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新能源汽車海外市場打法(比亞迪半年銷量近125萬輛,多品牌發力,加速進軍國際市場)

时间:2024-06-02 07:50:22 编辑: 来源:

發團隊,到 2022年底,比亞迪的研發人數接近7萬人,而這個數字在今年依舊在不斷增長。

這支研發大軍又給比亞迪帶來了刀片電池、DM -i超級混動、e平臺3.0、IGBT 4.0、CTB車身電池一體化、易四方四電機驅動、云輦新能源專屬智能車身控制等技術,并且這個“技術魚池”中的“漁業資源”還在不斷成長壯大之中。

品牌布局多元化

爆款車型全方位覆蓋

在品牌方面,2013 年第一款以中國歷史朝代命名的秦的上市,開創了輝煌的王朝時代;2021年海洋網正式成立,2022年海豚和海豹甫一上市就成為爆款;2022年騰勢品牌煥新發布,騰勢D9上市就重新定義豪華新能源MPV市場;2023年仰望品牌誕生,U8以109.8萬元的預售價,狠狠地戳破了中國品牌的價格天花板;前不久在6月面世的方程豹,攜 全新DMO混動技術這一殺手锏而來,DMO比DM-i動力更強,但能耗要優于DM-p。

至此,王朝網面向更為成熟的用戶群體,海洋網主打年輕 運動,騰勢代表高端豪華,仰望在頂級豪華上和頂級品牌硬扛,方程豹則給了中國用戶一個自己的個性化汽車的可能。王傳福說,比亞迪的目標是在2025年成為全球第一車企。參考大眾集團、豐田 集團、通用集團,要滿足幾百萬上千萬的銷量目標,多品牌戰略是關鍵一舉。

有了品牌的加持,到目前,比亞迪已經完成了從A0、A、B、C甚至D級各個級別的轎車、SUV、MPV市場的全方位覆蓋。而更為難得(牛×)的是,得益于多年的修煉,比亞迪顯然已經 在深刻洞察用戶需求,把握甚至影響市場脈絡上找到了感覺,產品從未失手。 在這短短2~3年內推出的唐、漢、秦PLUS、宋PLUS、元PLUS、海豹、海豚、海鷗、驅逐艦、護衛艦、騰勢D9等十多款車型,都是一上市就成為爆款,均已實現月銷過萬。 在比亞迪汽車家族,誰要是月銷在萬輛以下,出門都不好意思打招呼。

全面發力國際市場

上半年海外銷量超7萬

2023 年對于中國的汽車產業來說,注定將載入史冊。今年,中國正式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1-5月中國汽車實現出口193萬臺,出口增速達到了75%,其中新能源車為68萬臺,同比增長108% , 中國智造以實力出圈。

對于立志要做全球第一車企的比亞迪來說,一方面,拋開海外市場的單車利潤更高這一點不談,從了解當地的用戶習慣、市場需求,積累智能化大數據等方面,既然在中國這個世界范圍 內新能源汽車競爭烈度最高的市場經受住了考驗(拿到第一),出海就是比亞迪的必然選擇。

2021年,在經過數年的新能源商用車的試水之后,比亞迪開始發力乘用車出海業務。 過程無需多言,我們直 接看結果說話。

截止到目前,比亞迪電動車在新加坡 、日本、新西蘭、印度、泰國、澳大利亞、巴西、墨西哥、哥斯達黎加、智利、荷蘭、比利時、德國、法國、挪威等歐、美、亞、澳市場全面開花。

在以色列,ATTO3 (元PLUS)2022年10月上市,11月即成為銷冠,至今連續蟬聯單車型銷量冠軍;在日系占絕對統治地位的泰國市場,ATTO3自2022年10月上市之后,已連續多月取得銷冠;在蒙古國,比亞迪更是取得這個國家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為87%,純電動汽車市場份額為58%。在歐洲,比亞迪和歐洲最大的汽車經銷商集團之一(也是寶馬在本地最大經銷商)Hedin Mobility建立戰略合作關系,迅速推 進歐洲市場……

今年上半年,比亞迪海外銷售超過7 萬輛,同比增速超過100%,并且這一勢頭還在持續加速中 。

垂直整合掌握主動

成本優勢領先業界

全球市場攻城略地的背后,是強大的產品實力做支撐。而比亞迪的一眾車型能夠在兼顧成本和利潤的前提下,擁有超越諸多同類產品的實力,背后是堅持多年辛苦打造起來的垂直整合矩陣。

長達近20年的電動汽車研發,讓比亞迪擁有全球領先的電動力技術,并且自主生產電池、電機、電控、功率半導體等核心零部件,具備強大的垂直整合能力。汽車由上萬個零部件組成,堅持自研自產主要零部件,將每一項核心零部件的關鍵技術掌握在自己手 里,是一件說起來牛逼但做起來卻苦逼的事情。

萬幸的是,他堅持了下來。今 天,比亞迪已然縱向打通新能源汽車制造產業鏈的幾乎所有核心環節,具備了其他車企都不具備的供應鏈垂直一體化能力。 這么說吧,比亞迪是目前全球唯一可以自研自造三電系統(電池+電機+電控)、八合一電動力總成(驅動電機、電機控制器、減速器、車載充電器、整車控制器、電池管理器、 高壓配電箱和直流變換器)、IGBT芯片、車規級MCU芯片以及模擬IC芯片的車企。

優勢是顯而易見的,一、任 爾東西南北風,再不怕被卡脖子;二、成本控制在自己手里。

回到前面的老張,老張說目前在歐洲的汽車圈兒里,研究比亞迪已經成為了一門顯學。他的汽車同行們在深度研究之后,無一不表現出了共同的羨慕嫉妒:“同樣售價和級別的車,咱們怎么就造不出這樣成本可控又各方面表現如此優異的車子呢?”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愛車實驗室,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搜索关键词: