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當前我國海外利益安全面臨的風險與挑戰復雜嚴峻,統籌(對于當前世情、國情、黨情發生的深刻變化,你都有哪些體會?)

时间:2024-06-01 12:53:32 编辑: 来源:

,垮臺是遲早的事。事實反復證明,黨的先進性和黨的執政地位都不是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的,過去先進不等于現在先進,現在先進不等于永遠先進;過去擁有不等于現在擁有,現在擁有不等于永遠擁有。我們黨長期執政是優勢,但這容易使黨員領導干部高枕無憂,放松抓黨建。這就要求全黨同志必須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以堅強的意志和決心,以創新的思路和舉措,全面推進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

(一)各級黨委要切實加強對黨的建設的領導。要在黨的各級領導干部中特別是黨的主要負責人中形成抓好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是不稱職的共識。全面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建立健全黨建工作長效機制,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部門齊抓共管、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黨建工作格局。各級黨委要加強黨建工作調查研究,以改革創新精神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全面認識和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規律。完善黨建工作考核綜合評價體系,引導各級黨組織把黨的建設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對黨的建設任務同經濟社會發展任務共同謀劃、共同推進。

(二)各級領導干部要不斷提高管黨治黨水平。作為一個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黨的各級領導治國理政的實際成效往往取決于治黨管黨的水平。各級領導干部要時刻牢記,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治黨始終堅強有力,治國必會正確有效。認真履行好“一崗雙責”的領導責任,通過抓班子、帶隊伍、正風氣、作表率推動事業發展,真正做到:既把經濟社會發展任務作為硬指標,又把黨的建設作為硬任務;既促發展,又出人才;既公道辦事,又公正用人;既率先垂范,又嚴格要求、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使管黨治黨和治國理政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三)廣大黨員要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治黨興黨強黨,黨員責無旁貸。全黨同志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增強黨的觀念,時刻把黨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實現憂黨與憂國憂民相統一。堅定理想信念,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踐行黨的宗旨,在服務人民中體現共產黨人的價值追求;落實第一要務,通過加快發展解決發展中的各種問題;維護黨中央的權威,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始終同黨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嚴守黨的規矩,遵守黨的紀律,維護黨的形象,堅決與否定黨的領導、敗壞黨的聲譽的言行作斗爭;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

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作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浪潮,到底能給人們帶來什么呢?衡量經濟全球化的利弊與得失,最關鍵的問題是要研究經濟全球化給中國提供了哪些機遇,帶來了哪些風險和挑戰。 經濟全球化給中國帶來的機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資,引進世界先進管理理論和經驗并實現管理的創新。據統計,流人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在改革開放之初(1979—1982年)累計為11.66億美元。以后逐年上升,進入20世紀 90年代迅速增加,到2002年底,累計達到4416億美元,實際利用外國直接投資 相關圖書

額自1993年以來一直居世界第二位,居發展中國家的第一位。在過去 20年,中國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占所有發展中國家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30%。由于經濟全球化實現了人才、資本、信息、知識和物質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中國能夠引進、吸收世界上的先進管理理論和經驗,并根據中國的國情進行管理創新。事實上,進入中國的跨國公司在經營管理方面已經給了人們很多啟迪和借鑒。 第二,有利于加速中國工業化進程,提升產業結構。經濟全球化使中國能更快地納入到世界經濟體系之中,充分利用發達國家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機會,將其技術相對先進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或生產環節轉移過來,加速中國工業化進程。根據國內和國際市場的需要,不斷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及出口商品結構,強化經濟競爭力。 第三,有利于深入地參與國際分工,發揮本國現實和潛在的比較優勢,拓展海外市場。經濟全球化為中國企業提供了在更廣泛的領域內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的機會,可以通過發揮比較優勢實現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拓展海外市場,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第四,可以抓住新技術革命帶來的機遇,發揮后發優勢,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經濟全球化促進了各國科技人才、跨國公司、國家之間以及民間的全球性科技活動日趨活躍,如能加以有效地利用和積極參與,就能有效地促進中國技術水平的提高。中國企業可以利用國外的技術或在外國產品的技術基礎上進行創新,建立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如何認識當前國際經濟環境的特點

今年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6%,增速有所放緩。透過上半年經濟數據,在“換擋”發展的新階段,我國面臨著經濟增長動力與下行壓力交織、有利條件與不利因素并存等諸多復雜嚴峻的局面。

8月5日,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系列報告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詳細解讀了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形勢和應對策略。

記者:如何看待當前的國際經濟環境?

徐紹史:當前世界經濟正在深度調整,我國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依然十分復雜。主要經濟體復蘇態勢不平衡,發達經濟體出現了一些積極跡象,但增長后勁不足,新興經濟體整體增速雖仍較快,但下行壓力增大。美國經濟和就業都有改善,但財政減支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可能增加。日本經濟略有起色,但內需依然不振。歐元區狀況更加艱難,債務規模還在進一步上升。一些新興經濟體增長放慢,物價上漲。貿易投資保護主義日益多樣化,一些國家頻繁以反傾銷、氣候變化、知識產權保護、國家安全審查等為借口,對我設置各種準入壁壘,國際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記者:由于國內外經濟環境嚴峻復雜,許多地方、行業、企業都反映壓力比較大、日子比較難過,請問對這種情況怎么看?

徐紹史: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著多年未有的錯綜復雜局面,許多地方、行業、企業的日子確實比較難過,面臨的壓力也比較大。但我們也注意到,我國區域、產業、行業、企業之間運行出現了分化,有不少見事早、行動快,能夠主動順應形勢變化、加快培育發展新增長點,呈現出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和逆勢而上的發展態勢。

從區域看,東部地區轉型升級起步早、步伐快,服務業、制造業競爭力不斷增強,經濟增速穩中略升,為全國經濟穩定運行提供了重要支撐。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經濟增速高位繼續回落,面臨轉型的壓力加大,但也有許多地方積極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對經濟企穩形成了一定支撐。

從產業看,農業穩定發展,糧食持續豐收。第二產業增速盡管有所放緩,但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勢頭不錯,高耗能產業增速有所回落。第三產業增速繼續穩步提高,一些新興產業和新型業態發展迅猛。

從行業看,與居民消費相關的行業好于與投資相關的行業。鋼鐵、有色等行業較為困難,而醫藥、食品、汽車、計算機等行業增勢穩定,通信設備、醫療器械等新興產業的增速較快。

從企業看,在市場環境偏緊的情況下,不少企業經營困難,但也有一批企業在市場倒逼機制的作用下,加大研發投入,加快結構調整,積極開拓市場,生產和效益狀況良好。特別是一批民營企業主動適應市場變化,加快調整,逆勢而上,取得了較好的經營業績。

記者:當前我國經濟運行還面臨哪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

徐紹史:當前,發展中長期積累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同時,經濟運行中又出現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主要是經濟增長動力偏弱,化解產能過剩形勢嚴峻,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加劇,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財政金融的風險也不容忽視。與此同時,奪取全年糧食豐收還面臨不少風險挑戰,環境問題比較突出,食品藥品違法犯罪行為仍然多發。這些問題都需要高度關注,采取切實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記者:下半年經濟工作的宏觀政策取向是什么?

徐紹史:中央已經明確,下半年經濟工作要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總體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堅持宏觀經濟政策連續性、穩定性,提高針對性、協調性,根據經濟形勢變化,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和微調,穩中有為。要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努力實現三者的有機統一,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任務。

記者:下半年在進一步擴大內需方面有什么重大舉措?

徐紹史:內需包括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兩個方面。消費需求方面,重點是提升能力,改善環境,推動升級。提升能力,就是采取多種措施促進中低收入者收入增長,讓大家有錢消費。改善環境,就是完善物流基礎設施,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讓大家樂于消費、放心消費。推動升級,就是積極創造新的消費熱點,激發消費熱情。當前要注意關注和培育信息消費和服務消費兩個重點。

投資需求方面,要繼續發揮好投資對穩增長的關鍵作用,保持合理的投資增長。要保證有限的政府投資投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主要包括:“十二五”規劃明確的重點建設任務,棚戶區改造及市政配套基礎設施,交通基礎設施,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具備建設條件的能源項目,蘆山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等。同時,支持民間投資健康發展,充分利用促進民間投資政策成效的評估成果,擴大市場準入,努力破除“彈簧門”、“玻璃門”、“旋轉門”,引導民間投資通過多種途徑進入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和公用事業等領域。

擴大內需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積極穩妥推進新型城鎮化。要加強總體規劃、統籌謀劃,抓緊修改完善城鎮化發展規劃及相關政策,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大力推動戶籍、土地、財稅、金融、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改革,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

記者:下一階段政府如何更好地支持企業、實體經濟發展?

徐紹史:近年來,圍繞支持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發展,中央出臺了一系列財稅、金融等扶持政策,取得了積極效果。下一步,在落實并完善已出臺各項政策措施的同時,將進一步激發企業活力,大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具體說有五個方面。

一是加大對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政策扶持和服務力度。落實好暫免征收部分小微企業增值稅和營業稅的優惠政策。確保全年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而且要用好中小企業發展的各項資金。

二是支持企業做優做強。研究鼓勵優勢企業加快兼并重組的政策,引導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加強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品牌建設,增強海外發展能力。發揮好大企業的支撐作用,鼓勵大企業以產業鏈為紐帶,帶動中小企業協同發展。

三是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進一步落實促進民間投資政策措施,及時完善細化政策。引導民間投資進入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和公用事業等領域,推出一批示范項目。

四是進一步清費減負。加強涉企收費秩序的整治規范,進一步清理取消銀行業不合理的收費項目,治理高收費行為。抓緊修訂發布商業銀行服務政府指導價和政府定價目錄。

五是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記者:下一階段改革的重點是什么?

徐紹史:黨中央國務院對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高度重視,要求通過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來增強市場主體的活力和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下一步,將不失時機推出一批有利于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重點改革舉措,進一步激發市場和企業活力,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使改革成果惠及全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