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傳統貿易理論有哪些(國際貿易理論有哪些?)

时间:2024-06-03 15:33:59 编辑: 来源:

制度來引導與約束人們的行為。 

這四條是關于個人如何做出決策的四個原理。市場經濟的組成單位是個人,個人有決策(做出選擇)的自由。個人組成整體。經濟學研究的出發點是個人行為。這四條原理說明了如何研究個人行為。 

5、貿易能使每個人狀況更好。人與人的關系本質上是交易關系,這種關系之所以產生是因為貿易是雙贏的,無論對個人還是國家都如此。 

6、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是“看不見的手”調節每個人的經濟活動,“看不見的手”就是價格。市場機制調節是經濟學的基本內容。 

7、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市場經濟需要法治,同時市場也有失靈。政府的作用是補充市場機制之不足。 

這三個原理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也是微觀經濟學所要論述的問題。 

8、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于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決定一國整體狀況的是其生產能力,這是分析整體經濟的中心。 

9、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現代經濟是貨幣經濟,貨幣與物價的關系是經濟學家一直關注的。 

10、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取舍。這是短期中整體經濟的中心問題,也是政府調節的難點。

國際貿易理論有哪些

1、重商主義:財富的唯一形式即金銀,金銀的多少是衡量一國富裕程度的唯一尺度,而獲得金銀的主要渠道就是國際貿易。通過獎出限入求得順差,使金銀流入,國家就會富裕。

2、絕對優勢理論:亞當斯密認為在國際分工中,每個國家應該專門生產自己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并用其中一部分交換其具有絕對劣勢的產品,這樣就會使各國的資源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更好地促進分工和交換,使每個國家都獲得最大利益。

3、比較優勢理論:遵循兩優取其重,兩劣取其輕的原則,認為國家間技術水平的相對差異產生了比較成本的差異,構成國際貿易的原因,并決定著國際貿易的模式。

4、保護貿易理論:從保護生產力的高度把貿易和國家經濟發展結合起來,形成以國家主義為基調的貿易保護理論,在實施貿易保護政策方面也更加客觀實際。

5、相互需求理論:相互需求理論實質上是指由供求關系決定商品價值的理論,是對比較優勢理論的完善和補充。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