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上海聚可貿易有限公司待遇如何(上海振華技術學校動漫專業怎么樣?我兒子報考了這個專業我想了解一下。)

时间:2024-06-03 14:44:21 编辑: 来源:

他老婆結婚后就沒上過班,全職在家帶孩子,接送上下學,輔導功課,沒事就在家打麻將,從來沒有幫忙過蝦田的事,也不過問。還好他家老大學習還可以,也不用太操心,不然身體真夠嗆,但是第一年差不多零收入。

因為是農田,養出來的的蝦都是黑的,賣不了好價錢不說,還沒人愿意收。經歷了第一年的慘敗,接下來的幾年雖有好轉,但依然沒有回本,依然如此。諷刺的是,前年剛好把蝦養得有模有樣,卻遇到蝦情不好,龍蝦泛濫卻買不出去,幾個合伙的兄弟因為都要養家糊口,抗不過去,就撤伙了,50畝地現在也是雜草叢生,挺可惜的。

男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經歷了事業高峰期,努力過,放縱過,享受過,勞累過,男人似乎總是與命運相伴,成功失敗有機遇也有運氣。

把蝦田盤完,他在老家玩了一年,釣魚,打牌,換了輛車,接送小女兒上小學,沒事就往縣城里幾個關系哪里跑,人看著更瘦了,算是徹底“失業”在家。

然而,中年男人的霉運總是接踵而至,這一年,他父親發現自己肺癌晚期,堅持了4個月,人就不行了。送走了父親,他做了個讓讓我們都很意外的決定,他把魚塘改成了魚塘,還在旁邊養了20多頭豬。這一做就是3年,還好老天不薄,這兩年豬肉價格只高不低,算是頭聲有色,而魚塘大部分都是他和外面建立交情的副產品。

想想心20多年。他一路高歌到如今的安安穩穩,辛辛苦苦的走來,跌跌撞撞,從高收入的技工到小老板,到失業的農民工到個體農業戶,喜憂參半。但他卻從未放棄過努力向前沖。

這段時間回老家,看到面帶紅暈的他,又開始抽起了煙,感觸良多,他還特意提起,當初蝦田散伙,感覺太失敗,都不知如何面對老婆和孩子,特別是自己的老媽,現在他不求別的,只覺得自己內心無虧。武漢的房子也賣了,以前賺到的錢也都掰完了,現在沒有車貸,沒有房貸,洗洗衣服做做飯,長長皺紋,打打牌,年后把豬場打理擴大一下,當個干部以后就在老家養老了,其他的就不想了。

我想這是大部分經歷了人生起落后,在農村的40后男人的心態吧,當然,他并不算真正的失業,但他也是靠自己的不安份把自己折騰失業后做到不失業。我覺得他一直都算是聰明人,懂得旱澇保收,活得算是體面。

但是現在很多年輕人放著城里好好的工作不做,非把自己整成失業,回到農村做養殖業,雖然他們也很吃苦也愿意吃苦,但是總感覺是在瞎胡鬧。

人到四十,家庭壓力是最大的時候,上有老要照顧,下有小要養育, 但是老話說: 人到四十,三不動,四不換。”

三不動說的是:

一、家不能動

家是男人最后的歸路,有家才有希望和奮斗的動力。不管男人在外有多難,只要有家的溫暖總能熬過去。

二、工作不能動

人到中年,工作是通過自己的汗水,閱歷,時間換來的,也是家庭經濟最重要的來源,換工作要慎重。

三、朋友不能動

能一起走到中年的朋友是難得的,也是最珍貴的人脈。都是經歷過的年齡,懂得人情冷暖,能珍惜一定是有可貴的感情在。

四不換說的是:老婆、 健康 、親情、工作。

梁秋實說:“四十開始生活,不算晚,問題在‘生活’二字。

四十歲的人,半截入土,財米油鹽,賺錢能力和花錢能力旗鼓相當,過了這個坎,忽然之間不在沖動,不再幼稚,有的是穩重和成熟,不急不燥,這才是人到四十的意義。

失業不可怕,可怕的是甘于寂寞,甘于落寞,而會善于從 社會 的夾縫中,尋找到一線生機的中年人,有著成熟思想的成年人,可以讓自己在四十歲的時候,也能打一場翻身仗。

72年,今年49歲。大學畢業后在央企、外企、私營都干過,也曾創過業。該風光的都風光過,該經歷的都經歷過。2020年疫情期間,公司下滑,老板力推年輕人,咱也沒必要受這嫌棄,拿了補償金走人。家就一孩子,老婆500強工作,雙方父母都有退休金,手握滬深六套房,天天追劇看書做家務陪父母,感覺這就是小時候格林童話中說的王子與公主在城堡里過著幸福生活。而回看離開的企業,業績比我管理時少了一半還多,力捧的新人又成舊人,站在圍城外看城內,皆是浮云。回顧半生,重點是四十歲前要賺到錢,要押對寶。我當時就是從95年開始一路買房,資產一路上升,才能做到今天的從容生活。幾周后看了評論續寫:過了幾周看到大家評論,我沒吃花生也沒喝酒。72年鼠,90年大一,93年大專畢業。95年外企2500工資,當時個稅抵房貸,上海房價4000上下,95年買了第一套90平40萬,與父母一起湊了18萬,貸22萬五年內還清,現在這房值900萬學區房。之后2000一2008又購入幾套,加上父母房一共六套。本人最終學歷是中山大學MBA,之所以提前十年隱退,因為十年收入700萬,有或沒有,不會影響我的生活。但父母80,小孩考大學,這些比700萬對我而言更重要。而且疫情影響業績,如果繼續工作的話,收入這幾年可能減半,老板也把重心押在年輕一輩,再呆下去,別人會覺得你之前年薪70萬不值,而咱也沒必要被嫌棄,50歲該做50歲的事情,所以決定隱退了。目前在家呆了大半年,的確閑得慌,好在上海老市區土著人,我這年齡不工作多的是,一周約上發小下午喝個咖啡聊聊天。同時也在醞釀小說,打算每天寫3000字寫網文,不圖出名,尋個開心罷了。

03年重本畢業,曾經部門經理,月收入1萬以上,年終5萬,可中年裁員,如今在公司開車送貨,面對超市理貨員對我呼來喚去,給他們搬貨理貨,人生有時候面對現實,畢竟人還是要活著,對家庭對父母承擔責任

71年,已經奔五了。大學畢業在國企做了一年,完全不適應迅速逃離,后來做過金融,廣告,2000年后基本就是自己創業,開過廣告公司,物流公司(當時工商注冊還說物流不是行業不給注冊),進出口貿易,現在做跨境電商。說實話我們這一代人已經碰上最好的年代,沒有什么好埋怨了。

曾經無限風光,賺錢輕松,白天在大家還打工時已經開著奧迪A6游山玩水,開發商廣告補償的幾套房子低價賣了套現[捂臉]。結果05年后生意重創,被騙負債,合伙人拆貨。靠做些進出口維生。妻子產后也沒有再工作,每天醒來就要算花多少錢。最近十年自己潛下心來設計產品出口,又慢慢緩過來。誰知14年妻子一場大病后兩人關系越來越差,最終19年分開,孩子,房子全都不要了,又被欠幾十萬貨款,去年疫情半年沒有生意,填表應聘快遞說超齡了,孩子撫養費都沒有著落。狠下一條心自己推產品,今年慢慢做到亞馬遜品類前列。就這樣跌跌撞撞一路過來,目前無房無車只有六位數存款,換來的是一生的自由和樂觀的心態。每星期都陪年邁爸媽喝茶逛公園,打幾場球,夜跑。閑時家里看看書,單身后每年秋天獨自出去徒步。住青旅和80/90甚至是00后圍著篝火還能談笑風生。從不擔心未來會怎樣,生活本來就充滿不確定性,未知才是人生最有趣的事情。

74年,5年的子公司負責人,稅后月薪2.2萬(含年終),但馬上就要決定辭職在家。

一是在一個沒有出路的小天地,已經玩到天花板了,不想玩了。有人會問拿薪水混日子不好么?我自認為沒意思了,一眼看透,一招管透,已經非常非常無聊了,而且還要裝模作樣,裝腔作勢,欺上瞞下,違心地欺下媚上,陽奉陰違等等,有的人覺得是快樂,我覺得太痛苦;

二是根據家族的平均壽命,估計最多再活二十年,趁還有十幾年的精力做點事,看看身體能不能搞好點,不能也認命。有人會說為啥不等到退休,等幾年搞個內退也行,我覺得麻煩,天生不愛占便宜,反正現在社保政策啥的都挺完善,人也就那樣,別計較太多;

三是天生不愛管別人也不愛被別人管,喜歡自己折騰自己,管了幾年的人和事,過于擔責,過于為他人著想,過于讓利,背負了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東西,都不是自己想要的。從小就抱著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也的思想,卻往相反方向越陷越深,心累;

四是孩子有重度抑郁癥,能陪一天是一天,能帶動改變是最好,人生有很多檻,有的一步跨過,有的要慢慢爬,能過不能過都要有心理準備,都是修行,每種方式都是修行;

五是自認為思維還算敏捷,對新事物接受能力接近年輕人,這個世界還是有很多機會給會思考會觀察會行動的人,向死而生,化繁為簡,也許會涅槃重生,不重生也沒事,安安靜靜地度過余生;

六是有一定財產和固定收入,沒有太多家庭負擔,沒有啥家庭負債,自己不作死就不會餓死!

現在認為,再努力活一次最重要!

多不多我不知道,反正我是失業六七年了,為什么呢?

97年大學畢業,分配到當地國企,干部編制,去廣東學習幾次,回來后就在合資公司當部門主管。2002年國企改制,企業倒閉買斷工齡,一年就166塊錢。那時年輕,也沒在乎。結婚后,為了生活,去私企打工,從保管員干到調度、車間主任直至生產部長。2007年孩子面臨上學,妻子在開發區工作,父母身體都不太好,而妻子是央企員工,工作穩定,于是我又辭職到開發區找了一個工作。

這個工作是央企下屬公司的三產公司,待遇是很不錯的,我一個主管級就比我在私企當部長掙得多很多,而且工作不累,還有地位(在客戶面前),上班沒事時就是喝喝茶、看看報,一個月頂多也就忙活半個月。干了7年,中間因國家禁止央企私設小金庫,我所在公司也多次被劃給私企打理,待遇有所降低,但也比很多單位要好。14年我們的業務被劃給其它央企下屬公司了,我的老領導也退休了,我也就被無情的辭退了。

為了生活,選擇了創業,只身一個人到外地和朋友成立了一間小公司,他正常工作,我打理公司,因為都沒有經驗,管理理念不同,我不喜歡朝令夕改,在一次會議上,我不滿他因為員工績效獎金高,要降下來了的決議,也沒給他好臉色,我覺得工作中有點摩擦很正常,可是沒想到過了幾天,他和我說公司不太好做,我還撇家舍業的,干脆別干了,我想想也不能為了點事就把多年的朋友情斷了,于是我就又失業了,不過,我投入的資金他都給我了。期間我錯過了一次機會,原單位讓我回去,但因我們倆的公司剛成立,我不好意思半途而廢,就拒絕了。事后想想,我還是太傻了,我重視的友情,在人家眼里一文不值啊。

回家后,試著找了幾次工作,因為原單位工作比較特殊,單一性很強,基本上都被有關系的單位壟斷了,一時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偶然一次和老同學見面,他和幾個朋友正在成立幾家公司,于是我也加入其中,幫他們跑跑工商注冊和稅務登記及銀行開戶等事情,兩年多時間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