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亞馬遜海外購用什么付款(什么是亞馬遜海外購訂單不支持的付款方式)

时间:2024-06-16 23:57:40 编辑: 来源:

線觀看(當然,需要英國IP地址才行),打開頁面“Prime Video”即可享受。

8. 成千上百首音樂可以免費聽,而且無任何廣告(當然,也需要英國IP地址)。

9. 免費的照片云存儲空間Amazon Photos,讓你在任何地方都能輕松分享和查閱自己的照片庫

10. Kindle用戶可以每月從Kindle Owner‘s Library上免費借閱1本書籍。同時Kindle First允許英亞Prime會員面每月從新書中免費下載1本。

二、英亞Prime會員收費標準

英國亞馬遜Prime會員,新用戶(之前從未開通過)第一次開通可以免費享受30天試用Prime會員優惠特權。到期后,如果不關閉自動續費,英國亞馬遜將自動從信用卡扣取英亞Prime會員年費79英鎊(約合人民幣690元每年)。

英亞Prime會員目前有三種收費標準,如下圖所示:1)在線視頻會員,僅限觀看在線視頻,5.99英鎊/月;2)英亞Prime會員(月付),7.99英鎊/月,基本涵蓋了所有功能(之前已經享受過英亞Prime會員30天免費試用的,又想在英國亞馬遜會員日擼羊毛的,不防可以考慮在7月份的時候開通月付,然后關閉續費);3)英亞Prime會員(年付),79英鎊/年

英國亞馬遜普通用戶第一次開通英國亞馬遜Prime會員可以免費享受30天試用Prime會員特權,一般來說,單個賬戶只能享受一次,再次開通則會直接扣除英亞Prime會員年費。但是英國亞馬遜有些時候也會給予一些賬戶多次機會,基本上一年一次,這個具體就看RP了。

英亞禮品卡余額可以購買美亞禮品卡嗎

不可以額,英亞和美亞不通用,只能單獨在英亞使用的,可以通過海淘1號這個插件去訪問國外購物網站,能看到商品的稅率,人民幣價格,轉運路線推薦,還有翻譯功能,可以將頁面翻譯為中文,幫你解決信用卡支付和找轉運公司的麻煩,大部分商品能走包稅路線

什么是亞馬遜海外購訂單不支持的付款方式

亞馬遜支持信用卡、借記卡(儲蓄卡)、支付寶和買粉絲支付四種付款方式,暫不支持禮品卡支付。使用中國銀行發行的帶銀聯標識的信用卡支付亞馬遜海外購商品,在首次使用前,需要在亞馬遜中國帳戶中重新添加該銀行卡信息,包括重新輸入姓名、卡號、有效期、卡驗證碼和銀行預留手機號碼,添加成功后,即可用于支付亞馬遜海外購商品。

借記卡包括建設銀行、農業銀行、招商銀行、中國銀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北京銀行、郵儲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華夏銀行、上海銀行及200余家區域性銀行及外資銀行。

外國人用什么移動支付方式

1. PayPal

從運營規模來說PayPal是國際上最大的一個在線支付服務,也是支付寶最像的一個。1998年創立,2003年被eBay購物網收購成為旗下的公司(不過最近宣布要分開變成一個完全獨立的公司),主要業務就是提供第三方交易渠道,有商家賬戶和私人賬戶之分。主要業務就是進行第三方轉賬,通過不讓雙方知道任何具體銀行卡信息提供安全性,在有糾紛的時候進行裁定。定期支付,私人匯款什么的,功能上和支付寶錢包基本一樣。

PayPal能成為規模最大的網絡支付業務簡略的說一是它出現得早,二是它是eBay的唯一支付方式。eBay跟淘寶性質差不多只不過包括的商品范圍還要更廣,所以給PayPal提供了大量用戶。

2. Amazon Payments

但是美國最大的網上購物平臺并不是eBay,而是Amazon亞馬遜。亞馬遜有自己的支付渠道和系統,而且不支持通過PayPal支付。亞馬遜的支付系統不支持像電子錢包那樣存錢取錢轉賬,而是綁定銀行卡,然后通過它的系統支付,安全保障和糾紛處理跟PayPal相當。Amazon Payments是亞馬遜提供給其他網站或商家的支付服務,讓別人可以通過它的系統進行網絡交易,這樣就省得那些網站自己搞支付過程,而且買家登錄自己的亞馬遜賬戶付款就可以了,不用重新填寫信息也更安全。

用Amazon Payments的網站并不多,我常用的只有一個支持這個結賬方式。

3. Google Wallet

和之前的兩個相比,2011年出現的Google Wallet是個完全的移動支付服務。跟另外幾個一樣,綁定銀行卡/禮物卡之類的然后通過它進行支付。功能上,如果手機支持NFC(隨著iPhone 6出來現在基本上所有中等以上智能手機都有)那么可以在支持它的商家付款的時候直接把手機按到終端上就能完成支付。另外還能通過Gmail給他人轉賬,Google Play Store上的所有支付也都要通過它。

雖然是最早的一個這種移動支付平臺,也一直并沒有普及,因為在到現在無線支付終端也不是很多,用戶也并不覺得帶著銀行卡和簽字跟直接用手機比有多不方便。最多的地方是美國,但是目前只有23.7%的商家接收任何移動支付方式。還有部分人認為這種沒有鑒別刷卡人的支付方式不安全所以不是很愿意去用(有沒有證據支持這個觀點另說)。另外就是這是個單獨的需要去自己下的app,而大部分用戶在找app的時候不會去找付款app

4. Android Pay

谷歌貌似有個神奇的習慣就是什么東西都做兩個…所以谷歌剛剛在Google I/O發布會上宣布的Android Pay跟Google Wallet大致一樣不過還是有些區別的。首先是Android Pay能被兼容到其他app里,所以如果開發者有使用那用戶可以不出那個app直接通過Android Pay進行支付,使用的時候也比Google Wallet簡化了些。其他方面功能上跟Wallet一樣

也許能讓Android Pay使用更廣泛些的一個因素是美國的三大通信企業會在他們的合約機上默認安裝Android Pay,有些公司,比如可樂,會給額外獎勵如果用Android Pay支付。但是在實體商家那里面臨的問題還是終端數量不夠。

5. Apple Pay

相當于蘋果的Wallet(這句話說出來了估計要被果粉噴…),我因為沒有iOS設備所以沒用過,但是從見過的資料來看基本功能上沒什么差別,但是因為是轉為iOS的所以支持蘋果的Touch ID指紋掃描和通過Apple Watch支付。

Apple Pay最大的優勢就是蘋果(and Apple fans...)的影響力,之前谷歌的Wallet用了一陣子才得到MasterCard, Visa和American Express的支持,Apple Pay出現的時候就有了。但是這個影響力也是有限的,路透社最近的調查結果顯示美國最大的100個商家里目前支持Apple Pay的不到四分之一,另有三分之二表示至少今年不打算支持Apple Pay,原因在于沒有需求,跟Wallet的問題差不多。當然這有點像“是先有的雞還是先有的蛋”這種問題似的,是因為沒有終端和支持才沒有的用戶需求還是反過來…

另外一個障礙就是有的商家認為Apple和Android Pay這種無線支付方式對他們有威脅所以在搞一個叫CurrentC的支付方式并不接收任何NFC支付app。所以現在移動支付的狀況就是有多種互不相容的體系,有的是因為硬件軟件原因,有的是因為合作伙伴,哪個都離普及差得很遠。

6. Bit買粉絲in (比特幣)

這個比較特殊,因為它不是支付方式而是虛擬貨幣,不知道題主有沒有聽說過。開源,沒有中間人可以直接進行用戶交易,不受管理的加密電子貨幣。因為是加密的所以能做到匿名交易,在進行真正的匿名捐款和網絡黑市(如Silk Road絲綢之路)交易上很常用,主要也就是因為能匿名才會有不少人用。另外就是誰都能去“挖”,詳細技術過程不太會翻譯所以先不解釋了,但是大意就是通過讓用戶的電腦輔助這個貨幣的運轉而得到貨幣。當然了,就算是電腦里有AMD最好的顯卡24小時不間斷的挖一個月也不見得能賺來用的電費…所以都是有很多資源的組織集體干這活

來源:知乎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