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附近的醫院(銀發市場帶來哪些商機)

时间:2024-06-02 10:37:03 编辑: 来源:

對養老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意見》指出,穩妥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加大探索力度,完善現有試點,積極探索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長期護理保險主要是為被保險人在喪失日常生活能力,年老患病或身故時,側重于提供護理保障和經濟補償,目前我國的護理保險也有了社保型的護理保險制度、商業性護理保險兩大類。

針對長期護理保險,國家多次出臺政策大力支持商業保險公司參與,目前絕大部分試點城市的長護險項目都是商業保險公司承辦。但目前長護險服務水平有待提高,護理服務需求與供給不對稱,龐大的老年人健康、醫療和護理服務需求給現行康養體系帶來嚴重挑戰等問題。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朱俊生表示,目前護理保險加失能保險保費占比不到2%,從商業健康險來看,長護險目前還未完全發揮成效。

數據顯示,預測2020年中國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數量為4250萬人,占比為17%。而預測2030年、2050年中國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數量分別為6290萬人和9600萬人,占比分別為17%、20%。

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保險系主任郭振華看來,對于長護險來說,隨著失能老人逐漸增加,而長護險及長護險配套體系可以解決該問題,這使得長護險的政策需求大大增加。

銀發經濟催生哪些行業發展2

日前,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銀發經濟崛起——2021老年用戶線上消費報告》,報告顯示:從供給側來看,線上老年適用品市場越來越繁榮,線上老年健康服務類商品數量增長超10倍;適老服飾商品最豐富,傳統品牌受偏愛;年輕人買走了一半的老年適用品,回報型消費引領銀發經濟升級;銀發族是消費市場的重要增長動力,2021年前三季度銀發族網購銷量同比增長4.8倍;銀發族越來越習慣網購生活必需品:米面糧油、紙品濕巾消費增10倍;銀發族也通過網購使休閑生活更豐富,旅游消費增10倍。

線上老年健康服務類商品數量增10倍

從供給側來看,線上老年適用品市場越來越繁榮。老年適用品是指各品類中專門為滿足老年群體需求制作的商品,比如老年服飾、老年食品、老年營養品等。整體來看,2021年前三個季度老年適用品的數量同比增長33%,銷量同比增長73%,市場需求更旺盛。

在老年適用品中,服飾內衣的商品數量占比達到51%,品種最為豐富,其中恒源祥、七匹狼、銅牛、健將等傳統品牌更受銀發消費人群偏愛。食品飲料、營養保健、運動戶外等老年適用品的數量不到10%。目前,老齡電子產品市場有了興起勢頭,很多品牌推出老年手機、老年平板電腦等,老年醫療、老年居家、老年文化娛樂等領域的商品開發相對不足。

對比來看,健康服務類商品數量同比增長超過10倍,醫藥、營養保健品的商品數量同比增長超過1倍。健康還是銀發產業供給端最關注的需求。

年輕人買走了一半老年適用品

但2020年前三個季度,35歲以下用戶網購老年適用品的數量占比近50%,到2021年前三個季度下降到47%,老年群體自己網購的份額增長了。

年輕人也是根據老年人的需求購買老年適用商品。35歲以下、56歲以上兩個用戶群的適老消費有共同點,也有明顯的差異。35歲以下用戶群,購買骨骼健康、增強免疫等營養品的銷量占比更高,最突出的是,年輕人為購買適老手機的銷量占比更高,而56歲以上群體購買服裝的銷量更高。

縣域農村是適老商品的最大市場

從區域市場來看,縣域農村是適老商品的最大市場,銷量占比37%,明顯高于縣域農村全品類的`銷量占比。縣域農村的適老型消費突出,一方面由于大量的老年人口居住在縣域農村,市場基數大;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接受網購,網購的頻率也越來越高;同時,縣域農村線下市場商品的豐富度不足,網購能更好的滿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一二線城市的老年人有閑有錢,對新事物的接受度更高,與縣域農村形成不同層次的需求市場。從增長情況來看,縣域農村的增長勢頭最強,2021年前三個季度老年適用品銷量增長171%,一線城市市場銷量增長85%。

從區域市場來看,華東、華中地區老年適用品線上銷量增速高于全國,西南、西北、東北地區老年適用品線上消費增長較低。

銀發族網購更頻繁,銷量同比增長4.8倍

報告顯示,受疫情影響,銀發人群數字化進程明顯加快。老年用戶網購的銷量同比增長4.8倍,華北、華東地區成交額占比高于用戶數占比,銀發族網購的購買力更強。

銀發族網購的商品品類十分廣泛,既包括嬰幼兒奶粉、玩具圖書、手機、家電、家居家具,也包括老年適用的無糖糕點、營養保健品、珠寶首飾等。從銀發族網購的品類來看,網購已關聯到銀發族生活的方方面面。

銀發族網購的生活必需品越來越多,2021年前三個季度銀發族網購的米面糧油、紙品濕巾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10倍。

銀發族也會通過網購來滿足自己的休閑消費需求。銀發族“有錢有閑”,既有相當的財富積累,又臨近退休年齡,有大量的休閑時間,休閑娛樂社交等精神消費的需求強烈。2021年前三個季度,銀發族在旅游度假上的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10倍,本地周邊游、園藝生活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3倍,花卉綠植、文玩收藏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50%。

健康是銀發族關注的首要問題。利用線上消費的便利,銀發族的健康及養生需求也得到了滿足。健康服務近幾年的新興業務,銀發族迅速參與到線上健康服務的消費中。2021年前三個季度,56歲以上用戶網購口腔齒科服務的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8倍,健康體檢、在線問診的成交額同比增長210%、71%。同時,銀發族的保健意識明顯提升,調節三高、明目益智類保健品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90%,養生/保健及滋補營養品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70%。

銀發經濟催生哪些行業發展3

自上世紀末開始,老齡化問題便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日前公布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達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達13.50%。對照國際標準,當一個國家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7%至14%為輕度老齡化,14%至20%為中度老齡化,21%至40%為重度老齡化。這從一個方面表明,我國已接近中度老齡化社會。

抓住“銀發經濟”重要機遇期

“銀發經濟”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巨大挑戰和沖擊,也蘊藏著寶貴的發展機遇和希望,在看到人口老齡化對基本公共服務帶來挑戰的同時,也要看到“銀發經濟”所蘊含的新機會。

隨著消費升級,我國老年人的消費觀念正由以前的儲蓄型向生活改善型轉化,并將改善生活質量作為一大重點:退休在家,健康最重要,游泳、健身、查體一個不能少;約上親朋好友旅行出游,既能交流聚會,又能飽覽美景;老年大學報個班學學書畫、舞蹈、烹飪,既滿足興趣愛好,又豐富老年生活;智能手機在手,看新聞、刷抖音,見到心儀的商品裝進購物車,一通“買買買”……

老年人的消費實力已經得到市場印證,“銀發經濟”已經滲透到老年人日常生活消費的方方面面,除了基本的家政服務、日常生活用品,還包括衛生健康服務、社交、保險業、金融理財、旅游娛樂、房地產、教育、買粉絲服務等各個領域。買粉絲機構發布的《2021中國銀發經濟行業調研報告》顯示,中國銀發經濟市場規模持續上升,2020年已達5.4萬億元。據預測,到2021年,中國銀發經濟市場規模將達5.9萬億元。顯然,老年人正逐漸成為消費主力軍,為老年人提供產品和服務的機會正在顯現。

“銀發經濟”亟待解決三大問題

雖然”銀發經濟“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但是目前來看,還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老齡化產業目前未得到有效的市場挖掘,雖然政府相應的政策不斷出臺,落實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加之銀發產業存在經營成本較高、產業投入大、回報周期較長的特點,難以適應老年消費快速呈現出的年輕化、社會化、品質化新特征,導致老年產品與服務供不應求,甚至出現不適合、技術質量不過關、口碑差等問題。

其次,與日益旺盛的老年消費需求相比,老年消費市場供給依然存在一些短板。企業在開發老年產品市場時往往忽略老年消費需求的多樣性和特殊性,還是將主要目光放在基本生活、醫療和養老上,對老年人文化、娛樂和社交方面的需求關注不夠,缺乏對老年市場細分和老齡群體消費需求的深度挖掘,市場上針對老年人的高品質產品和服務太少,對老年市場不斷攀升的發展前景認識不足,難以為整個老年群體提供多層次、高品質、專業化的產品與服務,無法滿足老年人消費升級的需求。

另外,銀發族面臨的數字鴻溝亟待填平。數字技術、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正在深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方便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也同樣影響著老年群體,而“技術鴻溝”是阻礙老年人充分享受數字生活的重要原因。如何更好地提供適老化產品,降低智能化應用門檻,簡化消費操作流程,解決老年人在使用互聯網等技術時遇到的困難,讓他們跟上數字化發展步伐,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這些弊端和短板,阻礙了老年市場消費潛力的充分釋放,需要用系統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來整體謀劃,在供需兩端一起發力,助力老年消費邁入高質量發展軌道。

老人差異化個性化需求凸顯

老年消費有很強的針對性,開發產品和服務必須深入研究老年人需求特點。

“銀發經濟”蘊含著無限潛力,老年人的消費潛能也并未充分釋放。企業只有在了解老年消費的“需求”與“痛點”之后,才能把握好不同老年人之間的共性和差異性,針對不同年齡、不同區域、不同消費能力和偏好的老年人,去設計、生產、提供差異化、個性化、高品質的產品與服務,豐富適老產品和服務供給,實現銀發經濟市場供需平衡,滿足老年人的多樣化需求。

銀發市場帶來哪些商機

銀發市場帶來哪些商機

銀發市場帶來哪些商機,實際上,國內養老市場的競爭早已開始。多家企業從2010年前后就開始布局養老產業,其中不乏涉足精品養老機構的公司。銀發市場帶來哪些商機。

銀發市場帶來哪些商機1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是社會共同的期待。而有效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事關國家發展全局。11月24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發布,從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撐體系、促進老年人社會參與、著力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積極培育銀發經濟等方面提出一攬子舉措,“夕陽紅”又將引爆哪些朝陽產業?

房企:子女與父母就近居住

根據此前國家衛健委老齡健康司發布的《2020年度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6402萬人,占總人口的18.7%;我國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9064萬人,占總人口的13.5%;我國老年人口撫養比為19.7%,比2010年提高7.8個百分點。

而在《意見》中最受關注的一句話是:研究制定住房等支持政策,完善階梯電價、水價、氣價政策,鼓勵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履行贍養義務、承擔照料責任。“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出,后續從養老的角度出發,一些購房政策會有所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