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影響國際貿易發展的因素有哪些y=非(x)(經濟學效應有哪些)

时间:2024-06-01 04:02:40 编辑: 来源:

二者也有很大區別。第一,這兩個理論解釋國際貿易的出發點并不相同。要素稟賦理論是從供給方面來探討國際貿易的基礎;重疊需求理論從需求角度探討了國際貿易的起因。第二,要素稟賦理論主要解釋發生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產業間貿易,即工業品與初級產品或資本密集型產品與勞動密集型產品之間的貿易;而重疊需求理論則適合于解釋發生在發達國家之間的產業內貿易,即制造業內部的一種水平式貿易。

你認為重疊需求理論適合解釋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貿易嗎?為什么?

答案提示:適合。因為不同的發展中國家在不同的產品生產上有優勢,雖然這些產品有可能都是勞動力密集型的產品。發展中國家雖然從總體上發展水平相近,但是在具體產品上卻不一樣,發展中國家之間也可能有產業內貿易,并用重疊需求理論來解釋。

重疊需求理論與第三章中所提到的需求逆轉都是討論需求因素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兩者之間有什么區別?

答案提示:需求逆轉主要解釋產業間貿易,而重疊需求理論則解釋產業內貿易。需求逆轉解釋要素稟賦理論為什么在有的時候不符合現實情況,強調需求有可能使得貿易方向發生變化;重疊需求理論解釋的是產業內貿易發生的原因。

4*.如果考慮收入分配格局這一因素的話,重疊需求理論的結論會受到影響嗎?為什么?答案提示:會有一定影響,但是基本結論不會變。當一個國家收入分配越是平均的時候,本國有代表性的需求所占份額越大,當所有國家的收入分配都非常平均的時候,重疊需求的份額會減少。但是,一個國家的收入分配不可能會完全平均的,所以重疊需求理論的基本結論不會變。

5.試舉例說明產品周期理論。答案提示:很多電子產品都是很好的例子,計算機等。

6.試比較產品周期理論與要素稟賦理論的異同。答案提示:產品周期理論是一個動態理論,產品周期理論從技術變化的角度,探討了比較優勢的動態演變;而要素稟賦理論是靜態的。兩個理論都強調生產方面的優勢,即從供給角度討論問題。

7.如果創新國在喪失比較優勢之后,轉而研究開發新品種,在這種情況下,是否可發生產業內貿易?如果發生產業內貿易,那么貿易應發生在哪些國家之間?答案提示:創新國如果研究的是相同產業中的更新品種,則創新國和其他發達國家之間會出現產業內貿易,因為此時其他發達國家生產的是此產業產品的舊品種。

8.結合重疊需求理論和產品周期理論,試解釋為什么美國始終是世界汽車生產和出口大國?答案提示:根據產品周期理論,美國作為創新國,一直保持在汽車新產品方面研發和生產的優勢,是其保持生產和出口大國的原因。由于歐洲等發達國家的部分消費者也對汽車新品有需求,這使得美國對汽車新品的研發和生產有了動力,較大市場使得新品的研發和生產有利可圖。第六章練習答案假設勞動是唯一的生產要素,X部門存在外部規模經濟,而Y部門則規模收益不變,試確定在這種情況下生產可能性邊界的形狀。

答案提示:生產可能性邊界將向內凹。

試根據圖6—2證明,如果貿易后Y商品的相對價格下降很大的話,那么完全專業化生產Y產品的國家福利可能因貿易而遭受損失。

答案提示:比較貿易后的國際相對價格線與貿易前的相對價格線的位置關系。

除了本章正文中所提及的因素外,你還能提出其他一些影響在外部規模經濟下國際分工格局的因素嗎?

答案提示:這道題沒有標準答案。

在外部規模經濟下,各國從國際貿易中所獲得的利益并不平衡,那么你認為一些低收入國家經濟發展緩慢是否與其在國際分工格局中的地位有關?

答案提示:有關系,這是為什么各國都希望提升出口結構的原因。不過,各國在分工格局中的地位并不會依人們的意志改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比較優勢、國內市場規模等因素。所以,提升產業結構不能操之過急。

在壟斷競爭市場結構下,市場短期和長期均衡條件分別是什么?

答案提示:老師沒講,說壟斷競爭條件太復雜,現在也沒有完善的理論。

本章所介紹的產業內貿易理論與前一章的重疊需求理論有什么異同?

答案提示:本章所介紹的產業內貿易理論和前一章的重疊需求理論都可以解釋產業內貿易。不同點是:第一,本章的理論是從供給角度講的,而前一章的重疊需求理論是從需求角度講的;第二,本章的產業內貿易理論探討的是在不完全競爭情況下的國際分工與貿易,而前一章的重疊需求理論并不是針對不完全競爭市場的理論。

7*.假設某國是資本豐富的國家,X相對于Y而言屬于資本密集型產品,并且是壟斷競爭市場,而Y是完全競爭市場,那么貿易后,圖6—5中兩條曲線AA/與BB/如何變動?答案提示:考慮貿易后用于X部門的要素量的變化。

8.如果貿易前兩國市場不是完全壟斷,而是寡頭壟斷,那么本章正文所得出的結果是否改變?答案提示:不改變。

9.試比較“新貿易理論”與比較優勢理論之間的異同。答案提示:新貿易理論解釋的是產業內貿易,而比較優勢理論解釋的是產業間貿易;新貿易理論的假設是不完全競爭市場,而比較優勢理論的前提假設是完全競爭市場;比較優勢理論都是從供給角度已經研究,新貿易理論還從需求角度進行了說明;新貿易理論強調差異產品在形成國際貿易中的作用,比較優勢理論假設所有產品都是同質的。

國際經濟學中吸收法的理論模型有哪些

吸收論(Absorption Approach)又稱支出分析法,它是1952年詹姆士·愛得華·米德和當時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工作的西德尼·亞歷山大(Sidney Stuart Alexander)提出,在凱恩斯宏觀經濟學的基礎上,從國民收入和總需求的角度,系統研究貨幣貶值政策效應的宏觀均衡分析。它從凱恩斯的國民收入方程式人手,著重考察總收入與總支出對國際收支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國際收支調節的相應政策主張。

吸收論的基本理論

按照凱恩斯的理論,國民收入與國民支出的關系可以表述如下:

(1)國民收入(Y)=國民支出(E)

在封閉經濟的條件下:

(2)國民支出(E)=消費(C)+投資(I)=國民收入(Y)在開放經濟條件下,把對外貿易也考慮進去,則:

(3)國民收入(Y)=消費(C)十投資(I)+(出口(X)-進口(M)。

移動恒等式兩邊,得

(4)X-M=Y-C-I=Y-(C 十I)

上式中,X-M 為貿易收支差額,以此作為國際收支差額的代表。C+I 為國內總支出,即國民收入中被國內吸收的部分,用A 來表示。由此,國際收支差額實際上就可由國民收入(Y)與國內吸收(A)之間的差額來表示。設國際收支差額為B=X-M,則有:

(5)B=Y-A

當國民收入大于總吸收時,國際收支為順差;當國民收入小于總吸收時,國際收支為逆差;當國民收入等于總吸收時,國際收支為平衡。

吸收論的核心觀點

該理論建立的基礎是凱恩斯主義的宏觀經濟分析,他把經濟活動視為一個互相聯系的整體。在這個整體中最重要的分析指標是總供給、總需求、國民收入和就業總量。

吸收分析法的表現形式

貿易差額B=國民收入Y-總吸收A

即一國的國際收支差額就是國民收入與國內吸收的差額。國際收支平衡就是總收入等于總吸收。國際收支順差意味著總收入大于總吸收。調節國際收支逆差就是要增加收入,即通常說的支出轉移政策;或減少支出,即通常說的支出減少政策,簡稱吸收政策。

轉換政策和吸收政策的相互配合運用,是一國經濟實現內外部平衡的主要條件。

現金余額效應

使貨幣貶值人們重在注視物價而忽視貨幣收入,盡管貨幣收入也可能按比例上升,但在物價上漲的情況下,人們總是減少需求和消費。這亦有利于改善貿易差額。

收入再分配效應

這種效應一般有以下四個表現:

第一,物價上漲先于工資的提高,使物價轉變為企業家的利潤;

第二,物價上漲使收入從某些集團轉移到其他集團手中;

第三,物價上漲使實際收入的一個更大部分轉變為政府的稅收;

第四,在收入從高邊際吸收傾向朝低邊際吸收傾向移動的狀況下。

這些效應很多,對國際收支的改善可能有利,也可能不利,如對物價上升的預期,在短期內會導致吸收的增加,不利于外貿差額的改善。

吸收論的政策主張

根據上述理論公式,吸收論所主張的國際收支調節政策,無非就是改變總收入與總吸收(支出)的政策,即支出轉換政策與支出增減政策。當國際收支逆差時,表明一國的總需求超過總供給,即總吸收超過總收入。這時,就應當運用緊縮性的財政貨幣政策來減少對貿易商品(進口)的過度需求,以糾正國際收支逆差。但緊縮性的財政貨幣政策在減少進口需求的同時,也會減少對非貿易商品的需求和降低總收入,因此,還必須運用支出轉換政策來消除緊縮性財政貨幣政策的不利影響,使進口需求減少的同時收入能增加。這樣,使貿易商品的供求相等,非貿易商品的供求也相等;需求減少的同時收入增加;就整個經濟而言,總吸收等于總收入,從而達到內部平衡和外部平衡。

吸收論特別重視從宏觀經濟的整體角度來考察貶值對國際收支的影響。它認為,貶值要起到改善國際收支的作用,必須有閑置資源的存在。只有當存在閑置資源時,貶值后,閑置資源流入出口品生產部門,出口才能擴大。

其次,出口擴大會引起國民收入和國內吸收同時增加,只有當邊際吸收傾向小于1,即吸收的增長小于收入的增長,貶值才能最終改善國際收支。比如,出口擴大時,出口部門的投資和消費會增長,收入也會增長。通過“乘數”作用,又引起整個社會投資、消費和收入多倍地增長。所謂邊際吸收傾向,是指每增加的單位收入中,用于吸收的百分比。只有當這個百分比小于1 時,整個社會增加的總收入才會大于總吸收,國際收支才能改善。

對吸收論的評價

吸收分析法是建立在宏觀的、一般均衡的基礎上的,比微觀的、局部的彈性分析法有所進步,并強調了政策配合的意義,不過,它仍有不足之處,表現在:

第一,兩點假設(貶值是出口增加的唯一因素、生產要素轉移機制平滑)不切實際。

第二,傾斜地以國際收支中的貿易項目為研究對象,而忽視日益發揮重要作用的資本項目,從而使其理論無法完。

對吸收論的總結

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對吸收法進行以下幾點歸納:

第一,吸收法是從總收入與總吸收(總支出或總需求)的相對關系中來考察國際收支失衡的原因并提出國際收支的調節政策的,而不是從相對價格關系出發,這是它與彈性論的重大差別。就理論基礎和分析方法而言,吸收論是建立在凱恩斯的宏觀經濟學之上的,采用的是一般均衡分析方法;而彈性論則是建立在馬歇爾等人建立的微觀經濟學基礎之上的,采用的是局部均衡分析方法。

第二,就貨幣貶值的效應來講,吸收論是從貶值對國民收入和國內吸收的相對影響中來考察貶值對國際收支的影響的,而彈性論則是從價格與需求的相對關系中來考察貶值對國際收支的影響的。

第三,吸收論含有強烈的政策搭配取向。當國際收支逆差時,在采用貨幣貶值的同時,著國內存有閑置資源(衰退和非充分就業時),應采用擴張型財政貨幣政策來增加收入(生產和出口);若國內各項資源已達充分就業、經濟處于膨脹時,應采用緊縮型財政貨幣政策來減少吸收(需求),從而使內部經濟和外部經濟同時達到平衡。

第四,吸收論的主要缺點是假定貶值是出口增加的唯一原因,并以貿易收支代替國際收支,因此,從宏觀角度看,它具有不夠全面和自相矛盾的地方。不過,吸收論在國際收支調節理論的發展過程中,具有一種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