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為什么社交媒體會讓人上癮(過度使用社交媒體真的會抑郁嗎?)

时间:2024-06-03 04:19:53 编辑: 来源:

和事,導致社交隔離和情感疏遠。此外,長時間盯著屏幕也可能會對我們的眼睛和頸椎造成傷害。

因此,我們需要學會控制自己的使用時間,避免過度沉迷于短視頻。我們可以嘗試將使用時間限制在特定的時間段內,或者將使用時間分散到一天中的多個時間段內。此外,我們也可以嘗試尋找其他更有意義和健康的活動來替代刷短視頻,例如閱讀、運動、學習新技能等等。

總的來說,刷短視頻之所以會讓人上癮,是因為它滿足了人類大腦的一些基本需求和刺激。但是,我們也需要意識到過度使用短視頻的負面影響,并學會控制自己的使用時間。

抖音為什么讓人上癮?

抖音已經成為當下最熱門的短視頻應用之一,有一個數據說,在2018年春節期間,抖音的日活躍用戶數達到了6000萬。很多用戶看抖音會呈現出一種“上癮”的狀況。科技媒體愛范兒的一篇文章就分析了抖音讓人“上癮”的心理機制。

這篇文章認為,抖音能讓人上癮的原因是因為它用一些大大小小的交互細節,讓用戶大腦里多巴胺激增,出現“行為上癮”,這跟物質上癮(比如藥物及毒品上癮等)的生理機制有相似的地方,都是刺激大腦中同一個區域出現的結果。抖音在產品設計上有這樣幾個特點:

首先是不可預測的內容。在抖音上,用戶只要輕松地手指一劃就能更換視頻,但猜不到下一個視頻會是什么。隨機獲得的獎賞反饋,這種機制在心理學上被稱作間歇性變量獎賞(intermittent variable rewards),賭場中的老虎機正是利用了這種心理效應。抖音在內容上的推薦算法則讓大量精彩的、用戶點贊數多的視頻優先被看到,更高強度地刺激了用戶。

其次是自動循環。抖音的設定是進入新視頻時自動播放,播放完整條視頻后自動循環播放,抖音每條視頻被限定在15秒內,很多視頻會給人戛然而止的感覺,讓人不由自主多看幾遍,甚至印象深刻。這種效應被稱作“蔡格尼克記憶效應”(Zeigarnik effect),這個理論認為人們本能有著將事情做完的驅動力,而那些尚未處理完的事情,會比那些已經處理的事情更加印象深刻。

最后,不容易完成的挑戰任務。抖音總裁張楠曾經分享說:“抖音的產品設計中有個好玩的功能叫做 ‘挑戰’,就是在用運營的思路創新產品的功能和特效,完成功能的冷啟動。這個功能很多產品都有,有的叫話題,有的叫主題。其實就是讓大家以一個主題去表現自己。”這種挑戰,調動了用戶更深入地參與觀看甚至制作視頻。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競爭參與感、完成視頻的成就感,也是行為上癮的必要成分。

以上就是抖音在產品設計上使用的一些容易讓人“上癮”的機制,希望對你有啟發。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