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中國與東盟水果貿易研究(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支撐因素跟阻礙因素)

时间:2024-05-18 16:51:53 编辑: 来源:

2、中-東自貿區將促進中國吸引外資的增加和“走出去”戰略的實施

近年來,中國與東盟積極開展經濟合作,雙邊投資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截至今年6月底,東盟國家來華實際投資累計340億美元;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不包括香港和澳門,中國企業在東盟10國協議投資額近10億美元。

(1)促進對中國吸引外資的增加

中國目前已經是世界上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但中-東自貿區所帶來的投資刺激效應將進一步促進中國吸引外資的增加。自貿區建成后,將形成一個統一的大市場,到中國投資生產就可以方便地進入東盟市場,而且中國投資的軟硬環境要比大部分東盟國家好,投資中國要比投資東盟更容易取得成效,因此中國在吸引外資的競爭中處于更加有利的位置。

(2)促進中國企業“走出去”到東盟投資,規避貿易壁壘

近年來,中國對東盟的投資雖然以60%以上的年均速度增長,但仍然落后于東盟對中國的投資,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中-東自貿區的啟動將給中國企業帶來一個更加便利廣闊的區域性市場,而且中國企業赴東盟投資達到一定比例,還可以享受到區內的關稅優惠政策,并規避發達國家專門針對我國設置的部分貿易壁壘如“非市場經濟地位”等所帶來的出口風險,這些都將促進中國對東盟的投資。

3、中-東自貿區將促進中國區域經濟結構調整

我國西南省區同東盟國家地理位置相鄰,東盟國家是這些省區的主要出口市場,其與東盟國家的貿易互補性更強,通過與東盟在自由貿易區的框架下加強經濟合作,將大大促進這些省區的出口,為其在更大范圍參與國際分工和分享分工效益創造條件,從而有力地配合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促進我國區域經濟結構的調整優化,以及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尤其是廣西和云南與東盟國家毗鄰,歷史上與東盟國家有著密切的經濟和文化交往,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擁有明顯的區位優勢,今后它們將從國內的地理邊緣變成自貿區在物流、商務、投資等方面的中心,從而發揮獨特作用,帶動經濟的發展。

4、中-東自貿區將提升中國整體經濟實力

中-東自貿區將從以下方面提升中國整體的經濟實力。

首先,中-東自貿區啟動后,將通過外貿和投資的增長以及內需的擴大所導致的乘數效應,拉動中國的經濟增長,根據東盟專家“全球貿易分析項目”模型的測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后,中國GDP將增加0.3%,達35億美元。

其次,中-東自貿區啟動后,通過關稅的降低,可以增進國內競爭,推動中國產業結構升級,并且通過東盟市場化所產生的示范效應,從而促進中國市場化進程的加快。

最后,通過啟動中-東自貿區,可以在東亞地區可以構建新的有利于我國的國際分工,從而形成并加強中國與東亞地區經濟的互動增長關系,進?步促進中國經濟的開放和發展。

5、中-東自貿區將擴大中國的政治影響力

中國與東盟將政治安全也作為自貿區協議的重要內容納入,通過啟動自貿區,與東盟國家建立戰略伙伴關系,能為中國營造良好的區域政治環境,提高中國的國際政治地位,使我國在世界經貿、政治和安全事務中具有更大的發言權,從而擴大中國的政治影響力。

(二)中-東自貿區對中國的負面影響

1、關稅降低沖擊國內產業,擴大中東貿易逆差

其次,據中國海關統計,自1993年以來中國對東盟已連續11年維持貿易逆差,如果長期這樣下去,將對雙邊的貿易平衡及中國經濟帶來不利影響。自貿區啟動后關稅與非關稅保護措施的降低,會導致中國從東盟的進口的增加,從而逆差進一步擴大,給中國帶來較大的壓力。

2、服務業受到較大沖擊

由于我國在金融、通訊和專業服務等方面不具備比較優勢,而東盟部分國家如新加坡就在這些方面具有相對較強的比較優勢,因此,中國和東盟啟動自貿區后,對這些行業將會放開,東盟將會進入中國同國內相關行業產生競爭,從而對國內服務業造成較大的沖擊。

3、投資替代作用可能造成東盟對中國投資的縮減,競爭力加劇可能導致中國企業難以在東盟投資

自由貿易區的貿易創造效應將產生貿易對投資的替代作用。例如,原來一些東盟企業之所以到中國來投資,是因為存在關稅、非關稅壁壘,現在隨著自由貿易區的建立,關稅和非關稅壁壘降低了,就無需再將工廠搬到中國,只需增加對中國的出口即可。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中-東自貿區可能會造成東盟對中國投資的縮減。

同時,歐、美、日等國一直是東盟的主要出口和投資國,其跨國公司基本上壟斷了東南亞的經濟。如印尼、馬來西亞、文萊等國家的石油和天然氣開發加工,基本上為英國、荷蘭、美國的石油公司所壟斷,日本的企業基本上控制了東盟各國的家用電子電器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目前在中-東自貿區的壓力下,歐、美、日等國的跨國公司正進一步加緊調整生產布局,以圖享受到自貿區內的互惠。面對區外眾多強勢競爭對手,我國企業競爭力本身就較弱,因此,競爭的加劇可能會導致中國企業更加難以進入東盟市場。

4、東盟經濟波動可能會對中國經濟產生不利影響

中-東自貿區啟動后,中國與東盟將在經濟關系上更加緊密,雙方的依賴程度將進一步加深,而目前東盟的經濟形勢雖然有所好轉,但是還存在相當多的變數,因此,一旦東盟經濟出現波動,也會對中國相關部門產生沖擊,從而對中國經濟帶來較大的不利影響。

中國加入東盟有什么利益?

全面貿易便利

今年8月,云南社科院東南亞研究所副所長朱振明研究員在泰國考察時注意到,原先被高價澳洲蘋果壟斷的泰國市場上,現在隨處可見2-3元人民幣一個的中國陜西“紅富士”。與此同時,在昆明的水果市場上,原先售價高達每公斤28-30元的榴蓮,現在的價格僅為每公斤12元。

這是2003年10月1日先行實施的“早期收獲方案”下的中泰蔬果零關稅給兩國消費者帶來的甜頭。中國向泰國出口其基本不能生產的蘋果、 梨、獼猴桃、紅提等北方溫帶水果,而泰國龍眼、榴蓮、山竹、荔枝、木薯等熱帶水果也大量進入中國市場。

此次萬象峰會之后,高興的將不僅是水果商人們。

梅新育說,按照慣例,此次簽署的《貨物貿易協議》中應當有關稅和非關稅貿易壁壘減讓表、規定逐步實現區域內貿易自由化和零關稅的時間表,以及各方在有關政策變動時的權利和義務(如事先通報對方)和貿易便利化措施。

中國和東盟2003年的貿易總額已達782億美元,今年預計將突破1000億美元。可以想見的是,在未來數年以及更遠的將來,數以千億計的商品將通過云南、廣西和貴州等西南省份,在中國和東盟國家之間無障礙流通。

好處還不止這些。根據擬定中的自由貿易區協議,中國和東盟之間的服務貿易也將實行全面“互惠”:簡化金融手續、共建交通網絡、開放旅游市場。這些都將給商人和普通消費者帶來最易感知的便利。

旅游方面,已有學者提出“中國-東盟無國界旅游圈”的遠景。2003年1月,東盟旅游部長一致同意實施2002年11月簽署的《東盟旅游協議》,計劃在2005年實現東盟國家居民在本地區免簽證旅游。

這就意味著,中國只要與東盟某一個國家互免簽證,中國游客將可以在不久的將來暢游東盟10國。由于中國游客撐起了東南亞旅游的近半壁市場,這個可能性非常之大。

在朱振明看來,萬象協議將帶來的最大“更新”有兩個:一是中國和東盟合作將從統計數字物化為實實在在的便利,二是云南、廣西、貴州將從改革開放的“末梢”變成“前沿”。

除了貨物貿易以外,金融、交通、旅游的大發展將給昔日封閉的西南帶來多少商機,也許無人能夠估算。惟一可以肯定的是,從2004到2010再到更遠的未來,“西南”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熱點。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支撐因素跟阻礙因素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經濟影響和應對策略

[摘要]目前國內關于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絕大多數研究都是關于戰略背景、戰略意義的研究,而對經濟影響的評估顯得不足。雖然現在已經建成的自由貿易區或多或少都有政治戰略方面的考慮,但自由貿易區首先和主要是經貿關系安排,它雖是實現政治戰略意圖的一個輪子和工具,但它本身并不是一項政治安排,它的戰略、政治和外交意義是經常意義的衍生物而不是替代物,因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主要任務應該是促進雙方的貿易投資和經濟合作,如果它不能對雙方經貿關系:的發展產生切實的促進作用,那么它的政治戰略作用就根本無從談起。因此,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使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發揮經濟功能。本文分析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對雙方未來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和經濟增長的影響,探討了中國在自由貿易區主要問題上應該采取的立場,提出了應對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影響、改進談判組織工作和完善自貿區決策機制的若干建議。

中國決定與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是一項重大的戰略決策。中國東盟雙方都對自由貿易區寄予厚望。希望它的建成能有利于雙方實現優勢互補、聯合自強,開拓新的經濟發展空間,共同抵御經濟全球化帶來的風險,增強亞洲國家在國際經貿事務中的地位。

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經濟影響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不僅會大大降低雙方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而且會減少雙方的投資障礙和拓展合作空間。而所有這些將對雙方及雙方的主要貿易伙伴產生哪些具體影響呢?

1.關稅的降低將使中國和東盟之間的貿易量顯著增長,紡織服裝、機電產品獲益最大,產業內貿易將大大提高

根據CTAP模型測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將使中國對東盟的出口增加106億美元,與自由貿易區建立前相比,出口增長55.1%。其中對菲律賓、泰國的出口增加最為顯著,分別增加31億美元。從產品結構看,中國對東盟出口增加最多的將是紡織品和服裝、機械電子產品和其他制成品,其中紡織品和服裝的出口在菲律賓和泰國將有顯著增長,機械電子產品主要是擴大了在菲律賓和泰國的市場占有率,而其他制成品在菲律賓市場增長最多,達12億美元。

東盟對中國出口將增加130億美元,增長48%。其中主要獲益國家是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東盟對中國出口增加最多的產品類別是紡織品和服裝、機械電子產品和其他制成品。其中,印度尼西亞的其他制成品對中國出口增加13億美元,新加坡的機械電子產品對中國出口增加13億美元,泰國的紡織品和服裝對中國出口增加17億美元。

從上述結構分析中可以看出,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將大大推動雙方產業內貿易的發展,特別是雙方在紡織和服裝產品、機電產品和其他制成品方面的產業內貿易將大幅增加。

2.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將在一定程度上增強本地區對外商直接投資的總體吸引力,但相互投資特別是中國對東盟的投資在短期內不會大幅增加。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之所以能夠增強本地區對外資的吸引力,是因為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是區內區外的關稅差別和原產地規則。中國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后,區外企業不在本區域投資就無法享受到該區域的關稅優惠。而原產地規則發揮著壓力機制的功能,外部企業只有符合該自由貿易區的原產地規則才可以享受關稅優惠,沒有相當數量的直接投資就無法達到原產地規則的要求,從而也無法獲得優惠關稅待遇。

二是貿易轉移效應導致的投資對貿易的替代。所謂貿易轉移效應是指A國需要的某種產品B國、C國都能生產,但B國生產的產品不如C國質優價廉,因此,A國從C國進口該種產品,但是,A國、B國建立自由貿易區之后,由于B國該種產品進入A國享受關稅優惠,價格反而比C國產品便宜,于是B國的產品反而排擠了C國產品,這對C國來說就是貿易轉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