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中湘海外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圖片(中湘海外項目真實待遇)

时间:2024-06-01 11:10:57 编辑: 来源:

的宮殿式建筑。主體建筑由大殿、拜殿、窯殿、拱廓組成。兩個大殿可容納450人朝拜。其中東寺窯殿為出檐的方形塔式建筑,頂部有蓮花、葫蘆、新月組成的鍍金寶頂,金光閃耀,堪稱一絕。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清真寺成為黑龍江省第一個助學的社會團體,為此,光緒皇帝御批賜于該寺“急公好義”匾額一方。悠悠歲月,滄海桑田,卜奎清真寺以它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古樸雄渾的氣質,吸引著海內外眾多穆斯林和各界人士前來瞻仰朝拜。這里也成為廣大穆斯林歡度傳統節日“爾代節”的場所。 卜奎清真寺在發展民族宗教事業、加強國際交往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1981年卜奎清真寺被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望江樓(River-watching Pavilion)始建于1908年,位于龍沙公園勞動湖東畔的假山上。黑龍江巡撫周樹模“思泛舟江湖,以謀臨流之勝”,兩次邀請張朝墉設計改建倉西公園(今龍沙公園),在南墻外,鑿溝引人嫩江,在溝西側覆土為邊山,在山頂建一草亭,初名未雨亭,登亭西望,江水波光粼粼,岸邊綠樹成蔭。1930年將草亭改建為磚木結構亭。南北寬、東西窄,樓高25米,占地約220平方米。1950年和1979年進行了兩次修繕,增修了石階、石墻、石梯、屏風等。建國后,黨和國家領導人劉少奇、周恩來、朱德、董必武、鄧小平等先后光臨齊齊哈爾市,到望江樓觀光賞景。1964年7月21日,朱德委員長、董必武副主席、劉伯承副委員長來齊齊哈爾市視察,游覽了龍沙公園。登樓遠眺,神清氣爽,嫩江水碧波蕩漾,齊齊哈爾風光盡收眼底,朱老總即興揮毫題寫了“望江樓”三個大字,后將其制成黑底金字的長匾懸掛于飛檐之下,故改稱為“望江樓”。1987年,望江樓被齊齊哈爾市政府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關帝廟(Temple Of Guan Yu),又稱武廟、老爺廟、關公廟。 始建于乾隆四年(1739年)。該廟位于龍沙人字畫(現已散失)。1980年至1985年,齊齊哈爾市政府再次重修此廟,并將“關帝廟”正式更名為“關公廟”。整修后的關公廟為由山門、前殿、正殿、后殿組成的四進式建筑。山門三間,供休息和接待之用。前殿又稱靈官殿,殿內供奉護廟之神王靈官。殿前兩側為高8.5米鐘鼓樓,上下兩層,四角飛檐,樓頂上飾1米多高的葫蘆,反映出道教的獨特風格。正殿又稱“忠義恒天”殿,高10米,三鋪頂,殿堂中央為3尊高大塑像,關羽居中,周倉和關平分列左右;墻上繪有以關公傳奇故事為題材的重彩壁畫。后殿為老君殿,供奉道教創始人老子。1980年,齊齊哈爾市政府將關帝廟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壽公祠(Temple Of Martial Shoushan)即壽山將軍祠。建于1926年,位于龍沙公園勞動湖南岸土崗卜。袁壽山(1860—1900年),字眉峰,明末兵部尚書袁崇煥后裔。甲午戰爭中,壽山英勇殺敵,屢建戰功。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升任黑龍汀將軍,駐齊齊哈爾。同年8月,沙俄軍隊逼近齊齊哈爾,并撕毀和平城協議,發動突然襲擊。壽山拒絕誘降,并堅守“軍覆則死”的諾言,自臥棺中,命從人槍擊,壯烈殉國。后官府為彰其忠烈,修祠以紀之。壽公祠為一座青磚灰瓦二進式祠堂建筑,由山門、前殿、后殿、東西配殿共12間殿堂組成。前殿(亦稱將軍殿)和后殿(俗稱三代殿)建筑形式相同,均為3間單檐硬山頂式建筑。前殿有壽山畫像、部分遺物及生平事跡介紹;后殿原有壽山父親富明阿(吉林將軍)畫像(現已遺失),今塑有一尊高2.4米的壽山將軍金身泥質塑像。1986年壽公祠被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黑龍江將軍府(Heilongjiang Martial's Mansion)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清代黑龍江將軍在卜奎古城的官邸,原址位于齊齊哈爾市中華西路6號,即今市第二醫院東鄰。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由首任黑龍江將軍薩布素興建。相傳乾隆年間,皇帝西巡,將軍府作為備用行宮,進行了修繕和擴建,形成3層院落、4棟青磚瓦房的典雅宏敞、功能齊備的建筑群。將軍府作為古代黑龍江的第一官邸,見證了歷史的風云變幻,從康熙時的薩布素在卜奎古城開衙建府,到光緒末年壽山將軍在府內自盡殉國,歷經清代8個王朝,被清庭任命的76位黑龍江將軍中,只有少數幾位將軍不曾在此居住過。庚子之役(1900年)后,將軍府被侵華的沙俄占領達7年之久。清末改黑龍江為行省后,將軍府一直是地方軍政的辦公要地。經過三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到20世紀末,將軍府古建筑已破敗不堪。2000年,市政府將此重要遺址移建至嫩江中的明月島。移建的將軍府占地6000平方米,不僅再現了原有建筑風貌,而且布有將軍府歷史文化陳列。昔日的將軍府,作為今天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旅游觀光景點,進一步傳承著歷史文明,續寫著新的輝煌。

黑龍江督軍署古建筑(Heilongjiang ilitary Governor 's Mansion)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齊齊哈爾市區卜奎大街北段東側,市博物館北鄰,現存一幢二層磚木結構的樓房和一組“凹”字形的三棟平房,房屋前后二進,恢弘高大,全部為青磚素瓦,是絕無僅有的彌足珍貴的晚清建筑。督軍署營建于清末黑龍江將軍程德全任期,完成于周樹模任黑龍江巡撫之期,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清末、民國、偽滿直至解放初期,這里都曾是黑龍江省的最高政權機關所在地。督軍署建成之時,也正是政權更迭頻繁之際,軍閥擁兵割據,戰亂連年,先后有宋小濂、朱慶瀾、畢桂芳、鮑貴卿、孫烈臣、吳俊生、萬福麟、馬占山等在此辦公;解放后這里曾是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現在,這所重要的歷史遺址,在城市開發建設中得到很好的保護,經過修繕清理后已成為齊齊哈爾博物館的組成部分。

昂昂溪古文化遺址(Angangxi Ancient Cultural Relics)屬于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有六七千年的歷史。它由39處遺址、遺物點組成,分布在嫩江中下游的大小沙丘上,與之相伴生的是洼地、沼澤和湖泊。這些遺址留下豐富的遺跡和遺物,為研究中國北方草原漁獵民族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據。1928年,一名俄國鐵路員工首先在昂昂溪附近發現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1930年,著名考古學家梁思永在昂昂溪五福車站南1.5公里處進行4天考占發掘,出土大量小型壓琢石器、陶器、骨器等;1932年梁思永發表44頁近7萬字的大型考占發掘報告《昂昂溪史前遺址》,引起中外學者的廣泛關注。從此,松嫩平原嫩江中下游沿岸廣泛分布的這種以細小壓琢石器為主的原始文化類型被稱為“昂昂溪文化”,在中同和世界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載人《中國通史》、《世界通史》和《中國名勝辭典》。昂昂溪遺址成為中同北方草原漁獵民族文化的突出代表,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范文瀾、呂振羽等對此都有高度評價。解放后,各級政府多次組織對該遺址的科學性及搶救性的發掘,獲得較豐富的文物考古成果,被譽為“北方的半坡氏族村落”。1988年,昂昂溪遺址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列入國家文物局“八五”保護規劃之中。

金長城(金東北路壕界邊堡)(jin Dynasty Great Wall [Jin Dynasty Northeast Road Border Wall Relics])齊齊哈爾市境內有金代所修長城206.15公里,經行于齊齊哈爾市的甘南縣、碾子山區和龍江縣。金長城是公元12~13世紀以女真人為主體,驅役各族人民共同修筑的,從東北的嫩江之濱到西南的黃河河套,是一段長達4千多公里的軍事防御工事。工:程分東北、西北,西南三路。齊齊哈爾段金長城屬于東北路之一段,也是金修長城最早的一段。金廷為了鞏固新領土,保衛金都上京,也為了繼續擴大戰果防止北部騷擾,決定派大將婆盧火于天輔五年,即公元1i21年開始治邊修長城。史稱婆盧火治邊有功,屢受嘉獎,最后殉職于這條長城線上。齊齊哈爾段金長城主墻高大完整。護城外附馬面,上置戍樓。墻面有馳道,可供車馬通行。墻外有護壕,以護主墻。根據需要往往在主墻外修有不連貫的第二、第三道墻壕,加強了防御的功能,在墻內側有屯駐軍兵的戍軍堡。因此齊齊哈爾段金長城工程配套、結構合理。又因元代以后長期荒蕪、人跡罕至而保存較好,現狀可觀。因鐵路濱洲線、牙林線,公路碾北線及雅魯河水道均由金長城處通過,碾子山區段的金長城,當是參觀、游覽的最佳處。

紀念建筑

齊齊哈爾市黨政辦公中心(Qiqihar City CCP Administration Center)

齊齊哈爾市黨政辦公中心坐落在嫩江東岸,是一座智能化、現代化的環保型辦公樓宇,也是鶴城新的標志性景觀。

黨政辦公中心是在市委、市政府原辦公地址異地置換而重新建設的,充分體現了齊齊哈爾市“經營城市”的理念和大開發、大發展的戰略思想。辦公中心總建筑面積7.8萬平方米,占地面積21公頃,由高低錯落的五座樓宇組成。其中主樓樓高81.8米,地上20層,地下1層。外觀莊嚴、宏偉、大氣,內部環境簡潔、儉樸、大方。內設直燃機鍋爐中央空調系統及14個智能化管理系統,適應了現代化辦公的需要。

市黨政辦公中心2001年10月奠基開工,2003年4月20日竣工交付使用,4月21日黨政機關各部門喬遷,5月6日正式對外辦公。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市紀檢委所屬的69個單位和部門,近2000人集中在中心辦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辦事人員。 齊齊哈爾巾黨政辦公中心的建成及運轉,帶動廠沿江地區的開發建設和經濟的發展,在中心市區形成了新的政治、文化中心,成為鶴城的新亮點。

中環廣場(Zhonghuan Square)

中環廣場位于齊齊哈爾市區中心廣場西側,2002年10月底竣丁,2003年4月18口開業運營。

中環廣場是原齊齊哈爾市委、市政府辦公地的置換建設項日,是齊齊哈爾市2002年城市建設的重點工程、形象工程,對改變建城三百多年來的城市格局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整個廣場占地4.68公頃,總建筑面積約10萬平方米。設計采用江南亭園式街景與北方建筑特征的完美結合,以一個自徑50多米的花園為中心,呈弧線形布局。中環廣場分為四個部分:A座為品牌專賣區、休閑服飾一條街、黃金珠寶一條街、啤酒街;B座為黑天鵝家電城;c座為精品服飾城、布藝城;D座為綠色食品、工藝美術、圖書、音像、餐飲城。廣場的西南、西北角為兩幢高層寫字樓。此外,這里還有大型超市、銀行和公寓式辦公樓。整個廣場構成高低錯落,動靜相宜,樓臺與綠地相得益彰,能夠充分滿足人們的感官享受,是一個集商貿、金融、辦公、公寓、花園及旅游、休閑、購物為一體的高層次、高水準、大容量、人性化的多功能社區。

齊齊哈爾嫩江公路大橋(Qiqihar Nenjiang Highway Bridge)

齊齊哈爾嫩汁公路大橋坐落于齊齊哈爾市區西北部,是齊齊哈爾市與西北部各市、縣、區的重要交通要道。不僅是連接黑龍江省西北 部和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經濟的重要橋梁,還是連接我國東北地區黑河、綏芬河、琿春和滿洲里4個沿邊口岸的交通樞紐,也是橫貫歐亞大陸,東起黑龍江省綏芬河市,西至滿洲里市的301國道跨越嫩江的特大橋梁之 一、1991年國家批準立項,1995年9月20日建成通車。大橋全長1633.7米,其中東江橋長1056.88米,西江橋長576.82米,橋寬17米,引道工程6.416公里。

宏偉的嫩江公路大橋,就像一條彩虹橫跨嫩江。每當夜幕降臨之際,橋燈齊放,猶如金色的巨龍橫臥在嫩江之上。橋頭雕塑“鶴鳴”,象征著齊齊哈爾經濟的騰飛和繁榮。

國脈大廈(Guo Mai Hotel)

國脈大廈是集餐飲、住宿、辦公、娛樂于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對外服務的適于旅游觀光型的四星級酒店。于1997年5月動工,20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