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作為國際貿易的通道(當前,國際貿易總運量的( )以上,是利用海上通道來完成的)

时间:2024-05-02 16:45:08 编辑: 来源:

勞動。

在葡萄牙占領非洲,西班牙占領美洲后,荷蘭于15世紀末16世紀初也加入了殖民擴張。

荷蘭主要從葡萄牙人手中爭奪殖民地。

到16世紀中期,荷蘭基本上占領了原來葡萄牙的殖民地,其勢力甚至超過了西、葡兩國。

為了壟斷殖民地貿易,荷蘭成立了規模巨大的“商業公司”,其中最著名的是荷蘭的東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

這些公司依仗著 *** 授予的特權,從殖民地獲得大量珍貴物產,然后運到歐洲以高價出售,獲得暴利。

當時的東印度公司在支付龐大的軍事行政開支之后仍能分給股東20%到160%的紅利。

繼葡、西、荷之后成為殖民大國的是英國和法國。

英國人從16世紀末開始遠征印度,貿易中的驚人利潤強烈地 *** 了英國 *** 與商人,從而也開始了瘋狂的殖民擴張。

到18世紀中期,英國先后戰勝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以及法國,占領了從北美、西印度群島、亞洲和非洲的大片土地,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

英國和法國分別于1600年和1664年建立了“東印度公司”,從事在亞洲的殖民貿易。

法國還同時建立了“西印度公司”從事在北美的殖民掠奪。

英國從印度大量收購香料、棉織品、絲織品以及其它貴重物產和農副產品運回歐洲高價出售,同時在北美建立奴隸制種植園專門生產煙草、大米、藍靛和棉花,為英國提供糧食和原料。

北美的奴隸大量來自于非洲。

英國從1562年就開始販賣奴隸。

1588年,英國又成立了“皇家非洲開發者貿易公司”,專門經營大量獵捕黑人運往美洲作為奴隸的貿易。

僅在1680年后的100年里,英國運往其在北美殖民地的奴隸就超過200萬。

這種殖民貿易給英國帶來了巨大的利益。

據統計,在17世紀末,英國貿易所得利潤年平均為200萬英鎊,其中種植園貿易60萬,與非洲、遠東、歐洲的貿易60萬,有將近三分之二的利潤來自于殖民貿易。

地理大發現以及由此帶來的西歐殖民擴張,雖然殘酷,但在客觀上極大地推動了洲與洲之間的貿易,從而初步形成了一個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

當時的貿易流向基本是:(1)歐洲向美洲出口制造品,主要是紡織品、金屬制品、家具、家庭用具、酒和其它消費品。

(2)從非洲輸往美洲的主要是奴隸。

奴隸貿易不僅為歐洲人獲得巨額利潤用以購買美洲和亞洲的商品,也為在美洲生產商品和原料提供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

(3)從美洲流向歐洲的商品主要是在殖民地開采的黃金和白銀,生產的煙草、棉花、糧食、海洋產品和糖等。

(4)歐洲從亞洲及東方各國進口的主要產品仍然是香料、絲織品、茶、咖啡等。

17世紀后,遠東的紡織品成為歐洲大量進口的商品之一。

盡管地理大發現以后,世界貿易已從單純的互通有無變成了以牟利為主的商業行為,但決定貿易流向的仍然是各國的自然資源和各自固有的生產技能的差異。

各國主要出口本國特有的產品,進口本國不生產的東西。

這段時期國際貿易的主要方式是暴力控制下的殖民貿易。

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1、對國際貿易運行方式和環境中的影響。

“虛擬市場”的興起。網上訂貨、網上促銷、網上談判、跨國公司內部網絡銷售為國際貿易開辟了新的發展方向。電子數據交換工程是信息技術與社會化服務系統的結合,進出口商利用電子表格進行商品的報關、商檢、保險、運輸、結匯,大大減少了人力、物力和時間的消耗,降低了流通成本和交易費用,減少了中間環節,加快了國際貿易的節奏。

這種網上虛擬的信息交換,開辟了一個嶄新的市場空間,突破了傳統市場必須以一定的地域存在為前提條件。

我國古代有哪幾條重要的國際貿易通道?

中國古代對外貿易的五個特點:

①先陸路貿易,后海路貿易。原因:其一,是西北少數民族政權的阻隔,如西夏。其二,陸上絲路本身存在難以克服的缺點。陸上絲路位于我國西北,地處內陸,只能向西運輸商品,而我國傳統的外銷商品如絲綢、瓷器、茶葉等的產地都在東南沿海。陸路西運,遠離商品產區,既不經濟,又不方便。何況對于環太平洋各國,陸上絲路無法到達。陸上絲路的自然條件十分惡劣,要越過蔥嶺和戈壁沙漠,風沙彌漫,行程艱巨,又只能靠駱駝運輸,運輸量有限,而且時間久,運費高。其三,與當時主要外貿商品有關,漢代對外貿易中絲織品占很大比例,而兩宋時期陶瓷制品比重很大,其易碎不適合于陸上長途運輸。其四,經濟重心南移,南方經濟地位提高,尤以海運為主。其五,宋代航海業和造船業的發展,航海經驗的積累。如南宋時,指南針應用于航海,促進了航海業的發展。②外貿政策由開放到閉關。③官方貿易不以營利為主,而以加強友好往來為主。不管是陸路還是海路,帶去的都是我國最精美的工藝品、絲綢和瓷器,雖然暢銷,但有不少是相贈送的,返航時不僅帶回貨物,而且常有外國使臣搭船來中國訪問。④對外貿易與文化交流同步進行。西亞商人帶來了西方宗教,中國科技相繼西傳。⑤外貿促進了民族融合。不少波斯商人、阿拉伯商人在我國定居,長期與中國人相處,互通婚姻,逐漸融合,在元朝時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中國古代對外貿易商路的六次演變:

①秦漢時期,對外貿易主要以陸路為主。 ②隋唐時期,又開辟了海上商路,水、陸并進。 ③兩宋時期,陸地商路中斷,海外貿易發達。遼、夏、金政權將歲幣西運。 ④元朝時期,水、陸兩條商路并進。 ⑤明朝,海運發達,遠達東非和紅海。 ⑥清初,閉關鎖國,只準廣州一地接待外商。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