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中柬貿易主要商品(請問大家知道一般從中國出口什么貨物到柬埔寨?)

时间:2024-05-17 11:27:09 编辑: 来源:

關中老兩國人民間友好往來、經濟聯系和文化交流的記載。三國吳時稱老撾為“堂明”或“道明”,公元230年至231年呂岱任交州、廣州刺史時,曾“遣適從事南宣國化”。吳黃武6年(公元227年),堂明遺使來貢,拉開了中老兩國1600)多年歷史關系的序幕。

唐代,文單國四次遣使來華,其中兩次是普通使節,一次是王子,一次是副王,規格不斷提高。據專家考證,“文單為萬象”。對來使,唐朝政府給予了隆重接待并賜封號(有的封以“果毅都尉”,為三品官;有的封以“賓漢”,即國賓),可見雙方都十分重視彼此的交往。

元滅大理后,重新恢復了中國與西南及中印半島的交通。據《元史·順帝本記》載:元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八月,“老告(即老撾)土官八那遣侄那賽赍象馬來朝,為立老告軍民總管府。”元老之間交往雖僅一次,但這一次卻非同尋常。元在老告設“軍民總管府”,以示羈縻,但實際上并未執行任何有效的管轄。中國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公元1893~1969年)解釋“羈縻”二字說:“來去任便,彼此不相干涉”。

公元1353年,老撾歷史上的杰出人物法昂統一老撾全境,在原瑯勃拉邦“瀾滄國”的基礎上創建了“瀾滄王國”《明史》稱之為“老撾”;《清史稿》稱之為“南掌”)。幾乎與此同時,朱元璋于1368年建立了明朝。當時,明朝是亞洲的一個大國,也是強國,它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對亞洲各國都曾產生過較大的影響。明朝廷重視海事,它沿襲唐、宋舊制,設市舶司:寧波通日本,泉州通琉球,廣州通西洋諸國。中老兩國大一統的局面,為中老關系全面、深入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據中國史書記載,從明建文元年(公元1400年)到明萬歷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的213年中,中老交往見于記載的共有43次(其中,明遺使9次,老撾遣使34次),這在中老關系史上是空前的。明在老撾設“軍民宣慰使司”,亦屬“羈縻”性質。

18世紀初葉統一的老撾分裂后,與清朝廷保持往來的是瑯勃拉邦的“瀾滄王國”的蘇嗎喇薩提拉島孫(《清史稿》稱作“南掌國王島孫”)。清雍正七年(1729年),島孫差使節攜表文、馴象入貢,被認為是清老交往的開端。清朝廷也效仿元、明兩代,將老撾列……縻”之地。清老關系連續性很強,歷代南掌國王與清廷均有往來,中間從未出現過空白。把明清兩代中老交往次數加起來,一共是65次,而從東吳堂明遣使人貢到元代老告來朝的千余年間,中老交往才僅有6次,從中不難看出中老關系的巨大發展。一千多年間,中老兩國始終友好相處,從未兵戎相見。元明清三代雖把老撾列為“羈縻”之地,但從未干預其內政,這也是中老關系的一個特點。

和中越、中柬的朝貢貿易一樣,中老之間的貿易也主要是朝貢形式下的官方貿易,而民間貿易則是官方貿易的有力補充。

扶南是古代南海諸國中的強國,三國吳時,堂明入貢使節緊隨扶南使節之后而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朝貢貿易”對中老兩國的官方經濟交流來說,幾乎是惟一途徑。“來朝”,本是政治關系的具體表現,而“貢獻”則含有經濟文化交流的意義。這可從唐、明、清三代的中老交往中得到證實。

唐代,文單遣使來朝共四次,其中,除政治上的隆重接待并賜封號外,自然也涉及到了物品,比如唐開元五年(公元717年),作為回贈品,玄宗皇帝曾頒給文單使臣“璽書(xīshū,古代用印章封記的文書)及帛五百匹賜國王”。再比如唐大歷六年(公元771年),文單國副王婆彌來朝,帶來大象11頭,以為貢物。

明代,中老使節往來頻繁,老撾來使,有時“赍象馬來朝”,有時“貢方物”,有時“貢金銀器”,還有時“貢象馬、象齒、犀角”等;明朝的回贈品種類也很多,主要有絲綢、服裝、茶葉、生活用品、文化用品以及工藝品等,有時還回贈駱駝、馬匹、驢和騾。

清代,老撾使節所獻貢品基本上與明時相類似,而回贈品的種類則大大增加。除了絲織品,還增加了瓷器、玻璃器、人參及銀等,其價值遠遠超過了明代。清代對于南掌貢使,都要派員接應到京城,回國時仍陪送出境,優禮有加。

歷史上,中老兩國邊民之間的貿易也十分活躍。中國商人定期組成馬幫商隊,到老撾境內從事貿易活動。商隊多至百余人,以馬牛馱運商品,馬牛多達二三百匹(頭)。所運商品主要有銅器、錫器、蠶絲、綢緞、瓷器、煙葉、食鹽及其他日常用品。馬隊往往深入老撾內地,用以換取棉花、蠟、象牙、犀角,各種野獸皮骨、孔雀毛、鹿茸、干蝦、金沙、豆蔻、安息香等土特產。

老撾出產的紅木,可制精美家具;其特產烏爹泥被中醫視為良藥,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中對烏爹泥的制作方法和藥用價值均有詳細記載;神品蘭是老撾特產名花,據檀萃所著《滇海虞衡志》卷九“志花”條記載:神品蘭被人移植到維揚(揚州府)后,“人爭來看,門幾如市”。

老撾邊民也常到中國境內進行貿易活動。他們用林產品換取各種所需物品,并從中國輸入驢、騾,以作馱運、耕田之工具。兩國邊民之間的貿易活動,對云南、兩廣等地的商人和居民產生了很大的吸引力。據有關史料記載:從明朝永樂年間(公元1403~1424年)起,就已有中國人移居老撾;到明末清初,在老撾的中國僑民數量逐漸增加,據不完全統計,已有約3000人。他們與老撾人民和睦相處,共同勞動,辛勤墾殖,到18至19世紀時,華僑經濟在老撾已經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正是由于華僑的活動,才打破了老撾與外界的隔絕狀態;在下寮地區,他們的作用更加明顯。除了經商,華僑們還經營采礦業,南巴登的露天錫礦就是由華人首先開采的。在富散山,華僑們采集野生茶葉,加工后制成“鎮寧茶”,深受當地人民喜愛。

在長期的共同生活和勞動中,華僑與當地人相互通婚,繁衍后代。中國文化作為外來文化的一支在老撾土地上生根、開花、結果。今天,人們仍可從服飾、語言、習俗等許多方面探尋到中國南傳文化與老撾民族文化的淵源。僅以語言為例:泰佬人的語言老撾語與中國西雙版納傣族語言(1956年改革前)之間,同源詞竟占70%。老撾語中還有許多漢語借詞,如稱中國皇帝為“天旺”,也就是天朝皇帝的諧音;漢語說“一、二、三、四”,老撾語則說“能、頌、山、雖”,讀音頗相近。老撾苗、瑤族與中國的文化聯系尤其密切,他們至今還書寫漢字帖、漢字對聯,使用中國出版的辭書。日本學者巖田慶治認為:老撾“瑤族的文化基本上是以漢族文化為基礎的。他們自認為本民族的文化屬于中國文化的范疇。”此外,泰佬人過去一直沿用中國的干支紀年法和十二屬相紀年,只是十二屬相的具體內容略有不同罷了。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