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泉州是宋朝唯一的海外貿易港口嗎(宋朝時的南京提問,高手來,專家來!!)

时间:2024-06-02 02:33:47 编辑: 来源:

與世界聯結在一起,都不過是順理成章的事。

2.海禁鎖國,龍困淺灘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泉州之后的日子并不順遂。

元朝末年的一場兵亂,摧毀了泉州的繁華,泉州由云端落入凡間,“番貨遠物珍玩異寶之淵藪”不復存在,在泉外商一哄而散。眼見她起高樓,眼見她宴賓客,眼見她樓塌了。世人眼中的泉州,有了一絲悲劇的色彩。

隨之而來的政策變化更是雪上加霜。

明朝立國之初,就實行海禁,采用朝貢貿易政策,只允許外商以朝貢的名義互市,一應商品也由官府作價收購。此時,泉州與廣州、寧波一起,作為唯三設有市舶司的城市,迎接著來華商隊。

然而,各種繁瑣的規定,就像是一鍋溫水,泉州就是水里的青蛙。

比如,各國使節只允許走特定商道,南洋走廣州,日本走寧波,朝鮮走遼東,只留下國力最弱的琉球給泉州。泉州的尷尬,就像突然變成龍套的一線巨星。

禍不單行,明太祖朱元璋賜予琉球一支“公派移民”隊伍,史稱“朝陽通事三十六姓”,他們的后裔專司對明朝朝貢等一干事宜。這對泉州絕非好消息,因為這“三十六姓”都是福州人。從此,琉球使團都經由福州入華。市舶司也隨即遷往福州。

明王朝的朝貢貿易常常是以高額的賞賜結束,其價值遠超進貢的物品。明政府以“打腫臉充胖子”的方式壟斷海外貿易,同時借此顯示自己的國力強盛,卻也扼殺了中國最有活力的一股力量。

生命自會尋找出路。重壓之下,民間的走私屢禁不止。這些走私商人或是生活所迫,或是有志難舒,總之,這股民間力量讓明政府頗為頭疼。其中,當然少不了泉州人的身影。

鄭芝龍,福建南安人,走私商中的梟雄。一生周轉于政府、洋人、商人、倭寇之間,完成了海商、海盜、官員等不同身份的轉換。從荷蘭人的翻譯,到部眾三萬、大小船只近千艘的海上霸主,鄭芝龍只用了四年時間,而且,他當時只有二十四歲。不過,他一生最得意的“作品”,恐怕還是在中國家喻戶曉的鄭成功。

鄭芝龍死于清政府之手。泉州,與他殊途同歸。

對泉州來說,清朝的海禁政策刀刀見血,酷烈之極,幾乎徹底扼殺了泉州翻身的機會。這一切針對的正是盤踞臺灣的鄭氏家族。

“無許片帆入海”,大海之上幾乎再看不到泉州人乘風破浪的身影。“遷界”政策一出,沿海居民又不得不背井離鄉。面對昔日親密的大海,鯉城在寒光閃閃的刀槍之下,如臨深淵。泉州港的地位一落千丈。

自此,泉州的輝煌,畫上了一個休止符。

3.古稱佛國,滿街圣人

泉州的經歷,如月之盈虧。命途多舛,并不能左右泉州人對于生活的態度。寵辱不驚,才是這座城市的主旋律。“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圣人”,泉州人肉體凡胎,又多是善男信女。

當年繁盛無比的泉州城,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他們稱泉州為“光明之城”,因為這里夜夜燈火通明。

旅居泉州的外國商人,帶來了自己的生活習慣,也帶來了自己的信仰。泉州城中,清真寺傳出的喚拜劃破寧靜;摩尼教的圣火熊熊燃燒;基督教堂里的禱告虔誠平靜;梵音稱頌自佛堂中幽幽傳出。它們沒有打擾道觀里的清修,沒有阻擋天后宮里的頂禮膜拜,更不會遮蔽書院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的朗朗讀書聲。

宋元時的泉州,達到了一種精巧的大和諧。每個人都按自己的方式生活,每個靈魂都有處安放。幾乎同一時間,西方正經歷著十字軍東征——人類史上最漫長的宗教性戰爭。而泉州人的字典里,幾乎連隔閡與誤解這兩個詞都不存在。

多元化是創造力的沃土。泉州人敢于開風氣之先,甚至總有些“越軌”的舉動。

李贄十二歲便寫書批駁孔子言行。一生著述頗豐,卻命名《藏書》、《焚書》,總是要說些反正統的“奇談怪論”。泉州能走出李贄這位離經叛道的大學者恐怕不是偶然。

李贄的叛逆,是不是這座城的主流呢?是,也不是。

舍本逐末,追逐商業利潤的“叛逆”自不必說。泉州官府也是特立獨行,把政策決議以榜文的形式張貼于城中,這種公開透明,在君主專制的年代實屬罕見。南宋末年,泉州甚至還曾出現短暫的“城邦自治”。彼時,南宋政權搖搖欲墜。蒙古人的鐵騎已逼近泉州城,城中的官員、商人、士紳一齊商討這座繁華大城的出路何在。

話說回來,泉州籍作家蔡崇達曾這樣形容自己家鄉的小鎮:

“在我生活的這個小鎮,所有人都篤信舉頭三尺有神明,也相信有魂靈,人與鬼神親近地生活著。我們還相信,魂靈有著和現世一樣的屬性,會餓到,也會吃太飽,會太胖,然后也會心情不好,也會悶出病……——蔡崇達《皮囊》”

泉州人是有所敬畏的,不逾矩,對神明崇敬得不像那群果斷敢為的商人、水手。另一邊,因為富足又有所寄托,而善于知足。不因庸庸碌碌而心焦,更不會把腰纏萬貫作為炫耀的資本。

當然,這是個連“魂靈”都會發胖的城市。歷史的大悲大喜,并不是生活的終結。

4.閩南之根,煙火人間

泉州也是最世俗的地方,聽天命的前提,是要盡人事。閩地古來因山海相阻而顯得隔絕,這里的生活方式對外地人來說充滿新鮮感。

泉州人的一天從一碗面線糊開始。熱氣騰騰,好像連白晝都是那水汽把黎明暈開而生出的。

泉州是值得用舌頭去體會的城市。蚵仔煎的焦香中一直帶著海的氣息;土筍凍則直接以海的咸腥呈現最重口的美食誘惑;同樣是來自海洋,石花凍的清爽香甜是泉州人不能割舍的味覺記憶;還有潤餅呢,泉州人餐桌上最質樸、最豐富多彩的存在;四果湯的出場,總能止住令人不安的焦渴,也總能擊中那一根叫做“鄉愁”的神經。

泉州值得引以為豪的東西數不勝數,轉念一想,它們又不過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已。

泉州有頗多古建筑,這當然是她今年申遺的最大資本。可能它們看起來有些陳舊,甚至破落,但是這些被時間淘洗過的城市印記,正是泉州人腦海中家鄉的輪廓。

茶葉和瓷器,曾經帶著中國這個名字走遍世界。我們可以在泉州找到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鐵觀音的醇厚甘香,是它綿延余韻的基石。蜷曲的茶葉以清香撫慰國人的同時,也漂洋過海,幾乎在海外成為烏龍茶的代名詞。

初見德化白瓷的人,想必會對它潔白晶瑩的光澤感到訝異。溫潤的白釉背后,不知道有多少次泉州工匠的失敗與嘗試。

泉州故事未完待續。

清朝的壓抑早已成為過去時。低調的泉州,在改革開放之前是福建省最貧窮落后的地區之一,如今,已是全省經濟的龍頭老大。只要門縫透出一縷光,泉州人便知道生活仍有希望。

那一代泉州商人就像當年冒著生命危險出海謀生的先輩們一樣,篤信“愛拼才會贏”,縱然當年那樣的天時地利人和已不復存在,泉州人也不會放過任何一次機遇。

此時,閩南人身上那種務實與進取的性格,在泉州人身上展現到了極致。泉州人以家鄉為榮,同時深知自己已落后了太多。泉州人不躺在榮譽冊上睡覺,放得下身段,敢想敢干。民營經濟開始在泉州大展拳腳。安踏、匹克、特步、七匹狼等等國人耳熟能詳的品牌皆出自泉州。

泉州是一座由汗水與血淚在時間中交融而成的城市。特殊的經歷,也讓她透出別樣的溫潤氣質。

泉州城是一個人一生必去的一座城。無論你是為了與歷史擦肩而過,還是僅僅希望體會泉州人的愜意與悠閑。

1.蔡崇達《皮囊》

2.陳拱《泉州文史資料第4輯·泉州市建置沿革》

3.黃暉菲《略論市舶司制度及其對宋元時期泉州海外貿易之影響》

4.李孝聰《中國區域歷史地理》

5.李金明、廖大珂《中國海外貿易史》

6.劉錫濤《試述泉州海洋文化的歷史特色》

7.林音如、劉錫濤《元代泉州港“第一大港”譽稱考證》

8.邱堅娜《泉州城市文化形象研究:歷史之維與現實之策——從“光明之城”到“東亞文化之都”》

9.王思杰《“海上絲綢之路”視域下的宋元泉州與宗教共生》

10.徐文彬《思想家李贄的地域考察——兼論明代中后期泉州社會轉型》

11.葉朗《中華文明的開放性與包容性》

12.周中堅《泉州港為什么在兩宋之際異軍突起》

宋朝時的南京提問,高手來,專家來!!

中國封建王朝的頂峰是宋朝而不是唐朝。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最繁榮、科技最發達、文化最昌盛、藝術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宋代是為中國最爭光的朝代,也是當時世界上發明創造最多的國家。宋朝也是中國為世界貢獻最大的時期,中國歷史上的重要發明一半以上都出現在宋朝,那時中國所謂的四大發明的三項被發明或是開始得到大規模實際的運用,火藥、指南針、印刷術、紙幣、垂線紡織,瓷器工藝的重要改革等。宋朝航海、造船、醫藥、工藝、農技等都達到了古代前所未有、后難比及的高度。宋朝還發展起一門新科學,技術科學。這些輝煌的成就與宋的綜合文明有直接聯系。宋代的GDP是占全球的50%。國家的綜合實力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宋朝都是當時世界的第一大國。宋朝已經達到了封建王朝的頂峰,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一、[宋朝的經濟商業]

宋朝是中國古代唯一長期不實行"抑商"政策的王朝。宋朝開創以來,即治坑礦、組織茶鹽開發。因而大量從土地中解放出來的農民投入商業手工業中,民間經濟受到刺激,突飛猛進。創造了空前的財富與繁榮。在宋朝立國之初,宋太祖趙框胤就號召人們"多積金、市田宅以遺子孫,歌兒舞女以終天年",宋太宗也曾下詔"令兩制議政豐之術以聞",令官員們研究理財求富之道。宋神宗則認為"尤先理財",發過"政事之先,理財為急"的詔令。這些政策導向使商業大潮興旺,商貿高速發展,錢莊業迅猛發展,促使宋朝在世界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最早的紙幣和銀行。銀行可以貸款、異地付款。北宋時期就大量開采金、銀、銅、鐵、煤等礦藏,全國各地也出現了世界歷史上最早的制造工廠和加工工廠。如造船廠、火器廠、造紙廠、印刷工廠、織布廠、各地的官窯等。廠里的工人按期領工資。南宋時的軍器所工匠竟達七八千人。造會子局,有徒工一千二百余人。綾錦院織工達到四百余人。除公辦的工廠外,一些私辦的工廠也相繼大量的出現與繁榮。因為經濟的空前繁榮,宋錢幣鑄造量非常大,如宋神宗時全國年鑄幣506萬貫。(唐朝最盛的開元盛世年鑄幣32萬貫)。

宋代的貨幣形式與種類太過豐富。銅錢、銀錠是宋朝的本位貨幣。宋朝銅幣和鐵幣并用,有些宋幣含有合金成分。此外還有些銀質錢幣。宋代的錢幣無論是種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是中國古代歷史上造詣最多最好的錢幣。宋幣上銘刻的文字書法優美多為名家及皇帝手筆,篆隸真行草俱全,還古篆體、瘦金體。種種精美的貨幣使人愛不釋手,宋錢幣的藝術總類藝術性工藝最高。宋錢是當時周邊各國最喜歡最堅挺的貨幣。宋錢成為南海諸國的鎮國庫之寶。雖然遼國、金國等國也仿制宋幣造錢,但在金國流通最多最廣的是宋錢。直到現在出土存世的宋錢還是最多的。在今天東到日本、西至歐洲、非洲的廣大地區都有出土。足見宋的繁榮與強盛。為免攜帶大批銅錢來往之煩勞,在公元998年(咸平元年)前后在四川地區民間出現最早的紙幣"交子"。這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但這種紙幣只相當于擔保的代幣券。宋朝政府先后印刷發行的紙幣種類有交子、錢引、關子、會子等幾種類型形式。公元1023年(天圣元年)宋政府開設了世界上第一個負責紙幣發行的官方機構"益州交子務",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中央人民銀行。公元1024年宋政府開始印刷發行"交子",此種"交子"銅板彩印,上面印有鳥獸、花紋、圖案或故事等,異常精美。此種票據有如公債,

搜索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