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促進外貿發展稅收優惠政策(軟件及集成電路的稅收優惠政策有哪些?)

时间:2024-06-01 16:17:54 编辑: 来源:

,就是在稅收政策調節的目標上應堅持促進供給結構優化,保證物價穩定第一位目標的實現。為此:

(一)在稅收負擔的水平上保持不變,以適應當前財政收入緊張的形勢和產業結構優化的需要。從我國的稅收負擔總水平看,雖然預算內的稅收總額占GDP的比重較低,1996年已經下降到10.07%;考慮到我國的稅外收費的特殊情況,就我國具有稅收和準稅收的 *** 稅外收費的總規模來看,呈現出居高不下的態勢。從1987年到1996年基本上都維持在24-25%左右;就稅收本質的來源與國民經濟價值之間的關系看,我國目前的剩余價值總量占GDP的比重一般為31-33%左右,也就是說寬口徑的稅收負擔已經占到剩余價值總量的60%左右,雖然沒有足夠的證據說明留給企業和個人一定的收入要比40%更高,才有利于企業和個人的發展和生活的提高,但顯然國家拿走的部分不應該超過剩余價值的總量,也就是說稅收的規模不應該超過GDP的31-33%;就我國與發展中國家的稅收規模比較來看,有資料表明(曾國祥、劉佐主編《稅收學》,中國稅務出版社出版),在人均GDP約為8625美元以上的22個高收入國家中,其平均稅收負擔率為36.6%,平均非稅負擔率為5%,合計總體稅負為41.6%;在人均GDP 695美元以下的5個低收入國家中平均稅收負擔率為18.2%,平均非稅負擔率3.7,合計21.9%.因此從整體稅負上講,我國的總體稅負不宜增加。換一個角度說,我國? 牟普?問埔簿齠?宋夜?殼暗淖芴逅案翰荒薌跎伲?裨蚓陀鋅贍茉斐尚碌牟普??選?/P>

(二)在稅制結構上保持以消費型增值稅為主體的稅制結構,加強二級商品稅制的調節功能的發揮;在稅種、稅率、稅收有增有減,增減結合。目的是在充分發揮消費型增值稅 *** 投資增長的同時,運用二級商品稅制積極調整產業結構,以產業結構的合理化促進經濟的增長。

1.盡快建立以消費型增值稅為主體,充分運用二級商品稅制調節功能的稅制結構。

建立以消費型增值稅為主體,充分運用二級商品稅制調節功能的稅制結構,一方面是促進供求結構的合理化的要求。盡快實現增值稅的轉型,從生產型增值稅轉變為消費型增值稅既有利于有機構成不同的企業之間的公平競爭和產業結構優化,又有利于鼓勵企業進一步增加投資需求;而二級商品稅制特別是消費稅,既為投資的增加提供了資本供應,又在增值稅轉型的同時,實現產業結構合理化的調節。另一方面也是研究實現增值稅轉型的同時,有可能出現通貨膨脹的要求。據有關研究人士預測:2000年在現有范圍內進行增值稅轉型,將有284.39億元的稅式支出〖ZW(4〗 陸煒、楊震《中國增值稅轉型可行行實證分析》,《稅務研究》2000年11期。〖ZW)〗,因此實行轉型對于 *** 投資有一個門檻效應。這對于當前的經濟形勢是有利的。但是實行消費型增值稅還有一個引致稅收的問題。由于實際稅負的下降,對投資膨脹的利益驅動是十分巨大的。通過二級商品稅制的調節作用,可以實現“供給會自動的創造需求”的目標。為此,在利用增值稅轉型間接減稅的同時,必須十分重視二級商品稅制的研究。具體思路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擴大消費稅的征收范圍,對高檔消費品和高檔消費行為提高稅率,增加高消費人群對全國財政的貢獻,對某些已經不屬于高消費的產品和行為減低稅率或停止開征消費稅,既有利于增大消費稅的調節力度,又有利于增加高素質勞動的供給和儲蓄的增加。例如將高爾夫球、保齡球、桑拿 *** 、高級美容、娛樂性射擊等高消費服務項目以及高檔音箱、高檔攝像器材、高級滋補品、一次性筷子等納入消費稅征收范圍;取消對普通化妝品、護膚護發品、汽車輪胎、散裝啤酒等項目的征稅;以適應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方向和產業結構的調整。

第二、擴大資源稅的征收范圍,提高資源稅的稅率。如對水資源和森林資源課征資源稅有利于促進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方面轉化。

第三、繼續保持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的重新開征權。

第四、土地增值稅作為一個單一的限制房產開發和消費的稅種,應在當前的情況下,與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一樣,及時停征,但保留土地增值稅的重新開征權。保留土地增值稅和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的重新開征權的目的是為了保證稅收政策的相機抉擇的機制。

第五、為了保持增值稅的稅收中性的主體地位,在增值稅轉型的同時,縮小營業稅的開征范圍,將大部分由營業稅調節的范圍,轉為征收增值稅。

2.促進供給,調節社會公平,促進供求平衡

在調節供求結構的同時,還要注意實現總供求的平衡,以有效的總供給實現有效的總需求。為此,一是增加對個人所得、收入財產的調節稅種。如盡快開征遺產稅,開征的目的既調節了收入,解決社會分配不公的問題,又有利于鼓勵人們加快消費,促進需求增長。在當前我國物價指數較低的情況下,還可以實現物價指數的上升,起到穩定物價的作用。二是減少企業所得稅的稅收負擔,促進企業投資的增加,有利于促進供給增加,促進經濟增長。三是加強農村費稅改革,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水平,促進農民消費水平的提高。

3.在出口退稅和稅收優惠方面

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戰略取向,促進出口的稅收政策也是實現物價穩定和經濟增長的重要方面。為此,一是加大出口退稅的力度,促進產品出口。二是對出口退稅的機制進行改革,堅決實行零稅率,實現退稅率與征收率的統一,實行“征退合一”,消除騙稅的利益驅動。

與此同時,還要實行有效的稅收優惠政策。采取多管齊下的稅收優惠措施,促進技術進步。對西部實行普惠制,促進外資、內資向西部的轉移。

增值稅為什么有利于擴大對外貿易往來

您好,您的意思應該是說增值稅出口退稅有利于擴大對外貿易吧?其原理就是將國內生產環節產生的的增值稅部分進行退稅,使得產品出口時的成本不包括這部分稅款,這樣可以降低出口價格,提高商品的競爭力。

未名明德

對外經濟交往和對外貿易是一個一個意思嗎?

1、對外經濟交往,包括國際投資、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稅收、國際運輸、國際仲裁、技術轉讓等方面的習慣做法,是以約定俗成的規范反映超越一國范圍的商品經濟關系。

2、對外貿易亦稱“國外貿易” 或“進出口貿易”,簡稱“外貿”,是指一個國家(地區)與另一個國家(地區)之間的商品、勞務和技術的交換活動。這種貿易由進口和出口兩個部分組成。

3、對外貿易只是對外經濟交往的其中一種方式。

為什么增值稅有利于產業專業化

課題太大。

增值稅:簡單地將,就是對增值額部分征稅,有增值額才納稅,無增值額不納稅。這樣的話加強產業化,或者講連續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但稅賦不會因此而增加(不會重復納稅)。這樣的話,同一產品經過不同的企業進行加工,稅賦沒有因商品(產品)的不斷流轉而層層納稅,就是個道理。

有人說調整增值稅有利于調節個人收入分配,促進社會公平,對嗎?

這個說法不準確。

增值稅屬于價外流轉稅,與利潤分配沒有關系,但是從稅收整體宏觀層面來說,稅收行為本身就是對社會資源和利益的一種再分配,也是促進社會公平的一個杠桿和調節。

我國有促進對外經濟聯系的單位和企業。 譯俄語

в нашей стране имеются организации и предприятия , содействующие укреплению внешнеэкономических связей .

為什么長假有利于促進經濟的增長

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放長假,就會有很多人出去旅游,消費量增多,進而促進經濟增長。

為什么增值稅起征點調高有利于企業

舉例說一開始企業月收入10萬即必須繳稅,現在達到12萬才交

外商投資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2)

經過1994年稅制改革,我國初步形成了符合發展讓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稅制體系框架,但建設和完善稅制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

1、完善個人所得稅,從個人所得稅制看,目前是分項稅制,今后將向分項和綜合相結合的稅制過渡,增加應稅項目,合理確定扣除項目和標準。并采取代扣代交與個人申報結合的控管辦法,改進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管理。

2、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按照公平稅負,促進平等競爭的要求和逐步實行國民待遇的原則,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制度,保留必要的稅收優惠,并借鑒國外所得稅制度的 經驗 和好的做法,規范企業所得稅,實現簡化和高效。

3、完善地方稅制。主要是研究制定遺產和贈與稅,改革城市維護建設稅和土地使用稅等。

4、完善增值稅制,加強增值稅管理的 措施 。

二、鼓勵外商投資的稅收優惠政策

中國鼓勵外商投資稅收優惠政策主要體現在企業所得稅方面:

1、限定地區減低稅率征稅的優惠政策。如對設在經濟特區的企業和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生產性企業,所得稅減按15%的稅率征收;對設在沿海開放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江開放城市、邊境開放城市和內陸省會城市等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和在旅游度假區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所得稅減按24%的稅率征收。

2、限定產業、項目減低稅率征稅的政策。如對從事港口、碼頭建設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設在經濟特區和國務院批準的地區,外投資者投入資本或者營運資金超過1000萬美元,經營期在十年以上的外資銀行和中外合資銀行;設在經濟開放區,外商投資在3000萬美元以上回收投資時間長的項目和能源、交通、港口建設項目,企業所得稅減按15%的稅率征收。

3、限定行業、項目給予定期的優惠政策。

①對生產性的外商投資企業,經營期在十年以上的,從獲利年度起,兩年免稅,三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②對外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經營期在十年以上的,從獲利年度起,一年免稅,兩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③對從事港口、碼頭建設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經營期在十五年以上,從獲利年度起,五年兔稅,五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4、鼓勵外商興辦產品出口企業或先進技術企業。對外商興辦的產品出口企業,按稅法規定減、免稅期滿后,凡當年出口產品產值達到企業當年產品產值70%以上的,可按現行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減半后稅率低于10%的,按1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外商投資興辦的先進技術企業,在按照說法規定的減免稅期滿后,還可以延長三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減半后稅率低于10%的,按1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5、鼓勵外商轉讓先進技術。對外商在農林牧業、科研、能源、交通以及重大技術領域方面提供專有技術,其所收取的特許權使用費,可減按10%的稅率征收預提所得稅,其中,技術先進或者條件優惠的,可以免征預提所得稅。對外國投資者從外商投資企業取得利潤免征所得稅。

6、鼓勵外商在中國擴大資本投資。外商投資企業的外國投資者,將從企業取得的利潤直接再投資于該企業,增加注冊資本,或者作為資本投資開辦其它外商投資企業,經營期不少于五年的,可退還再投資部分已繳納所得稅的40%的稅款。外國投資者在中國境內直接再投資興辦擴建產品出口企業或先進技術企業,期限不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