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中國茶葉外貿(出口茶葉需辦理什么手續)

时间:2024-06-02 14:21:05 编辑: 来源:

時, 中國海關出口稅率仍舊不變, 勢必加重茶葉出口成本, 不利于市場競爭。

三、19 世紀80 年代以來, 世界茶葉市場對中國茶葉的需求量急劇下降, 進一步限制了中國茶葉的對外貿易。一般說, 國際市場上對一國商品的需求狀況對該國的對外貿易有較大影響。

18世紀初, 中國茶葉對外貿易的發展是因為“ 茶葉只能從中國取得” , 而中國的自然經濟又使得“ 他們不需要從別的地方購買一文錢的東西”。所以當時的對外貿易條件對中國有利, 茶葉貿易不斷發展。19 世紀40 年代之后, 中國不僅面臨**入口泛濫, 西方工業品的傾銷, 又失去了茶葉獨占市場, 特別是在與印度、錫蘭等國茶葉的競爭中, 遭到了英、美等國的岐視和排斥。英國為了扶植殖民地的茶葉生產和貿易, 大量向印度等國購買茶葉, 有意冷落中國茶。1890年, 英國還宣揚綠茶會鞭壞肚腸, 不宜飲用, 人為干擾中國茶葉的銷路。18 8 3 年, 美國國會也制訂了針對中國的茶法, 限制華茶輸入。英國商人甚至將中國茶葉拼合印度、錫蘭茶出售, 這一切都使國際茶葉市場對中國茶葉的需求減少, 使貿易條件向不利于中國的方向轉變, 終

于導致中國的茶葉出口危機四伏, 一落千丈。

從長遠的觀點上看, 茶葉畢竟屬于初級產品, 在對西方國家的貿易中, 初級產品的出口與工業制成品的進口在速度、價格方面的差距是很難縮短的, 而且有拉大距離的趨勢。所以, 即使中國茶葉仍然獨占世界市場, 中國也不可能單純依賴茶葉貿易永遠贏得進出口的順差, 繼續保持對西方國家的貿易優勢。不過, 茶葉終究是中國相對成本較低的較優勢產品, 發展茶葉貿易, 現有有利因素很多, 可以盡可能的節省勞動, 盡快地縮短與國外同類產品在技術、勞動生產率上的差距。可以通過競爭, 重新取得產品優勢。而且, 發展茶葉貿易還可以增加國際收入, 為經濟建設積累資金。歷史證明, 利用國內比較成本較低的產品換取比較成本較高的國外制造品, 有利于經濟發展, 獲取國際貿易的比較利益。

有關茶葉的外貿政策

【茶葉的外貿政策】

1.中國是茶樹栽培及茶葉加工的發源地,不僅擁有豐富的茶葉資源,而且是生產、消費及進出口貿易的大國。是茶葉的生產與貿易大國, 茶葉種植面積2008年達到166. 67萬hm2, 居世界第一。中國茶葉自然資源豐富,茶文化歷史悠久,名優茶的品牌多種多樣。

2.但出口茶類品種及出口市場也較為單一。名優茶品種多樣、品質高,但缺少國際化品牌,在國際市場上品牌競爭力很弱,沒有品牌就沒有競爭力。但如果茶葉企業能抓住現代化和國際化的機遇,積極適時的進行相應的改革,樹立國際品牌,提高技術能力,宣傳中國茶文化,一定能在國際茶葉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4.現代醫學證明飲茶有助提神益智、保護牙齒、滋補營養、減肥健身、解毒利尿、降膽固醇等功效。中國茶葉種類之多為世界之冠,具有不同的品味和功效,飲用者可以自行選擇適合自身健康的茶類飲用。

近代中國茶葉國際貿易的衰減

茶葉是中國19世紀最重要、最大宗的出口商品,曾經占中國出口總額的一半以上。可是到19世紀末,中國出口茶葉急遽下滑,并迅速被印度、錫蘭超過,至20世紀初,中國出口茶葉已不到世界出口茶葉總量的10%。中國近代茶葉貿易由盛轉衰的主要原因是,中國茶葉生產方式落后,在競爭中處于絕對劣勢;茶葉品質難以保證,缺乏市場競爭力;雜稅繁多,層層盤剝,中國茶農和茶商生存環境惡劣;多年戰亂影響了茶葉生產和貿易路線,造成市場蕭條;貿易的主動權在外商手中,中國茶商承擔風險的能力低,在與外國茶商的競爭中,中國茶商很難取勝。中國茶葉出口由盛轉衰折射了中國近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實情,是19世紀危機的一個突出表現。

19世紀后半葉,長期在國際茶葉貿易中處于壟斷地位的中國遭遇印度、錫蘭和日本等新對手,在最重要的英國茶葉市場上,印度茶葉早在1875年已經取得對華茶的競爭優勢。相對于印度茶葉,華茶出口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英國資本對國際茶葉市場的操縱、中印茶葉生產方式的差異以及國際茶葉市場結構的變化。華茶國際貿易的衰減對中國茶農、茶商和政府都造成損害,帶來中國外貿出口結構、政府財政和茶區經濟、社會的一系列變化。

現在茶葉外貿生意好做嗎?

不好做哦 因為現在茶葉行業已經飽和了 再要做的話只能是微薄的利潤 很容易被同行擠掉 這種競爭壓力很大 盡量不要嘗試

出口茶葉需辦理什么手續

以下是茶葉出口程序標準,請參考一下:

第一:商業洽談

出口雙方經洽談有出口意向,中方茶葉出口企業首先向客戶郵寄貨物茶葉小樣,由客戶進行全面的檢測,當檢測合格后,可以進一步簽訂正式合同。

第二、準備貨物

因國際市場對特種茶的品種需求各不相同,但單一品種需求量會較大,所以中方茶葉出口應提前準備好貨物,并且保證貨物的品質穩定一致。為了保障貨物的質量,可以申請國內權威技術檢測單位做檢測,以確保茶葉產品符合出口標準。目前,有檢測權力的單位有:福建、浙江、湖南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局、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等多家單位。

第三、申請許可證

中方茶葉出口企業如果是生產加工型企業,長期從事進出口貿易,并有獨立的進出口權,可以到當地商檢局進行備案,直接向國內大型外貿公司申領進出口許可證(注:國家對茶葉出口仍實行計劃配額和出口許可證管理,同時需出口合同),同時可以依客戶要求申請FORM—A(普惠制產地證)。FORM—A可以在當地商檢局辦理。

注:凡有茶葉出口經營權的部委直屬公司,其茶葉出口許可證由外經貿部配額許可證事務局核發。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茶葉出口企業的茶葉出口許可證由外經貿部各特派員辦事處核發。

第四、報檢

中方茶葉出口企業應該完成報檢工作。企業依客戶要求提供材料(包括國內權威技術檢測單位的檢測報告),申請中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局完成各項檢測。如果茶葉出口企業在當地商檢局有備案,可以直接申請當地商檢局進行商檢,商檢放行即可出口。

第五、報關

同時中方茶葉出口企業應該完成報關工作。報關需要茶商向有關部門提供進出口許可證、報關委托書、核銷單、報關單、發票、箱單等。

第六、定艙

當完成上述申報和檢測工作后,中方茶葉出口企業就可以向貨運公司發出海運或空運定艙委托定艙。

茶葉出口需要什么認證

茶葉出口需要的材料(1.出口許可證2.農藥殘留物3.食品標簽)

茶葉屬于食品類,由于近年來國內外對于食品安全十分重視,而茶葉又作為相對特殊的一類商品,所以出口程序相對來說比較復雜。

茶葉出口需注意的問題:

1、各國對茶葉衛生方面管制非常嚴格,國內茶葉不能出口到很多國家的主要原因就是農藥殘留超標。一旦出現農殘超標的問題就出不了中國海關,而且出現農殘超標問題的企業是會上海關黑名單的。具體農藥殘留標準可參照具體出口國家及國際糧農組織標準。

2、由于茶葉怕潮吸收異味的特性,要特別注意茶葉的包裝。一般比較理想的是金屬罐包裝,但由于金屬罐包裝的成本比較高,所以設計精致的金屬罐適合于高檔茶葉的包裝。除此之外還有塑料、薄膜袋、紙箱等,可依據自身條件選擇最合適的包裝方式。另外,茶葉在裝入集裝箱前要注意檢查集裝箱內是否有異味,最好進行全面的清洗,防止箱體內有對人體有害的其他殘留物。如果是拼箱,切記要刷好嘜頭,做好標記,并防止茶葉和其他不適合混裝的貨物放在一起。

3、茶葉裝卸時,可能導致茶葉散落。因此要求包裝嚴謹,在堆碼時,要墊垛,同時避免茶葉不受擠壓和碰撞,以保持其原形、本色、真味。茶葉出口最重要的是需要辦理“出口許可證”。出口許可證是由國家對外經貿行政管理部門代表國家統一簽發的、批準某項商品出口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明文件,也是海關查驗放行出口貨物和銀行辦理結匯的依據。根據國家規定,凡是國家宣布實行出口許可證管理的商品,不管任何單位或個人,也不分任何貿易方式(對外加工裝配方式,按有關規定辦理),出口前均須申領出口許可證;非外貿經營單位或個人運往國外的貨物,不論該商品是否實行出口許可證管理,價值大概在人民幣1000元以上的,一律須申領出口許可證。

4、目前,我國執行審批并簽發出口許可證的機關為:國家外經貿部及其派駐在主要口岸的特派員辦事處;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經國務院批準的計劃單列市的對外經貿行政管理部門,實行按商品、按地區分級發證辦法。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