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上海外灘踩踏事件死亡中有學生(上海踩踏是怎么一回事,起因,求詳細,)

时间:2024-06-02 14:52:17 编辑: 来源:

直是踩踏事故的高發地。《法制晚報》盤點的15起踩踏事故中,10起是在學校中發生的。

校園內的踩踏事故往往發生在樓道里。2014年7月26日,云南省昆明市明通小學發生踩踏事故,造成學生6人死亡、26人受傷。事故原因為學生在通過臨時放置于午休宿舍樓一樓單元過道處的海綿墊時發生跌倒,引發下樓學生相互疊加擠壓,導致學生嚴重傷亡。

上海踩踏事件給我們的啟示初中作文

【篇一】踩踏事件給我們的啟示初中作文

新年的第一天,看到這報道,心中無比的沉重。12月31日晚上,上海外灘發生踩踏事件,造成36死47傷,死傷者多數都是在校大學生。這不經引起我的深思,在上海這個國際性的大都市,怎么會發生這樣事。上海的安保可是經過2010年世博會的考驗的啊。

這幾天看了相關的報道,12月31日估計大家都是去外灘迎接新年吧,聽說上海外灘有絢麗的煙花表演,在萬國建筑還有3D投影、還有即將在元旦啟用的上海中心大廈。許多游客都是慕名而去的。上海又是一個國家性的大都市,加上上海外灘,非節假日就人滿為患,更何況像元旦這個的重大的節假了。

我覺得大家的素質還亟待提高。看到新聞中,人們都是人擠人涌向陳毅廣場,在上臺階的時候,上行的游客與下行的游客發生了沖突。當時的情形,本來就很擁擠了,上下行的游客還在相互沖擊對方的人流,造成有人倒下被踩。人群中的救喊聲被當時人們的喜悅所掩蓋,人們都沒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看到當時的情景,不禁想到我們擠公交車的情景。人們都是一窩蜂的,向公交車門擠去,這樣的事和上海踩踏的事件有什么區別。同樣存在安全隱患,只是我們比較幸運,沒人摔倒而已。其實個人覺得,游客們排成隊伍,依次有序的走上陳毅廣場,遠遠比一窩蜂擠要快。我們還需要一點耐心,前方發生擁堵,如果可以是不是應該停下腳步駐足等待一會兒。如果每個人都是這么想,應該可以避免這樣的事件。不過通過當時的視頻,還是有人在指揮人群后退。不得不要為這些好人點個贊。也許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才能讓情況不再加劇,也為后期救援提供方便。

我們都缺少憂患意識,雖然元旦期間,上海加強安保力度,幾乎做到了武警5米一崗,但是還是發生這樣的事。大家都覺得踩踏離自己很遙遠,不會也不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加上還有那么多武警在自己的周圍保護著自己,怎么會發生這樣的事。可是悲劇的發生總在一瞬間,它的速度之快,讓人們難以做出反映,它的效果之大,讓人們難以接受。所以必要的時候,我們還需要一點憂患意識。

最近在逛上海的貼吧,里面跟炸開鍋似的,都在相互指責。個人覺得事情都發生了,現在再來相互指責還有必要嗎。你們相互指責一下,逝去的36條生命就能滿血復活嗎?這個時候不應該是大家團結起來嗎?為逝者祈禱,安撫生者。上海的發達和繁榮離不開外來人口,外來人口也享受著上海的發達和繁榮帶來的福利。怎么能把我們各個地方的人們團結起來,擰成一股繩這也是深思的問題。

36死47傷,多么沉痛的一個數字啊。逝者已去,生者珍重。從這次事件中還有很多要反思的,希望這樣的事以后可以不要再發生。

【篇二】踩踏事件給我們的啟示初中作文

2014年的最后一天晚上11點35分,很不幸的在上海外灘的陳毅廣場發生了擁擠踩踏事件,并且造成了傷亡。

新聞上介紹跨年夜的這個慘案,讓許多人心有余悸,一個只有17級5米寬的樓梯,不記得喘不過氣來,擁堵持續了十多分鐘,漸漸地不斷有人暈倒,大部分是女生,后來人群開始疏散,可怕的踩踏就開始了,暈倒的人直接被踩到,對了好幾層。就這樣這個樓梯成了“奪命梯”。截止目前為止,已有36人死亡了,還有31人在醫院進行治療,其中重傷13人。

看了這個新聞,我也心里開始緊張起來,跨年夜本來是一個有歷史意義,有紀念意義的一天,可是沒有想到卻以這樣的方式別人們深深的記住,我也終于明白,為什么媽媽不讓我去人多的地方了,我也終于明白“次序”的重要性了,如果大家都遵守次序,多為別人著想一下,也許這樣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了。我不得不想起,我們的教室,我們的走廊,我們的樓梯和我的同學們,以后我們一定要注意次序,排隊下樓,可千萬不出這樣的事件。

在這里,我也只能祝愿那些活著的人早日恢復健康了。

【篇三】踩踏事件給我們的啟示初中作文

12月7日晚上,在僅僅只有十分鐘的時間里,一場觸目驚心的“踩踏”事件就這樣發生在湘鄉市育才中學的1號樓梯上。

那天晚上正下著雨,晚自習下課了,同學們準備回宿舍時都往靠宿舍最近的1號樓梯上涌去。

走在前面的同學認為地太滑,于是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往前走,但是后面的同學以為前面的同學故意阻攔他們,就起勁地向前擠去,踩踏事件就這樣發生了,結果造成了8人死亡,26人受傷的慘劇。對于學生和親人來說,這無疑是人生的噩夢。

為什么一所初中也會發生“踩踏”事件呢?是因為老師的教育沒落到實處?不。在這所初中,每一個學生都有一本《安全手冊》,也有進行過相應的教育,但沒進行過演習。也就是說,大部分錯在孩子身上。讓我們想象一下,3000多名學生,一下子走到了一個樓梯口,那將是多么擁擠!就像一個蘋果本來4個人分,現在16個人分,得到的就少多了的道理是一樣的。在平時生活中,你也許會想到這件事的后果,但在危急時刻,又有幾個人會想到這樣嚴重的后果,會放棄近路走原路,并且讓雨淋呢?

這件事讓我想到了生活中的小事:上公交車時,人很多,一些人便會硬擠,有時一個人摔倒了,很多人便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起摔倒。就是為了擠上車,重重地摔傷可不值呀!但有些人就是為了眼前的利益而不顧后果。

人的生命是多么地寶貴啊!生命只有一次,不可復制。要是只為了一時的方便而用生命作為代價,是多么地不值得!雖說人人知道這個道理,但是在生活中做到是十分難的。只有事事都有長遠的眼光,才不會被一點點的誘惑而把生命也搭上了!

【篇四】踩踏事件給我們的啟示初中作文

事故,已經發生很多次了。20XX年10月25日四川某小學停電,因為一名學生說“見到鬼了”,上晚自習的學生在樓梯間互相擠壓、踩踏,導致8人死亡、27人受傷的慘劇。20XX年11月,江西都昌縣土塘中學因學生系鞋帶,引發一起學生擁擠踩踏傷亡事件。造成6人死亡,39名學生受傷。2007年8月28日,云南馬龍縣一小學發生踩踏事件,導致17名小學生受傷。就在重慶,2008年4月23日重慶市涪陵區百勝鎮中心小學發生擁擠踩踏事故,6名小學生受傷。就在上個月,重慶市彭水縣桑柘鎮中心校又發生一起學生踩

踏事件,數十名學生受傷。20XX年12月7日晚9點30分,湖南湘鄉市育才中學發生一起踩踏事故。下晚自習的初中學生在下樓過程中擁擠踩踏,造成8名學生當場死亡,26名學生受傷。

面對這些觸目精心的數字,想到那些和我們一樣大小的孩子竟然死在自己朝夕相處的同學腳下,我不由得心驚膽戰,真得太可怕了,最愿意湊熱鬧的我一定會離熱鬧遠點。對于這次的踩踏事件我覺得我們學校預防踩踏事件的方法應該是這樣的:

1.加強值班,建立教師在學生集中上下樓梯時的值班制度。在學生集中上下樓梯時,要有值班老師組織疏導。倡導錯開時間,分年級、分班級逐次下樓,強調安全第一,不強調整齊快速。也希望我們的各位老師,尤其是低年級的老師勁量不要壓堂。

2.現在是冬天了,當我們放學晚的時候,一旦停電或照明設施損壞時,要及時開啟應急照明設備,同時班主任老師一定要穩定學生情緒,從樓下至樓上有秩序地組織本班同學撤離。

3.合理安排班級教室。學校要盡可能將班額大、年齡小的學生班級安排在底樓或較低樓層教室。

對于我們自己,我覺得大家應該加強自我保護意識,看到擁擠的地方不要上去湊熱鬧,下課不打鬧,不攀爬樓梯,不做危險動作……我相信這次的踩踏事件給我們每個人敲響了警鐘,尤其是我們班的王子豪、仇子華、李爍等幾個淘氣的同學,可真應該檢討一下自己了,希望你們不會是新聞的主角!

上海交大踩踏事件有誰傷亡

2014年12月31日23時35分許,正值跨年夜活動,因很多游客市民聚集在上海外灘迎接新年,黃浦區外灘陳毅廣場進入和退出的人流對沖,致使有人摔倒,發生踩踏事故,受傷者多為女性,學生居多。[1-3]

截至2015年1月6日上午11點,上海外灘踩踏事件已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傷,已有29人經診治后出院,20人繼續在院治療,重傷員減少到4人,其中1人生命體征尚不平穩,仍在全力搶救治療中。[4]

事故發生后,中央和上海市領導迅速做出批示,上海市成立工作組,統一指導善后工作,工作組由上海市市長楊雄牽頭。[5]

2015年1月5日,國家旅游局副局長杜一力,在評析上海外灘踩踏事件時指出,政府要承擔責任。

上海外灘踩踏事件遇難36人是什么哪里人

買粉絲://ke..買粉絲/item/12·31上海外灘踩踏事件/16513877?fromtitle=1·1上海外灘踩踏事件&type=syn

遇難者中最大的37歲,最小的僅12歲。據統計,遇難者平均年齡僅22歲。[1] 遇難者中包括有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東政法大學等高校學生。[22]

序號 姓名 性別 年齡 備注 批次

1 李祥 男 25歲 漳州南靖人,廈門大學2008級校友,2012年畢業,一年前被廈門國貿派至上海分公司[23] 第一批

2 周孝洋 男 23歲 江西人、江西農業大學2010年級學生,來滬找工作[24] 第一批

3 牟濱彬 男 20歲 重慶市忠縣人 第一批

4 陳昌勝 男 17歲 山東人,上海打工[25] 第一批

5 都雙華 男 37歲 四川簡陽人,在上海某飯店當廚師,年齡最大的遇難者[26] 第一批

6 顧銀麗 女 25歲 南通人、公司職員[27] 第一批

7 毛勇捷 男 12歲 上海人,年紀最小遇難者[27] 第一批

8 梅賀春 男 19歲 上海某房地產公司職工[28] 第一批

9 潘海琴 女 25歲 上海某房地產公司職工[28] 第一批

10 楊圣勇 男 25歲 上海人 第一批

11 杜宜駿 女 21歲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