006年,學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

學校具有較為扎實的研究生培養基礎。1986年,學校成為碩士點學位授予權單位,現設有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理學、工學6大學科門類,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法學、外國語言文學、理論經濟學、統計學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等7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5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和9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學校擁有上海市專業研究生實踐基地13個、上海市一流研究生教育項目4個。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以“具備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從事國際經濟貿易事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創新創業精神和國際視野、社會責任意識和職業素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專門人才”為人才培養目標。建校以來,培養了近8萬名畢業生,為我國對外經貿企業、跨國公司和涉外單位輸送了大批精英人才和業務骨干。學生在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物流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網絡商務創新應用大賽等各類國際國內大賽中均有出色表現,2018年在各類學科競賽中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獎項257項。

學校形成了面向國際、國家和上海三個層面的開放型應用研究體系與特色。學校設有2個上海市“高原”學科、2個上海市重點學科、5個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重點學科、9個省部級重點研究基地,上海國際貿易中心戰略研究院和國際經貿治理與中國改革開放聯合研究中心2個上海高校智庫。2009年,學校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總部選定的世界首批、中國唯一的世界貿易組織教席院校。學校聚焦國家和上海重大戰略需求,建有國際經貿研究所、國際貿易高等研究院、世界貿易組織講席(中國)研究院、人工智能與變革管理研究院、自由貿易港戰略研究院、“一帶一路”國家經貿關系與合作高等研究院和國際發展合作研究院等研究機構。近5年,學校承擔國家級重大項目5項、國家級科研項目104項、省部級項目252項,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13項。2018年,學校決策買粉絲研究成果數在上海高校中位居第6名。

學校以服務國家和上海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宗旨,始終與國家對外開放尤其是對外經貿事業發展同頻共振、休戚與共。學校在香港基本法起草、恢復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締約國地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的制定和實施中做出了突出貢獻。2012年,商務部致函教育部指出:“學校在中國恢復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締約國地位談判、加入世貿組織談判和加入世貿組織后的多邊貿易體制研究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買粉絲服務和技術支持。”在國家對外開放縱深化發展新形勢下,學校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中承擔架構設計和第三方評估等重要使命,并通過主辦“進博會”首屆虹橋國際貿易論壇專題研討會等途徑深度融入和服務首屆“進博會”。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后與100多個國家和境外伙伴締結合作交流協議,建立中外合作辦學、聯合培養和交換生項目,在校有各類留學生1500余人。學校與世界80余所大學建立學分互認、學生互換合作關系,并輸送學生到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杜克大學、弗吉尼亞大學等海外名校開展學習之旅項目。2018年,學校派出海外交流學習學生356人。學校是中國政府獎學金生和上海市政府獎學金生接收院校。學校在中東歐國家設立3所孔子學院和4個孔子課堂,與盧布爾雅那大學合作建設的孔子學院曾獲得“全球先進孔子學院”稱號。

鯤鵬展翅九萬里,長空無極任翱翔。在

背景下,學校堅持以,貫徹落實全國和上海市教育大會精神,緊密圍繞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交給上海的新“三大任務”和上海“五個中心”“四大品牌”建設,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為支撐,以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為契機,以隊伍建設為關鍵,以服務社會為宗旨,以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國際化經貿人才為使命,力爭發展成為規模適度,結構合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與創新協調發展的高水平、國際化、特色鮮明的應用研究型大學。

法律碩士報考哪個學校好

第一批(八所院校)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的法學院實力雄厚,對任何讀書的人來說可能都是一個夢想。

北大跟人大一樣,每學期開設的講座很多,經常請一些國內外知名的學者和律師去講課,很吸引人。不過北大法碩,對廣大的貧下中農來說,他收的學費確實太貴了。除了4萬多的學費,畢業論文答辯還要另外交錢,沒有生活補貼,性價比不是很好。需要注意的:報考北京大學不能保證一定在北京上學,每年分數排名在后的要去深圳研究生院。關于北大深院:

1、同樣是法律碩士,其他學校收費每年或5000或8000或10000不等,本部也只有14000元。但每年北大深院是22000元。懸殊甚大。

2、盡管有個別優秀的老師來深圳上課,但在整體上,其師資、圖書、體育設施等嚴重欠缺,和本部相比差距較大。

當然,如果有意在南方的廣州與深圳工作(很有錢的城市,法律職業也比較發達。)同學,我覺得去深圳讀書也是可以接受的,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而且真心做學術的這年頭也不多!

中國人民大學

培養法碩歷史悠久,實力雄厚,是第一批開始招收法碩的學校之一。

人大每年報的人在2500以上,錄取率相對來說是比較低的。從04年開始招生規模縮減將大大提高報考難度。學費不便宜,往年(現在已經沒有了)有20左右的公費名額,公費分數線在370左右。另外人大由于宿舍比較緊張,所以不解決住宿,但學校最后會盡力想辦法解決的,人大每年在大運村給安排部分住宿,那邊環境很好,學習生活都很方便,離人大也不遠。

人大對就業工作非常重視,每年人大法碩都能找到不錯的工作--人大畢業生向來有去國家機關的傳統,人脈很廣。03年結業的形勢不太好,又遇上了非典,但是單單就人大法碩的就業來說,還是不錯,比法學總體會好一點。去機關的最多,占一半以上。留北京的也很多,一班因為應屆生比較多,三分之二上都留在了北京。去部委的不少,中紀委、工商總局、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公安部、質檢總局、審計署、國務院對臺辦等;回省的很多都在省廳機關,或者在一些大單位的省級機構,如保檢會分會。有部分去了公檢法,如北京市高檢,一中院,區級法院。去銀行也比較特別多,除了北京也許去廣州的最多,有廣州日報2個,市委辦公廳,人事廳,中行深分,廣東中行等等。還有部分去了企業,象什么中興,大唐之類的。

人大法碩只有2年,這是全國唯一的,早畢業早就業,未嘗不是好事!

中國政法大學

大量的公費和地處北京,吸引了千萬學子,是該校難考的最重要的原因。再次,他是中國最大的專業法律大學,校友多,就業不錯,最后學費也不高,性價比比較高。所以中國政法大學報名人數比較穩定,一直維持在2000人左右。不利的地方是政法的法碩上課地點在昌平,離市區較遠,坐公共汽車需要2個小時左右時間,也有可能喪失一些交流、聆聽知名教授授課、找兼職實踐的機會。

對外經貿大學

硬件很好,就像上海的復旦,吃的好,住的好,還在繁華的朝陽區,離CBD中心近,宿舍還有鳳凰衛視看。國際法實力雄厚,與經濟有關的學科以及與外貿有關的學科實力很強大,也是一個可以利用的資源。貿大名氣沒北大人大響,但學費不貴,就業不錯(主要去“國”字號的大型企業以及跨國公司以及與經貿有關的國家機關),是值得報考的學校之一。

吉林大學

03年宣傳的比較多,法律碩士們也很團結,學校對法碩培育也比較重視,在BBS上吉林大學法學院的老師還專門開設一個專欄介紹吉大的情況。04年有2200人報考,這跟吉林大學對法碩的重視程度和雄厚的法學實力是分不開的。但吉大的缺點也很明顯:地域較差,東北三省的重工業比較發達,但服務業太弱;就業信息的獲得有限,從其今年畢業生的就業去向來看,大部分人留在了吉林省工作-在中國,就業的地區性歧視在短期內仍然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