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中國電視劇海外傳播戰略(結合文化生活有關知識,為中國國產電視劇“走出去”提幾條合理化建議)

时间:2024-06-02 18:21:08 编辑: 来源:

使我們容易迷茫和困惑。現代人是充滿困惑和壓力的,每天在工作中承受著壓力和挑戰使現代人疲憊和無奈。正是這種心態電視劇成為人們消遣娛樂的寶地。在有人被問及為什么喜歡看日韓劇時,如此作答:“因為它本身沒有寄托什么,所以避免了艱難的自醒和思考,輕松呀!”確實這反映了同齡人的心聲。但并不是說港臺韓日如今的創作傾向全是單純的消閑和娛樂,沒有任何的底蘊。恰恰相反,在一些優秀的電視劇中,生活化的氣息,人物的對白,以及對這些人物生活狀態或方式的轉變,都留有給人思考的余地。尤其是這些劇目往往反映生活的原生態,有令人感觸的對白,人物在探求某個問題的時候,都會在對白中有一些精彩的表述和理解,看似淺顯其實很有啟迪。這些經歷和場景與我們相識相織感同身受,這些電視劇提供了一個溫暖的場所,我們在這里與劇中人物一起體會生活的浪漫或溫馨、淡淡的憂傷和無奈,獲得了一次尋求溫情的機會,也找到了一個對生活可能產生共鳴的伙伴。實際上,藝術就是來源生活,正是生活的平淡無奇,才造就了這些劇作者的靈感,把生活比較真實的一面展示給觀眾,并試圖在這些簡單和平淡的故事中講述各種觀念和生活方式,同時也迎合了今日觀眾對溫情的期待。

韓劇的通常情節發展緩慢,人物關系較簡單,三五個中心人物,主題通常是愛情,場景變換也極少,多是公司、家庭和灑吧,整個故事也十分簡單。盡管有著單一的主題和雷同的劇情發展模式,韓劇仍很受歡迎,究其原因,或許電能吸引人的就是亮點就是溫情。比如韓劇的強點就是就是返璞歸真,劇情簡單,著重的是人物最基本、最發自內心的情感。比如《藍色生死戀》就是以動人質樸的感情、經典的人物對白、簡單卻凄美的故事席卷了東南亞。這些電視劇大多有著溫情的發展脈落,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發展由一些細膩的點滴組成,這些點滴時常是浪漫溫馨或充滿內心涌動的回憶或片段,加之簡單卻觸動人的人物對話,使看來平淡中有著動人的溫情,吸引著向往溫情看重溫情的年青人。

社會學家賴特在《大眾傳播的社會學觀點》一書中,對拉斯韋爾的“媒介三大社會功能說”做出了重要的補充,增加了一項新的功能—“提供娛樂”。電視媒介特有的“聲畫一體”的特點,使人們的聽覺和視覺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延伸,成為人們尋求娛樂的最主要大眾傳播媒介。電視劇作為一種依靠電視媒介傳播的大眾文化產品,其社會功能也與電視媒介本身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提供娛樂”。傳播學者D.麥奎爾等人通過對電視節目的調查,分析了各類節目提供“滿足”的不同特點,認為電視節目,特別是電視劇,可以提供消遣和娛樂,能夠幫助人們“逃避”日常生活的壓力和負擔,帶來情緒上的解放感。這種效用被稱為“心緒轉換效用”。

韓劇大多數走人情、愛情、友情和親情為主的情感路線。被日常生活和工作所累的觀眾,在電視劇演繹“擬態生活空間”中,可以尋找到一絲情感上的慰藉。韓劇還大量使用喜劇和悲劇元素,最大限度地調動觀眾的情感,使觀眾在“悲與喜”的情感波動過程中,達到“心緒轉換效果”。此外,韓劇追求一種“世俗的美”,這種美真誠的描摹世態人情的庸常與無奈,充滿人類質樸的愛、質樸的同情與關懷。“世俗之美”來源于現實的生活之中,所以易于被普通大眾所感觸和理解。頻繁使用“白馬王子和灰姑娘”這種世俗化的愛情敘事模式,滿足了觀眾最樸素的期待視野和最原始的審美欲望,因此也更容易引起共鳴,達到“娛樂大眾”的目的。2005年的春天,韓劇也一改冬日里的悲凄,在憂傷冷酷的《對不起,我愛你》后,18集的愛情喜劇《豪杰春香》接檔,盡展陽光般的明媚,說盡戀愛的美好。由于《豪杰春香》改編自古典名著,在韓國開播之初受到不少輿論的苛責,不過輕快搞笑的劇情和原著正好相反的角色設定,讓本劇的收視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上,大結局更達到了32.2%的超高收視率,成為今年初韓國最具人氣的電視劇之一。

三)對中國電視劇創作方向的再思考

誠然,綜上分析韓劇的風行還有時代等各種因素的影響,比如明星陣營,畫面的精致,或者時尚元素。但是,我們在這些獲得廣泛觀眾的電視劇中應該可以獲得一些值得思考的觸點,共同來分析和借鑒。我們最應該受到啟發的或許就是這些電視劇的創作對現代人心理走向的良好把握上。創作者反映的是都市人的生活,他們沒有試圖給電視劇貼上什么標簽,他們并不想便電視劇變得沉重或有太強的教化意義,也不想對社會問題做深入探討,他們只是想換取某個角度,把生活輕松化、溫情化,本身就給觀眾帶來了另一種心理感受,這些輕松但不低俗溫情并不濫情的電視劇給年輕受眾打開了另一個天窗。可以說這些電視劇創作是成功的,他們有著與國內許多電視劇不一樣的面孔,于是給自己迎來了大量的口味多元化的觀眾。這也應證了“使用與滿足”理論中以受眾為本位的思想。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創作不是一個想當然的過程,需要對觀眾有分析和理解,從韓劇的創作中我們可以借鑒一些經驗。國產劇近幾年來一直以涉案為主流。《中國電視劇市場報告(2003-2004)》中指出,根據2002年對33個城市156個頻道17時至24時電視劇收視的統計數據,中央級頻道和省級衛視頻道播出的涉案劇和都市生活劇在現代劇中并列第一,而觀眾收看涉案劇的時間最多,占收視份額的17%。《重案六組》、《玉觀音》、《榮譽》、《絕對控制》、《至高利益》等涉案劇成為熒屏“霸主”。緊隨其后的都市劇,也多以婚外戀和第三者為主要題材。題材的單一化極易使觀眾產生收視上的疲勞。所以韓劇這種主打家庭倫理和堅貞愛情的電視劇,彌補了國內電視劇市場的空缺,滿足了大眾對真、善、美最基本社會道德的心理渴望,自然也就吸引了廣大觀眾的眼球。尤其是言情劇的制作,內地的制作越來越同質化,整個人物的愛恨情仇全是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而且渲染婚外情的創作實在太多。反映現實不等于重復描寫現實中的某些現象,這樣所起的不良導向作用也是難以預料的。韓劇的成功說明對于溫馨和平實的東西觀眾還是認可的。此外電視劇創作也不該走向瓶頸狀態,國內一窩風現象尤其嚴重,古裝秘史、清宮戲說泛濫不說,都到了要掃皇打妃辮子滿天飛的地步。電視觀眾本是個大群體,電視創作也該有自己的市場定位,面對中國如此巨大的市場,題材選擇的豐富與現實創作的貧發窘境不能不讓人憂心。為什么不能真正把脈觀眾喜歡的,真正了解與觀眾心理走向呢,創作出不同分格的電視劇來豐富觀眾的視野。

黑格爾認為,在藝術作品中形成內容核心的,不是這些題材本身,而且是藝術家主體方面的構思和創作加工所灌注的生氣和靈魂,是反映在作品里藝術家的心里。實際上在電視劇創作中,心靈的把握是至關重要的。對觀眾的心理渴求的理解和感知,對整個作品可能對觀眾產生的心靈的感受,創作者應該有宏觀的了解和分析,只有懂得了觀眾才能創作好的作品,給人以享受。

2、“社會文化心理”的滿足: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普列漢諾曾經說過:“任何一個民族的藝術都是由它的心理所決定的,在一定時期的藝術作品和文學趣味中都表現著社會文化心理。”社會文化心理是經過遺傳積淀下來的傳統的思維模式、生活經驗、審美心理等原始心理印跡的集合,在人們的審美領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當審美客體某種程度上滿足了審美主體的社會文化心理需求,就能成功地達成了審美活動關系。

韓劇成功打入中國市場,是一次跨文化傳播行為的勝利。跨文化傳播成功的關鍵就在于它找到了兩種不同文化的契合點,實現了社會文化心理的接近。韓國和中國同處亞洲,共同擁有亞洲文化的共同情感。韓劇文本中所蘊藏的韓國社會文化,就是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為根源的東方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像《看了又看》、《澡堂老板家的男人們》這樣的家庭倫理劇,提倡的是大家庭成員之間的互相關愛、孝敬父母、夫妻恩愛等最基本的儒家道德思想,十分迎合中國觀眾的家庭倫理觀念。《天堂的階梯》、《青春》、《冬日戀歌》等愛情悲劇,演繹的是男女主人不離不棄、堅貞不渝的愛情,與中國古典文學中經典的“海枯石爛不變心”的愛情故事有異曲同工之處。中韓兩國社會文化心理的共通性,使中國觀眾對韓劇文本的解讀變的更容易,對韓劇思想內涵的理解更深刻。

立足民族傳統,依托東亞文化,面向世界性主題,在不斷開放中走向成熟。從民族性,到東亞性,再到世界性,是韓劇發展的幾個階段。韓劇最初模仿日劇和港劇,漸漸地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以情感為主線的電視劇繼承了日劇溫馨浪漫的風格,但又比日劇更唯美,也顯得更日常化、平民化。韓劇中處處滲透著本民族的觀念,觀眾可以通過作品進入到普通韓國家庭的真實生活,感受到傳統的儒家文化、家庭觀念和協作意識與新生活觀念的沖撞,這不僅使韓劇的故事內容充滿了民族色彩,而且也觸及到東亞傳統文化步入現代社會進程中的精神重建問題,因而受到了亞洲觀眾的歡迎。

立足民族,洋為韓用,是韓劇走向國際化的一個重要原則。韓劇拿捏民族性和世界性元素的分寸非常適當。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的情感體驗恰恰是包孕在世界文化的關懷之中。韓劇所表現出的世界性氣質不僅僅是借鑒了現代意識和影像表現手法,也在于通過民族文化的表達,容納并且豐富了我們對共同面臨著的世界性文化命題的審美理解。愛情、道德、忠誠、倫理和人性,這些都是古往今來所有藝術樣式反復詠唱、孜孜以求的主題。浪漫唯美的情感故事,積極多元的產業運營,再加上對于普通人群、普遍情感的關注與表現,“韓流”從東亞社會到國際世界的文化震蕩,再次證明了各民族的文化精神是共通的。韓劇的成功提示我們,只有保持不斷開放的文化姿態,相互吸納,相互融合,才能夠推陳出新,在民族形式、當代生活和世界情感之間搭建起通向藝術美的橋梁。

這樣的韓劇也比較適合一家三代同樂的家庭化觀賞特征,我們知道中國社會結構是由漫長的農耕經濟決定的,是延續了最長歷史時期的以家庭為基本單位和細胞的社會構造方式。它一直沒有生長出西方那種大工業生產方式為主、以純粹個體直接參與社會的構造關系,既使在當今已經起步的市場經濟時代真正的個體意識還是十分薄弱的,家庭關系和家族觀念在中國文化觀念的發展中一直具有核心性的地位和決定性作用。中國人包括儒家文化歷來注重家的穩定與和諧。中國人對于人生最高幸福的理解也首先是家庭的完整與美滿。就如同全家收看春節聯歡晚會,已經不僅僅是一種應景式的歡度春節的電視節目,它實際上已經在人們的潛意識被生長和固定成一種儀式。電視劇家庭化的“小眾”觀賞特征也非常符合中國人的這種文化特質。這種特質就決定了中國特色的電視劇必須考慮到“家庭立場和家庭視角”。具體說就是在思想文化觀念上要與傳統相吻合,或者相契合;藝術形式上體現大眾化、通俗化與藝術風格上符合民族化特征的中合、平和、溫和。總之,就是強調藝術整體上的中國作風中國氣派。相比韓劇近乎全民皆兵似的熱潮,國產電視的受眾面就顯得窄小了許多。

當然韓劇并非十全十美,還有很多硬傷,如劇情太過模式化,許多韓劇也十分催淚,劇中女主角和男主角經過千辛萬苦在一起后,編劇再費盡心機地讓禍從天降,賺取人們眼淚。還有,不少韓劇的臺詞也十分“瓊瑤化”,此外,韓劇過分拖沓,動輒200多集,讓人長吁短嘆,往往一集已經結束了,劇情還絲毫未見長進,說韓劇的配樂不錯也是相對的,與日劇相比,韓劇的配樂算不上經典。盡管硬傷尤在,韓劇在最短的時間內崛起,向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輸出電視劇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近些年來韓劇成為出口大戶,占據了國內電視半壁江山的現象,的確值得中國電視人反思。《看了又看》170集、《澡堂老板家的男人們》80集、《明成皇后》132集,《人魚小姐》據說有190集。長篇電視劇最考驗觀眾的耐心,但這些韓劇劇集長卻后勁十足,讓觀眾欲罷不能。韓國電視劇能打動中國觀眾很大程度上是在文化上與中國觀眾找到了共鳴,相比西方電視劇,韓劇很東方,場景很現代,但骨子里卻很傳統。韓劇具有完全東方式的諒解、寬容精神以及惟美的情調,體現許多東方式的倫理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