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烏魯木齊外貿大廈圖片(從烏魯木齊大巴扎到外貿大廈怎么走)

时间:2024-06-01 18:36:52 编辑: 来源:

殖)

奎屯地區地下水資源比較豐富,總儲量約1.72億立方米,水質較好,總鹽量小于0.5g/L,沿烏伊公路一帶地下水埋深為80-130米,市區一帶為15-40米。沿地下水溢出帶及其以北地區(含泉水溝水庫區),地表以下200米以內有2-3層承壓自流含水層,期間被亞砂土和亞粘土所隔,含水層一般為中細砂,粗砂和卵礫石,厚度為15-50米,第一層在25-45米,第二層在75-213米,第三層在184米以下,取水層一般在第二層。

※氣候與氣象

奎屯市位于歐亞大陸腹地,距海遙遠,水汽輸送距離長,屬北溫帶大陸性氣候,高空既受西風帶天氣系統的影響,又受副熱帶天氣系統的影響,加之天山山脈對北方冷空氣的屏障作用和戈壁為主的下墊面作用,具有冬夏季長,春秋季短,四季較分明,降水量少,蒸發量大,氣溫日(年)差較大,光照資源豐富。

※氣溫

奎屯市的年平均氣溫為7.3℃,最熱年份平均氣溫9.6℃(1963年),最冷年份平均氣溫為5.4℃(1960年)。一年中最熱月份為7月,月平均氣溫26℃,最冷月份為1月,月平均氣溫一16.1℃。歷年平均無霜期182天,最長無霜期為210天(1983年),最短無霜期151天(1985)年。

※地溫

全年平均地溫9.2℃。凍土的歷年最大深度為145厘米(1964年3月,持續11天),最小深度為66厘米(1979年2月6日、7日),平均凍土深度為105厘米,穩定封凍期為4個月左右。

降水 具體氣候特征如下表:

年平均氣溫 8.9℃

極端最高氣溫 38.8℃

極端最低氣溫 -29℃

年平均降水量 176.7mm

年蒸發量 1754.8mm

最大凍土深度 138cm

常年主導風向 西風

常年均風速 1.3m/s

※氣壓、風

奎屯屬大陸性氣壓系統,氣壓值冬季高、夏季低。月平均氣壓最高值為983.0百帕(1984年12月),月平均氣壓最低值為950.1百帕(1967年6月)。由于大氣環流的季節變化及天山山脈的影響,各季風向隨之變化。全年主導風向為西風,其次是東風和西南風。風速年平均值為1.5米/秒。8級以上大風年平均日數為4.5天。

※日 照

全年晴多陰少,日照極為豐富。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598.l小時,最多的年份為2794.5小時(1968年),最少的年份為 2179.9小時(1987年), 年平均日照百分率為58%,但月際差別較大,冬季低,夏季高,12月份平均日照百分率只有35%,而8月份平均日照百分率達71%。1983年7月日照百分率為81%,是歷史最高月;1966年12月日照百分率為18%,是歷史最低月。

※濕度和蒸發量

因氣候干燥,相對濕度年平均值為64%。冬季較大,在80%以上;夏春較少,在50%以下。年平均蒸發量1754.8毫米,是年平均降水量的9倍。

※水文

奎屯市的地表水主要是奎屯河水和市區北部的泉水、溝湖。奎屯河發源于天山支脈依連哈比爾尕山,流經獨山子、烏蘇、奎屯、精河入艾比湖,全長220公里。上游主要有18條支流匯合而成,年徑流量為6.04億立方米,歷年平均流量20.l立方米/秒。每年6月初至9月底為洪水期,10月至次年3月為枯水期,冬夏河水流量懸殊較大,是典型的干旱區內流河。該河流域面積為1945平方公里,主要供給奎屯市、烏蘇市和農七師城市用水和農業灌溉。

地下水主要靠河床滲漏補給,含水層富水性好。地下水位由南至北逐步升高,南部水位高,距地面深達140米,東北部水位離地面僅2~4米。據專家測評,在奎屯河中心以東約20公里的計算斷面內,地下水的允許開采量為1.2~1.4億立方米/年。

※物產

轄區內農業物產豐富。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水稻及少量紅薯等雜糧;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番茄、甜菜、胡麻、打瓜;油料作物有油菜、向日葵、黃豆、花生等;蔬菜有小白菜、油白菜、大白菜。蓮花白、芹菜、葫蘆瓜、韭菜、黃瓜、辣椒、茄子、土豆、大蔥等;瓜果類有西瓜、甜瓜、蘋果、葡萄、李子、皤桃等。畜牧物產主要有:牛、羊、豬、馬、奶制品、皮毛等。

野生植物資源已發現的有121種,其中經濟和藥用價值較高的主要有蘆葦、胡楊、紅柳茶、羅布麻、苜蓿、枸杞、蒲公英、甘草、蒼耳、車前草、補血草、馬齒莧等。

野生動物禽類有麻雀、鷹、貓頭鷹、烏鴉、野鴨、灰鶴、黑頸鶴等;獸類有鼠、黃鼠狼、狐貍、灌、水獺等。

礦產資源有粘土、砂石、砂金、石膏等。其余有待查明。

※空氣質量

2003年我市空氣質量總體狀況屬良好,全年空氣質量Ⅱ級以上的天數占90%以上,大氣污染物主要以沙塵、煤煙混合型污染為主,并呈現季節性分布,污染天數主要集中在冬、春兩季取暖期,但隨著我市集中供熱工程的竣工運轉,此種狀況已大為改觀。

]區位優勢

奎屯市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行政區面積1109平方公里,城市規劃面積300平方公里,建成區40平方公里,地處天山北坡經濟帶的中心位置。新疆提出率先加快天山北坡經濟帶的發展,將奎屯市及該區域確定為經濟帶上的中心城市和發展的“西極”;在伊犁州“一極三帶六區”戰略中,奎屯是伊犁州的“經濟發展極”;新疆城市規劃提出了“一主兩翼”的布局,奎屯處于“北翼”,是天山北坡經濟帶及北疆鐵路沿線城鎮體系規劃中的重點城市。

奎屯市東距烏魯木齊253公里,北距克拉瑪依140公里,西距博樂270公里(距阿拉山口220公里),與阿勒泰、塔城、伊犁相距分別為540、370、480公里,形成了奎屯市以西以北30萬平方公里的經濟輻射區。成為北疆西部人口集中、文化先進、交通發達、信息暢通、基礎設施齊全、市場體系完備、經濟實力雄厚的區域性中心城市,2003年城市人口達到13.6萬人,隨著城市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對周邊區域的帶動、引導、集聚、促進作用不斷加強。

根據新疆發展戰略和奎屯市發展規劃, 奎屯市所在的“金三角”地區,將成為僅次于烏魯木齊的區域中心城市,建成綠色、人文、發展、協調的現代化城市。具有推進新疆石化下游產品加工基地、鋼鐵生產基地、出口產品加工基地、特色資源加工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的絕對優勢。

奎屯市經過幾十多年的建設和近年來的改革開放使奎屯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城市經濟總量產生了質的飛躍,經濟結構更趨合理,經濟運行態勢平穩,正逐步進入高速度、快增長的新的發展階段。已初步形成以電力、紡織、化工、卷煙、建材、食品、制糖、釀酒、番茄制醬為主體的工業體系。與毗鄰的國家級現代化綜合型資產總值達120多億的大型石化聯合企業獨山子和自治區優質農牧業生產基地烏蘇市形成的“三角”區域,被區內外經濟學家譽為新疆經濟發展的“金三角”地帶,三地區域相連,資源互動,生產要素聚集,產業發展互為補充。該區域現有人口55萬,國內生產總值65億元。在這一區域內,擁有年煉油600萬噸、乙烯22萬噸的現代化石化企業,具有年產20萬箱卷煙能力的新疆唯一的卷煙企業,形成20萬錠棉紡能力的棉紡企業,是新疆主要的農牧區和糧油棉基地,被譽為中華第一棉的“錦”牌棉花就盛產在該區域,棉花產量達250萬擔。這一地帶是新疆一、二、三產業比較發達和集中的區域,是天山北坡經濟帶上的核心發展區域,是國家亞歐大陸橋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家計委經濟研究中心的專家將該區域定位于蘭新鐵路以西,亞歐大陸橋上最適合大群體工業聚集發展的城市群經濟區。

◇ 交 通 ◇

奎屯是新疆的交通樞紐城市,奎屯是新疆烏奎高速公路的終點站;通過鐵路、公路,奎屯將新疆東、南、西、北緊密地聯結在一起。烏—奎—賽高速公路、312國道、217國道在城區交匯,獨庫公路穿越天山,是連接南北疆的主要交通要道。奎屯火車站是第二條亞歐大陸橋上從中國西部入境的第一個區段編組站,是北疆鐵路客貨運輸的中心站,亞歐大陸橋橫穿西去,直抵荷蘭鹿特丹。國際客貨列車、烏奎雙層旅游客車以及西安至奎屯直達客車均已相繼開通,奎屯因此成為“歐亞通衢第一埠”。奎屯火車站有19股道,編貨能力240萬噸,日裝車能力200輛,年貨物吞吐量1000萬噸;已建成石油、糧油、棉麻、化肥、生產資料、茶畜、百貨、礦產等十個大中型倉庫和11條鐵路專用線,可滿足大宗商品批發和中轉的需要。奎屯市已成為東至烏魯木齊、南至庫車、阿克蘇,西至伊犁、博樂,北至克拉瑪依、塔城、阿勒泰的交通中心,成為新疆重要的人流、商流、物流、信息流集散中心。隨著“精伊”鐵路2004年開工建設、“奎屯—北屯”鐵路勘察、線路設計和即將動工,奎屯交通樞紐的作用將進一步強化。

◇ 二 類 口 岸 ◇

1994年6月自治區人民政府以新政函[1994]97號文批準奎屯市設立二類口岸,開展公路及鐵路國際貨物的直達運輸。二類口岸的開通,為改善奎屯市的投資環境,發展外向型經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1998年3月12日阿拉山口海關駐奎屯監管組進駐奎屯,口岸管理機構"一關四檢"辦事機構的設置,標志著我市二類口岸向正式運作邁出了可喜的一步。阿拉山口海關的業務延伸至此,可為口岸服務區內的外貿企業減少通關費用,增強我市及周邊地區外貿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阿拉山口海關駐奎屯監管組的服務范圍為奎屯市、烏蘇市、沙灣縣、克拉瑪依市、農七師及獨山子。開展對阿拉山口進出口業務的直通式驗收監管,同時監管從阿拉山口分流至奎屯的部分貨物。

◇ 城 市 基 礎 設 施 ◇

城市規劃面積300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36平方公里。2003年全市道路長度118.3公里,道路建設標準高。道路面積164萬平方米,人行道面積13萬平方米;橋梁11座(含地下通道3座);路燈盞數4222盞;而且燈型、照明度、控制手段屬國內先進水平。

城市人口密度為121人/平方公里;人均居住面積22平方米;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23升,用水普及率100%;每萬人擁有公共交通車輛7.5標臺;人均擁有道路面積12.2平方米;排水管道密度 5.1公里/平方公里;污水處理率60.1%;人均擁有公共綠地面積8.5平方米。建成區綠地率39.3%,市內有青年公園.西公園.南公園和體育公園四座公園。

◇ 供 水 現 狀 ◇

奎屯市多年來保持了較為合理、穩定的地下水資源的開采、利用。市自來水公司—水廠(位于烏蘇待1號),日供水能力為2.5萬m3,二水廠(位于瑪納斯街東側,奎屯鐵路橋附近),日供水能力為3.5萬m3。一廠、二廠可日提供有水6萬m3。現奎屯市日用水量平均為2萬m3,用水高峰期為4.5萬m3。新建的三水廠(位于南環路三公里半處),預計2003年底可正式投入使用,屆時市區的供水能力將大大提高。市區70%左右的用戶均用市自來水直接管網的供水,另有30%的用戶仍在使用自備井(大型企業可使用自備井)。奎屯經濟技術開發區用水由二水廠供應,現實際日用水量不足5000m3,為供水能力的七分之一。奎屯區域水質良好,為國家二級水質,飲用水水質綜合合格率均達99%。三水廠啟用后可為開發區提供第二水源支持。

◇ 供 電 現 狀 ◇

奎屯市供電單位有兩家,即新疆電力公司奎屯電業局和農七師電力工業公司。

奎屯電業局所轄35kv及以上變電所共12座,主變16臺,總變電容量467.15MVA。其中:220kv變電所2座,總變電容量240MVA;110kv變電所5座,總變電容量200MVA。目前,奎屯電網已建成220kv線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