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德國對外貿易政策實施的原因(二戰前夕西方國家推行對德綏靖政策的深層原因)

时间:2024-06-01 15:33:36 编辑: 来源:

》,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5] Richard Shannon:“The Crisis of Imperialism 1865-1915”,Collins Publishing Group

London

1974

[6] 轉引自 蕭漢森、黃正柏:《德國的分裂、統一與國際關系》,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7] 【蘇】赫沃斯托夫:《外交史》, 第2卷, 上冊,三聯書店,1979年版[8] 【美】巴巴拉·杰拉維奇:《俄國外交政策的一世紀(1814—1914)》,商務印書館,1978年版[9] 王繩祖:《國際關系史》,第三卷,世界知識出版社,1995年版[10] 轉引自 江捷,唐志明:《略論19世紀70年代英國的近東政策及其影響》,貴州民族學院學報,1995年第2期

德國對外貿易基本特征

對外貿易

對外貿易政策 德國政府強調:“聯邦政府應始終將發展對外貿易放在重要的地位加以考慮。”號召要使德國經濟“走向世界”。貿易活動主要由企業自主進行、政府的職能重點在于實行宏觀調控,同時在保證企業外貿充分自主前提下,主要在以下幾方面努力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一、建立并扶持以出口為主的企業集團和大財團。尤其是促進以化學、鋼鐵、電氣、汽車和航空、石油加工、機械制造等工業重頭產品的企業集團和財團。《公司法》中規定:禁止設立資本額低于50萬馬克的股份公司;加強大企業之間的合并和對小企業的收買、兼并,同時對這些收買和兼并提供金融信貸支持。德國中小企業大多從屬于實力雄厚的大公司,而這些大企業集團和財團日益向多樣化和跨國經營發展,成為德國“走向世界”的先鋒。二、綜合運用財政、金融等經濟手段鼓勵出口。實行優惠稅率或免稅,給予出口津貼、發放出口信貸、建立國家擔保出口的貸款制度,以及對遭遇風險的出口商給予補償,多次運用匯率杠桿促進出口貿易。三、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組織的活動,并通過國家間簽定雙邊和多邊互惠協定,為本國企業擴大對外貿易創造有利條件。德國加入了如國際清算組織、歐洲經濟共同體等國際互惠組織,并在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四、引導企業引進先進技術,更新出口商品結構。消化吸收引進的先進技術和開發新產品,促使生產能力迅速提高,促進對外貿易發展。五、建立外貿服務機構,為企業走向世界服務,這些機構大致有三類:進出口銀行、外貿保險公司、外貿商情買粉絲機構。總之,由于德國政府在上述各方面的宏觀調控,以及國內國際環境中比較有利因素的綜合作用,德國對外貿易發展很快,成為世界的外貿大國。

德國最大貿易伙伴 聯邦德國進出口區域主要在歐洲。1991年歐洲各國在德國進出口貿易總額中所占的比重分別為50.4%和72%。德國頭12個主要進口伙伴國依次是:法國、荷蘭、意大利、比利時和盧森堡、美國、英國、日本、奧地利、瑞士、西班牙和獨聯體。頭12個出口伙伴是法國、意大利、荷蘭、英國、比利時和盧森堡、美國、奧地利、瑞士、西班牙、獨聯體、日本。其中10個國家在歐洲。法國是德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從法國進口額達789億馬克,向法國出口額共875億馬克,德國通過西歐伙伴國解決了它的部分農產品和礦產資源不足的矛盾。例如,1989年聯邦德國從西歐各國進口的食品和肉類占本國消費總量的52.3%,飼料和煙草的55.l%,礦物燃料的31.7%,聯邦德國主要向西歐各國出口工業制成品。美國商品在德國進口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同時德國的汽車、鋼鐵、機器和化學品出口到美國的數量越來越大。德國與日本的貿易逆差越來越大(1991年逆差達335億馬克)。對于日本的挑戰,德國一方面要求日本采取“自行節制”措施,另一方面加強本國工業技術實力,增加對日本的出口。此外德國同東南亞、南非、東歐各國有較多的貿易往來,中國和德國的貿易雖不是很多,但逐年增加。

對外貿易結構 德國進出口商品的結構在各個歷史時期有所不同,近年來聯邦德國以制成品出口逐步代替半成品出口。進口方面制成品比重也越來越大。在聯邦德國的出口總額中主要由原來的食品、原料等初級產品逐步過渡到制成品,尤其是它的工業制成品在世界市場上很具競爭力。機械設備、化工品、電子技術產品、汽車、鋼鐵,在出口商品中居首位。進口商品以農產品和紡織品為主。德國商品成本高,出口競爭力受到削弱,因此德國集中力量發展高質量和高技術的產品生產。加上全面周到的服務和信守交貨合同,使得“德國造”商品享譽世界。從1952年起,至今多半是貿易順差。1989年德國出口余額達到1345億馬克,1991年降到208億馬克。

外貿服務機構 德國對外貿易服務機構比較健全,這些機構大致可分為三類:進出口銀行、外資保險公司、外貿商情買粉絲機構。這些機構大多具有半官方性質,對推動德國的對外貿易起著重要的作用。一、進出口銀行。主要從事對外貿易的結算和國際金融業務,參與德國的出口信貸業務。二、外貿保險公司。其業務分兩類:一類是國家辦理的出口信貸保險業務;另一類是以公司自己的名義在國家控制下承保的普通商業保險。在德國必須由這類公司提供擔保才能取得2年以上的出口信貸。三、外貿商憎買粉絲機構。1949年11月,在聯邦政府授意和資助下,建立了以聯邦德國五大經濟研究所作為主要成員的德意志經濟學研究聯合會,主要目的是觀察、分析對外貿易和世界經濟問題,對外貿易地區,價格、匯率和商品結構井為企業提供買粉絲。所有這些機構的服務使政府和企業界能迅速地掌握世界市場變化的大趨勢和具體的商品行情、及時地采取對策和措施,對促進德國的企業走向世界起了重要作用。

赫爾梅斯擔保 德國政府為鼓勵出口,對出口企業和商業銀行提供的官方擔保。赫爾梅斯是希臘神話中商神的名字,故以此命名。設在漢堡的赫爾梅斯信貸保險公司受聯邦政府委托,專門對德國商業銀行發放出口信貸,給予風險擔保。如果由于國際政治、軍事等原因、德國的出口企業或提供出口信貸的銀行收不回貨款或貸款,政府即通過保險補償其損失。赫爾梅斯擔保只對馬克貸款擔保,而且主要用來購買德國的工業設備。由于德國近年財政困難,當局對申請者審查越來越嚴。

高技術工業品出口 德國是世界貿易大國。它的高技術工業品在世界市場上所占份額很高,1989年下列產品占到1/4至1/3:蒸汽發動機40.7%,印刷機38.3%,焊接技術33.3%,紡織機32.l%,測試機31.8%,包裝機和食品機器31.8%,精密機床29.5%,車床29.4%,軋機軸承27.6%,天秤26.8%。這只是部分出口商品。德國商品以質優取勝。

(《西方七國知識辭典》)

德國對外貿易的優劣勢分析

優勢:科技發達,高新技術及產品出口具有優勢;勞動力素質高;交通運輸業發達。

劣勢:資源用盡,原料已現危機,成本高昂;勞動力不足

德國人當然說德語,德國歷史上也沒有被西葡占領過

歐盟一體化成功推進的原因

你難道也是當政經要用??!

好像有點多

歐盟一體化與多極化 來自: 第一范文網

[2]同上,第37--41頁,《歐洲及其2001年的防務手段》。

[3]歐洲政策研究中心網站2002年2月22日,歐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阿赫蒂薩里文章。

[4)15]歐盟網站2001年12月18日,《萊肯首腦會議宣言》。

[6]英《新政治家》周刊2002年8月5日文章,《美國人將我們看作附屬》。

[7]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政策評論》,2002年6—7月號《強者與弱者》。

[8]德《時代》周報2002年8月1日,施密特文章《歐洲不需要監護人》。

[9]美《國際先驅論壇報》2002年8月1日,埃弗茨《一些戰略比武力更起作用》。

[10]美國能源和環境協會與核政策律師委員會2002年3月4日發表的長達188頁的研究報告,題為《法治還是權治》。

[11]法《世界報》2002年8月22日。

[12]德《明鏡》周刊2002年5月13日。

[13]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2001—2002年度戰略評估報告》:《歐洲日益形成的戰略作用》。

[14]美《洛杉礬時報》2002年6月23日,哈佛大學肯尼迪政治學院院長約瑟夫·奈的文章《值得挽救的婚姻》。

[15]美《外交政策聚焦》雜志2002年7月2日。

[16]法《費加羅報》2001年11月5日,前國防部長里夏爾答記者問。

[17]同[13]。

[18)比利時歐洲政策研究中心網站2002年2月21日。

[19]同[4]。

(作者單位: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

德國在一戰后為促進自身發展所采取的各方面措施

首先,德國擁有大量的人才,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德國都是展現了自己強大的一面.

1.他們對英法的仇恨讓他們不斷的努力,而且他們有著強大的工業基礎和相關人才,勞動者素質高,這是最重要的一點.這個原因是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都戰敗后仍能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

2.二戰后的西歐國家大都接受了馬歇爾計劃的援助.

3.二戰后的德國推行政治改革,清除了法西斯殘余勢力,社會秩序穩定.

4.同時國內實行非軍事化,集中精力發展經濟.

5.政府采取市場經濟,國家調控,社會保障三者結合的經濟政策.

6.注意發展科學技術和教育事業. 一、面對經濟危機,希特勒上臺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恢復經濟的發展。

1.積極的財政政策,包括增加稅收、擴大國債和實行通貨膨脹

1932/1933年度至1938/1939年度,國家稅收收入由65.6億馬克驟增到177億馬克,六年中實收稅款共增加了600億馬克以上。1932-1939年9月,德國國債由115億馬克上升到371億馬克。帝國銀行和幾家最大的私人銀行是國債的主要持有者。勞動者的小額儲蓄存款也被強迫投入公債。帝國銀行以國債為擔保大量增發銀行券,1933-1939年9月,流通中的銀行券由26億馬克驟增為110億馬克。這些積極的財政政策使德國國家有能力進行有規模的投資和軍事訂貨。

2.大規模的軍事采購和訂貨

1932年,德國的軍費支出為6.7億馬克,約占當年國家總支出的十分之一或國民收入的1.5%。1933年-1939年秋的六年備戰期間,德國全部備戰支出在400億馬克以上,約占同一時期國家預算總支出的五分之二或國民收入的10.6%。巨額的軍事訂貨使德國壟斷資本集團獲得了高額利潤。以軍火工業康采恩克虜伯公司為例,1932/1933年度至1938/1939年度,公司從國家接受的軍事訂貨總值由930萬馬克猛升到1.45億馬克,即提高了近15倍。在同一時期,公司的純利潤額則由650萬馬克上升到1.22億馬克,即提高了近18倍。

3.剝奪猶太人資本

希特勒等人登臺以后,大量開展“排猶運動”,幫助“雅利安”財團剝奪猶太人的財產。由于這一“運動”,共計約60-80億馬克的德國猶太資本,通過強力沒收或被迫易主的方式,全都轉到了“雅利安”財閥和納粹黨魁手中。

4.強制卡特爾化

強制卡特爾化是希特勒政府擴大壟斷組織統治及加速生產與資本集中的重要措施,并且比歷屆德國政府實施得更徹底。1933年7月,希特勒政府頒布所謂的“卡特爾條例”,規定帝國經濟部有權建立新卡特爾,而一切卡特爾則有權限令局外企業合并起來。任何反對這種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