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中日進出口貿易數據2018(外貿中國的貿易國別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6-02 11:31:47 编辑: 来源:

司,用點頭動作表示已清楚對方的身份。

日本跨境電商的市場潛力

日本是全球第4大電子商務市場,樂天(Rakuten)、亞馬遜和雅虎購物(Yahoo! Shopping)組成了日本電商市場“三巨頭”。但,日本是發達國家中跨境購物率較低的國家之一。對跨境電商而言,日本仍然是一個正在爆發中的藍海市場。

01

互聯網覆蓋率高

日本互聯網的覆蓋率達到了94%,網購用戶也占到了日本總人口的65%。據悉,目前日本人口1.24億,每天獨立IP訪問亞馬遜達4000萬,流量相當于德國,是美國的1/4。

02

電商市場價值高

日本的電商經濟發展也是非常穩定的,據數據顯示,預計到2022年,日本電商市場價值將超過1130億美元。

03

網購能力強

日本人的網購能力非常強。據調查,60%的日本網民每月都要網上購物一次。日本人均網購的消費金額為1164美金,相當于中國人均消費的2倍,并且超過了美國人均網購消費額。

04

三類產品廣受歡迎

日本跨境電商市場比較火爆的產品有飾品類,項鏈,手鏈,耳釘在整個日本銷量都是比較不錯的;服裝類,如時尚流行的連衣裙、風衣、高跟鞋;3C電子類,如無人機、藍牙耳機、音響、手表、榨汁機、面膜機、美容儀等。

附:日本消費者的消費習慣

日本消費者具有以下特點:

01

高復購率

日本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非常高,一旦認可了一個品牌,就會對品牌有很大的依賴性,復購率自然就會高。

02

低退貨率

日本人的嚴謹是出了名的,在購物行為上也一樣嚴謹,一旦選中了的商品,就很少會退貨。

03

留評率高

這也得益于日本人嚴謹的做事態度,購買商品后,如果對商品感到滿意,他們也會嚴謹地對待商品評價,對商品做出真實的評價。

04

對商品要求高

日本人對商品的要求很高,不僅僅是對質量的要求,還包括對商品的展示形式與效果。

05

節日消費熱情高

重要的節日節點,往往能帶來消費的高峰期,在每年一月第二周的星期一全國放假,服飾、首飾等產品能夠引起一陣銷售熱潮。日本每年的7月和12月會發放獎金,額度不低于三個月薪水,因此7月和12月是購物高峰期;而亞馬遜7月店慶,以及12月的節日季——圣誕節、黑色星期五和網絡星期一正好與這樣的市場現狀吻合。

以上就是日本市場的全部內容。

簡述國際間的貿易對進口國和出口國的影響?

我認為,國際間的貿易的話對進口國的影響,就是緩解了進口國。在該行業的部分用功壓力和生產壓力,對進口國予以了資源。上面的補充而對出口國的影響,首先就是提高了出口國的一個經濟效益,幫助出口國的經濟發展更加快速了。這就是國際間的貿易,對進出口國互相的影響。

具體如下:

外貿增速在走低貿易結構待優化

1、進出口增速由較高增長逐步回歸常態

2019年1-7月份,我國進出口同比增長8.5%,略好于上年同期水平,其中出口增長9.5%,增幅同比提高1.7個百分點。從月度走勢看,一季度進出口增長由于短期特殊原因,增速較高,尤其是出口達到18.4%,高于去年同期與全年水平十幾個百分點。

有關部門加強了對跨境資本、轉口貿易等領域的監管,使那些在我國香港“一日游”和“低出高報”等貿易虛假行為受到明顯抑制,出口增速逐月回落,增長4.2%,與工業出口交貨值增速逐步靠近。進口方面,國內需求不旺導致進口增長緩慢,1-7月增長7.3%。

伴隨出口增速的回落,進口增速回調至6.4%,低于一季度2個百分點。由于進口增長慢于出口,貿易順差同比擴大33.9%,達到1257.2億美元。上半年,凈出口對GDP的貢獻率由負拉動轉為正拉動,貢獻率為0.9%,拉動GDP上漲0.1個百分點。

2、對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呈現分化

年初以來由于世界主要經濟體增長情況分化以及釣魚島事件紛爭等因素,我國與美、歐、日以及主要新興經濟市場貿易增長情況也出現分化。中國對美國、東盟等國家雙邊貿易穩定,分別增長6.2%與12.4%;新興經濟體中對南非貿易增長15.8%,對韓貿易增長8.6%,保持了較好勢頭。

由于歐盟經濟形勢嚴峻我國對歐雙邊貿易走低,1-7月下降1.8%;釣魚島事件不斷升級,中日貿易增速下滑至-8.8%;俄羅斯等資源型國家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等負面因素影響導致經濟增長欠佳,中俄貿易呈現零增長;內地對我國香港雙邊貿易增長速度由超高速逐步回落。

我國對美國、歐洲、日本等傳統市場出口繼續放緩,依賴程度降低;對東盟、非洲等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出口提速。商務部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對美、歐、日三大傳統市場出口比重下降至37.6%,對其他出口市場比重上升到62.4%,出口市場多元化加強。

3、產品、貿易方式、區域結構等方面不斷改善 

在國內外經濟、貿易發展環境的共同作用下,我國對外貿易增長逐步進入中速發展階段,外貿發展方式轉型升級步伐加快,貿易結構正在優化與改善。貿易產品結構方面,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比重進一步提高,資源能源大宗產品進口增加。我國機電產品出口占比與上年基本持平。

高技術產品出口比重上升1.6個百分點;鐵礦石、鋼坯等資源型產品與原材料產品進口數量增長較快,高技術產品與消費品進口占比提高。貿易方式結構方面,由于我國人工成本提高,部分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逐漸轉移到越南、老撾等周邊國家。

對國內經濟增長價值創造貢獻較大的一般貿易增速持續快于加工貿易。出口區域結構方面,西部地區憑借產業轉移與后發優勢,對外貿易迅速增長,上半年中西部地區占全國出口總額比重上升0.3個百分點,東部地區進入出口結構升級階段。

4、外貿出口軟實力得以提高

隨著人口紅利減弱、資金成本提高、資源環境壓力增大,我國不僅經濟潛在增長率下滑,而且對外貿易傳統的成本與價格優勢逐步弱化,部分出口產品市場份額被周邊國家侵蝕。在這種情況下,外向型企業更加重視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經營成本、加強技術創新。

同時政府部門加強對出口質量的管理,打擊出口假冒偽劣和侵犯知識產權商品,全面推進以質取勝戰略,貿易出口軟實力有所提高。當前以海爾電器、華為通訊等為代表的中國自主品牌國際市場越來越受歡迎,我國民營企業出口增長26.2%。

占比提高4.1個百分點,達到41.7%,比重直追外資企業。并且,在國際市場價格總體下降的情況下,我國主要出口商品價格相對有所提高。海關數據顯示,上半年箱包、手表、生絲等部分產品出口價格上漲幅度達10%以上。

外貿中國的貿易國別是什么意思?

2020年累計進出口總值首次實現正增長

2015-2020年全國進出口總額整體增長,2019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1.6萬億元人民幣,比2018年增長3.4%。2020年前三季度,受疫情影響,我國進出口總值增長不佳,但是好于預期,我國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0.7%,我國累計進出口總值年內首次實現同比正增長,主要原因包括出口展現較強的韌性,防疫物資拉動出口增長;進口需求穩中向好,也支撐了進口值的回升等。

從進出口結構來看,我國處于貿易順差狀態,出口占比常年在55%上下波動,我國常年處于貿易順差狀態主要與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要素稟賦優勢推動有關。

美國是我國最大的出口目的國

從進出口貿易國別或地區來看,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TOP5國家或地區中,東南亞國家聯盟占比最高,達到14.62%,其次為歐盟,占比為13.98%,第三位為美國,占比12.19%。

從出口來看,美國是我國最大的出口目的國。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出口美國商品金額達21768.1億元,占我國總出口金額的17.1%。其次為歐盟,出口金額達19613.4億元,占比15.4%。

出口美國金額增速回升

2015-2019年中美貿易總值呈波動下降趨勢。受中美貿易戰影響,2019年中美貿易數據全面下滑,中美貿易總值達3.74萬億元,同比下降11%。2020年前三季中美貿易總值2.8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5%。在中國主要貿易伙伴中,中美貿易額增速低于中國與東盟、歐盟,但高于中日、中韓。

在2019年9月,美國對華3000億美元輸美產品中第一批加征15%關稅措施正式實施后,中國對美出口進一步下滑。2019年全年,我國對美國出口金額達2.89萬億元,同比下降8.55%。2020年前三季度,中美貿易趨于回升,對美出口2.18萬億元,增長1.8%

2015-2018年中國出口美國金額占總出口金額比例一直呈現上升趨勢,2019年受中美貿易戰影響,占比驟降至16.7%,下降約2.5個百分點。2020年前三季度逐漸回升,至17.1%。

進口方面,2015-2018年我國自美國進口金額整體較為穩定,2019年下降至0.85萬億元,同比下降16.63%。2020年前三季度,自美進口0.64萬億元,同比增長2.8%。

2015-2019年中國自美國進口金額占總進口金額比例整體趨于下降,2019年下降至5.9%,2020年前三季度回升至6.2%。

從出口商品看,2020年前三季度,我國對美出口產品最多的為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機電產品1.31萬億元,增長1.4%,占同期對美出口總值的60%。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5471.4億元,增長4.4%,占比25%。另外,出口產品增長最快的為醫藥材及藥品,出口醫藥材及藥品達201.3億元,增長32.4%,其次為筆記本電腦產品,出口金額達1620.9億元,增長14.4%。增速下降的為手機產品,出口金額達1286.9億元,下降3.4%。

中美貿易戰打了18個月,已使2019年雙邊貿易額被東盟反超。隨著中國資本市場新一輪高水平開放全面提速,中美在金融領域的合作進一步加強。支持中美經貿關系發展的兩國金融機構的合作和交流也在加速,2020年前三季度對美進出口也在逐漸回升。

如何認識日本消費及特點?出口潛力?

一)進出口市場構成 2007年1-6月,日本主要進出口區域為亞洲、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和歐盟15國,這三大區域合計占日本進出口總額的87.8%。其中,日本對亞洲地區和歐盟的出口增長較快,出口增幅分別為11.3%和8.8%%;日本對NAFTA出口下降0.2%,出口額為797.5億美元。其中對NAFTA出口最多的機動車輛和機電產品都有小幅滑落。1-6月,日本從這三大區域進口額分別為1797.6億美元、418億美元和301.9億美元,分別增長2.4%、4.3%和5.4%。 從出口國別來看,美國仍是日本第一大出口國。由于房地產市場放緩、次級貸款問題和零售消費下滑等影響了美國經濟增長和進口增加,對日本對美出口也造成一定負面影響。1-6月,日本對美國出口692.4億美元,下降1%;美國占日本出口市場份額繼續下滑至20.6%,比上年同期下降兩個百分點。中國和韓國是日本第二大和第三大出口市場,1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