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俄羅斯對外貿易總額2018(2018年世界杯俄羅斯對沙特5比0什么賠例)

时间:2024-06-02 23:53:27 编辑: 来源:

地域限制,但由于市場價格波動,我國從俄進口糧食將受到一定影響。

3、化肥。俄羅斯是世界最大的氮肥和尿素出口國、第二大鉀肥出口國和第三大磷肥出口國,俄烏沖突前,俄羅斯年鉀肥出口占全球貿易量的19%,對全球化肥供應具有重要影響。中國化肥進口主要來自俄羅斯,進口俄羅斯化肥占據我國進口總額的30%以上。俄烏沖突使俄羅斯化肥生產受到波及,一些化肥生產企業面臨停工和減產的危險,加之對俄羅斯的貿易禁運,打破了化肥市場的供需平衡,化肥價格上漲會導致中國進口化肥成本上升。

4、煤炭。俄羅斯煤炭儲量居世界第二,其煤炭熱值高、質量好,由于煉鋼需求,我國每年進口一定量的俄羅斯煤炭。2021年中國進口俄羅斯煤炭891萬噸,占進口總量的27%,中國已成為俄羅斯最大的煉焦煤買家。俄烏沖突后,西方國家避開了俄羅斯的煤炭供應,中國作為煤炭消費大國,抓住機遇增加俄煤進口。僅4月份進口量就達137萬噸,創下 歷史 紀錄。導致我國進口俄煤大幅增加的因素有三個,一是西方制裁使俄羅斯進行市場轉向,將煤炭降價促銷。4月份國際煤炭市場價格為每噸473美元,中俄煤炭的平均交易價格為每噸386美元。二是由于中國近期減少了從澳大利亞的煤炭進口,而轉向俄羅斯市場。三是前不久我國放寬了煤炭進口政策,將煤炭進口稅率降為零,降低了進口成本。據相關機構預測,2022年中國可能繼續增加俄羅斯煤炭進口,總計超7100萬噸。 (二)、出口方面。

隨著俄烏沖突的持續,美歐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層層加碼、步步緊逼,撤出在俄羅斯合資企業,對俄實行嚴格的出口限制。多個因素導致俄羅斯對中國商品的依賴性更強,俄羅斯市場對中國進一步開放,中國對俄貿易出口迎來新機遇。

1、 汽車 。以小 汽車 為例,俄羅斯家用轎車制造業曾經有過一段輝煌 歷史 ,自蘇聯解體后整體處于衰落態勢,目前大部分需要進口。進口國主要是美國、德國大眾等車企均停止了在俄羅斯的經營活動,為中國車企大舉進入俄羅斯市場創造了有利條件。可以預計,未來俄羅斯必將進一步加大從中國的小 汽車 進口量,中國車企在俄羅斯迎來了難得的市場機遇。

2、電子產品。俄羅斯重工業比較發達,輕工業特別是電子產業相對落后。俄烏沖突后,許多西方國家的 科技 巨頭,如說蘋果、三星、愛立信等宣布停止了在俄羅斯的業務,俄羅斯電子產品市場出現巨大空缺,如此大的消費市場,對于中國企業來說是個良機。我國對俄羅斯出口一直以機電產品為主,如家用電器、智能手機、無人機等。經過多年發展,中國的家電制造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一些家電企業還在俄羅斯擁有工廠和研發基地,如海爾智家在俄羅斯建設了4個工廠,白色家電正成為中國產品對外的一張名片。在智能手機方面,華為、小米等國產品牌異軍突起,在俄羅斯擁有很大的市場,深受俄羅斯消費者歡迎。特別今年3月份后,因西方產品出現市場空缺,中國電子產品在俄羅斯的銷量出現了爆發式增長,媒體評論稱,目前俄羅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中國電子產品。

3、紡織類產品。俄羅斯是中國紡織品類產品重要的出口市場,在雙邊貿易中服裝等紡織品占據很大比重。自2000-2020年間,中國對俄羅斯紡織類產品出口額增長了近6倍。達到76.5億美元。在俄羅斯進口紡織類產品中,中國產品占據其三分之二以上,居于市場主導地位。其次是意大利、土耳其、法國等產品占據部分高端市場。俄烏沖突以來,西方超過百家時裝零售商關閉了在俄羅斯的店鋪,撤離出俄羅斯市場,為包括李寧、安踏等中國品牌進軍俄羅斯市場提供了有利條件。相對于西方品牌,中國品牌服裝質量優良、價格適中,更適合俄羅斯的消費市場。

4、農產品。由于氣候寒冷,俄羅斯水果、蔬菜等農產品部分依賴進口。每年秋冬季節中國對俄出口大量新鮮果蔬。特別是在俄遠東地區,蘋果、香蕉、番茄等果蔬產品滿足著俄羅斯居民的餐桌消費。中國果蔬出口以陸路運輸為主,通過綏芬河、滿洲里等口岸輸往俄羅斯。俄烏沖突后,俄羅斯對來自美、澳、加等國農產品實行進口限制,為彌補禁令造成的供應短缺,勢必加大了從中國的進口量。為擴大出口需要,近期在黑龍江省東寧口岸,已設立對俄蔬菜、水果跨境出口貿易專區,并設海關監管庫、專用物流運輸、儲藏等設施,這將會大大減少果蔬出口清關時間。

三、建議和應對措施

一直以來,中國產品在俄羅斯市場占有很大比重,沖突發生后俄羅斯經濟與西方國家出現脫節,客觀上為中國產品擴大在俄羅斯市場占有率創造了有利條件。當然,中國產品進入俄羅斯市場時需要做好研判,在把握機遇的同時,一方面要注意規避時局和政策變化產生的風險,另一方面要提高出口產品質量,杜絕假冒偽劣商品,保障在俄羅斯市場的良性競爭。國內企業可根據俄羅斯的政策和市場調整,采取靈活多變方式填補市場空白,拓展新興貿易領域。

1、加快電商產業布局。俄羅斯人非常喜歡社交網絡,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網上購物。2021年俄羅斯電商市場規模為330億美元,預估2022年將達到440億美元。大數據顯示,家電產品在俄羅斯的電商網購中占比最高,達到了30%以上,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巨大市場。

2、擴大轉口貿易。由于美歐與俄羅斯進行相互經濟制裁,停止了絕大部分貿易活動,但相互間的市場需求仍然存在。未來俄羅斯商家可能會采取變通方式,如借道中國進行貿易轉口第三國,這為從事轉口貿易服務的企業帶來了機遇。

3、開展平行進(出)口。所謂平行進口,是指未經相關知識產權人授權的市場銷售行為,俗稱“合法水貨”。因美歐產品紛紛撤出俄羅斯,為填補市場需求,今年5月,俄羅斯發布允許平行進口政策,平行進口商品清單包含 汽車 、化妝品等96種商品。中國企業可利用俄羅斯這一政策,研究市場方案開展出口業務。

4、規避匯率風險。當前,俄羅斯開始在商業活動中去“美元化”,并以人民幣、盧布等貨幣進行結算。國內企業在開展貿易活動時,應密切關注盧布匯率變動和結算方式,增強風險意識,避免遭受損失。

俄羅斯的GDP

俄工業、科技基礎雄厚,蘇聯曾是世界第二經濟強國,1978年被日本趕超。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經濟一度嚴重衰退。蘇聯解體后俄經濟持續下滑,2000年普京執政至今,俄經濟快速回升,連續8年保持增長(年均增幅約6.7%),外貿出口大幅增長,投資環境有所改善,居民收入明顯提高。工業主要工業部門有機械、冶金、石油、天然氣、煤炭及化工等;輕紡、食品、木材加工業較落后;航空航天、核工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財政金融總體趨好。2006年黃金外匯儲備居世界第三位;盧布升值了7.6%;國際信用評級提高。自2006年7月起,俄實行盧布完全可自由兌換,匯率穩定。

2005年底,俄國民生產總值由1999年的1570億美元恢復增長到約7500億美元,黃金外匯儲備由1998年底的不足100億美元增長到1822億美元。直至2006年底更已突破了2800億美元儲蓄大關,成為世界上擁有最多外匯儲蓄的國家之一。

在全球金融危機和國際油價暴跌的雙重夾擊下,2002-2012年保持高速增長的俄經濟正在大幅放緩,2008年12月經濟增長率同比萎縮1.1%,出現2002年來的第一次負增長。據有關部門披露的數字顯示,2008年11月俄工業企業生產迅速萎縮,當月國內工業增加值與10月相比下降了10.8%,比2007年同期則下降了8.7%。這種下降幾乎涵蓋了俄所有工業生產領域。 盧布為本位貨幣單位,輔幣是戈比。

1盧布=100戈比。紙幣面額有10、50、100、500、1000、5000盧布,1盧布,2盧布,5盧布,10盧布鑄幣,另有1、5、10、50戈比鑄幣。

盧布匯率(2013年09月29日)1美元=32.335俄羅斯盧布,1人民幣元=5.2855俄羅斯盧布,1日元=0.3291俄羅斯盧布,1英鎊=52.1785俄羅斯盧布,1歐元=43.7255俄羅斯盧布 俄工業發達,核工業和航空航天業占世界重要地位。2004 年工業產值為112090億盧布 ,同比增長6.1%。工業從業人口2055.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6732.2萬)的30.5%。

工業基礎雄厚,部門全,以機械、鋼鐵、冶金、石油、天然氣、煤炭、森林工業及化工等為主,木材和木材加工業也較發達。俄工業結構不合理,重工業發達,輕工業發展緩慢,民用工業落后狀況尚未根本改變。

俄重工業發達。

主要工業區

莫斯科工業區:俄羅斯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以汽車、飛機、火箭、鋼鐵、電子為主。

圣彼得堡工業區:以石油化工、造紙造船、航空航天、電子為主,是俄食品和紡織工業最發達的地區。

烏拉爾工業區:以石油、鋼鐵、機械為主。

新西伯利亞工業區:以煤炭、石油、天然氣、鋼鐵、電力為主。

俄IT業發展迅速,尤其是在軟件開發方面已經走在世界前列,涌現出了Yandex,卡巴斯基等世界著名的軟件制造商。 農業人口668.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的9.9%。農牧業并重,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玉米、水稻和豆類。經濟作物以亞麻、向日葵和甜菜為主。畜牧業主要為養牛、養羊、養豬業、規范化。

小麥進口

據俄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13年1月到5月期間,俄小麥進口量達到了36.28萬噸。

這份報告顯示,相比之下,上年同期只有300噸。從獨聯體國家進口的小麥數量為35.3萬噸,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為4.19萬噸。 主要銀行有:

俄羅斯儲蓄銀行,1991年成立,注冊資本241億盧布。

俄羅斯外貿銀行,1990年成立,注冊資本65.5億盧布。

工商銀行,1988年成立,注冊資本 22.9億盧布。

首都儲蓄銀行-農工銀行,1988年成立,注冊資本21.6億盧布。

國際工業銀行,1992年成立,注冊資本18.5億盧布。

天然氣工業銀行,1990年成立,注冊資本18.5億盧布。 據俄海關委員會統計,2009年貨物貿易進出口3891.4億美元,較上年(下同)減少37.6%。其中,出口2339.4億美元,減少36.4%;進口1552.1億美元,減少39.3%;順差787.3億美元,減少29.7%。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氣等礦產品、金屬及其制品、化工產品、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寶石及其制品、木材及紙漿等。主要進口商品是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食品和農業原料產品、化工品及橡膠、金屬及其制品、紡織服裝類商品等。

2012年外國對俄投資總額為1546億美元,同比減少18.9%。其中:外國直接投資為186.7億美元,同比增長1.4%;證券投資為18.2億美元,同比增長1.3倍;其它類投資為1340.9億美元,同比下降21.8%。外資主要投向制造業、金融、商業、交通工具和電器維修、礦產開采、房地產及租賃服務等領域,投資額合計達1508.1億美元,占同期外國對俄投資總額的97.5%。

截至2012年底,俄累計向境外投資1178億美元。其中直接投資739.3億美元,占62.8%;證券投資126.8億美元,占10.8%;其他類投資311.9億美元,占26.4%。

俄累計對外投資位列前位的國家分別是荷蘭、塞浦路斯、瑞士、美國、英國、白俄羅斯、盧森堡、維京群島、奧地利、烏克蘭。 據俄聯邦統計局估計,2012年11月俄羅斯居民的月均加算工資為27607盧布,與2011年相比增加了14.2%。

根據俄首都經濟政策和發展部的數據顯示,莫斯科居民2012年10月份人均收入增加了11%,達到了45600盧布,同時,退休金也漲到了9870盧布。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