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俄羅斯進出口貿易公司名字大全(中國在俄羅斯茶產品進出口貿易中的占比及排名)

时间:2024-06-03 12:15:36 编辑: 来源:

京條約》簽訂。主要內容:(1)割香港島給英國。(2)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3)中國向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4)英國在中國的進出口貨物納稅,中國與英國共同議定。(5)英國商人可以自由地與中國商人交易,不受“公行”的限制。1843年英國政府又強迫清政府訂立了《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條款》(《虎門條約》)作為《南京條約》的附約,增加了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條款。

1844年7月、10月,美國和法國乘火打劫,效仿英國,先后威逼清政府簽訂了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獲得除割地、賠款之外,與英國同樣的特權。從1845年起,比利時、瑞典等國家也都脅迫清政府簽訂了類似條約,中國的主權遭到進一步破壞。鴉片戰爭的失敗和《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社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政治上獨立自主的中國,戰后由于領土主權遭到破壞,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解體,逐漸成為世界資本主義的商品市場和原料供給地,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民眾抗英:

鴉片戰爭期間,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廣大人民,積極地支持和配合了清軍作戰,并自發地堅持反侵略斗爭。侵略軍所到之處,無不遭到當地人民的抗擊。英軍攻陷廈門,當地民眾自動組織起來,襲擊英軍,迫使侵略軍退守鼓浪嶼。英軍入侵浙江,浙江人民組織“黑水黨”,狠狠地打擊英軍。侵略軍進犯長江后,沿江人民以多種方式襲擊英軍,阻止英國艦隊前進。

廣東人民的抗英斗爭,給侵略軍的打擊最為沉重。1841年5月29日,盤踞在廣州北郊四方炮臺的英軍,闖入三元里騷擾搶劫。當地群眾奮起抗擊,打死英軍數名。隨后,全村男女老少在三元古廟集合,以三星旗為令旗,“旗進人進,旗退人退”,同時,還聯絡了附近的數千農民和手工業者,手持大刀、長矛,冒雨迎敵。將英軍困在牛欄崗,展開肉搏戰,英軍傷亡慘重。牛欄崗的勝利,鼓舞了人們的斗志。第二天清晨,2萬多民眾高舉三星旗,把四方炮臺圍得水泄不通。在廣州知府的調停下,英軍才得以解圍。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爭,是中國人民自發反對外國侵略斗爭的先聲,顯示了中國人民的愛國熱忱和敢于斗爭的英雄氣概。三元里抗英后,廣東人民又以“社學”的形式,組織武裝力量,開展反侵略斗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又稱英法聯軍之役。1856年,英國借口廣東水師在廣州黃埔捕捉中國船“亞羅”號上的海盜,

派兵進攻廣州。法國借口法籍天主教神甫馬賴在廣西西林被殺,亦出兵入侵。1857年,英法組成聯軍,攻陷廣州。

1858年,英法艦隊在美、俄兩國支持下,襲擊大沽口。大沽炮臺失陷,英法聯軍進犯天津。清政府派欽差大臣佳良、

花沙納與俄、美、英、法各國代表分別簽訂《天津條約》。同年,沙皇俄國以武力迫使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瑗琿

條約》。1859年6月,英、法、美以進京換約被拒為由,率艦隊炮擊大沽。提督史榮椿率守軍還擊,擊沉擊傷敵艦10

艘,斃傷敵軍近500人,重傷英艦隊司令何伯,史榮椿戰死。1860年8月,英法聯軍18000人,由北塘登陸,進占天津。

9月,清軍在北京通州八里橋迎戰英法聯軍失利。清咸豐帝、慈僖離京逃往承德。10月18日,英法聯軍 占領北京,搶

劫焚毀圓明園(見火燒圓明園)。英法聯軍在北京城郊搶掠燒殺近50天,京郊皇家園林如圓明園、清漪園、靜明園(玉

泉山)、靜宜園(香山)、暢春園等均被付之一炬。清廷派奕欣為全權大臣議和,簽訂中英、中法《北京條約》。11月,

沙俄又脅迫清政府簽訂中俄《北京條約》。中國賠償巨額賠款,喪失大片領土主權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