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異質企業貿易模型英文(相比于之前的貿易理論,異質性企業貿易理論的貢獻在哪兒)

时间:2024-05-19 14:22:11 编辑: 来源:

建立和發展了工業區位理論、經濟區理論和市場區位理論。

(3)奧林(Ohlin,B.G.)的區際貿易和生產布局理論

當奧林獲得197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時,他的名著《區際貿易與國際貿易》(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1933)被提名為他的主要貢獻。這是第一本力圖把貿易與布局問題結合起來的著作。奧林在該書第一版序言中明確表示,他將致力于解決四個方面的問題,其中第二個問題是:證實國際貿易理論僅僅是一般布局理論的一部分,對價格的空間(或區域)方面予以充分的考慮,對在國內生產要素的供應和運輸費用方面的地區差別的影響予以適當的考慮。奧林首先在商品在國際間可以自由流動(無運費)而生產要素不能自由流動的假定條件下,討論生產要素的豐欠如何決定商品相對價格和貿易格局;繼而放棄商品貿易無運費的簡單假設,討論進口稅和運費對貿易的影響,此外,他還討論了地理位置、規模經濟對貿易的影響,并研究了資本移動的因果關系;最后,他放棄了生產要素不能自由流動的假設,討論要素流動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書中第十章和第十一章專門討論了一般布局理論,第十二章討論了作為區位理論的區際貿易理論。奧林在書中附錄“對當代國際貿易理論的看法”中提到:國際貿易理論是一個“多邊市場理論”,尤其重要的是,國際貿易理論是接近于布局理論的。布局理論比國際貿易理論更為廣泛,貿易理論的一大部分可以看作是布局理論的一小部分。當把各種運輸條件的影響和大規模生產的優點結合起來時,關于生產布局以及國際貿易的性質和影響所做出的結論,同只考慮生產要素的稀缺性所得出的結論就有很大的不同(注:參見貝蒂爾.奧林:《地區間貿易和國際貿易》,第382-391頁。)。西方經濟學界認為該書不僅是對國際經濟學的一大貢獻,而且還對布局理論做出了貢獻,開拓了貿易與生產布局關系的新領域。

新新貿易理論的新新貿易理論的異質企業貿易模型

新新貿易理論突破以往貿易理論的局限,開始以異質企業為重點發展新的貿易理論,為貿易理論提供了一個新的研究方向。Melitz(2003)提出了異質企業貿易模型,隨后Bernard、Yeaple等學者進一步發展了異質企業貿易模型。

1.生產率與出口

Melitz(2003)提出異質企業貿易模型來解釋國際貿易中企業的差異和出口決策行為。Melitz建立的異質企業動態產業模型以Hopenhayn's(1992)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壟斷競爭動態產業模型為基礎,并擴展了Krugman(1980)的貿易模型,同時引入企業生產率差異。

Melitz(2003)的研究結果顯示貿易能夠引發生產率較高的企業進入出口市場,而生產率較低的企業只能繼續為本土市場生產甚至退出市場。國際貿易進一步使得資源重新配置,并流向生產率較高的企業。產業的總體生產率由于資源的重新配置獲得了提高,這種類型的福利是以前的貿易理論沒有解釋過的貿易利得。生產率最高的企業將能夠承擔海外營銷的固定成本并開始出口,生產率居于中游的企業將繼續為本土市場生產。當削減關稅、降低運輸成本、或增加出口市場規模時,整個產業的生產率也會得到相應提高,這些貿易措施都將提高本土和出口市場銷售的平均生產率。Bernard與Eaton,Jensen和Kortum(2003)也建立了一個異質企業貿易模型,與Melitz(2003)模型所不同的是,BEJK模型采用的是Bertrand競爭而非壟斷競爭的市場結構,主要關注企業的生產率和出口之間的關系。Bernard等模擬了全球范圍內貿易壁壘削減5%的情形,研究結果是貿易額上漲了39%,總生產率也由于低生產率企業倒閉和高生產率企業擴張出口而上升。Melitz和Ottaviano(2005)研究了市場規模、生產率和貿易的關系,并指出不同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是由該市場中企業的數量和平均生產率水平內生決定的,市場規模和貿易會影響競爭的激烈程度和異質企業的市場決策。總的生產率水平取決于市場規模和貿易帶來的市場一體化程度的雙重作用,市場的一體化程度越高,生產率水平越高,而利潤越低。該模型對于研究區域貿易一體化的影響有一定價值。

Yeaple(2005)的研究試圖解釋出口企業與非出口企業的系統性差異,Yeaple將貿易成本與企業的進入、技術選擇、是否出口以及雇傭工人的類型等四方面決策聯系起來,有效地解釋了不斷增加的技術溢價的原因。Yeaple(2005)模型與其他模型的創新之處在于企業異質性是貿易成本、技術特征、工人技術異質性共同作用的結果,同時也對于國際貿易對技術溢價和能觀測到的產業層面上的生產率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

2007年鄧翔、路征認為新新貿易理論將企業異質性成功的引入到國際貿易模型中,從微觀層面解釋了貿易的發生及影響,從而開拓了國際貿易研究的新領域。該論文解釋了為什么好的企業做國際貿易,而較次的企業做國內貿易這一現象,該理論認為,自由貿易可以提高產業生產率水平和社會福利,所以在政策上應該促進自由貿易而不是貿易保護。

2009年4月李春頂、王領以經典的新-新貿易理論模型框架為基礎,拋棄了其中企業生產的邊際成本不可知且服從隨機分布的假設,將企業技術選擇文獻中關于技術和產品邊際生產成本可預知的假定引入,對現有模型進行了一定的擴展和補充,指出不應給予企業出口優惠和補貼,而應創立良好公平的市場環境,讓企業自主選擇。

2.出口與對外直接投資

Helpman,Meiltz和Yeaple(2004)拓展了Melitz模型,考慮了建立海外分公司的決策,即企業以出口還是FDI的形式進行國際化。Helpman,Melitz和Yeaple的研究表明企業究竟是選擇出口還是FDI是由企業根據其生產率預先決定的。從實證檢驗看,采用離差的方法提高了模型的預測能力,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企業的全球化戰略以及出口成本的變化、或FDI成本的變化是如何影響各國各個產業內生產模式的。Helpman,Melitzand Yeaple(2004)對出口和FDI關系研究的貢獻與Melitz(2003)對異質企業貿易的貢獻一樣杰出。引入企業異質性特征后,可以將同一產業內不同企業區分開來,確定哪些企業從事出口而哪些企業成為跨國公司。企業生產率差異使得企業可以進行自我選擇。只有生產率最高的企業才會成為跨國公司,生產率處于中等水平的企業出口,而生產率較低的企業只在國內市場銷售。

2009年李春頂以國際貿易前沿的新)新貿易理論框架為基礎,擴展了理論模型,得出生產率高的企業應該選擇對外直接投資,而生產率低的企業應該選擇出口貿易的結論。同時,選取我國36個行業的1997)2006年的數據,用三種不同的方法估算和矯正行業全要素生產率,并將理論應用到實際,解析和得出了我國不同行業應有的國際化路徑選擇。

2009年5月孫艷琳通過對新古典貿易理論和新貿易理論進行了系統全面的比較,從貿易分工基礎和國際貿易所得兩個方面剖析了新新貿易理論的特點,探討了新新貿易理論對中國參與國際經濟活動競爭的實踐意義,并對新新貿易理論未來研究方向進行展望。指出在企業異質性客觀存在的條件下,國家要提高開放經濟的貿易所得,必須切實扶持好本國大企業,并提供具體扶持的作用變量。

異質性企業貿易理論的主要觀點是什么

異質性企業貿易理論的主要觀點為企業異質性、公司內部組織與貿易模式、比較優勢與差異化優勢、市場結構與貿易模式選擇、集群效應與產業集聚、技術變遷與國際分工演化等。

1、企業異質性

異質性企業貿易理論認為,企業之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差異,包括生產效率、技術水平、管理能力等。這些差異導致了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行為和表現不同。

2、公司內部組織與貿易模式

異質性企業貿易理論關注企業內部組織形式與國際貿易模式之間的關系。根據不同的內部結構和資源配置,企業選擇不同的貿易方式,如出口、外包、直接投資等。異質性企業的存在使得各種貿易模式同時存在并得以發展。

3、比較優勢與差異化優勢

異質性企業貿易理論提出,比較優勢不僅僅來自于資源稟賦的差異,還可以源自于企業的差異化能力。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品牌建設、市場開拓等方式,實現了在特定領域或產品上的差異化優勢,從而在國際市場上競爭獲得利潤。

4、市場結構與貿易模式選擇

異質性企業貿易理論強調市場結構對于貿易模式選擇的影響。在充分競爭市場中,企業往往通過出口或外包等方式進行貿易;而在壟斷市場中,企業可能更傾向于通過直接投資來控制供應鏈和市場份額。

5、集群效應與產業集聚

異質性企業貿易理論關注企業集聚和地區產業特化現象。由于異質性企業具有不同的技術和知識能力,它們往往在某些特定產業或地區形成集群。這種集聚現象可以加強企業之間的合作與學習,提高整體效率和創新能力。

6、技術變遷與國際分工演化

異質性企業貿易理論認為,技術進步和創新是推動國際分工演化的重要因素。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企業之間的生產差異將進一步擴大,從而推動了國際貿易的演進和產業結構的變化。

梅里茲的異質企業貿易模型里,為什么生產資源上升,平均生產率就上升呢?

不是因為高效率企業生產資源變多了,所以平均生產率上升了;而是因為生產率最低的企業退出市場了,留存下來的都是較高效率的企業,所以相比之前平均效率更高了

相比于之前的貿易理論,異質性企業貿易理論的貢獻在哪兒?

相比于之前的貿易理論,異質性企業貿易理論的貢獻在如下:

1、對國際貿易理論發展做出了創新性貢獻。

2、對貿易未來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空間經濟學的歷史演進

德國經濟學家運用地租學說和比較成本學說,創立了古典區位理論。

(1)馮.屠能(Von Thunen)的農業區位論

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德國仍然是一個封建割據的農業國,英法等國卻已走上工業化道路。英國工業化前后,農產品價格上漲,一些目光敏捷的德國農場主通過與英國的農產品貿易而獲利,于是盡量多買土地,擴大生產規模,德國農業開始向大型化商品化過渡。為了研究德國農業經營模式和產業化問題,馮.屠能潛心經營農莊十載,收集了極為詳細的資料,于1826年撰寫了巨著《孤立國同農業和國民經濟的關系》(簡稱《孤立國》)。馮.屠能設想了一個孤立于世界之外,四周為荒地所包圍的孤立國,其中心是一個大城市,這個城市是孤立國制造品的唯一供給者,而城市的食品則完全由四周的土地(一個農業大平原)供給;孤立國內各地自然條件和運輸條件相同,農業生產的利潤V=P-(C+T),其中P為農產品價格,C為成本,T為運費。馮.屠能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函數,得出這樣的結論:為了利潤最大化目標,農場生產的品種選擇與經營方式的首要決定因素是距離,即生產地與市場的距離。農場種植什么作物獲利最大,主要不是由自然條件決定的,而與特定農場(或地塊)與中心城市(農產品消費市場)的遠近密切相關;農業經營規模,也與距離密切相關,增加投入必須使價格與邊際成本之差能償付追加的成本與運費。當生產成本一定時,離中心城市越近,追加的運費越低;邊際產量需償付的越少,生產規模擴大的可能性就越大。

馮.屠能研究的是農業區位問題,他的理論離不開對土地利用和地租的研究(注:克魯格曼在《發展、地理學與經濟理論》一書中總結歸納了經濟地理學的五大傳統,他將馮.屠能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