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引起網織紅細胞增多的原因(紅細胞生成的條件簡答題?)

时间:2024-06-03 03:09:04 编辑: 来源:

因子:葉酸(folic acid)與維生素B12(VitaminB12)。

2、鐵是使氧氣連結在血紅素上的重要元素。其來源于含鐵食物中(如肉類、蛋黃、肝臟、豆類、谷物、貝類等),不過當我們排出尿液、汗水、糞便,或是有表皮細胞的脫落時,都會造成少量鐵份的喪失,性成熟的女性更會因為月經而使鐵份流失。

3、 維生素,其在有葉植物、酵母菌、肝臟中的含量頗多,是構成胸腺嘧啶(thymine)的重要物質,對于DNA的合成相當重要,并進而影響了細胞的分裂。

故當其含量不足時,便會影響細胞的正常分裂(尤其是像血紅素前質物等快速繁殖的細胞)。其中以增生迅速的細胞受到的影響最大(紅細胞前身細胞也是一種分裂迅速的細胞)。因此,如果葉酸缺乏的時候,紅細胞的制造量就會減少。

(2)紅細胞生成的條件簡答題擴展閱讀 :

1、人體每小時要制造5億新紅細胞。紅細胞主要在人體的骨髓(bone marrow)內生成(特別是紅骨髓)。它靠紅細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與鐵離子產生。

2、紅細胞生成素的分泌量于平常并不會太多,可是一旦輸送至腎臟的氧含量降低時其情形有:心臟的輸血量不足、肺臟發生疾病、貧血。

⑶ 生理學中,影響紅細胞生成的因素有哪些

兩個主要的因素

1促紅細胞生成素

2性激素

甲狀腺激素,糖皮質激素和生長激素也會有微小影響

考試是寫

1促紅細胞生成素

2性激素

望采納,謝謝

⑷ 紅細胞生成條件有哪些各條件如發生障礙會出現什么貧血

生成條件:

(1)足夠的造血原料,其中以鐵和蛋白質最重要;

(2)正常的影響紅細胞生成的因素,其中包括維生素B12、內因子(B12主要在回腸內吸收,它的吸收有賴于內因子的存在。內因子是由胃底部粘膜的壁細胞所分泌的一種糖蛋白)及葉酸。

(3)此外,紅細胞的生成除了需要原料和一些影響生成的因素外,在周圍血液中紅細胞數量之所以能保持相對恒定.是受到一些體液因素的調節,如促紅細胞生成素和雄性激素的調節。

缺鐵性貧血:紅細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紅蛋白,合成血紅蛋白的基本原料是鐵和蛋白質。鐵的來源有兩部分,一部分是食物攝取的“外源性鐵”另一部分是體內紅細胞破壞后釋放出來的“內源性鐵”的再利用。內源性鐵丟失增多或鐵經消化道的吸收量減少以及身體對鐵的吸收量相對增多,是引起缺鐵性貧血的主要原因。

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在幼紅細胞發育和成熟的過程中,葉酸是合成DNA過程中必須的輔酶。如葉酸缺乏,骨髓中有核紅細胞核內DNA合成障礙,細胞的分裂增殖速度減慢,使紅細胞的生長停滯在初始狀態而不能成熟,形成巨幼紅細胞性貧血。而維生素B12的作用是增加葉酸在體內的利用。所以維生素B12的缺乏同樣可以引起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再生障礙性貧血:某些理化因素,如放射性物質、藥物等能夠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 引起貧血,這種因為骨髓造血功能障礙而引起的貧血稱再生障礙性貧血。

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由于血紅蛋白合成減少,此種貧血的特征是紅細胞體積較小。

⑸ 簡述紅細胞生成的調節過程

紅細胞的生成受紅細胞生成素控制。紅細胞生成素產生于腎臟,可促進骨髓版內原血母細胞的分化權、成熟和血紅蛋白的合成,并促進成熟的紅細胞釋放。 2、機體缺氧時可 *** 腎臟腎小管球旁旁器產生促紅細胞生成素的產生;性激素通過影響促紅細胞生成素的生成而作用于造血過程。

⑹ 影響紅細胞生成的因素有哪些相應的缺乏癥以及如何防治

⑺ 紅細胞生成的條件及其生成的主要調節物質~~~

促紅細胞生成素

雄激素

⑻ 生理學選擇題:下列哪項不是紅細胞生成的必要條件( )

下列哪項不是紅細胞生成的必要條件(D )

A.紅骨髓的造血功能正常

B.維生素B12和葉酸。

c.蛋白質和鐵

D.雄激素

⑼ 紅細胞生成中的各個時期 紅細胞在生成過程中各個時期的名稱都是什么我只記著有個巨幼紅細胞了.

造血干細胞-紅系定向干細胞-早幼紅細胞-中幼紅細胞-晚幼紅細胞-網織紅細胞-成熟紅細胞

沒巨幼吧

紅細胞偏低的原因?

問題一:紅細胞偏低是什么原因,會引起什么后果。 病情分析:紅細胞計數偏低是貧血,你的情況說明您輕度貧血了。紅細胞人們通常叫紅血球,化驗單上常用英文縮寫字母簡寫成RBC。紅細胞生于紅骨髓,主要以蛋白質和鐵為原料,其次還需要微量的銅、維生素B6、維生素B12和葉酸。此外,腎臟分泌的促紅細胞生成素,有促進骨髓紅細胞生成的作用。紅細胞的發育、成熟約需3.5~7天,一般能生存120天。衰老的紅細胞主要在肝、脾等器官中被吞噬和分解。在神經體液因素調節下,紅細胞不斷地新生、衰老、死亡,在血液中保持相對恒定的數目。紅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是血紅蛋白(其中包括蛋白質和鐵)。血紅蛋白是人體內運輸氧 (O2)和二氧化碳 (CO2)的工具,把從肺部吸人的氧通過血液循環運輸到全身各個細胞,又把細胞內代謝所產生的二氧化碳裝載上,隨血液循環運到肺呼出體外,往返于肺與各細胞之間,一刻不停地工作著,紅細胞數量的變化影響到氧和二氧化碳的運輸,使人體發生病理生理變化。意見建議:

問題二:紅細胞低都有那些原因造成的 1.生理性減少:3個月的嬰兒至15歲以前的兒童,因生長發育迅速而致造血原料相對不足,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可較正常人低10%~20%。妊娠中、后期由于孕婦血容量增加使血液稀釋,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漸減低,均可導致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含量減少。

2.病理性減少:

⑴紅細胞生成減少所致的貧血:

1)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纖維化等伴發的貧血。

2)因造血物質缺乏或利用障礙引起的貧血:如缺鐵性貧血、鐵粒幼細胞性貧血、葉酸及維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細胞性貧血。

⑵因紅細胞膜、酶遺傳性的缺陷或外來因素造成紅細胞破壞過多導致的貧血,如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地中海性貧血、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異常血紅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心臟體外循環的大手術及一些化學、生物因素等引起的溶血性貧血。

⑶失血:急性失血或消化道潰瘍、鉤蟲病等慢性失血所致的貧血。

問題三:紅細胞數量過低會得什么病? 人體內的血液中由兩大部份組成:有形成分和無定形成分。有形成分是指血細胞及血小板;無定形成分就是血漿。上述的血細胞又分兩大類:紅細胞和白細胞。白細胞根據其功能和形態又分為有核的(中性粒、嗜酸性粒、嗜堿性粒細胞)和無核的(淋巴細胞、單核細胞)。(是不是很復雜? ^_^)

正常血液中的紅細胞要完成其生理功能,條件之一就是它們必須穩定的懸浮在血漿中,當血液流動時,它就會隨之到達全身各處,這就是醫學中所講的“懸浮穩定性”。當它們失去“懸浮穩定性”時,它就會在心、血管腔內沉積下來。

實現這一目的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紅細胞與細胞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能聚集(聚積)在一起,因為發生聚集、疊連時,它們就會下沉,就不能隨血液“運動”起來。

目前的醫學還沒有對紅細胞“聚積過低”作出過標準,理論上是它們聚積能力越低越好,但如果因為它們的距離變遠了才致聚積能力變低,那可能是貧血,亦即是單位體積內紅細胞的數量少了。

另:白細胞過少會使人體的抵抗力下降,防御能力下降可較容易的被致病微生物入侵而患病。(同時要注意白細胞有沒有質的異常)

問題四:紅細胞偏低是什么原因影起的? 您好,紅細胞礎血紅蛋白偏低,說明有貧血癥狀.貧血(anaemia)是指全身循環血液中紅細胞總量減少至正常值以下.但由于全身循環血液中紅細胞總量的測定技術比較復雜,所以臨床上一般指外周血中血紅蛋白的濃度低于患者同年齡組,同性別和同地區的正常標準.造成貧血的原因有多種:缺鐵,出血,溶血,造血功能障礙等.在我國海平面地區,成年男性 Hb<120 g/L ,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 g/L ,孕婦Hb<100 g/L ,就是貧血.您既然是略微偏低的話,平時注意食療即可.一般要給與富于營養和高熱量,高蛋白,多維生素,含豐富無機鹽和飲食,以助于恢復造血功能. 避免過度勞累,保證睡眠時間.具體有:(1)飲食調攝:飲食營養要合理,食物必須多樣化,食譜要廣,不應偏食,否則會因某種營養素的缺乏而引起貧血.要富有營養及易于消化.飲食應有規律,有節制,嚴禁暴飲暴食.多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如豬肝,豬血,瘦肉,奶制品,豆類,大米,蘋果,綠葉蔬菜等.多飲茶能補充葉酸,維生素B12,有利于巨細胞性貧血的治療.但缺鐵性貧血則不宜飲茶,因為飲茶不利于人體對鐵劑的吸收.適當補充酸性食物則有利于鐵劑的吸收.忌食辛辣,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平時可配合滋補食療以補養身體. (2)勞逸結合,進行適當的體育活動.祝早日康復.

問題五:人體紅細胞偏低怎么辦 屬于輕度的貧血的,平常飲食上要多加注意的,平時應注意添加含鐵豐富的食物。如蛋黃中含鐵質較豐富,即應注意添加。動物肝臟含鐵也較高,動物性食物魚、豆類、豆制品均可逐步食用。數值會有所緩解的。

問題六:血紅細胞減少有哪些原因? 一般來說,男性體內紅細胞的含量是500萬個每立方毫米,女性體內紅細胞含量是400-450萬個每立方毫米,在這個標準下紅細胞含量上下波動10%是正常現象,但如果高出這個標準,就視為是紅細胞含量增多。

紅細胞的數量常隨年齡、季節、居住地方的海拔高度等因素而有增減,初生兒較多,可超過600萬/mm3。兒童期較少,并保持于較低水平,至青春期逐漸增至成人水平。在長期居住于高原空氣稀薄處的慢性缺氧情況下,使造血功能亢進,紅細胞增多,網織紅細胞也大量出現(正常循環血液中網織紅細胞僅為0.5%~1.5%)。

正常情況下,單位容積中紅細胞的數量和血紅蛋白的含量高低一致,我國成年男子每100毫升血液中約含血紅蛋白12~15克,女子約為11~14克(初生兒的血紅蛋白含量較高,兒童期較低,以后漸增,至15~16歲接近成人水平)。

紅細胞數或血紅蛋白量過少時,由于攜帶的O2和CO2不足,就不能適應機體代謝的需要。反之,紅細胞過多則增加血流粘滯性等,出現紅細胞過多癥。

鈷元素――是維生素B12的重要組成部分。鈷對蛋白質、脂肪、糖類代謝、血紅蛋白的合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可擴張血管,降低血壓。鈷過量可引起紅細胞過多。

人類的紅細胞平均壽命120天,新生和破壞都很活躍。由同位素標記紅細胞注入后測定消失率證明,紅細胞更新率幾乎達到每天每公斤體重25億個,并保持紅細胞生成和破壞處于動態平衡。也就是說,人體在正常情況下,紅細胞每天新生的數量與消亡的數量是相等的。如果由于種種原因使紅細胞數量減少,就會發生貧血。相反,紅細胞過多則會出現紅細胞過多癥。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