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中國海外利益面臨的現實威脅有什么(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面臨經濟全球化,將會遇到什么問題?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尤其是銀行業應該怎樣改制)

时间:2024-06-03 07:27:52 编辑: 来源:

論我國的國防戰略

國防戰略方針是國家武裝力量建設和使用的根本依據,是涉及軍隊和國防所有工作的總原則。我國建國以來的國防戰略方針繼承了 *** 軍事思想中積極防御的原則,并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賦予不同的內涵。從50年代起到現在, 我國的國防戰略方針曾有過四次大的調整:

一、“積極防御,防敵突襲”(1956~1964年)

二、“準備早打、大打、打核戰爭”(1964~1985年)

三、“應付和打贏局部戰爭”(1985~1993年)

四、“打贏現代技術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1993年至今)

對中國國防建設的認識和理解

國防是指“國家為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保衛國家的 *** 、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所進行的軍事活動,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動。”

所以我們應該認識到要加強我國國防建設就必須提高我國綜合實力。 一、我國國防建設面臨的挑戰: 中國緊緊抓住和用好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現代化建設成就舉世矚目,但是,中國國防建設仍面臨多元復雜的安全威脅和挑戰,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1、有的國家深化亞太軍事同盟,擴大軍事存在,頻繁制造地區緊張局勢。

2、個別鄰國在涉及中國領土 *** 和海洋權益上采取使問題復雜化、擴大化的舉動,日本在 *** 問題上制造事端。 3、恐怖主義、分裂主義、極端主義“ *** ”威脅上升。

4、臺——獨”分裂勢力及其分裂活動仍然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最大威脅。 5、重大自然災害、安全事故和公共衛生事件頻發,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增加,國家海外利益安全風險上升。

6、機械化戰爭形態向信息化戰爭形態加速演變,主要國家大力發展軍事高新技術,搶占太空、網絡空間等國際競爭戰略制高點。 二、幾點建議: 國防建設是整個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強大的國防力量是國家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也是實現我國“富民強國”的重要保障,又是維護國家安全,確立中國國際地位的根本保障。

為此,建議進一步加強國防建設,確保國家安全,實現中華民族真正的富強。 1、建立一支有快速反應能力、強大投送能力的軍隊。

針對我國海岸線長、鄰國多的情況,不僅要建立強大的邊、海防,而且要建立一支有快速反應能力、強大投送能力、高度機動能力的軍隊,確保國家在任何方向上遭到侵略,都能迅速投入交戰,并取得勝利。 2、集中科技力量,重點解決武器裝備技術問題。

當前我國國防科技特別是高科技,與美俄等國家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一些高精尖武器人家對我們實行禁售。因此我們要集中科技力量,自力更生,有重點的研制和生產精確制導武器和遠程打擊武器,以及指揮控制情報偵察系統、通信和電子戰等高技術武器裝備,提高我國的武器裝備技術水平。

3、不斷加大國防投入,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盡管我國的國防投入近年呈增長的狀態,但占財政支出卻呈現出下降趨勢,占GDP比例維持在1.3%左右的較低水平,國防費總額仍低于世界一些主要政治、軍事大國水平,這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不相協調。

只有不斷加大國防投入,建立強有力的現代化國防,才能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才能確保經濟發展成果不被別國掠奪。 4、加大國防教育力度,增強全民國防觀念。

國防直接關系到國家的安全、民族的尊嚴和經濟的發展。要從小抓好愛國主義為主要內容的國防教育,增強全國軍民居安思危的國防警覺和一旦強敵壓境全民族同仇敵愾消滅敵人的精神準備,在全社會形成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保衛國防的良好氛圍。

要以實事求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思想道德精髓,實現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在現今的環境下,應該力求用信息化武裝軍隊。

我們反對戰爭,但也不懼怕戰爭,我們要銘記歷史,不辱使命,齊心協力來共同維護我國乃至世界的和平。思想的防線是一個國家最廉價并且有效的國防”。

唯有當我們有了憂患意識、民族責任意識、愛國意識,才能讓國家發展的更加強大。

談談你對中國國防的認識?

鞏固國防,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保衛國家的 *** 、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

這是中國國防政策的基本目標,也是憲法賦予中國武裝力量的主要職責。中國努力避免和制止戰爭,努力用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和歷史遺留問題。

但是,在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的情況下,國家必須具有用軍事手段捍衛 *** 、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的能力。中國的國防現代化建設完全是為了自衛,是保障國家現代化建設和安全的需要。

中國武裝力量的規模是與保衛國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相適應的。中國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設和鞏固國防。

國防建設服從和服務于國家經濟建設大局,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這是中國國防建設一個長期的基本方針。

國防現代化需要國家的經濟力量和技術力量的支持,國防現代化水平只能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而逐步提高。國家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國防建設必須服從和服務于這個大局,軍隊積極參加和支援國家經濟建設。

國家在集中力量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加強國防建設,促進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貫徹積極防御的軍事戰略方針。

中國在戰略上實行防御、自衛和后發制人的原則,堅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中國擁有少量核武器完全是出于自衛的需要。

中國堅持全民自衛原則和人民戰爭的戰略思想,增強全民國防觀念,完善國防動員體制,加強國防后備力量建設;立足現有武器裝備,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適應世界軍事領域的深刻變革,做好現代技術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的防衛作戰準備。走有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

中國軍隊努力加強質量建設,走有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目標是建設一支有中國特色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的人民軍隊。減少數量,提高質量,是軍隊現代化建設的一條基本方針。

中國軍隊依靠科技強軍,實現軍隊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轉變;按照現代戰爭的特點,努力提高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的水平,改革和完善軍隊的體制編制,改進部隊的訓練和院校教育的內容與方法。維護世界和平,反對侵略擴張行為。

中國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獨立自主地處理對外軍事關系,開展軍事交流與合作,不搞霸權主義,不搞軍事集團,不進行軍事擴張,不在國外駐軍或建立軍事基地。中國反對軍備競賽,主張根據公正、合理、全面、均衡的原則,實行有效的軍備控制和裁軍。

中國支持國際社會采取的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地區和平、安全、穩定的活動,支持國際社會為公正合理地解決國際爭端、軍備控制和裁軍所做的努力。

我國當前國家安全面臨的機遇是什么

一、我國面臨怎樣的安全形勢 傳統安全威脅與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是我國安全面臨的嚴峻形勢

當前,我國不僅依然面臨著政治、軍事、外交等傳統安全威脅的挑戰,而且面臨著恐怖主義、跨國犯罪、環境污染、自然災害、嚴重傳染性疾病等非傳統安全威脅

臺獨等分裂勢力的存在,東海、南海等周邊又存在著一些復雜而敏感的歷史問題和現實問題,我國安全形勢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

國際因素和國內因素互動增強,是我國安全問題的時代特點

在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和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不斷發展過程中,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日益緊密,境內外人員和信息流動日益增多、加快,一些國內問題處理不當就可能演變為國際問題,一些國際問題傳導到國內也可能誘發社會穩定問題,維護國家安全的復雜性增大

隨著時代進步國家利益不斷拓展,我國加快發展中出現不容忽視的新安全問題

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融為一體, 能源和其他一些重要戰略資源的對外依存度上升

我國海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保護與利用、海上通道安全、太空安全與信息安全、海外重要資源產地安全,以及海外同胞和華人財產生命安全等面臨的威脅,已經十分現實地擺在我們面前

二、在當前形勢下應當如何運用軍事力量維護國家利益 我國安全形勢面臨的新情況新特點,迫切要求我軍加快發展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為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提供堅強有力的安全保障

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需要具備多樣化軍事能力

為了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就必須密切關注國家安全形勢的發展變化,切實把我軍的職能任務搞清楚,把軍隊發揮作用的方式及行動樣式搞清楚,把軍事力量建設的要求搞清楚,切實提高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

可以說,國家利益像一根紅線貫穿在我軍職能使命之中,國家的安全利益和發展利益擴展到哪里,我軍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就應該延伸到哪里

軍事力量運用的方式多樣化

面對不同的安全威脅,需要著眼國家總體戰略目標,采取靈活快速、合法必要的軍事行動,確保有效履行職能、發揮作用

我軍職能作用的發揮,既可以通過特定的作戰行動,也可以通過非戰爭軍事行動或準軍事行動;既可以采取威懾、防御、進攻等傳統軍事行動樣式,也可以采取國際維和、軍事合作、軍事宣示、人道救援、反恐斗爭等新的軍事行動樣式

維護國家安全需要綜合運用各種手段,但軍事手段始終處于核心和支柱地位

同時,在我軍能力建設上,凸顯了應對危機、遏制戰爭的新特點

部隊戰斗力建設的要求多樣化

各部隊在戰斗力建設上,應當按照所面對的戰略方向、結合所擔負的戰略任務、立足自身的現有條件,有重點有針對性地組織實施

當前,做好軍事斗爭準備是我軍最重要、最現實、最緊迫的戰略任務

我們應確立在復雜情況下有效捍衛祖國統一的戰斗力標準,以此指導、推進和衡量各項準備工作

同時,還要把解決現實威脅與應對未來挑戰結合起來,圍繞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戰略目標,把軍事斗爭準備放在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戰略構想中來運籌,確立不同階段、不同層次和不同類別部隊的戰斗力建設標準,確立軍兵種部隊和各種武器裝備的發展戰略,以軍事斗爭準備實踐檢驗軍事變革成效,以軍事變革成果提高軍事斗爭準備質量,不斷把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引向深入

善于從政治高度和國家發展全局觀察分析安全形勢、思考處理軍事問題

軍事服從政治,軍事戰略服從和服務于國家總體戰略

當今時代,軍事斗爭與政治、經濟、外交、文化、法律等的聯系更加緊密,在戰略層面上的相關性、整體性日益增強

我們分析判斷形勢、指導軍事工作、指揮軍事行動,不僅要從軍事上考慮問題,更要注重從政治高度和國家利益全局出發,看工作籌劃指導是否符合國家發展大局的要求,是否符合政治外交斗爭的需要

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拓寬國家安全視野和軍事戰略視野,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戰略意識,確保軍事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發揮更大作用

堅持以軍事斗爭準備為龍頭推動軍隊建設整體發展

發展新型軍事能力,核心是增強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的能力

抓住發展重點,統籌發展全局,通過局部躍升促進整體發展

當前,要緊緊抓住制約戰斗力增長的深層次矛盾和瓶頸性問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