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上海長海醫院普外科專家門診(臨床醫學的認識)

时间:2024-05-20 07:54:08 编辑: 来源:

代人共同努力,醫療服務總體實力強,特別是在傳統皮膚病及兒童皮膚病診斷治療方面在省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近年來加快了專科特色的建設,提高了醫療科研水平,培育了一個百姓信任的實力型科室。現有醫護人員16人,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2名,主治醫師8名,其中碩士研究生4名,在讀研究生1名。目前開設床位10張,年門診量8萬余人次,在全省三甲醫院中名列前茅。 皮膚科設備先進,現有皮膚病理、性病檢測、真菌檢查鑒定、全套的過敏原檢測和脫敏治療設備;激光治療儀,光子嫩膚儀、激光永久脫毛儀、痤瘡治療儀、NB-UVB紫外線治療儀,白癜風和銀屑病治療儀器,均為進口設備,性能優良。

科室技術條件完善,現有皮膚病理、醫學真菌、遺傳性皮膚病、皮膚變態反應性疾病、性病、皮膚美容、皮膚外科、中醫皮膚病等8個臨床專業分組,可以滿足各種常見皮膚病和疑難皮膚病的診治需要。學科堅持臨床科研相結合,將多項國內外先進的科研成果應用于臨床,使許多難治性疾病獲得有效的治療手段。

服務承諾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為大眾提供最先進的醫療技術、最佳的醫療質量、最合理的醫療價格、最舒適的就醫環境、最人性化的醫療服務。 現有正高級職稱2人,副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9人,擁有碩士學位3人。

目前頜面外科開展了現代正頜外科,游離皮瓣修復等高新手術,各類口腔良惡性腫瘤手術切除及術后修復等均處于全市領先水平。進一步規范和發展了種植牙技術,引進了先進的ITI種植牙系統及BLB種植牙系統。口腔修復開展了嵌體、后牙復雜樁冠、BPS全口義齒,精密附著體、套筒冠義齒、貴金屬烤瓷冠,全瓷冠、高強度復合樹脂冠等較復雜,較高難度的修復治療。口腔內科則普遍開展了后牙根管治療,并開展了各類牙周病治療。引進了口腔內窺鏡、根管機擴、牙周手術套裝、納米樹脂等先進儀器材料。正畸開展了直絲弓矯治技術對各類成人錯頜畸形進行矯治。

口腔科自2001年起承擔南京醫科大學臨床教學任務,并承擔了南通醫學院、皖南醫學院等口腔專業學生的臨床實習帶教工作。多年來一直承擔本市及周邊鄉鎮下級醫院的進修帶教工作。2002年起成為無錫市唯一的口腔職業醫師技能考核基地。近年來,在省級以上雜志上共發表論文27篇,獲國家新型實用專利一項,省、市新技術引進獎3項,獲省級科研立項1項,并通過鑒定,達國際領先水平。

風濕免疫科風濕免疫科,借助醫院的整體優勢如影像醫學科、臨床檢驗科等,在市內處于領先地位,形成了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干燥綜合征、硬皮病、多發性肌炎/皮肌炎、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關節炎、痛風、骨關節炎、骨質疏松癥以及長期發熱等疾病的診療特色。 科室承擔著醫學院本科生、研究生的風濕病學教學及開展風濕病科研工作,主要從事風濕病的臨床工作,設有專科病床25張,收治疑難風濕病患者,開設風濕病專家、專科、專病門診。有主任醫師1名,主治醫師3名,醫學碩士2名。

風濕免疫科堅持合理檢查、合理診斷、合理治療。診斷上采用國際上通用的診斷標準,規范化診斷。治療上既遵循國際上推薦的治療方案、方法,吸取國際、國內先進經驗,標準化治療,同時又注重引進與創新,建立了風濕病生物治療室,率先在省內采用生物靶向技術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及銀屑病關節炎等,在風濕性疾病的治療上取得了滿意的療效和良好的社會效益,已成為無錫地區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風濕免疫病學科。

醫院設有臨床免疫實驗室,從事風濕病臨床免疫學和分子生物學檢驗。風濕病實驗室已經開展了30余項臨床檢驗項目,如:抗核抗體、ENA檢測、類風濕因子亞型檢測,抗心磷脂抗體測定、抗CCP抗體測定等。HLA-B27基因檢測為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強直性脊柱炎、反應性關節炎等)的診斷提供了有力的幫助。

醫院有國際先進的影像學診斷設備如:3.0Tz磁共振(MRI)、雙源CT、發射型電子計算機斷層顯像裝置(ECT)、X線雙能骨密度儀等,為骨、關節疾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證。

臨床醫學的認識

臨床醫學是醫學科學中研究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的各專業學科的總稱。臨床醫學(Clinical medicine)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診斷、治療和預后,提高臨床治療水平,促進人體健康的科學。它根據病人的臨床表現,從整體出發結合研究疾病的病因、發病機理和病理過程,進而確定診斷,通過預防和治療以最大程度上減弱疾病、減輕病人痛苦、恢復病人健康、保護勞動力。臨床醫學是直接面對疾病、病人,對病人直接實施治療的科學。

1范疇

編輯

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口腔及眼耳鼻喉科學等都屬于臨床醫學。[1]

在現代醫學的結構與體系中,把臨床醫學歸入應用醫學范疇,這是因為臨床醫學需要在基礎醫學所取得的知識基礎上診治病人,二者的關系與基礎科學(如數、理、化、天、地、生等學科)和應用科學(如各種工程技術)的關系有類似之處。然而還應看到,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關系又有相當重要的不同之處。不僅基礎醫學的研究目的是為了認識人體的生命活動(主要是健康人的,也包括患病者的生命活動,下同)的奧秘,發現其中的規律,臨床醫學同樣也擔負著重要的認識生命活動的任務。

臨床活動

同一般的應用科學相比,可以看到臨床醫學的活動并不局限于對已知理論的應用上,它的研究對象的未知因果相當多。醫學的研究對象是自然界最高級的生物——人,而人的生命活動要受到各種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的綜合作用,其復雜性大大超過其他自然科學。盡管醫學活動幾乎和人類的文明史同時開始,近代醫學也與近代自然科學一道起步,但由于研究對象的難度大,至今生命科學的未知領域也要比其他自然科學大得多。對于疾病的認識也是一樣,至今仍在陸續發現新的未知的疾病,即使對于已知的疾病,許多方面的認識也還有待于深化。然而,病總是要治的,病人要來求醫,不管醫生是否“認識了”他的病。臨床醫學當然不能等待基礎醫學把未知因素全部弄清后再去治病,只能努力減少這些未知因素的影響,設法達到治病救人的目的。這就是說,即使基礎理論尚不清楚,也要試探或憑經驗去解決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這種實踐我們不妨稱之為“摸索實踐”。在這種實踐中發展起來的臨床醫學在其歷史上和認識上都早于基礎醫學,這是它同許多應用科學顯著的區別之一。[2]

問題是科學研究的起點。醫學中等待人們探索的問題,是由誰發現的呢?基礎醫學的發展固然有它自身的連續性,但是歸根結底,醫學中重大的問題往往首先是由臨床醫學提出來的,因為臨床醫學在其“摸索實踐”的過程中,最能痛切地感受到基礎理論的不足之處。

疾病發現

回顧醫學史我們可以看到,一切疾病都要靠臨床醫學(而不是基礎醫學)來發現,一切疾病在活體上的表現及其變化規律即“臨床相”(clinicalmanifestation),也是靠臨床醫學來確認的——即使在基礎醫學已有相當規模的今天也不例外。如本世紀六十年代對新幾內亞的庫魯病(Kurn,新幾內亞震顫)的發現,七十年代在美國對軍團病(Legionellosis,嗜肺性軍團病桿菌感染)的發現,八十年代對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cquiredimmune deficiencysyndrome,AIDS)的發現等等,都是如此。在臨床上首先發現了這些新的疾患,確定了它們是未知的特殊的病種,再由預防醫學深入研究其本質。而人們對疾病的臨床表現(臨床相)的認識,也總是先行于對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等基礎醫學的認識。事實上,臨床工作中已經發現了的許多疾病表現的規律,至今還未得到基礎醫學的解釋,例如紅斑狼瘡患者女性多于男性;食管癌患者總數男性多于女性,但是在食道的第一個生理縮狹段發生癌變者中,女性多于男性。傷寒與斑疹傷寒都可出現皮疹,但傷寒患者的皮疹多見于胸腹部,而斑疹傷寒急者則背部及四肢也常有皮疹出現。這些差別的發生機理至今仍不清楚,醫學對這類臨床上無法用已有的知識解釋的現象進行深究,往往能導致理論上新的發現。將來由于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將會接觸到許多新的物質,或新的社會生活條件(如電磁波、人工合成物質、人工氣候、優越的生活方式,緊張的生活節奏等等),這些因素可能對人的健康產生什么影響尚難以預料,因此,臨床醫學發現新疾病的功能應當加強。

由此可見,臨床醫學的性質既屬于應用科學,又不是單純的應用科學,它在疾病的科學發現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這樣,從事臨床工作的醫生就不應把自己的工作視為簡單的重復性勞動,而應看到自己所肩負的科學發現的責任,應該使自己在應用已知理論治病救人的同時,不放過一切科學發現的機會,做探索未知世界的先鋒。[1]

發展歷史

現代臨床醫學隨著基礎醫學的發展不斷進步。基礎醫學的眾多學科日益深入地闡明了疾病發

臨床醫學

病機制和病理生理改變。如傳染病科、神經科、心臟科、腎病科、內分泌科、消化科、呼吸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矯形外科、胸心外科、神經外科、腫瘤科、兒科、婦產科、老年病科、放射科等。[1]

2學科

編輯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和醫療預防的基本技能,能在醫療衛生單位、醫學科研等部門從事醫療及預防、醫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3]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醫學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人類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對人類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作出分類鑒別的能力。

畢業生 知識和能力

1.掌握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常見病、多發病診斷處理的臨床基本技能;

3.具有對急、難、重癥的初步處理能力;

4.熟悉國家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和法規;

5.掌握醫學文獻檢索、資料調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4]

主干學科:基礎醫學、臨床醫學。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藥理學、病理學、預防醫學、免疫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中醫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畢業實習安排一般不少于48周。

修業年限:五年

授予學位:醫學學士[3]

相關考試

醫師資格考試的性質是行業準入考試,是評價申請醫師資格者是否具備從事醫師工作所必須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考試。醫師資格考試分實踐技能考試和醫學綜合筆試兩部分。

考試分為兩級四類,即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兩級;每級分為臨床、中醫、口腔、公共衛生四類。中醫類包括中醫、民族醫和中西醫結合,其中民族醫又含蒙醫、藏醫和維醫三類,其他民族醫醫師暫不開考。到目前為止,我國醫師資格考試共有24種類別。

實踐技能考試采用多站測試的方式,考區設有實踐技能考試基地,根據考試內容設置若干考站,考生依次通過考站接受實踐技能的測試。每位考生必須在同一考試基地的考站進行測試。

2013年醫師資格考試時間為9月14、15日。執業醫師考試時間為2天,分4個單元;執業助理醫師考試時間為1天,分2個單元,每單元均為兩個半小時。[1]

醫學綜合筆試全部采用選擇題形式。采用A型和B型題,共有A1、 A2、 A3、 A4、 B1五種題型。助理醫師適當減少或不采用A3型題。醫師資格考試總題量約為600題,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總題量為300題。[5]

歷史

臨床醫學現代臨床醫學隨著基礎醫學的發展不斷進步。經過多年的發展。逐漸形成了許多分科和專業.如傳染病科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