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中國7月外貿進出口數據(進出口的中國情況)

时间:2024-05-19 10:17:09 编辑: 来源:

危機與契機總是相互伴隨,金融危機的重要特征是機電及高科技產品價格下跌,但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價格卻相對平穩,預計國際市場上這種趨勢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由于我國出口結構仍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國際市場對我國物美價廉出口產品需求下降幅度相對較小,使得我國貿易條件相對優化

預計未來一段時間,我國的國際貿易條件會繼續有所改善

綜合以上各因素及對全年我國進出口的模型預測,悲觀預期,2009年我國出口增速可能會下降20%,進口增速將下降18%,貿易順差出現負增長27%左右;樂觀預期,2009年中國出口增速將下降12%,進口增速將下降10%,貿易順差將負增長19%左右

全球貿易保護措施不斷增多 金融危機爆發后,全球貿易保護措施不斷增多,此因素成為我國對外貿易重新步入增長軌道的最大阻力

首先,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家在商品標準、技術法規和技術認證制度等方面設置了多種貿易技術壁壘,特別是各種技術認證制度差異性大,認證難度和成本費用高,正成為擴大出口的主要障礙

其次,雖然國際上反對貿易保護的聲音很高漲,但更隱蔽的貿易保護手段卻不斷增多,其中,出臺扶持本國企業的政策就是一種隱性的貿易保護,像美國對本土三大汽車巨頭的巨額注資、歐盟增加奶制品出口補貼、法國成立基金幫助本國企業免遭海外企業并購等,韓國、印尼、俄羅斯、巴西等多個國家紛紛采取貨幣貶值政策,宗旨都是對本國產業加強保護

第三,我國作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實體和第二大出口國,成為國際貿易摩擦的主要對象,今年1~6月,已經有15個國家和地區向中國發起了60起貿易救濟調查(主要為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特定產品保障等“兩反兩保”措施),涉案金額高達82

76億美元,而去年全年中國涉案金額僅為62億美元

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中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預計下半年,針對我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將繼續保持在較高的水平

此外,前一時期的部分調查將進入裁決程序,我國相關出口將受到實質性影響

中國政府7月31日宣布,要求與歐盟就鋼鐵緊固件反傾銷一案展開磋商,從而正式啟動了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程序

未來,中國會繼續利用世貿規則解決國際貿易爭端

主要經濟體經濟復蘇仍具有不確定性 由于我國出口的復蘇主要取決于歐美經濟筑底成功,因此在當前房貸違約率仍進一步攀升,財政赤字暴增,住房市場疲軟,就業市場低迷的情況下,發達國家經濟復蘇的道路依然風險重重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魯比尼認為,發達經濟體在政府大規模金融和財政刺激舉措的提振下呈現觸底跡象,仍面臨陷入“W型”衰退的風險

這無疑將給我國下半年出口走向復蘇增添了難度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美國經濟將逐漸復蘇,但仍堅持此前對今年美國GDP將萎縮2

6%的預期

與此同時,由于美國經濟復蘇基礎仍不太穩固,IMF警告美國經濟增長可能會在很長時期之內低于過去經濟衰退之后的增速,美國經濟前景仍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總體而言,2009年我國外貿出口面臨的形勢仍會非常嚴峻

我們既要深刻認識保持中國對外貿易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性和艱巨性,增強憂患意識;又要充分把握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不斷完善政策,不斷采取各種措施,堅定信心,謀求發展,努力化解和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沖擊,探尋外需下滑狀況下我國對外貿易的新增長之路

海關總署表示前7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3.6萬億元,反映出什么問題?

反映了我國進出口貿易越來越頻繁,與全世界各個國家都建立了非常良好的貿易往來關系。

現如今是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各個國家要想在經濟方面有所發展,那么與世界上其他國家進行貿易往來也是必不可少的。這也是當前最主要的形式,國家與國家之間經濟貿易往來越來越頻繁,各個行業的交流更加便捷。

前7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3.6萬億元。

我國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在進出口貿易這一方面一直以來都是占據世界大頭位置。而且根據我國海關總署部門的報告,我國在本年度前七個月進出口貿易當中,進出口的總額度已經達到了二十三點六萬億元人民幣。此次統計的數據相比于往年而言,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在這其中也反映出了很多問題,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增加,從側面上來講也是由于產業結構調整而導致的。

我國進出口貿易能力增加。

一個國家進出口貿易能力的增加,能夠帶動本國各個方面的發展。我國一直以來在貿易這方面都投入了大量資金以及物力,并且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才有了現如今國際貿易體系當中的地位。進出口貿易之間的逆差,也是國家重要經濟收入之一。

經濟總量在持續上升當中。

改革開放前后,中國對外貿易的狀況是什么?

第一階段:建國時至1978年。

這一階段,我國的經濟體制尚實行配給制,采用計劃經濟制度。外貿局限于互通有無,調劑余缺,農副及礦產資源型產品構成了出口商品的主流,貿易關系受制于外交政策和國家關系的變化。對外貿易主要被看作社會擴大再生產的補充手段,局限于互通有無、調劑余缺。建國初期,中國出口商品以農副產品等初級產品為主,約占出口總額的80%,反映出中國當時的經濟結構和生產水平。隨著國內工業的迅速發展,出口商品結構也發生較大變化,輕紡產品成為主要出口商品,重工業產品出口比重呈上升趨勢。但直到1978年,初級產品出口占出口總額的比重仍高達53.5%。進口商品結構方面,舊中國以進口消費品、奢侈品為主的狀況得以改變,生產資料在進口中占據了主要地位,每年占總進口的80%左右。按照“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的經濟建設方針,這一階段中國在利用國外資金為本國經濟建設服務方面也進行了一些嘗試和實踐。

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前期,亞非拉越來越多的國家贏得民族獨立,新中國廣泛建立、積極發展同這些國家平等互利、互通有無的貿易關系,簽訂政府間貿易協定,開展易貨貿易、邊境貿易、記賬貿易、現匯貿易等靈活多樣的進出口貿易,與此同時,還向這些國家提供貸款或無償援助。此外,中國內地始終堅持對港澳地區長期穩定供貨的貿易政策,即使在國民經濟困難時期,也保證了對港澳地區的供應。同時經港澳的轉口貿易也成為打破西方國家封鎖的突破口。

為了補足國內必需的生產和生活資料,中國利用各種機會和途徑,推動同日本、西歐等西方國家的民間貿易以至官方貿易。特別在1960年中蘇關系破裂后,中國對外貿易的主要對象由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開始轉向日本、西歐等資本主義國家和地區。到1965年,中國對西方國家貿易額占全國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上升到50%以上。

“文化大革命”(1966-1976)使對外貿易遭受嚴重干擾破壞而出現較大曲折起伏。70年代初,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對外關系迅速改善。中國同日本、德國、美國等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建交。對外貿易重新獲得恢復和發展,西方國家在中國對外貿易中的地位迅速上升,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改善,技術引進取得了重大進展。在有利的國際環境和國內形勢下,中國在70年代末進入改革開放的醞釀和準備階段。

第二階段:1978年至1990年,改革開放初期的嘗試

伴隨著外貿管理體制的改革和更為靈活的貿易形式,對外貿易迅速發展;海外投資與經濟特區的創辦,為中國對外經貿關系的發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工業制成品成為中國主要的出口商品。

1978年底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確立了改革開放的戰略方針,對外貿易進入了新的實踐探索階段。

這一階段,國家對外貿的重視程度空前提高,外貿體制改革和外商直接投資極大地促進了外貿發展。1978-1991年,進出口總額由206.4億美元增長到1356.3億美元,其中出口由97.5億美元增長到718.4億美元,進口由108.9億美元增長到637.9億美元,年均增速分別達到16.6%和14.6%。

為吸引資金、技術、設備,拓展國際市場渠道,創造外匯收入,同時增加就業機會,1979年,國務院批準在沿海地區開展加工貿易。80年代中期,國際產業結構出現了新一輪調整和轉移,為了抓住這一有利形勢,國家進一步確立了以加工貿易為重點、擴大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的沿海發展戰略,加工貿易得到迅速發展。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加工貿易使中國成功地承接了國際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轉移,帶動了國內工業發展,促進了出口商品結構的優化升級,實現了外貿出口由初級產品、資源型產品為主向以工業制成品為主的轉變。1986年,工業制成品取代初級產品成為中國主要出口商品,實現了出口結構的一次根本性轉變。1991年,工業制成品占出口總額的比重上升到77%。市場日益多元化,日本、香港、美國、歐共體成為中國最主要的出口市場和貿易伙伴,而與俄羅斯和東歐國家的貿易份額則大幅下降。

1979年開始,中國陸續建立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開發區等特殊經濟區域,在進出口管理與經營政策、外匯政策等方面試點實行更靈活、更優惠的特殊政策,這些特殊區域對全國的外貿發展以至開放型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平臺、示范與輻射作用,是這一時期對外貿易發展最為活躍的區域。1980年深圳、珠海、廈門、汕頭四個經濟特區建立的第一年,進出口占全國進出口總額的1.1%,到1991年這一份額上升到8.3%。

1978年以前,對外貿易一直沿襲建國初期確立的由國家統一管理的經營管理體制,國家先后成立了一批國營專業外貿公司,統一經營全部對外貿易,國家對外貿公司實行指令性計劃管理,統收統支、統負盈虧。1979年,國家開始對外貿體制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調整中央外貿領導機構、成立了一批歸屬工業部門管理的工貿公司、簡化外貿計劃內容、實行匯率雙軌制以提高出口競爭力、實行進出口許可證制度等。

改革開放初期,國內生產能力和出口創匯能力嚴重不足,外匯極度缺乏。在此背景下,中國開始招商引資,利用外部資金,擴大出口生產和創匯能力。外商投資企業被直接賦予進出口經營權。1979-1991年,中國累計實際利用外資250億美元。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規模不斷擴大,在中國外貿中的作用迅速提升。1979-1991年,占中國外貿總額的比重由0.1%提高到21.3%。外資對外貿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第三階段:1991年至2000年

市場經濟下的轉型與發展。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逐步替代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品,成為最主要的出口商品;外商投資企業迅速發展為中國對外貿易的主力軍,加工貿易成為主要貿易方式;貿易順差激增。

1993年11月中國共產黨十四大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目標后對外貿易從“互通有無、調劑余缺”轉為市場經濟條件下,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參與國際分工,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國際經濟合作,發揮比較優勢。國家陸續提出了市場多元化、“大經貿”、“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以質取勝、科技興貿、積極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和多邊貿易體系等戰略思想。

由此,中國對外貿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貿易規模持續擴大。其間,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嚴重打擊了了日本、韓國、東盟及港澳等周邊國家的經濟,中國外貿也經受了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次重大挫折,1998年進出口出現了負增長。但中國對外貿易很快克服危機的影響,重新恢復活力,1999年實現11.3%的增長,2000年更達到了27.8%的高速增長,其中出口增長31.5%。

中國市場經濟的確立和發展,為進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提供了國內條件。工業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上升至90%以上,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逐步替代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品,成為最主要出口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