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上海尚傾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

时间:2024-06-09 21:39:08 编辑: 来源:

中缺乏效率和國際競爭力。

另外 , 我國企業在財務管理、技術標準以及產品質量標準等方面都與國際慣例有一定差距 , 也使自己在國外競爭中處于劣勢。

2、資金短缺

我國的國有企業由于長期低效率運行 , 基本不具備依靠自有資金發展對外直接投資的實力 , 而我國的金融體系還很不健全 , 資本市場尚不發達 , 國有銀行體系并未與國際接軌 , 銀行對企業的海外投資項目缺乏科學和全面的評估 , 存在“惜貸”現象。

3、人才匱乏

跨國經營需要技術、管理、法律、財務和營銷等方面高素質的人才。我國企業由于受傳統體制因素影響 , 人才的待遇和培訓比不上外企 , 造成人才的大量流失。由于缺乏高素質的人才 , 企業在對外直接投資過程中會面臨很多風險。

4、信息缺乏

由于對有關國家的政治、經濟、法律、社會風俗、市場、行業和產品等信息缺乏深入了解, 企業往往有對外投資的愿望 , 卻無法實施相應的計劃。有時即使實施了 , 也會因為信息缺乏而失敗。

5、管理環節過多

我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管理環節過多和審批時間太長 ( 有企業反映 , 有些項目審批時間需花 2?3 年 ) 的問題 , 不利于企業抓住商機。

6、缺乏核心技術

從總體上看 , 同發達國家相比 ,我國企業的技術優勢不足。對于許多引進技術缺乏吸收消化 , 創新不夠。即使是當前非常看好的家電行業 , 許多產品 , 特別是高端產品的核心技術仍然依靠進口。

7、監管體制不暢

目前存在著“重審批 , 輕監管”的現象。對國有企業境外機構來說 , 加強監管是提高經營效率 , 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重要手段。目前 , 境外企業監管制度亟待改革和完善。

四、對政府決策的相關建議

目前 , 我國既不屬“資金飽和型”投資國 , 也不是技術創新國 ;對外直接投資尚處發展初期 , 企業對國外環境不很熟悉 , 缺乏必要的境外投資的經驗積累 , 因此 , 為更好地配置有限的資源 , 幫助企業在境外投資中增強抗風險的能力 , 我國政府有必要為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制定戰略規劃和提供必要的促進、支持和服務。具體建議如下 :

1、結合國內經濟發展情況和產業結構調整 , 制定對外投資戰略規劃 , 明確對外投資的重點區位和產業 , 對已確定的重點區位和產業 , 應進行深入研究 , 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戰略規劃 , 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 , 分階段實施 , 以求對國民經濟發展產生穩定的拉動作用。在區位選擇上 , 應優先選擇有資源、有市場、有效益、有優惠政策和雙邊關系友好的重點國家和地區。在行業選擇上 , 應優先考慮資源導向性項目、 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家電和輕紡等具有比較優勢的領域以及被歐美等國家征收反傾銷稅而使我喪失市場的產品領域。

2、應當盡快完善相關法律體系。目前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相關法律體系尚不完善 , 僅有一些內部規定或實施辦法 , 沒有完備的法律體系。《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經營法》應盡早出臺 , 明確投資主體的權利和義務。

3、要大力培育核心技術 , 強化所有權優勢 , 提高對外投資的技術含量。企業應加大研發力度 , 國家應進一步推動實施高精尖技術產業化。

4、堅持“幫大扶小”的原則。 選擇有實力、管理好、擁有自主品牌的重點企業拓展境外投資業務 , 給予必要優惠政策 , 以充分體現國家的對外投資產業導向政策。同時也應鼓勵民營企業開展對外直接投資 , 取消歧視 , 使其在優惠貸款、信息交流、境外投資保險等方面與國有企業享有同等待遇。

5、建立并完善促進體系。

一是政府促進 : 重大項目要納入雙邊經貿合作框架 , 利用雙邊經貿混委會 , 及時予以推動和促進。若東道國政府對經濟干預較深 , 我國政府也應做好企業后盾 , 特別是對資源開發型項目更應如此。

二是制度促進 : 建立開展對外直接投資的制度促進體系。一方面在財稅和金融等方面對企業進行支持 , 逐步放寬境外投資外匯管制。另一方面對企業返回的資源產品應給予進口配額、稅收和外匯等方面的支持。 同時參照法國外貿保險公司的做法 , 設立境外投資保險機構 , 對境外投資進行政策性保險。

三是人力資源開發促進 : 進一步加大政府或中介機構對企業人力資源開發的力度。不僅要使企業了解國內外的相關信息 , 而且應大力推廣對外投資成功企業的經驗和模式。先有貿易或工程承包后開展投資是其中一種成功模式。

6、建立支持體系。

一是體制支持 : 要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 進行股份制改造 , 建立產權清晰的現代企業制度 , 完善國有企業境外資產的內部治理機構。同時 , 結合《行政許可法》的實施 , 簡化審批手續 , 提高審批效率。審批要做到規范、透明 , 妥善解決目前在審批過程中國務院部門間的協調問題 , 建立良好的工作機制。應對審批制度進行改革 , 逐步將審批制改為審批和備案制相結合 , 對以自有資金或商業銀行貸款進行境外投資的企業 , 原則上實行備案制。

二是資金支持 : 一方面要建立金融服務體系 , 努力解決制約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資金瓶頸 , 充分發揮各商業銀行融資主渠道的作用。 另一方面降低外貿發展基金和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的使用門檻。同時還應充分發揮援外資金在對外直接投資中的作用 , 建立“雙邊 互利合作基金”, 即從我對外無償援款中拿出部分資金設立合作基金 , 供雙方的“合資合作項目”有償使用。當雙方的合作項目遇到資金困難時 , 經過辦理一定的批準手續后 , 可從基金帳戶中得到優惠貸款 ( 基金帳戶實行優惠利率 , 可以是低息甚至無息 ) 。

三是理論和人才支持 : 一要加強對外直接投資的理論研究 , 為對外投資實踐提供理論依據。二要加強人才培訓 , 通過中外合作辦學、國內院校和企業聯合辦學、國內專業培訓以及出國培訓等方法 , 盡快培養建立一支穩定的對外投資人才隊伍。

7、進一步完善服務體系。

一是信息服務 : 參照發達國家做法成立境外投資促進機構 , 如日本的貿易振興機構 , 進一步發揮信息網絡的優勢 , 為企業提供國外政治、經濟、法律、社會風俗、市場、產品和行業等方面的信息 , 減少企業在海外投資和生產經營時所遭遇的風險。

二是完善社會中介服務 : 充分發揮法律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作用 , 加強與國外中介組織的合作 , 為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提供法律、財務、認證等服務 , 積極穩妥地通過社會力量幫助企業開展對外直接投資。

三是各地商務部門和國外的使領館應強化服務 , 為企業國際化經營創造條件。

作者:王其輝(商務部亞洲司)研究院《國際經濟合作》第3期

買粉絲://買粉絲.mof買粉絲.買粉絲.買粉絲/aarticle/s/200407/20040700244854.買粉絲

空調排名前十名有哪些呀?

根據太平洋電腦網的空調品牌排行榜TOP 1 - TOP 10的品牌如下:

*數據圖片來源于太平洋電腦網

空調品牌排行榜TOP 1 - TOP 10介紹

TOP 1:格力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研發、生產、銷售、格力標志服務于一體的專業化空調企業。格力電器旗下的“格力”品牌空調,是中國空調業唯一的“世界名牌”產品。格力業務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TOP 2:美的

美的集團又名美的集團有限公司,在全國各地設有強大的營銷網絡,并在海外各主要市場設有近30個分支機構。創業于1968年的美的集團,是一家以家電業為主,涉足照明電器、房地產、物流等領域的大型綜合性現代化企業集團,旗下擁有三家上市公司、四大產業集團,是中國最具規模的白色家電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

TOP 3:海爾

海爾集團創業于1984年,是全球大型家電第一品牌,目前已從傳統制造家電產品的企業轉型為面向全社會孵化創客的平臺。在互聯網時代,海爾致力于成為互聯網企業,顛覆傳統企業自成體系的封閉系統,變成網絡互聯中的節點,互聯互通各種資源,打造共創共贏新平臺,實現有關各方的共贏增值。

TOP 4:海信

海信擁有海信電器和海信科龍兩家分別在滬、深、港三地上市的公司,同時持有海信(Hisense)、科龍(Kelon)和容聲(Ronshen)等多個品牌。海信電視、海信空調、海信冰箱、海信手機、科龍空調、容聲冰箱全部當選中國名牌,海信電視、海信空調、海信冰箱全部被評為國家免檢產品,海信電視首批獲得國家出口免檢資格。

TOP 5:奧克斯

奧克斯集團是中國500強企業、中國大企業集團競爭力前25強、中國信息化標桿企業、國家重點火炬高新技術企業,并為國家工程技術中心和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的常設單位,在寧波、上海、深圳、南昌建立了四大研究院;擁有“三星”和“奧克斯”兩項跨行業的中國馳名商標和2個中國名牌產品。

TOP 6:志高

廣東志高空調股份有限公司創建于1993年,總部位于珠江三角洲工業重鎮佛山市南海區,是一家以家用和商用空調生產、銷售為主的大型現代化企業集團。總部擁有兩大工業園,并在泰國、越南、博茨瓦納、尼日利亞等國家設有多家合作工廠,市場營銷網絡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民營空調生產基地和出口創匯企業之一。

TOP 7:松下

Panasonic的中文為"松下"(早期叫National,1986年開始逐步更改為Panasonic,2008年10月1日起全部統一為Panasonic)由日本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自1918年松下幸之助創業,發展品牌產品涉及家電、數碼視聽電子、辦公產品、航空等諸多領域而享譽全球;該企業品牌躍入《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

TOP 8:大金

大金集團自1924年創業以來,不斷壯大發展,成為一家活躍在空調、制冷、氟化學、電子、油壓機械等多種領域的跨國企業,特別在空調冷凍方面,產品種類達5000種之多,在日本的市場占有率始終保持第一,每賣出兩臺空調其中就有一臺是大金空調,是世界上集空調、冷媒以及壓縮機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于一體的跨國企業。

TOP 9:科龍

科龍公司是海信集團的公司,海信科龍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的白電產品制造企業之一,創立于1984年,總部位于中國廣東順德,主要生產冰箱、空調、冷柜和洗衣機等系列產品。

TOP 10:TCL

TCL家用電器(惠州)有限公司,是TCL家電產業集團旗下支柱產業之一,成立于1998年。主要承接TCL品牌冰箱、洗衣機、冰柜的研制、生產和銷售服務工作。事業部現有員工3900余人,營銷隊伍2000余人。

家用空調一般可分為壁掛式空調,嵌入式空調和立柜式空調,而中央空調一般應用于整棟樓或者大型的廠房。接下來只介紹家用空調,而家用空調還可以細分為單冷和冷暖,定頻和變頻,價格為單冷定頻最低,變頻冷暖價格最高。如果想了解中央空調的價格詳情,可以到太平洋電腦網進行了解。

各大品牌的空調在電商上價格的對比

由上面的TOP排行我們可以了解到,十大空調的品牌,有八個品牌都是中國品牌,而國外品牌只有松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