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中國交建 海外業務部(中交二公局怎么樣 了解中交二公局的業務范圍和發展歷程?)

时间:2024-06-02 05:20:19 编辑: 来源:

都由中交人承擔。中交人占據了目前中國公路建設40%的市場份額。

在港口建設方面,中國所有大中型港口均由中交集團旗下力量設計和建造,中交占據了近100%的市場份額;在港口外的航道上,則活躍著中交集團旗下的航道建設隊伍。中交旗下的天津航道局、上海航道局、廣州航道局,是我國航道疏浚業的主力軍,占據了航道疏浚市場60%的份額。

16年前,我國大型港口機械只能依賴進口。中交旗下的上海振華重工生產的集裝箱起重機等港口機械作業設備,如今占領了世界75%以上的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重型裝備制造商。

在激烈競爭中壯大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振華港機廠2009年上半年的訂單只有生產能力的六分之一。周紀昌感慨地說:“像這樣為拿不到訂單、拿不到項目而著急,我們經歷的太多了。中交集團稱雄交通建設市場,不是依靠央企的壟斷地位、不是靠國家保護獲得的,而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闖出了發展壯大之路。”

1995年,周紀昌被任命為中交的前身原中國路橋集團總經理的當天,公司面臨著資金鏈斷裂的危險。他回顧說:“銀行貸款第二天必須還,但資金還沒著落,我不得不到處借錢還債。”

今天的中交集團不可同日而語。到去年底,中交集團資產規模達2724億元,凈賺了98億元真金白銀的利潤。9萬多名職工人均年收入8萬多元。

“中交集團職工最困難的時候,為了糊口,曾組織起來承包上街掃馬路。”周紀昌說。

我國交通行業是開放最早的行業。以公路建設市場為例,我國有資質的公路建設企業有400多家,一個公路建設標段,有上百家企業競標。

回首發展歷程,周紀昌感慨地說:“作為央企,我們經歷了非常痛苦的過程。”他舉例說,僅激勵機制的改革就經歷了降低成本中提取獎金、百元產值工資含量包干制、崗位技能工資制、成本核算控制、戰略激勵等多個階段。國企經歷從“等飯吃”到“搶飯吃”脫胎換骨的轉變后,依靠科技創新,勇打硬仗,建別人做不了的工程,中交逐步崛起為我國交通建設市場中的“王牌軍”。

2005年,中國路橋集團和中國港灣集團兩家重組為中交集團。重組給中交集團在更大范圍內配置資源提供了平臺。中交集團2006年在香港整體上市,把生產經營和資本經營結合了起來。2007年,中交集團昂首進入世界500強企業榜。

重組后的5年,是中交集團發展最快的5年。集團總資產從重組時的660億元提高到去年的2724億元,利潤由21億多提高到去年的98億元,相當于再造了三個中交集團。

“我們之所以能占領世界同行制高點,靠的是瞄準世界科技前沿,不斷創新。”周紀昌剖析企業勝出奧妙。他舉例說,上海振華重工有一支1000多人的科技創新隊伍,每年開發出至少一個世界第一的港機產品。振華重工對重大創新功臣的獎勵可以達到100萬元。

在發展壯大中,中交集團還成為吸納就業的一個重要渠道。周紀昌介紹,從2005年以來,中交集團每年吸納5000名大學生、提供50萬個農民工就業崗位。上海振華重工的45萬名農民工,已成為港機生產中熟練的產業工人。

“賺外國人的錢才是最牛的”

周紀昌心中的夢想是把企業做成世界一流的跨國公司。他說:“中國的企業別老是關起門來稱大王,要到國際上去賺外國人的錢,才是最牛的。”

這位來自于江蘇的農家子弟,同濟大學橋梁專業畢業后,1977年跨入交通建設行業,曾在英國學習過橋梁技術。1983年回國后,由于沒有計算機,所學竟沒有用武之地。

“如今,中國交通建設人不再生活在外國人的陰影下了,中交企業的水平是世界一流的。”周紀昌認為,作為央企,要從本行業的高端入手,在裝備、技術、管理、產品等方面達到國際一流標準,帶動行業在國際市場中領先。而把行業中的低端市場讓給中小企業,帶動中小企業一起發展。目前,由中交經過篩選的中小企業合作伙伴有1萬多家。

為做成國際一流企業,中交集團近年來一直對標世界交通建設領域排名第一的法國萬喜集團。中交集團成立了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專職參與境外市場的競爭。2010年中交名列全球最大國際承包商第18名,在中國公司中名列第一,并高居2010年中國建筑500強榜首。

盡管遭遇嚴重的國際危機,中交海外業務去年仍逆勢上揚,海外業務板塊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804億元,完成營業額319億元,實現利潤同比增長90%。烏克蘭等中亞國家、古巴、巴西等南美國家的港口、公路、航道疏浚行業,都活躍著中交人的身影。

打造可持續發展平臺

“要實現世界一流跨國公司的目標,中交必須盡快轉變經濟增長模式,構造能可持續發展的公司架構。”周紀昌認為。

中交集團過去的業務一頭沉,都集中在交通建設上。周紀昌說:“今后,要通過調整,使基建施工、疏浚、裝備制造、投資等業務板塊均衡發展。”

中交集團目前投資了38個交通基礎項目,獲得19億元利潤,初見成效;公司加大鐵路市場開發力度,承擔的鐵路基建合同超過1000億元。

“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后勁在國際市場。”周紀昌指出。中交集團2006年提出海外業務要占總業務40%比例的目標,目前已經接近30%。

“更重要的轉變是,追求環境和交通建設和諧發展已成今后交通建設領域新的主流,適應不了新形勢的企業將被淘汰出局。”周紀昌認為。“科技創新是節能減排第一推動力。”周紀昌說,中交2009年節能減排共投入技改資金4300萬元,設立123項技改項目。

“2008年,中交集團的規模只有世界同行第一法國萬喜集團的一半,利潤是萬喜的37%。中交全球同行中排名只是第六位。”周紀昌對記者念出一組數字。

企業的競爭力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競爭實力。“中國企業在國際舞臺上無法稱雄,就談不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周紀昌展望未來10年說:“我們將通過打造可持續發展平臺,推動中交集團在全球市場上配置資源,崛起為世界一流的跨國公司。”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