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二戰前德國貿易(二戰后的德國是如何快速恢復經濟的?)

时间:2024-05-31 06:57:11 编辑: 来源:

>

                                   

后的德國是如何快速恢復經濟的?

二戰后靠著美國救濟過日子的聯邦德國人居然在1950年就把經濟恢復到了戰前水平,而且50年代國民生產總值每年平均增長7.5%,工業生產平均增長9.2%,高于英法美意,僅次于日本。

德國人是怎樣成就這樣的經濟奇跡的呢?

一、完備的科研與工業技術體系。

德國二戰前的科研與技術實力就位于世界前列,二戰的戰火毀去了學校與工廠但是沒有毀去原有的科技水平。二戰后德國政府大力發展科研,60年代聯邦德國的科研經費平均每年增長15%,在西方國家中名列第一。科研隊伍在1975年達到30萬人,平均每萬人中就有49名科技人員。勞動生產率在1950-1970年每年平均增長5.7%。

德國的興起很大程度是科技興國。

                                   

二、美國的扶持

戰后不只是德國,整個歐洲都滿目瘡痍。而且戰后美蘇爭霸已漸漸開始,而歐洲正是這個階段雙方的對抗中心與成敗要點。基于這些原因美國戰后啟動了《馬歇爾計劃》為西歐各國提供必要的經濟援助,這個援助對于聯邦德國的重建至關重要,截止到1951年德國因《馬歇爾計劃》獲得經濟援助達36.5億美元。

這在建設初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三、"社會市場經濟"政策

《國富論》中倡導自由資本主義既政府不要干預經濟,完全依靠市場調節,政府只是一個"守夜人",市場完全靠"看不見的手"既市場規律來調節。一定時期這是經濟學思想的主流,但是大蕭條和經濟危機的爆發讓大家意識到完全靠市場調節的危險性。而德國戰前從經濟危機中走出來時間其實比實行"羅斯福新政"后的美國更早,靠的就是國家有節制干預經濟的做法。

二戰后德國秉持著這種經濟思想提出來"社會市場經濟"政策,堅持市場經濟,堅持自由競爭,在這個基礎上國家要給予必要而有限的干預。通過判定法律和頒布政策,引導市場使其有一個穩定的發展環境,并在稅收、投資、收入等方面通過政策參與到企業活動中。并且通過勞動立法調節勞資糾紛,緩和社會階級矛盾。

這樣的基本國策也成為了德國經濟發展最長期的動力,提出這一設想的艾哈德更被譽為聯邦德國"經濟奇跡之父"。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