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中國外貿逆差國家有多少(順差和逆差的具體公式)

时间:2024-06-03 12:40:33 编辑: 来源:

、勞動

力等價格上升,導致企業出口成本上升,許多企業通過提高出口價格轉嫁部分成本

。與2005年相比,2006年我國出口價格總體上升4.2%,而進口價格總體僅上升3%。

需要指出的是:隨著國家打擊出口騙稅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和企業守法自律意識的

不斷加強,企業出口騙稅違法行為逐步減少;導致出口價格總體水平提升的直接因

素是人民幣小幅升值和出口成本總體上升。因此,從海關統計角度分析,所謂“大

量出口高報價格以騙取出口退稅、導致巨額虛假貿易順差”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

除此以外,少數發達國家或地區對我國實行高精技術及其產品出口封鎖,導致

我國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所急需的技術及其設備進口不足,這也是造成大額貿易順

差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必須正確對待和妥善處理貿易順差大幅增長帶來的新問題

我國積極利用外資的政策和特有的貿易結構,決定了我國貿易順差現象將長期

存在。國際上判斷貿易是否平衡,通常用貿易順(逆)差額與當年進出口總額相比,

在10%以內的為基本正常,這個10%也可稱為貿易失衡“警戒線”。2006年我國貿易

順差1775億美元,約占當年進出口總額的10.1%,剛剛觸及“警戒線”。從當前世

界第一大出口國德國的情況來看,德國從1952年到2005年的54年間,對外貿易均為

順差,2002年貿易順差首次超過1000億美元,2004年和2005年均超過1900億美元。

其中貿易不平衡度超過10%的年份就有12年,最高達12.7%,超過我國目前的貿易不

平衡程度。因此,我國目前存在的大額貿易順差基本是正常的。

但是,大額貿易順差也給我們帶來新的問題。如:我國與主要貿易伙伴之間的

貿易摩擦加大,出口企業遭遇國際貿易壁壘的風險增大;我國外匯管理面臨更加放

開的國際壓力;國內經濟面臨通貨膨脹的潛在風險等。對此,必須高度重視,采取

既積極、又穩妥的辦法,確保經濟健康發展。

我認為,解決這個問題,不但要在外貿領域做工作,也要在其他領域動腦筋,

不但要在轉變出口增長方式上下功夫,也要在擴大進口、增加內需上做文章。首先

,要大力發展國內消費市場,可以通過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以刺激內需,改善國內消

費不振的局面。其次,要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通過擴大加工貿易限制類商品的

產品目錄,對“兩高一資”等產品的加工貿易進行政策調整。再次,對利用外資政

策進行必要的調整,由“招商引資”轉為“選商擇資”、“養商育資”等。第四,

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合理引導升值預期。第五,在調整出口結構和擴大進口

方面做一些具體的工作,特別是要促使少數發達國家或地區放松高精技術及其產品

對我國的出口限制,使進出口結構更趨優化,緩解順差上升過快的壓力。

總之,面對大量貿易順差產生的新形勢,我們要保持一顆平常心,既要高度重

視貿易順差問題帶來的外部失衡和內部影響,也要正確認識到貿易順差的客觀必然

性。只要我們冷靜客觀地分析問題、積極穩妥地處理問題,我國對外貿易就能始終

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

中美貿易逆差產生原因

1.根本因素是中美市場的需求因素

(1) 中美市場需求結構不同。人們的消費選擇和其收人水平密切相關,兩國經濟發展的巨大差異導致兩國居民的需求結構也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2) 中國生產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大多是生活必需品,而美國生產的高技術產品卻屬于高檔產品。由于中國居民的收人水平比較低,中國市場能夠形成購買力的有效需求不足。

2.重要原因是美對華實行歧視性出口管制對華出口管制是一把“雙刃劍”,出口管制政策在對美國工業產生危害的同時,也在許多方面削弱了其出口競爭力,導致對中國出口下降。

3.直接因素是全球化產業轉移所導致 自20 世紀80 年代中期以來,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進行產業結構的升級和調整,把其在國內已經喪失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中國,由此形成了中國從這些國家和地區進口原材料及零配件等,在國內進行加工組裝然后出口到美國和歐洲國家的加工貿易格局。

亞太地區經濟結構調整帶來的國際分工格局的變化使得美國減少了對這些國家和地區的進口,增加了從中國的進口,從而韓、日等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呈下降態勢,中美順差連年攀升。

4.中美貿易逆差具有較強的互補性 中國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為勞動密集型產品,中國對美國的大量順差來自貨物貿易。而美國在服務貿易方面具有比較優勢,是世界服務貿易最發達的國家,提供的服務以技術和知識密集型產業為主。

5.對華的直接投資掩蓋中美貿易逆差 隨著美國對華市場投資的不斷向縱深發展,通過在華投資的子公司的出口而不是由美國直接對華出口將會造成美國對華出口數額的進一步減少。

美國跨國公司把原本由本國生產或出口的大量商品及服務轉化為海外子公司的巨額生產與出口,并相應地增加美國公司從其海外子公司對美國的進口,從而擴大了美國的“逆差”。 

6.統計方式的不同夸大雙邊貿易的不平衡 在統計原則和統計方法上,中美雙方應該基本是一致的。然而中美雙方在貿易統計數據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美國統計的來自中國的貿易逆差要遠遠大于中國統計的對美國的貿易順差,而且之間的差額呈現不斷擴大的態勢。

擴展資料:

順差和逆差的具體公式

順差=出口額-進口額 逆差=進口額-出口額。

貿易順差就是在一定的單位時間里(通常按年度計算),貿易的雙方互相買賣各種貨物,互相進口與出口,甲方的出口金額大過乙方的出口金額,或甲方的進口金額少于乙方的進口金額,其中的差額,對甲方來說,就叫作貿易順差,反之,對乙方來說,就叫作貿易逆差。

學習,是指通過閱讀、聽講、思考、研究、實踐等途徑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學習分為狹義與廣義兩種:

狹義:通過閱讀、聽講、研究、觀察、理解、探索、實驗、實踐等手段獲得知識或技能的過程,是一種使個體可以得到持續變化(知識和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與價值的改善和升華)的行為方式。例如通過學校教育獲得知識的過程。

廣義:是人在生活過程中,通過獲得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相對持久為方式。

社會上總會出現一種很奇怪的現象,一些人嘴上埋怨著老板對他不好,工資待遇太低什么的,卻忽略了自己本身就是懶懶散散,毫無價值。

自古以來,人們就會說著“因果循環”,這話真不假,你種什么因,就會得到什么果。這就是不好好學習釀成的后果,那么學習有什么重要性呢?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什么樣水平的人,就會處在什么樣的環境中。更會漸漸明白自己是什么樣的能力。了解自己的能力,交到同水平的朋友,自己個人能力越高,自然朋友質量也越高。

在大多數情況下,學習越好,自身修養也會隨著其提升。同樣都是有錢人,暴發戶擺弄錢財只會讓人覺得俗,而真正有知識的人,氣質就會很不一樣。

高端大氣的公司以及產品是萬萬離不了知識的,只有在知識上不輸給別人,才可以在別的地方不輸別人。

孩子的教育要從小抓起,家長什么樣孩子很大幾率會變成什么樣。只有將自己的水平提升,才會教育出更好的孩子。而不是一個目光短淺的人。

學習是非常的重要,學習的好壞最終決定朋友的質量、自身修養和后代教育等方面,所以平時在學習中要努力。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