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影響國際貿易發展最主要的是(影響我國貿易發展的因素)

时间:2024-06-02 04:14:59 编辑: 来源:

資的優惠政策。在當前激烈競爭的條件下,如果沒有優惠政策,外商可能不會投資。有一種觀點認為外商掌握技術和銷售渠道,實際控制了整個企業。但是隨著外商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有將研發中心轉移至中國的趨勢,這樣技術溢出效應是相當明顯的。我們可以利用技術溢出效應,發展高新技術產品。現在國際上新技術發展很快,靠你自己研究出來,恐怕已過期了。

結論:我認為不能人為限制外商投資。當然對高污染一類的項目要限制。吸收外資不僅在資金方面有益處,同時提高了我們的經濟發展水平,促使我國的市場經濟逐步發育成熟。因此,對外商投資應持鼓勵態度,要有一些優惠政策。

我國外貿面臨的任務:實現由外貿大國向外貿強國的轉變

記者:最后一個問題:我國對外貿易今后面臨哪些任務?

李雨時:面臨的主要任務是由外貿大國向外貿強國轉變。貿易強國有幾個標準:

第一,貿易強國首先是經濟強國。這是基本前提。

第二,在國際經濟貿易分工中處于相對較高的地位。從理論上講,有一個“微笑曲線”。這條曲線類似于字母“U”,但更平緩一些,像張嘴微笑時的下嘴唇,所以有此稱謂。“微笑曲線”有兩個高端,一端是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另一端是營銷渠道。這條曲線最低點在中間,產品的加工、制造處于這一位置。現在我國經濟狀態基本上處于這條曲線的底端,即在經濟與外貿格局中主要是加工制造。而占領兩個高端,則是經濟和外貿強國的標志。

第三,在制訂世界貿易規則中,要有較多的發言權。

第四,產品的附加價值要高。例如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這三國的出口雖然以農牧產品為主,但由于技術含量高,其附加價值也相應較高。

國際貿易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主要階段?每個階段的特征是什么?

國際貿易的發展經歷了初始發展階段、高速發展階段、全球競爭階段。

每個階段的特征如下:

國際化經營的發展階段 國際化經營的階段,可以從歷史發展和企業發展兩個角度來進行分析和判斷。

1.歷史發展的角度 從歷史發展來看,國際化經營經歷了一個不斷向更高層次演變的過程。這一過程大致可疑分為三個比較典型的階段。

(1)初始發展階段。這個階段是從19世紀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1865年,德國拜爾化學公司在美國紐約州投資開設了一家苯胺工廠;1866年,瑞典制造炸藥諾貝爾公司在德國漢堡開設了炸藥廠;1867年,美國勝家縫紉機公司在英國的格拉斯哥建立了縫紉機裝配廠,從而拉開了跨國經營活動的帷幕。但是企業國際化經營活動的主要特點是,活動方式主要以進出口貿易為主,跨國投資的方式較少且所涉及的國家和行業也十分有限,此時的跨國投資主要被當作各發達國家的企業保衛各自海外市場的防衛手段。

(2)高速發展階段。這個階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到20世紀80年代。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國際分工的不斷深化以及世界市場的不斷擴大,各國企業紛紛以主動的姿態開展國際化經營。這一階段突出的特征在于,國際化經營的產物——跨國公司逐漸成為世界經濟的核心組織者和最主要的經濟活動主體。對外直接投資成為企業國際化經營的主導方式,其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了國際貿易。在這一階段,雖然發達國家企業在國際化經營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但一些新興工業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跨國公司也紛紛崛起,并成為國際化經營中的一支重要的新興力量。

(3)全球競爭階段。 20世紀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各國經濟相互聯系與相互依賴的程度不斷加深,幾乎所有的國家都被納入到國際分工體系中;同時,由于信息技術的革命和各國市場的日趨開放,國家間、企業間的競爭日益激烈。當今,跨國公司已經成為國際化經營活動最主要的載體。通過國際直接投資,跨國公司實施全球戰略并形成全球一體化的生產體系,在世界范圍內開展經營活動。

2.企業發展的角度 從企業的發展來看,國際化經營是一個從被動到主動的過程。喬納森和威施米普爾將企業的國際化進程分為五個階段:國內經營階段,零星出口階段,經常性出口階段,國外銷售階段和直接投資階段。鄧寧認為,企業的國際化經營可以被區分為四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即間接、被動地參與國際貿易階段,直接、主動地參與國際貿易階段,非股權安排階段和國際直接投資階段。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