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當一個國家有貿易赤字時,凈流入(赤字為啥意味著資金的凈流入)

时间:2024-06-09 00:26:39 编辑: 来源:

融資有關。20世紀90年代以前,在美國居民的家庭資產中,有價證券占比較大;2000年以后,房地產資產占比迅速上升。1991年有價證券占美國居民家庭總資產的比例約為13%,2000年這一比例上升到35%。2005年房地產資產占比達到40%,超過有價證券。目前美國家庭持有的房地產凈值是有價證券的2倍多。資產為基礎的儲蓄戰略推動了儲蓄減少、消費增加。

儲蓄/投資關系的變化。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由于生產率不斷提高,使美國經濟實現了低通脹下的長期、快速增長。產出擴大促進了國內需求和進口的增長,生產率提高還與其他因素一起影響了產出與需求之間的差額,進而影響了儲蓄/投資平衡。經濟持續增長以及樂觀的增長預期還刺激了投資支出,收入和資產價格膨脹推動了消費增加,儲蓄減少,最終導致儲蓄/投資狀況惡化。

與美國儲蓄占GDP比重持續下降的情況形成鮮明對照,美國投資占GDP的比重不斷上升。1990年-1999年投資占GDP比重的平均值為18.7%,2000年-2002年為19.4%,2003年為18.4%,2004年為19.7%,也就是說,從1990年到2004年美國投資占GDP比重的變動率為+1.1%,遠遠高于歐洲(-2.9%)和日本(-9%)。

2002年-2004年,美國經濟曾經出現了針對其經常賬戶巨額赤字的調整,即美元對歐元和日元等世界主要貨幣大幅貶值,最高跌幅達到50%。這本應成為美國擴大出口、減少經常項目赤字的機會,但是,由于亞洲貨幣普遍實行釘住美元的匯率制度,美元并沒有能夠對亞洲發展中國家的貨幣貶值,美國與亞洲的貿易差額也沒有能夠得到應有的調整。

(四)為什么失衡:國際經濟環境的深刻變化

1、國際產業結構調整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的推動下,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加快了產業結構調整,將傳統的制造業,以及高新技術產業的生產制造環節等大規模地向國外轉移,主要轉向那些具有勞動力低成本優勢、市場相對廣闊和產業配套能力較強的新興市場地區。亞洲等發展中國家日益成為全球生產制造基地和各類制成品的出口基地。由于在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國民經濟中,傳統制造業所占的比重不斷縮小,金融、保險、電信等服務業所占的比重快速擴大,大量消費品和制成品嚴重依賴進口,加劇了美國與亞洲國家的貿易失衡。

2、國際分工格局變動

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生產要素跨國流動趨勢進一步加強。生產要素的國際流動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國際分工方式(主要使用本國生產要素進行的生產出口),形成了生產要素在一些國家的集中,并進行面向全世界生產的新格局,具體表現為跨國外包發展與全球供應鏈延長。跨國外包是指跨國公司將生產或服務的一部分搬到海外,人工成本更低廉,賦稅更低,企業負擔的其他成本也更低。近年來,由于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把生產或服務轉移到海外,再把產品納入旗下的全球供應體系,從而使全球商品供應鏈延長。

國際分工格局的變化使世界各國對其比較優勢進行了重組,即勞動密集型生產和服務通常率先轉移勞動力成本較低國家,包括多數亞洲國家,使其擁有相對的出口競爭優勢;美國等發達國家主要向國際市場提供資本密集型產品和服務,這些產品和服務會創造出新的就業機會和新的出口優勢。但是,這兩個周期通常是不同步的,尤其是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開發需要一個過程,表現為技術創新周期。這樣,各國比較優勢的體現,包括新的出口和就業機會出現,呈現不同步性:當亞洲國家的比較優勢體現出來,美國的比較優勢還未能充分體現出來時;或者當美國的比較優勢表現出來,而亞洲國家的比較優勢還未能充分體現出來時,都有可能表現為雙方的貿易差額或經常項目差額。

3、國際資本流向逆轉

傳統經濟學認為,在自由競爭的市場體系中�國際資本將從收益較低的國家和地區流向收益較高的國家和地區。今天,盡管傳統經濟學中的基本原理依然有效,但國際資本的流動方向卻發生了逆轉。

一是美國在大量借入資源,流入到美國國內的國外資本已經接近其國民生產總值�GNP 的7%。二是亞洲等發展中國家在借出資源,并且,這樣的投資不是單個投資者為追求投資收益而做出的決定,而是亞洲等發展中國家大量積累外匯儲備的結果。

4、國際石油價格上漲

近年來國際石油價格持續高漲,主要石油生產和輸出國的石油收入大量增加,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石油進口成本迅速上升,進一步加劇了全球貿易收支不平衡。2000年以來,國際石油價格從每桶10美元飚升至每桶70美元以上,推動石油生產和出口規模迅速擴大。2005年全球主要石油輸出國的石油出口價值達到近8000億美元,比2002年增加了一倍。與此同時,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石油進口開支急劇增加,有關資料表明,美國經常項目逆差擴大的一半源自國際油價上漲。2005年,新興市場地區的石油貿易盈余總計3474億美元,占其全面經常項目盈余的68%,這也是中東地區和俄羅斯等產油國經常項目盈余迅速擴大的重要原因。但是,石油生產輸出國由此賺取的巨額收入并未被用于國內消費或進口,而是以投資各種金融債券、股權或資產等形式,重新回流到美國市場。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

中美貿易逆差產生原因

1.根本因素是中美市場的需求因素

(1) 中美市場需求結構不同。人們的消費選擇和其收人水平密切相關,兩國經濟發展的巨大差異導致兩國居民的需求結構也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2) 中國生產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大多是生活必需品,而美國生產的高技術產品卻屬于高檔產品。由于中國居民的收人水平比較低,中國市場能夠形成購買力的有效需求不足。

2.重要原因是美對華實行歧視性出口管制對華出口管制是一把“雙刃劍”,出口管制政策在對美國工業產生危害的同時,也在許多方面削弱了其出口競爭力,導致對中國出口下降。

3.直接因素是全球化產業轉移所導致 自20 世紀80 年代中期以來,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進行產業結構的升級和調整,把其在國內已經喪失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中國,由此形成了中國從這些國家和地區進口原材料及零配件等,在國內進行加工組裝然后出口到美國和歐洲國家的加工貿易格局。

亞太地區經濟結構調整帶來的國際分工格局的變化使得美國減少了對這些國家和地區的進口,增加了從中國的進口,從而韓、日等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呈下降態勢,中美順差連年攀升。

4.中美貿易逆差具有較強的互補性 中國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為勞動密集型產品,中國對美國的大量順差來自貨物貿易。而美國在服務貿易方面具有比較優勢,是世界服務貿易最發達的國家,提供的服務以技術和知識密集型產業為主。

5.對華的直接投資掩蓋中美貿易逆差 隨著美國對華市場投資的不斷向縱深發展,通過在華投資的子公司的出口而不是由美國直接對華出口將會造成美國對華出口數額的進一步減少。

美國跨國公司把原本由本國生產或出口的大量商品及服務轉化為海外子公司的巨額生產與出口,并相應地增加美國公司從其海外子公司對美國的進口,從而擴大了美國的“逆差”。 

6.統計方式的不同夸大雙邊貿易的不平衡 在統計原則和統計方法上,中美雙方應該基本是一致的。然而中美雙方在貿易統計數據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美國統計的來自中國的貿易逆差要遠遠大于中國統計的對美國的貿易順差,而且之間的差額呈現不斷擴大的態勢。

擴展資料: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