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上海網紅吃貨排行榜(從喜茶到哥老官,北京人想吃網紅美食有多難?)

时间:2024-06-03 04:49:28 编辑: 来源:

全聚德大概是為數不多“走出去”的北京 美食 ,但這個在十幾年前就成功上市的餐飲龍頭,依然沒有成為排隊十幾個小時的“網紅 美食 ”。窄門餐眼數據顯示,全聚德在國內目前共有90家門店,北京獨占24家。歷年財報顯示,2011年以后,全聚德的門店營收逐年下滑,品牌創新始終是發展瓶頸。在上海,全聚德天目西路店的大眾點評評分僅為4.1——在食客口碑面前,“老字號”不好使了。

據DT 財經 統計,在微博搜索“ 美食 荒漠”時,北京以800多條提及量斷層取得C位。而在高德地圖上,宜家家居的餐廳一度被評選為“北京 美食 排行榜”第五名。這并不意外:具有地域特色的護國寺小吃、姚記炒肝味道太“獨特”,瞄準中高端市場的眉州東坡、俏江南又缺乏辨識,最值得期待的“潛力股”胡大麻小走不出簋街,四季民福出不了胡同。北京特色 美食 ,被困在六環內。

宜家家居的餐飲榮登“北京 美食 排行榜”第五名。圖 / 視覺中國

北京很高貴,網紅餐廳不配

北京與網紅餐廳注定少了一些緣分。排隊一天也好,黃牛搶號也罷,初期的火爆不會必然帶來盈利:進京趕考的餐飲企業,都堪稱慎重再慎重,一來是北京開店成本太高,二來競爭過于激烈,還有就是北京人民見得多了,總會“喜新厭舊”。

哥老官的主力戰場在華東一帶。通常情況下,餐飲公司入駐新地區時,會單獨成立分公司以便管理。企查查顯示,2019年時哥老官就已成立北京餐飲分公司,注冊資金為100萬元。但高昂的運營成本,使得強勢如哥老官,也需“觀望”兩年后才正式入駐。

一名哥老官的工作人員向每日人物表示,北京的高運營成本是公司遲遲難以北上的主要原因之一。原材料方面,除蔬菜類是北京地區的供應商配送外,其余肉類等都是靠上海地區總部配送入京,冷鏈運輸成本高。據了解,哥老官的每一只牛蛙進京的成本都要比其他地區貴上2元錢。

除此以外,地租成本也是阻礙網紅店進京的重要原因。“哥老官最初是朝陽大悅城邀請我們入駐的,北京的核心商圈并不多,好位置至少是起眼的。”上述工作人員表示,起初哥老官2019年在天津開店后,反響較好,才引起北京商圈的注意,主動聯系他們希望入駐。而他們能入駐朝陽大悅城這一黃金地段,也是緣于上一家餐飲店的撤資離去。

經每日人物查證,朝陽大悅城附近公開出售的臨街商鋪,價格約為10元/ /天,而在寸土寸金的朝陽大悅城,常年出租率維持在98%以上,一“坑”難求,租金連年上漲。如果算上人力、水電等成本,沒有商場的優惠政策,盈利的確難以保證。

2016年碟滋味進京發展的時候,那時候全國也已有五六十家店。碟滋味在北京選址拿了個五六百平的店,開始第一家店的營業。但剛剛開業不久,就感到在北京地區的競爭過大,品牌較為老化的碟滋味無法和北京其余強大的新型餐飲抗衡。2018年底時,碟滋味的全國店面數量已經突破130多家,一年新增了60多家店。在新疆喀什的400平米直營店,28天突破100萬的營業額。與此同時,他們也收縮戰線,關閉了北京的店面,正式退出北京市場。

在餐飲品牌策劃人白墨看來,在三四線城市開店擴張的效果不一定比北京差,因為那里租金底、成本低,這些年居民的消費能力也并不弱。

北京網紅店的匱乏,也反映出餐飲行業自身的困境。中國飯店協會出版的《2020年餐飲業年度報告》顯示,2019財年,調研企業凈利率均值僅為10.46%,餐飲企業的“三高”問題依然明顯:原料進貨成本、人力成本以及三項費用成本是成本中占比最高的三項。“薄利多銷”是餐飲行業的特征,但在北京,由于地租、進貨和人力成本大幅增加,本就不多的利潤被再次壓縮了。

《 財經 》雜志曾就餐飲投資問題采訪番茄資本創始人卿永、文和友投資人宋向前等人。卿永提到,餐飲行業的年死亡率約30%,2020年餐飲行業關店350多萬家,新開250多萬家。宋向前則表示,餐飲行業只有20%的人賺錢。在這樣一個高進入率、高淘汰率的市場,進駐北京這樣成本高、人口流動率高、生活節奏快的城市,意味著更高的風險。如果無法滿足北京食客“喜新厭舊”的口腹之欲,難免會像西貝、呷哺呷哺等企業一樣遭遇“中年危機”。

呷哺呷哺由之前的一人一鍋吧臺坐,轉型成了普通的餐廳卡座。圖 / 大眾點評

而對連鎖品牌來說,“連住利益、鎖住管理”也是成功的關鍵。除了品類選擇外,還需要在直營、加盟、特許加盟中做設計,進行利益分配和運營水平提升。“連鎖品牌需要巨型供應鏈、標準門店管理水平的結合,這一行看似進入門檻很低,但是其實很高。”宋向前在采訪中表示。像哥老官、巴奴毛肚火鍋這樣只允許直營、采用統一供貨商和運輸鏈的品質餐飲,往往打不過允許加盟、進貨成本可壓縮的麻辣燙、拉面和云南米線。

這些年,高調進入卻最終敗走北京市場的網紅店并不算少。2020年,門店數量位列全國第三、已在香港上市的九毛九西北菜,宣布退出北京、天津市場。根據其官方公告,品牌受疫情影響需“降低租金、所用原材料及消耗品的成本以及其他經營開支”,而京津門店客流量普遍較少,成為被優化的首選。

連網紅店都很難在北京存活,更不用說整體被吐槽“又貴又難吃”的老字號。今年3月,狗不理位于北京大柵欄街的門店正式閉店,該店是狗不理在北京的最后一家直營店,該店的閉店意味著這個百年老字號正式退出北京市場。

高品質餐飲在北京存活,需要更高的管理智慧、更低的運營成本和更強的抗風險能力,這意味著擴張策略的精心設計、低成本冷鏈物流的支撐,以及資本的重度參與,而小吃快餐在這些方面遠勝于中高端品質餐飲。因此,北京成為了沙縣小吃、蘭州拉面和張亮麻辣燙的天下,而非哥老官們的戰場。

不過,也不必太“可憐”北京人民的胃:沒了流水的網紅餐廳,還有鐵打的駐京辦。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侵權必究。

上海自行車吃貨主播老頭是誰

題主是否想詢問“上海自行車主播老頭是誰”?Fu大爺

上海自行車主播老頭是Fu大爺,是個兼具脫口秀演員和騎手雙重身份的人,網名Fu大爺,原名于夫,是一位在上海生活了6年的地道北京人,一張嘴就有濃濃的北京味,卻也總愛說幾句上海話

網絡很便利,想火也容易,李子柒的哪些“網紅屬性”值得人們借鑒?

說起網紅,現如今大家伙可能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網紅博主李子柒了。網絡很便利,想火也容易,但是李子柒的“網紅屬性“可能不是任何人都能去模仿的。大火的李子柒背后付出的汗水與吃苦耐勞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第一次看到李子柒是在抖音上,因為我本來不是太關注這些東西的,但是慢慢的我越來越喜歡上這個又美又有才的女子。視頻中的李子柒,看不到半點矯情,像不食煙火的仙子,而且從她的視頻中能夠看出她做農活還有家務都是十分熟練。還有很多一般女人都做不來的事情但是她都可以,當我看著她一個人去山里砍竹子然后再扛著那么大一根竹子回來做搖椅的視頻不由得不打心底里佩服她,換做是我,我真的想都不敢想。

再看著她在藕田里挖藕回來做藕粉那段,滿臉滿身弄的跟泥娃娃似的,但是這時候的李子柒我感覺更美了。生活中的李子柒她總是一襲飄逸的古裝,黑長直發,精致的妝容,用一堆古時候的壇壇罐罐,做出精致的古風美食,配上古風禪音,靜靜地享受生活的美好,一茶一飯都自己動手,遠離紅塵也能豐衣足食,就好像仙女下凡一般。

  現在習慣性每天關注她的微博、抖音,看著她就讓我有一種治愈感,仿佛身臨其境一般,去她的小院子里去看一看,坐一坐,然后閉上你個眼睛聞一聞她古香古色的茶,這一切都美的跟夢境一般。

世界最大的網紅吃貨

世界最大的網紅吃貨是來自成都的一位老奶奶。

初次見到這位來自成都的老奶奶的時候,很多人都被她那略微斑白的頭發所吸引,這位就是目前年齡最大的一位吃貨網紅,光看外表的話,我們也許看不出她的真實年齡,其實這位老奶奶今年已經102歲高齡了。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這個年齡應該在家頤養天年,一般的飲食習慣也都是以清淡健康為主,根本沒有辦法把她和一名吃貨聯系在一起,但是這位來自成都的老奶奶卻不甘寂寞的做起了時下最為流行的吃貨,真的讓人非常的佩服,這讓很多年輕人都自嘆不如。

這位奶奶同時顛覆了很多人對養生的認知,她不僅無辣不歡,而且,對年輕人喜歡的食物也來者不拒。

比如快樂肥宅水、奶茶、漢堡等,她都喜歡,而且還吃的很歡,火鍋、串串更是老奶奶的最愛,此外,她喝起白酒來,比很多的年輕人還要厲害。她看起來根本不像是一個百歲的老人,她耳不聾,眼不花。

這位來自成都的老奶奶在飲食方面絲毫沒有什么忌口,幾乎什么都吃,就是這個原因也引來了很多人的質疑,都懷疑老奶奶是在炒作,因為以她現在這個年齡,每天吃這些沒營養的東西,是不健康的。

雖然受到很多的質疑,但是老奶奶依舊我行我素,她也非常地樂觀,每次吃東西都像個孩子一樣,看到美食常常表現出非常可愛的一面。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