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張瑞敏兒子海爾海外事業部(72歲海爾創始人張瑞敏退休,他對海爾做出了哪些貢獻?)

时间:2024-06-01 17:21:33 编辑: 来源:

91年

觀念:抓住改革開放的機遇,以”要么不干,要干就要爭第一”的觀念,為用戶提供當時最渴望的高質量產品的體驗。

張瑞敏抓住改革開放的機遇,以要么不干要干就要爭第一的觀念,以為用戶提供當時最渴望的高質量產品體驗為目標。當時抓住改革開放機遇的企業非常多,但以這種觀念去干的并不多,很多人覺得原來設備差,引進很好的設備,產品比原來要好得多,市場又供不應求,賣就行了。但張瑞敏不這么想,他當時的目標就是為用戶提供最想得到的,高質量的產品。

差異化的路徑:海爾通過砸冰箱及自主管理班組等活動,創出一條以提高人的素質而非僅靠引進設備、技術生產高質量產品的差異化路徑。

張瑞敏認為,要實現戰略目標,得有和別人不一樣的差異化的路徑。當時同行業的路徑是:引進國外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全力以赴上產量。而海爾走出的差異化路徑是:靠提高人的素質來提高競爭力,而不是僅僅依靠引進的設備和技術。當時典型的事件就是砸冰箱,張瑞敏帶頭砸毀了76臺不合格冰箱,在那個物資短缺,冰箱需要憑票購買的年代,他的舉動曾讓很多人不解。張瑞敏說,砸冰箱砸的是一種觀念,砸醒員工的質量意識。

海爾成果:從市場角度來看,1988年,海爾獲得了冰箱行業第一枚金牌。當時在中國金牌是非常難得的榮譽,老百姓的關注度非常高。這枚金牌對當時海爾在行業中的地位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1990年,海爾獲得國家質量管理獎,1991年又獲得全國十大馳名商標。從管理的角度看,1990年,海爾獲得國家級的獎勵中國企業管理金馬獎。同時期,張瑞敏帶領海爾開始推行自主管理班組,從八十年代就開始做自主管理,與海爾今天推進的自主經營體一脈相承。

海爾張瑞敏關于其在海爾的個人資料是什么?

張瑞敏,全球享有盛譽的企業家,海爾集團創始人,現任海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在黨內擔任第十六、十七、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

1984年,張瑞敏臨危受命,接任當時已經資不抵債、瀕臨倒閉的青島電冰箱總廠廠長。32年創業創新,張瑞敏始終以創新的企業家精神和順應時代潮流的超前戰略決策引航海爾,持續發展。2015年,海爾集團實現全球營業額達到1887億元,實現利潤180億元,連續九年復合增長率達30%以上,是同期營業收入年復合增長率的5.5倍。據世界權威市場調查機構歐睿國際(Euromonitor)發布2015年全球大型家用電器調查數據顯示,海爾大型家電零售量第七次蟬聯全球第一。

在海爾持續創新不斷壯大的過程中,張瑞敏確立的以創新為核心價值觀的企業文化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管理實踐中,張瑞敏將中國傳統文化精髓與西方現代管理思想融會貫通,“兼收并蓄、創新發展、自成一家”,從“日事日畢、日清日高”的OEC管理模式,到每個人都面向市場的“市場鏈”管理,張瑞敏在管理領域的不斷創新贏得全球管理界的關注和高度評價。“海爾文化激活休克魚”案例被寫入美國哈佛商學院案例庫,張瑞敏也因此成為首位登上哈佛講壇的中國企業家。

張瑞敏認為,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所謂成功只不過是踏準了時代的節拍。在互聯網時代,張瑞敏的管理思維再次突破傳統管理的桎梏,提出并在海爾實踐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人單合一雙贏模式,讓員工在為用戶創造價值的過程中實現自身價值;通過搭建機會公平、結果公平的機制平臺,推進員工自主經營,讓每個人成為自己的CEO。西方管理界和實踐領域對海爾和張瑞敏的創新給予了較高評價,認為海爾推進的創新模式是超前的。2012年12月,張瑞敏應邀赴西班牙IESE商學院、瑞士IMD商學院演講人單合一雙贏模式,收到熱烈反響。因其在管理領域的創新成就,張瑞敏獲得“全球睿智領袖精英獎”、“IMD管理思想領袖獎”,并榮獲“亞洲品牌永遠精神領袖獎”。

張瑞敏“兒子”海爾是如何走到現在的規模的?

是在張瑞敏的正確領導下和不斷創新下發展成這個規模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