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俄羅斯成為中國第5大貿易國(世界多極格局階段的五大力量分別是美國俄國什么中國和日本)

时间:2024-06-03 11:27:28 编辑: 来源:

,雄居世界民族之林。二戰敗北后,日本通過軍事稱霸的野心破滅。于是日本統治集團埋頭苦干,慘淡經營,20年的努力,1970年工業生產總值僅次于美蘇而成為世界第三經濟大國。再過了20年,1987年,日本超過蘇聯,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強國。終于實現了在經濟上作為世界一極的目標。

三、歐洲一體化進程加快,歐盟國民生產總值已超過美國 歐洲一體化進程加快。

由15國組成的歐洲聯盟,其國民生產總值已超過美國,以法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還要求增強在北約內部的發言權。“美國打個噴嚏,歐洲就得感冒”的時代結束了。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管理學院院長萊斯特·瑟羅在他的《世紀之爭》中說:21世紀的新游戲規則將在美歐日三強互利競存的架構下誕生,但是歐洲可能是21世紀經濟大戰的最后贏家。達尼艾爾·貝爾在《2000年的世界秩序》中認為,美國、日本、歐洲三種力量將在21世紀扮演主要角色。

1996年5月17日德國《商報》報道,法國歷史學家約瑟夫·羅旺認為,與19世紀相反,現在歐洲已沒有一個大國,在今天和明天的大國游戲中,沒有一個歐洲國家能夠扮演一個獨立的角色。歐洲任何一個單獨的國家都不會有自己的前途。德國及其鄰國的唯一前途,就是進一步發展歐洲大廈,必須建立一個可以作為世界強國同美國、俄國、中國和印度一起發揮作用的歐洲。對于同美國的關系而言,這一過程意味著歐美關系必須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需要一個可以同美國平等對話的歐洲。西歐的目標是要在未來歐洲新秩序中發揮主導作用,在世界秩序中爭得與美國平起平坐的地位,“歐洲的歐洲”,不是“美國的歐洲”。

四、俄羅斯實力削弱,仍擁有巨大的經濟、科技潛力和強大的軍事力量。

俄羅斯作為原蘇聯的主要繼承者,既繼承了蘇聯的強大軍事力量和科技成果,又背上了蘇聯遺留的沉重包袱。葉利欽實行親西方(“戰略伙伴關系”)外交政策,希望加入西方大國俱樂部,但即使是民主的俄羅斯,只要強大,同樣的西方國家的敵手,因此西方大國采取種種措施繼續削弱俄羅斯。一是美國繼續加強軍事力量,卻要求俄羅斯繼續削減軍事力量;二是北約東擴,分化瓦解獨聯體;三是中東和談、波黑等重大地區問題拋開或忽視俄羅斯的作用。俄羅斯的經濟實力和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大大下降,昔日超級大國的風采早已不見,扮演著西方國家“二等小伙伴”的配角。俄羅斯已經變成了一個地區性大國。

五、中國綜合國力大大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經濟發展、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996年美國著名未來學家奈斯比特《亞洲大趨勢》出版,他認為,中國必然會成為世界性經濟強國,這將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崛起。這不是“能否”會不會發生的問題,而是“早晚”,什么時候發生的問題。中國的經濟復蘇,緊接著就是其政治勢力上升以及潛力巨大的軍事力量的出現,這將是這個世界在21世紀必須面臨的事實。這個世界最終將接受中國成為政治、經濟與軍事大國的地位。中國將成為一個全球大國。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在《紐約時報》上發表有關美中關系的文章指出,沒有什么力量能阻擋一個新的大國的崛起。美國如果想遏制中國,這將超出美國的能力,耗盡美國的財富、無論美國如何對待中國,都無法阻止中國在未來的國際事務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美國不應該輕率地處理美中關系。

正解,望采納。謝謝您的支持與理解。

俄烏沖突對中俄貿易的影響

自俄烏沖突發生以來,地緣政治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國際貿易及世界經濟遭受嚴重沖擊。因美歐國家對俄實施經濟制裁與反制裁而產生連鎖效應,最終通過大宗商品、貿易渠道、金融資本等,不可避免地對中俄貿易產生短期和長期影響。

一、中俄貿易的現狀

近年來,中俄在政治、經濟、 科技 等領域合作不斷深化,在兩國高層引領下,中俄增強戰略互信,簽訂了《關于發展新時代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等協定,雙邊經貿規模不斷擴大,合作領域不斷拓寬,呈現出“全方位、深層次、高水平”的特點。2018-2020年連續三年中俄貿易總額超過1000億美元,2021年雙方貿易額突破1400億美元。中國已經連續12年成為俄羅斯的最大貿易伙伴,俄羅斯則是中國第十大貿易伙伴,中俄貿易額正向2000億美元目標邁進。

從中俄貿易結構來看,中國是能源消費大國,但國內油氣儲量有限,主要依靠進口。俄羅斯能源儲量豐富,是世界重要能源出口國。中國把俄羅斯當作最可靠的能源供應者,能源合作一直是兩國合作中分量最重、成果最多的領域。中國從俄羅斯進口商品中,石油、天然氣占比60%以上,其次是礦產品、金屬制品、木材、農產品等。中國對俄出口商品中,主要包括機電產品、紡織品、農產品等。從整體來看,能源、原材料、機電產品、農產品在雙邊貿易中占據主導地位,且具有強烈的互補性。

二、變局中的危與機

俄烏發生沖突后,美歐國家在貿易、金融、 科技 、運輸等領域對俄羅斯實施了全面制裁,俄羅斯經濟遭受到嚴重損失,對外貿易發生格局性變化,也對中俄貿易產生了深遠影響。

(一)、進口方面。

1、油氣能源。油氣是俄羅斯的大宗出口產品,其原油出口占全球貿易量的10%,天然氣出口占全球貿易量的近20%。俄烏沖突后,美歐已停止或減少對俄羅斯的油氣進口,俄羅斯能源出口受阻,進而更加依賴中國、印度等亞洲市場。出于能源安全需要,中俄把能源合作上升為為國家戰略,兩國建設了跨境石油和天然氣運輸管道,能源貿易額逐年提升。2021年中國進口俄羅斯石油、天然氣總額達509億美元,占進口總額的64%。俄烏沖突后,國際油氣價格大幅上漲,但中俄雙方簽訂了長期供貨協議,能源交易價格保持相對穩定,受市場波動影響較小。從長期看,地緣政治變化將進一步拉近中俄能源合作,雙邊能源貿易將持續保持在高水平狀態。

2、糧食。俄羅斯是世界重要的糧食供應國,世界最大的小麥出口國,在國際糧食市場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21年,俄羅斯小麥出口3290萬噸,占全球糧食貿易額18%。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糧食在基本自足的情況下,每年仍需進口一定量的糧食。2020年中國小麥進口838萬噸,占俄羅斯小麥出口量的1/4。俄烏沖突后不僅俄羅斯糧食出口受阻,還影響其從國際市場進口農藥、種子等農資,這將導致今年出現糧食生產和供應出現波動,世界糧食總體供給水平面臨較大風險。同時為先保障國內糧食安全,相關國家對糧食出口進行了限制,進一步使國際糧食市場供應緊張,推動糧價上漲。今年五月,俄羅斯國內食品價格上漲達20%。近期中國放開了進口俄羅斯糧食地域限制,但由于市場價格波動,我國從俄進口糧食將受到一定影響。

3、化肥。俄羅斯是世界最大的氮肥和尿素出口國、第二大鉀肥出口國和第三大磷肥出口國,俄烏沖突前,俄羅斯年鉀肥出口占全球貿易量的19%,對全球化肥供應具有重要影響。中國化肥進口主要來自俄羅斯,進口俄羅斯化肥占據我國進口總額的30%以上。俄烏沖突使俄羅斯化肥生產受到波及,一些化肥生產企業面臨停工和減產的危險,加之對俄羅斯的貿易禁運,打破了化肥市場的供需平衡,化肥價格上漲會導致中國進口化肥成本上升。

4、煤炭。俄羅斯煤炭儲量居世界第二,其煤炭熱值高、質量好,由于煉鋼需求,我國每年進口一定量的俄羅斯煤炭。2021年中國進口俄羅斯煤炭891萬噸,占進口總量的27%,中國已成為俄羅斯最大的煉焦煤買家。俄烏沖突后,西方國家避開了俄羅斯的煤炭供應,中國作為煤炭消費大國,抓住機遇增加俄煤進口。僅4月份進口量就達137萬噸,創下 歷史 紀錄。導致我國進口俄煤大幅增加的因素有三個,一是西方制裁使俄羅斯進行市場轉向,將煤炭降價促銷。4月份國際煤炭市場價格為每噸473美元,中俄煤炭的平均交易價格為每噸386美元。二是由于中國近期減少了從澳大利亞的煤炭進口,而轉向俄羅斯市場。三是前不久我國放寬了煤炭進口政策,將煤炭進口稅率降為零,降低了進口成本。據相關機構預測,2022年中國可能繼續增加俄羅斯煤炭進口,總計超7100萬噸。 (二)、出口方面。

隨著俄烏沖突的持續,美歐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層層加碼、步步緊逼,撤出在俄羅斯合資企業,對俄實行嚴格的出口限制。多個因素導致俄羅斯對中國商品的依賴性更強,俄羅斯市場對中國進一步開放,中國對俄貿易出口迎來新機遇。

1、 汽車 。以小 汽車 為例,俄羅斯家用轎車制造業曾經有過一段輝煌 歷史 ,自蘇聯解體后整體處于衰落態勢,目前大部分需要進口。進口國主要是美國、德國大眾等車企均停止了在俄羅斯的經營活動,為中國車企大舉進入俄羅斯市場創造了有利條件。可以預計,未來俄羅斯必將進一步加大從中國的小 汽車 進口量,中國車企在俄羅斯迎來了難得的市場機遇。

2、電子產品。俄羅斯重工業比較發達,輕工業特別是電子產業相對落后。俄烏沖突后,許多西方國家的 科技 巨頭,如說蘋果、三星、愛立信等宣布停止了在俄羅斯的業務,俄羅斯電子產品市場出現巨大空缺,如此大的消費市場,對于中國企業來說是個良機。我國對俄羅斯出口一直以機電產品為主,如家用電器、智能手機、無人機等。經過多年發展,中國的家電制造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一些家電企業還在俄羅斯擁有工廠和研發基地,如海爾智家在俄羅斯建設了4個工廠,白色家電正成為中國產品對外的一張名片。在智能手機方面,華為、小米等國產品牌異軍突起,在俄羅斯擁有很大的市場,深受俄羅斯消費者歡迎。特別今年3月份后,因西方產品出現市場空缺,中國電子產品在俄羅斯的銷量出現了爆發式增長,媒體評論稱,目前俄羅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中國電子產品。

3、紡織類產品。俄羅斯是中國紡織品類產品重要的出口市場,在雙邊貿易中服裝等紡織品占據很大比重。自2000-2020年間,中國對俄羅斯紡織類產品出口額增長了近6倍。達到76.5億美元。在俄羅斯進口紡織類產品中,中國產品占據其三分之二以上,居于市場主導地位。其次是意大利、土耳其、法國等產品占據部分高端市場。俄烏沖突以來,西方超過百家時裝零售商關閉了在俄羅斯的店鋪,撤離出俄羅斯市場,為包括李寧、安踏等中國品牌進軍俄羅斯市場提供了有利條件。相對于西方品牌,中國品牌服裝質量優良、價格適中,更適合俄羅斯的消費市場。

4、農產品。由于氣候寒冷,俄羅斯水果、蔬菜等農產品部分依賴進口。每年秋冬季節中國對俄出口大量新鮮果蔬。特別是在俄遠東地區,蘋果、香蕉、番茄等果蔬產品滿足著俄羅斯居民的餐桌消費。中國果蔬出口以陸路運輸為主,通過綏芬河、滿洲里等口岸輸往俄羅斯。俄烏沖突后,俄羅斯對來自美、澳、加等國農產品實行進口限制,為彌補禁令造成的供應短缺,勢必加大了從中國的進口量。為擴大出口需要,近期在黑龍江省東寧口岸,已設立對俄蔬菜、水果跨境出口貿易專區,并設海關監管庫、專用物流運輸、儲藏等設施,這將會大大減少果蔬出口清關時間。

三、建議和應對措施

一直以來,中國產品在俄羅斯市場占有很大比重,沖突發生后俄羅斯經濟與西方國家出現脫節,客觀上為中國產品擴大在俄羅斯市場占有率創造了有利條件。當然,中國產品進入俄羅斯市場時需要做好研判,在把握機遇的同時,一方面要注意規避時局和政策變化產生的風險,另一方面要提高出口產品質量,杜絕假冒偽劣商品,保障在俄羅斯市場的良性競爭。國內企業可根據俄羅斯的政策和市場調整,采取靈活多變方式填補市場空白,拓展新興貿易領域。

1、加快電商產業布局。俄羅斯人非常喜歡社交網絡,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網上購物。2021年俄羅斯電商市場規模為330億美元,預估2022年將達到440億美元。大數據顯示,家電產品在俄羅斯的電商網購中占比最高,達到了30%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